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洞察日記】三倍券的經濟振興邏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天在網路新聞看到三倍券開始預購的新聞,仔細看一下新聞上寫的內容,除了預購方式及領取方式外我還看到一條內容寫道: "三倍券讓民眾出一千、政府出兩千,合力發揮三千元的消費效果,還能夠帶動業者繼續加碼,創造更大的消費效益"(內容摘自: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701000019-260407?chdtv)
看到這一條內容我一開始不大懂是甚麼意思,可是仔細思考過後大概能了解政府的思路。
民眾出一千,政府出兩千,合力發揮三千元效果?
這句話聽起來就像是在玩文字遊戲嗎? 民眾出一千,政府出兩千跟直接發兩千或三千元消費券應該沒什麼不同的吧,只要是一般民眾都會這樣認為。但對於執政者來說就不是這麼想的,我猜想這政策的制定邏輯或許是建立在"因為都已經自己掏錢出來了,所以一定要把手上的券花完"這樣的心理建設上,這樣的邏輯乍聽之下很正確,也似乎能誘導人出來消費,但實際上我認為最終還是無法達到原本的目的"振興"。
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振興的目的其實就是要讓大家出來消費,有消費就會有錢流,有錢流市場就會活絡,市場活絡也才能達到振興經濟的目的,所以振興的源頭其實就是增加錢流的交易密度,既然是如此,振興方案也勢必針對人民對於消費上的渴望心理做刺激。
但對於政府目前提出的"民眾出一千,政府花兩千"政策,完全削弱了人的消費心理,雖然我還是會去領這三倍券,但因為我個人不算富豪也不算資產階級,所以對我來說這三倍券對生活上還是多少有點幫助的,但若是較有錢的中產階級或資產階級呢,他們可能就不缺這些錢,然而看到政府要讓人民先掏錢出來,這消費心理估計折損一半了,甚至有人認為太麻煩不領了。
因此資產階級們固有的消費習慣也就不會因政府這個三倍券的政策而有所改變,但政府必須了解一般的平庸家庭甚至貧窮家庭能誘導出消費的金額是有限的,但資產階級並不是。
資產階級能運用的金額一定要比貧窮家庭來得多,振興經濟的主力應該側重讓這些有錢的資產階級掏錢出來,如果振興政策是以當初直接發消費券的方式進行,直接發送給每一個人,資產階級在心裡上則會傾向把手上消費券花出去,畢竟人送錢到手上了,哪有不花的道理,這對於資產階級來說也一樣,甚至可能因此誘導資產階級出來做更多的消費。
例如: 資產階級手上有兩人分的3000元政府直接提供的消費券,但剛好他要買一個8000元的手機,這對於資產階級來說僅是多付兩千塊而已,這2000元就是振興經濟額外的振興效益。
但若因目前的政策來說,事先已折損資產階級的消費心理,那就不大會有額外的效益出來。但如果從另一角度來看這個政策的話,或許政府原本就有意要打擊資產階級及部分有錢中產的消費心理,讓這些人不要領振興券,這樣國庫也能省一筆錢,省的這一筆錢剛好也彌補資產階級額外振興效益上的損失,不知道是不是這樣呢。
圖摘自: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701000019-260407?chdtv
我在平台matters也有寫文喔,如果對我文章有興趣的可以google搜尋”瓶中人 matters”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會員
94內容數
網路上的資訊這麼多,懶得花時間瀏覽,亦或是無心看太多文字嗎? 說文嚼字系列就是為此而存在的。 你可能聽過youtube上有很多說書人,但你有聽過"說文人"嗎? "說文人"就是為大家說明及解讀關於網路上特定議題的文章,當然會加入個人主觀或客觀觀點。網路世界早已與我們不可分割,他就像是平行世界一樣; 現實中的資訊顯而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喃喃字嶼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開始說正題之前,我先說這一切認知都只是個人生活上的主觀體悟,不代表客觀現實,以下將會對東方文化做一定程度的批評及西方文化的讚許,如果你是愛國主義者請斟酌觀看。 今年2020年真的是一個騷亂之年,發生了很多事情,不管是瘟疫還是局部軍事衝突都造成世界各國的動盪,很多新聞媒體都說這是一個世界格局重朔的一
這是一篇算臨時的發文,因為剛剛在看網路新聞的時候看到一則談論台灣民族性問題,標題是這樣的: "台長期被打壓卻民族性弱,悲慘真相曝" ,看到這標題我瞬間傻眼,傻眼原因有2點。 第一 : 台灣民族性很弱? 到底怎樣定義的 第二: 現在都甚麼年代了,在這全球化近氾濫的時代還在談民族性? 世界上早已不存在真
在上一篇”媒體本色 ”中談到現代人最重要且不可或缺的能力為媒體識讀及獨立思考的能力,這兩項能力是現代人翻轉命運的底層邏輯,相似的底層邏輯案例多如牛毛,接下來我就為大家做舉例吧。 案例一: 南韓與北韓 我想這兩個國家大家都不陌生吧,很多人一定分的出,一個是獨裁國家,一個則是民主國家; 一個經濟不錯,另
看到這個標語應該所有台灣人都懂吧。說真的看過那麼多國家的人民很少有像台灣人如此善良的,被國際壞蛋抹黑,被邪惡政權長年欺負,還能理智幽默的面對一切,從政府到人民一心同體,現在災難當頭哪個國家能如此堅定而團結,我相信這一次疫情證明了台灣有成為偉大國家的潛力,這也洽洽成為某個國家最不想承認的痛點,也成了邪
從二月開始自已準備國考苦讀到現在,總算是告一段落了,剩下的功課應該是不斷複習複習再複習了。事情說到這裡,我們就來說說今天的主題吧。 說真的,我認為國考這種東西還是要自己讀比較好,實在不建議找補習班。我之所以這樣說並不是因為補習不好,只是很容易喪失在準備國考過程中會培養到的「軟能力」。 至於這樣的「軟
在開始說正題之前,我先說這一切認知都只是個人生活上的主觀體悟,不代表客觀現實,以下將會對東方文化做一定程度的批評及西方文化的讚許,如果你是愛國主義者請斟酌觀看。 今年2020年真的是一個騷亂之年,發生了很多事情,不管是瘟疫還是局部軍事衝突都造成世界各國的動盪,很多新聞媒體都說這是一個世界格局重朔的一
這是一篇算臨時的發文,因為剛剛在看網路新聞的時候看到一則談論台灣民族性問題,標題是這樣的: "台長期被打壓卻民族性弱,悲慘真相曝" ,看到這標題我瞬間傻眼,傻眼原因有2點。 第一 : 台灣民族性很弱? 到底怎樣定義的 第二: 現在都甚麼年代了,在這全球化近氾濫的時代還在談民族性? 世界上早已不存在真
在上一篇”媒體本色 ”中談到現代人最重要且不可或缺的能力為媒體識讀及獨立思考的能力,這兩項能力是現代人翻轉命運的底層邏輯,相似的底層邏輯案例多如牛毛,接下來我就為大家做舉例吧。 案例一: 南韓與北韓 我想這兩個國家大家都不陌生吧,很多人一定分的出,一個是獨裁國家,一個則是民主國家; 一個經濟不錯,另
看到這個標語應該所有台灣人都懂吧。說真的看過那麼多國家的人民很少有像台灣人如此善良的,被國際壞蛋抹黑,被邪惡政權長年欺負,還能理智幽默的面對一切,從政府到人民一心同體,現在災難當頭哪個國家能如此堅定而團結,我相信這一次疫情證明了台灣有成為偉大國家的潛力,這也洽洽成為某個國家最不想承認的痛點,也成了邪
從二月開始自已準備國考苦讀到現在,總算是告一段落了,剩下的功課應該是不斷複習複習再複習了。事情說到這裡,我們就來說說今天的主題吧。 說真的,我認為國考這種東西還是要自己讀比較好,實在不建議找補習班。我之所以這樣說並不是因為補習不好,只是很容易喪失在準備國考過程中會培養到的「軟能力」。 至於這樣的「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例如這個月是三月才過一半,但現金只剩三千元,那其他的花費是不是優先得用刷卡來支付?以免現金用光了,到時需要用錢時付不出來。但如果刷卡刷太多,那下個月也就是四月的起始金額也就會跟著縮水,因為要留著支付三月所積欠的卡費,剩下的才是四月所能支配的金額,那就要保佑該月沒有其他的
Thumbnail
再以大家或許都熟悉的「1件200元」或「3件500元」的話術來舉例,我們往往會為了看似節省了錢而衝動地選擇商家提供的「3件500元」方案。殊不知,陷阱是「我們真的需要買到3件嗎」?很多物品都有保質期限,小心沒有省到錢反而浪費了更多的錢。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這篇文章探討了小資族消費陷阱,強調了花小錢的影響。提出了省小錢、花大錢的概念,並強調了被動收入的重要性。文章呼籲小資族應避免"天天花小錢,永遠沒大錢"的陷阱,並指出適當的理財觀念和投資方向。
10年後的現在,以下是中華民國的國家通訊社,中央通訊社在2021/8/12的新聞報導 提振內需用五倍券比現金好 政院列舉4大優點 (中央社記者賴于榛台北12日電)提振內需採用五倍券或直接發現金,引起各界討論;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今天列舉振興五倍券4大優點,包含有使用期限和範圍、可循環使用、捲動業者
Thumbnail
角度數據經常觀察消費者的消費狀況,臺灣消費者月繳電信金額的資料顯示消費情況,本文分析消費者支付電話費的情況,並討論富人與窮人對商品需求的差異,以及高單價商品的消費模式。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重點不會是得到了什麼,而是去思考獲得後能給予什麼?給予的幸福要比得到要多得多。為何要捨去眼前能獲得的享受?因為前方有目標要達成,少了這些獲得,就可以把這些零錢拿去幫助多一個人,那也是好的,而且也不會讓自己挨餓受凍。有了這樣的目標,就會更有意識的使用支配金錢而不是想著少買
Thumbnail
國家稅制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影響國民從事某些活動的誘因。另一個目標,是要進行所得與財富的重分配,拉近國民間財富水準的差距,讓整體社會能更趨公平。
Thumbnail
對大多數的執政者來說,會比較希望央行能常常降低利率水準,因為他們認為降低利率有助於刺激經濟。 當利率降低,在銀行存款能得到的利息變少了,而借錢買車、買房時,需要繳交給銀行的利息也變少了。存錢所得到的報酬變少、借錢需要付出的代價變低。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例如這個月是三月才過一半,但現金只剩三千元,那其他的花費是不是優先得用刷卡來支付?以免現金用光了,到時需要用錢時付不出來。但如果刷卡刷太多,那下個月也就是四月的起始金額也就會跟著縮水,因為要留著支付三月所積欠的卡費,剩下的才是四月所能支配的金額,那就要保佑該月沒有其他的
Thumbnail
再以大家或許都熟悉的「1件200元」或「3件500元」的話術來舉例,我們往往會為了看似節省了錢而衝動地選擇商家提供的「3件500元」方案。殊不知,陷阱是「我們真的需要買到3件嗎」?很多物品都有保質期限,小心沒有省到錢反而浪費了更多的錢。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這篇文章探討了小資族消費陷阱,強調了花小錢的影響。提出了省小錢、花大錢的概念,並強調了被動收入的重要性。文章呼籲小資族應避免"天天花小錢,永遠沒大錢"的陷阱,並指出適當的理財觀念和投資方向。
10年後的現在,以下是中華民國的國家通訊社,中央通訊社在2021/8/12的新聞報導 提振內需用五倍券比現金好 政院列舉4大優點 (中央社記者賴于榛台北12日電)提振內需採用五倍券或直接發現金,引起各界討論;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今天列舉振興五倍券4大優點,包含有使用期限和範圍、可循環使用、捲動業者
Thumbnail
角度數據經常觀察消費者的消費狀況,臺灣消費者月繳電信金額的資料顯示消費情況,本文分析消費者支付電話費的情況,並討論富人與窮人對商品需求的差異,以及高單價商品的消費模式。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重點不會是得到了什麼,而是去思考獲得後能給予什麼?給予的幸福要比得到要多得多。為何要捨去眼前能獲得的享受?因為前方有目標要達成,少了這些獲得,就可以把這些零錢拿去幫助多一個人,那也是好的,而且也不會讓自己挨餓受凍。有了這樣的目標,就會更有意識的使用支配金錢而不是想著少買
Thumbnail
國家稅制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影響國民從事某些活動的誘因。另一個目標,是要進行所得與財富的重分配,拉近國民間財富水準的差距,讓整體社會能更趨公平。
Thumbnail
對大多數的執政者來說,會比較希望央行能常常降低利率水準,因為他們認為降低利率有助於刺激經濟。 當利率降低,在銀行存款能得到的利息變少了,而借錢買車、買房時,需要繳交給銀行的利息也變少了。存錢所得到的報酬變少、借錢需要付出的代價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