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有”劇透”,請斟酌”服用”!※
因為自己有看過與收藏陳哲藝導演(也是編劇)的首部劇情長片《爸媽不在家》(Ilo Ilo),所以對本片的導演與演員不太陌生。
而因為家人中風,曾經請過印尼看護,後來也因經濟因素而沒有續聘,另印尼看護於合約到期後也回到家鄉印尼結婚,並從人妻升格為人母。所以這兩部電影也打動我的心。
首先是女主角楊雁雁,短髮的她為了要扮演好一個華文老師─阿玲老師的角色而戴上假髮;而現實生活中是個家庭婚姻幸福美滿的人母,但為了扮演一心求子的人妻,而須要在車上打排卵針(實際演戲是打生理食鹽水,不過也是需要醫生指導並忍受打針的皮肉痛);此外,女主角在家中要照顧癱瘓的公公與被丈夫冷落,在學校要當被學生追求以及被校長冷凍的華語老師。個性直白的楊雁雁要在戲中變得很壓抑是一大挑戰。
而許家樂,和他首部劇情長片爸媽不在家比起來,演技更為豐富,而其戲份是可以挑戰最佳男主角獎(實際上是入圍男配角獎)。
他在片中的角色可說是允文允武,因為父母的期望而找阿玲老師擔任華語家教,並且學好國術;可是因為和家人疏離(可說是”爸媽不在家”)而和阿玲老師發生師生戀,並主動對老師有激情露骨大膽的求歡,讓老師和學校舉足無措。可說是片中一大驚爆點。
另外楊世彬老師,本身健步如飛,但要飾演中風的公公。因為我在家中要協助照顧中風的家人,就覺得其演出真的很傳神,並也和許家樂一起入圍男配角獎。
雖然四肢癱瘓而需要阿玲老師與外籍看護的照顧;但本身意識很清楚,不但能看電視武俠片,更能指正片中許家樂作文的錯字。很精確地飾演了中風患者。
而本片和台灣片《陽光普照》(A Sun)有一點很類似之處,就是最後一定雨過天晴,且女主角看著陽光!可見得英雄所見略同。至於片中人物未來會如何不得而知,但可知當下一定是事過境遷。
片中導演,同時也是的編劇,要傳達另外一個議題就是:新加坡在教育上講求國際化而對華語文等傳統課程教學的不重視。就和我和許多人的求學經歷很像:
念中學時,聯考滿分700分,其中國文(含作文)的比重最高,佔200分;但是大多數學生(包含我)會花時間在星期一到星期六之課餘時間補習需要理解的課程─英文、數學、理化。而我本身也沒其他專長,就跟其他同學一樣往理工科發展。而畢業後確實是可以很輕而易舉地找到穩定高薪的工作,但是整個國家社會卻是被念文科的治理,因為最能洞察人性、掌握全局、且其工作不容易被AI等科技取代,而我也很清楚知道工作絕對不是人生的全部。
而許多出生在中產階級的小孩,從小就會被家人要求學習繪畫、音樂、與舞蹈等才藝,目的是要多方探索或升學用;但畢業後從事的工作仍以醫師、工程師、或軍公教人員為主。因此教育的重點除了要讓學生畢業後能有穩定正當的工作、收入、與消費外,要讓人願意花時間和金錢欣賞各種電影、音樂、舞蹈、與小說等作品而讓藝文和體育產業能夠自給自足。特別是培育偏鄉的小孩,因為有一天其階級和生命會因此翻轉,並且會反過來感謝國家,而不是如《返校》的白教官所說的:「國家會感謝妳!」
而本片和「爸媽不在家」雖然都是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合拍的影片,但對於家庭、學校、與外籍移工議題有很深刻的反省,因此很適合讓內政、教育、勞動、衛生福利、與文化等部會官員欣賞反省。
因此,雖然我是台灣人,然而在國父紀念館外看金馬獎頒獎典禮時,我由衷希望本片能至少抱回一座金馬獎回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果然楊雁雁在死亡之組中拿下最佳女主角獎項,那可是金馬獎倒數第2個獎項,真是捏了一把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