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汙染05:空氣汙染與中共病毒

空氣汙染05:空氣汙染與中共病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從一月下旬的亞洲,二月中旬的歐洲,三月上旬的美洲,中共病毒(aka COVID-19,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在全球肆虐,因為大規模的商業行為停止,以及肺炎與呼吸道個相關性,使得討論中共病毒怎麼影響空氣污染排放,加上空氣污染怎麼加劇肺炎的發生,變成2020上半年大氣科學、空氣污染研究專業的討論焦點。這邊我想分兩個觀點來討論:

  1. 空氣污染怎麼加劇武漢肺炎的死亡數目
  2. 武漢肺炎又怎麼降低大氣污染物的排放
raw-image

2020年四月初時,Harvard University公衛所Rachel C. Nethery教授發表了一篇文章,目前是四月七號在MedRxiv上更新,這個研究有幾個重點:

  1. 美國政府部門推估COVID-19美國死亡人數會在10萬到24萬之間。
  2. 研究員發現1 ug/m3 PM2.5的增加15% COVID-19的死亡率

這個解釋不太意外,長時間暴露在較高PM2.5環境中,會對肺功能有慢性損傷,而導致在面對中共病毒所造成的肺炎症狀,較難緩解大量發炎的肺部細胞;然而,目前中共病毒在全球肆虐,歐美等國家尚未通過高峰期,加上目前對於中共病毒所造成的感染數、死亡數尚無法斷定,空氣污染整體對於COVID-19的影響,還難以釐清。

同一時間Dario Caro的研究團隊也在Environmental Pollution發表研究,但是此研究所做出的結論,比較沒有實質量化,而只稱北義大利高COVID-19死亡率應該是跟嚴重空氣污染相關。

因為中共病毒及肺炎,跟空氣污染的肺功能連結強烈,我們不難推測空氣污染在這場疫情中增加了,有慢性疾病的人死亡機率;然而有一間事情需要澄清,仿間很多人在討論高PM2.5是不是會加劇中共病毒的傳播,的確,病毒會附著在細微顆粒物上,而且美國NIH的研究(還未通過同儕審核)表示這次的中共病毒跟上次的SARS可以在一般物體表面保持活性24–48小時,然而這邊還有很多不確定性,台灣中研院院士何美鄉博士表示,目前尚未看到中共病毒有透過空氣或是氣膠傳播的跡象,所以不要太過擔心,注意勤洗手,戴口罩,不用未清潔的手去碰觸口鼻。

raw-image

再來我們來討論,中共病毒怎麼影響空氣污染排放;首先,左圖為今年一月一到二十號,中國NO2(二氧化氮,為臭氧跟細微顆粒物的前驅物),再看到右圖為中國在經歷各地因為中共病毒封城之後的NO2濃度,不僅僅是大量降低,而且降低到幾乎不見了。NO2主要排放源為各種燃燒過程,包含大工廠,燃煤、氣電廠,汽機車排放,飛機排放,當開始不僅僅是封城,減少移動性污染源,人類目前更使大量減少各種商業行為,使得人為污染物的排放大量降低。這不僅僅是發生在中國,這發生在義大利、法國、甚至美國。

raw-image

這帶出幾個問題,人類是有辦法,逐漸減量人為污染物排放,第二個問題是,因為目前各國陷入經濟危機,某些國家帶頭拿掉排放標準,這些問題錯綜複雜不是我一個小小大氣科學家,或是空氣污染工程師有辦法回答,我在這邊只是稍微提出來讓大家思考,而且降低空氣污染,在某方面會降低肺炎相關冠狀病毒的死亡率,這些外部性的成本,政府要怎麼把它內部化,在這邊我沒有答案。

最後,提醒大家注意防疫,保持免疫力,全球的第一波感染可能慢慢來到尾聲,但是不要掉以輕心,在有效疫苗問世之前必須隨時提防下一波的爆發。最後照例來一張UNC Chapel Hill的相關圖片了,祝各位平安。

raw-image
avatar-img
Jiaoyan Huang的沙龍
15會員
33內容數
小黃在美國生活十幾年,累積累積一堆生活上,研究所修課,找工作,工作上相關的資訊,我盡我所能跟大家分享,也希望聽見大家的反饋,Little Yellow in USA (LYUSA)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Jiaoyan Hua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武漢肺炎從去年十一月(最新消息可以追溯到去年十一月底)到現在已經造成十多萬人確診,將近六千人死亡,我不是公衛專業(免強沾點邊啦),所以今天不是要討論中國前兩個月的隱匿、或是傳染曲線的分析。只是想藉這個機會,跟大家概論一下,氣懸膠跟口罩,還有口罩是怎麼過濾氣味跟顆粒物。那先來講講最近一直在討論的武漢
今天檢視youtube上面較常觀看的頻道,發現老天鵝新聞在討論巴西亞馬遜森林大火,當然老天鵝的討論比較詼諧,但是這也顯示一般社會大眾認知到對於自然資源破壞的警訊.一般來說森林大火的主要原因為: 氣候乾燥,閃電,火山爆發,其他人為原因.而近年來因為全球氣候變遷,部分地區濕度下降,野火頻率升高,森林大
曾經,我也喜歡在緊張的時候在放鬆的時候享受吞雲吐霧的感覺,起床/吃飽/睡前/買飲料都來一根菸,在那個時候這個動作讓我放鬆,慢慢的享受煙草燃燒過後產生高溫的氣體及顆粒物進入我的口腔,呼吸道,肺泡帶來的輕微刺灼感,諷刺的是二十五歲之後的我致力於改善空氣品質。先說一個宏觀的概念,菸害對於空氣品質影響貢獻
現在人大部分聽到應該會馬上聯想到空氣污染,空污指標AQI。的確,這些聯想都是正確的,然而臭氧對於人類來說不是全無益處。這邊先討論一下平流層臭氧,或是教科書裡面常提到的“good ozone”。在高空的臭氧會吸收太陽產生紫外線,減少紫外線對地面人類的破壞(主要包含皮膚傷害)。1995年諾貝爾化學獎是
近年來台灣空氣污染的話題持續延燒,尤其是細微顆粒物的部分(PM2.5),遙想當年讀大學的時候對於PM2.5並不是那麼重視,大家還比較著重在總懸浮微粒的討論(Total Suspension Particles, TSP),台灣從2000年經過二十年空氣污染意識實著有很大的進步。顆粒物其實具有變化多
空氣污染是一個感覺很遠的名詞,但是卻是常伴身邊的隱形危機.根據科學研究顯示[1,2],2015到現今全球每年因空氣污染夭折人數約在450萬到880萬人
武漢肺炎從去年十一月(最新消息可以追溯到去年十一月底)到現在已經造成十多萬人確診,將近六千人死亡,我不是公衛專業(免強沾點邊啦),所以今天不是要討論中國前兩個月的隱匿、或是傳染曲線的分析。只是想藉這個機會,跟大家概論一下,氣懸膠跟口罩,還有口罩是怎麼過濾氣味跟顆粒物。那先來講講最近一直在討論的武漢
今天檢視youtube上面較常觀看的頻道,發現老天鵝新聞在討論巴西亞馬遜森林大火,當然老天鵝的討論比較詼諧,但是這也顯示一般社會大眾認知到對於自然資源破壞的警訊.一般來說森林大火的主要原因為: 氣候乾燥,閃電,火山爆發,其他人為原因.而近年來因為全球氣候變遷,部分地區濕度下降,野火頻率升高,森林大
曾經,我也喜歡在緊張的時候在放鬆的時候享受吞雲吐霧的感覺,起床/吃飽/睡前/買飲料都來一根菸,在那個時候這個動作讓我放鬆,慢慢的享受煙草燃燒過後產生高溫的氣體及顆粒物進入我的口腔,呼吸道,肺泡帶來的輕微刺灼感,諷刺的是二十五歲之後的我致力於改善空氣品質。先說一個宏觀的概念,菸害對於空氣品質影響貢獻
現在人大部分聽到應該會馬上聯想到空氣污染,空污指標AQI。的確,這些聯想都是正確的,然而臭氧對於人類來說不是全無益處。這邊先討論一下平流層臭氧,或是教科書裡面常提到的“good ozone”。在高空的臭氧會吸收太陽產生紫外線,減少紫外線對地面人類的破壞(主要包含皮膚傷害)。1995年諾貝爾化學獎是
近年來台灣空氣污染的話題持續延燒,尤其是細微顆粒物的部分(PM2.5),遙想當年讀大學的時候對於PM2.5並不是那麼重視,大家還比較著重在總懸浮微粒的討論(Total Suspension Particles, TSP),台灣從2000年經過二十年空氣污染意識實著有很大的進步。顆粒物其實具有變化多
空氣污染是一個感覺很遠的名詞,但是卻是常伴身邊的隱形危機.根據科學研究顯示[1,2],2015到現今全球每年因空氣污染夭折人數約在450萬到88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