參數化設計探討 1

2020/06/2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經歷了大四下實習過後,重新打破一些自以為是,好好吸收知識與面對真實。以下為個人對數位建築一些淺見,怕忘記了,要寫下來,更希望有人能跟我討論。
數位化:統稱利用電腦輔助設計就稱為數位化
參數化:修改數據,通過算式以改變形體
利用電腦程式作為媒介的想法
過去比較常見的設計思考偏向線性式的,這裡開一個窗,一扇門,一面牆,一座樓梯。我們或許會嘗試畫泡泡圖、表格、心智圖來增加思考的縝密性。參數設計厲害的地方就是能同時多種變因來控制整體,以避免細節被遺漏。
工具選擇
數位軟體的工具有很多種,有sketchup、 Rhino、 Grasshopper、Python、Processing、Maya還有很夯的Revit。那因為我比較笨,所以選擇只有文字編碼的程式—Grasshopper。選擇軟體時心裡要知道,設計軟體的人並不是學建築設計的,所以要先去了解軟體的邏輯,才能不被牽著鼻子走。最好的方式還是先手繪配置與清楚自己的設計目的,再輔助。
數位化是為了跟更多人溝通
在實習時,曾因為一面參數的牆(裝置?立面?)和廠商當面溝通,我說解釋了各種牆的形成原因,窗口都表示不了解。後來我將長度,角度及各桿件用座標的方式導出給他們,這不到五分鐘的功夫,窗口就表示這是有效的方式。數位化可以讓施工放樣更容易,也能縮短跨行業的溝通撞牆期。
參數化建築與材質上的選擇
這件事我目前也不太確定,目前分析過的參數建築主要以設計來區分延性與展性,先做元件製造,進到施工地點再進行組合。有些是結構施工完後再將單一元件 (玻璃或木片)組裝上去,就會有不同的材質。好不好看就見仁見智。
推動下一個時代
之前看馬岩松的哈爾濱大劇院,去google圖片看一些比較近的照片,不難發現很多細節在施工時被忽略。尤其是接縫與接縫之間,會有粗糙的狀況。以台灣的建築為例,九典事務所做的台灣中部創新園區,量體曲線不流暢且入口處的漸變百葉,在視覺上是挺不舒服的。這是台灣在發展技術的過程,在監工與施工方都有些責任,需要更多人投入減少未來同樣的事情發生也是一種方式。大四上的設計課讓我學到建築史都是一樣的,我們這個時代和工業革命時雷同,都在精進工藝的發展。
台灣中部創新園區入口處 個人覺得施工還很不成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39會員
    683內容數
    #金大建築15歲 +4了!畢業設計相關的文章,不論是自己的畢業設計、參加宜蘭大評圖的心得、或是相關書籍的閱讀心得,都請在「準備發佈」裡的關鍵字中加上「金大建築15歲」。讓我們來好好回顧我們所接力走過的15年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