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詩|一頁破碎的雪萊

更新於 2022/05/25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一直以來有念頭懸在腦海,想要寫一部以雪萊為主角的小說。篇幅暫且不論,我想捕捉十九世紀初期英格蘭那種壓力下的自由。在付諸實行之前,我寫了一首關於雪萊的詩,之後將這首詩用在講述恐怖份子的小說《沒有蟬鳴的森林》。
Painting by Joseph Severn
Posthumous Portrait of Shelley Writing Prometheus Unbound in Italy
(1845)
Wikimedia Commons
永別了英格蘭
你奔向日內瓦湖
與拜倫勳爵同跛
隨親愛的約翰致詩秋天
你也歌詠西風
筆下解放的普羅米修斯
或許仍是地中海的噩夢
風暴裡捲去你的唐璜小舟
抹上乳香你宛如希臘
新鮮的白鹽灑入
火光裡跳動著
依然是你寫給雲雀和含羞草的詩

雪萊|Percy Bysshe Shelley
一七九二年八月四日生
一八二二年七月八日死於海難,廿九歲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7會員
299內容數
我是一個識字不多的蕃人。出身東台灣,太巴塱部落阿美族人。定居荷蘭,從事翻譯、寫作、研究、原住民運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那瓜書房|Nakao Eki 的其他內容
布洛維什卡原始森林(Белавежская)位在白俄羅斯和波蘭邊境,是歐洲最後一片原始森林。為這森林寫的小詩後來用在小說《沒有蟬鳴的森林》,成為某個小說中人的詩作。
瘟疫突如其來,席捲全世界,我寫幾行字悼念死者。無數的陌生人和一個認識的朋友——死在瘟疫爆發的原點,被釘死的門板之後。
布洛維什卡原始森林(Белавежская)位在白俄羅斯和波蘭邊境,是歐洲最後一片原始森林。為這森林寫的小詩後來用在小說《沒有蟬鳴的森林》,成為某個小說中人的詩作。
瘟疫突如其來,席捲全世界,我寫幾行字悼念死者。無數的陌生人和一個認識的朋友——死在瘟疫爆發的原點,被釘死的門板之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很多人並不知情,從一出生開始,即已成為父母或家族長輩口中的虧欠者、次等品。 這些原因可能來自於: *你沒有他們要的性別 *你沒有他們要的容貌 *你沒有他們要的條件 *你的出生在於他們生活能力及生命承擔力不足的時候 你的到來並不是他們作好準備的,也不是他們具有愛的能力的時候....
Thumbnail
聽說過「出租情人」嗎?報導者最近的系列報導,討論著網路如何推進多元陪伴、寂寞經濟,變得少接觸、少溫度。選擇怎樣的生活沒有標準答案,不過我們是否開始害怕承諾、害怕失去呢?作為一種實體展、展出真實陶作,在「臺灣國際陶瓷雙年展」我回顧對陶瓷的熱愛、也聯想起人際關係的易碎敏感。從陶到人,如何看待失去這件事?
Thumbnail
⠀⠀⠀⠀⠀⠀⠀⠀⠀⠀⠀⠀ 虛無感。不知道到不到得了的目標,不知道有沒有用的努力充斥著我們的生活。我們在無盡的日常中重複,在重複的苦痛中爬梳,想找到一點跡象來自我安慰,讓自己迎向希望,心底卻又不願真的到達,只怕那終局不如我們所想像。
Thumbnail
「就好像我們兩個人都是垃圾愛情片中的壞人」在一讀完的當下,我並沒有特別強烈的感受或覺得這會變我的愛書,但不知為何,它有種吸引讓我在隔天馬上又重頭讀一遍。這本書用很簡單但精巧且舒服的文字,描繪兩個男人在四年相處後,所剩下那些若有似無的愛情,用時而輕鬆、時而悲傷的筆觸讓讀者窺探一段近乎破碎但真實的感情。
        如果只讀第四章這段文字,可能會認為彼得堪稱人生勝利組:「在這裡,他有很多身分:剛開始學溜冰的孩子、有前途的少年球員、甲組球隊裡最年輕的新血、把球隊領向全國頂尖排名的隊長、滑進國家冰球聯盟的大明星,以及返回家鄉擔任運動總監的英雄」。
Thumbnail
大學畢業那年,應如初來到四方市的一家小公司擔任文物修復師。自小從父親手上學得的手藝,讓她認定古物修復是她終生的志業,更享受在無日無夜的打磨修復中,讓古物重現過往神采的成就感。她也喜歡這家公司對傳承的堅持,雖然鮮少在媒體曝光,十分神秘,身邊也常出現些古怪的事,她卻始終不以為意,直到遇見蕭練之後……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很多人並不知情,從一出生開始,即已成為父母或家族長輩口中的虧欠者、次等品。 這些原因可能來自於: *你沒有他們要的性別 *你沒有他們要的容貌 *你沒有他們要的條件 *你的出生在於他們生活能力及生命承擔力不足的時候 你的到來並不是他們作好準備的,也不是他們具有愛的能力的時候....
Thumbnail
聽說過「出租情人」嗎?報導者最近的系列報導,討論著網路如何推進多元陪伴、寂寞經濟,變得少接觸、少溫度。選擇怎樣的生活沒有標準答案,不過我們是否開始害怕承諾、害怕失去呢?作為一種實體展、展出真實陶作,在「臺灣國際陶瓷雙年展」我回顧對陶瓷的熱愛、也聯想起人際關係的易碎敏感。從陶到人,如何看待失去這件事?
Thumbnail
⠀⠀⠀⠀⠀⠀⠀⠀⠀⠀⠀⠀ 虛無感。不知道到不到得了的目標,不知道有沒有用的努力充斥著我們的生活。我們在無盡的日常中重複,在重複的苦痛中爬梳,想找到一點跡象來自我安慰,讓自己迎向希望,心底卻又不願真的到達,只怕那終局不如我們所想像。
Thumbnail
「就好像我們兩個人都是垃圾愛情片中的壞人」在一讀完的當下,我並沒有特別強烈的感受或覺得這會變我的愛書,但不知為何,它有種吸引讓我在隔天馬上又重頭讀一遍。這本書用很簡單但精巧且舒服的文字,描繪兩個男人在四年相處後,所剩下那些若有似無的愛情,用時而輕鬆、時而悲傷的筆觸讓讀者窺探一段近乎破碎但真實的感情。
        如果只讀第四章這段文字,可能會認為彼得堪稱人生勝利組:「在這裡,他有很多身分:剛開始學溜冰的孩子、有前途的少年球員、甲組球隊裡最年輕的新血、把球隊領向全國頂尖排名的隊長、滑進國家冰球聯盟的大明星,以及返回家鄉擔任運動總監的英雄」。
Thumbnail
大學畢業那年,應如初來到四方市的一家小公司擔任文物修復師。自小從父親手上學得的手藝,讓她認定古物修復是她終生的志業,更享受在無日無夜的打磨修復中,讓古物重現過往神采的成就感。她也喜歡這家公司對傳承的堅持,雖然鮮少在媒體曝光,十分神秘,身邊也常出現些古怪的事,她卻始終不以為意,直到遇見蕭練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