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洞察日記】三倍券的經濟振興邏輯?

2020/07/0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天在網路新聞看到三倍券開始預購的新聞,仔細看一下新聞上寫的內容,除了預購方式及領取方式外我還看到一條內容寫道: "三倍券讓民眾出一千、政府出兩千,合力發揮三千元的消費效果,還能夠帶動業者繼續加碼,創造更大的消費效益"(內容摘自: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701000019-260407?chdtv)
看到這一條內容我一開始不大懂是甚麼意思,可是仔細思考過後大概能了解政府的思路。
民眾出一千,政府出兩千,合力發揮三千元效果?
這句話聽起來就像是在玩文字遊戲嗎? 民眾出一千,政府出兩千跟直接發兩千或三千元消費券應該沒什麼不同的吧,只要是一般民眾都會這樣認為。但對於執政者來說就不是這麼想的,我猜想這政策的制定邏輯或許是建立在"因為都已經自己掏錢出來了,所以一定要把手上的券花完"這樣的心理建設上,這樣的邏輯乍聽之下很正確,也似乎能誘導人出來消費,但實際上我認為最終還是無法達到原本的目的"振興"。
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振興的目的其實就是要讓大家出來消費,有消費就會有錢流,有錢流市場就會活絡,市場活絡也才能達到振興經濟的目的,所以振興的源頭其實就是增加錢流的交易密度,既然是如此,振興方案也勢必針對人民對於消費上的渴望心理做刺激。
但對於政府目前提出的"民眾出一千,政府花兩千"政策,完全削弱了人的消費心理,雖然我還是會去領這三倍券,但因為我個人不算富豪也不算資產階級,所以對我來說這三倍券對生活上還是多少有點幫助的,但若是較有錢的中產階級或資產階級呢,他們可能就不缺這些錢,然而看到政府要讓人民先掏錢出來,這消費心理估計折損一半了,甚至有人認為太麻煩不領了。
因此資產階級們固有的消費習慣也就不會因政府這個三倍券的政策而有所改變,但政府必須了解一般的平庸家庭甚至貧窮家庭能誘導出消費的金額是有限的,但資產階級並不是。
資產階級能運用的金額一定要比貧窮家庭來得多,振興經濟的主力應該側重讓這些有錢的資產階級掏錢出來,如果振興政策是以當初直接發消費券的方式進行,直接發送給每一個人,資產階級在心裡上則會傾向把手上消費券花出去,畢竟人送錢到手上了,哪有不花的道理,這對於資產階級來說也一樣,甚至可能因此誘導資產階級出來做更多的消費。
例如: 資產階級手上有兩人分的3000元政府直接提供的消費券,但剛好他要買一個8000元的手機,這對於資產階級來說僅是多付兩千塊而已,這2000元就是振興經濟額外的振興效益。
但若因目前的政策來說,事先已折損資產階級的消費心理,那就不大會有額外的效益出來。但如果從另一角度來看這個政策的話,或許政府原本就有意要打擊資產階級及部分有錢中產的消費心理,讓這些人不要領振興券,這樣國庫也能省一筆錢,省的這一筆錢剛好也彌補資產階級額外振興效益上的損失,不知道是不是這樣呢。
圖摘自: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701000019-260407?chdtv
我在平台matters也有寫文喔,如果對我文章有興趣的可以google搜尋”瓶中人 matters”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0會員
83內容數
網路上的資訊這麼多,懶得花時間瀏覽,亦或是無心看太多文字嗎? 說文嚼字系列就是為此而存在的。 你可能聽過youtube上有很多說書人,但你有聽過"說文人"嗎? "說文人"就是為大家說明及解讀關於網路上特定議題的文章,當然會加入個人主觀或客觀觀點。網路世界早已與我們不可分割,他就像是平行世界一樣; 現實中的資訊顯而易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