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出走、逃離、突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本文涉及《神經喚術士》、《銀翼殺手》、《阿基拉》、《駭客任務》、《銀翼殺手2049》等作品劇情,請斟酌閱讀

上個週末,回到台北跟【中華科幻學會】的朋友們一起看了重新上映的《阿基拉》。在這之前,當然已經透過各種管道看過了這部頗負盛名,被譽為日本電馭叛客(Cyberpunk)經典作品的動畫電影,對手繪賽璐璐頂點(也有人說是迴光反照)之作深感欽佩。

科幻學會的觀影活動,通常都會在電影結束後,前往戲院附近的駱師傅冰淇淋店/福爾摩茶進行觀影後的討論;身為一個體力不太好的肥宅,我時常討論到後期就會進入放空狀態,對於討論主題無力再發表意見,頂多就是聽聽其他與會者侃侃而談,或者乾脆讓思緒遊走到其他時空中。

也就是在那樣的一個情境中,我開始思考《阿基拉》的劇情。說起來,《阿基拉》動畫電影的故事挺「簡單」的——日本政府進行的秘密實驗,造成東京毀滅;多年後,政客扶持的反抗組織劫走實驗體,意外將「健康優良的不良少年」們捲入,少年因而獲得前所未有的強大力量,雖想掌控自己的命運,卻連自己身上的力量都無法掌控,只能靠著過去的實驗體齊心協力,化解再度造成新東京毀滅的危機。

《阿基拉》的故事,在我看來相當地「直線性」,並沒有什麼「爆點」,而是靠著令人難以置信的作畫才撐起了整部電影。即便如此,多年之後重看,我總覺得《阿基拉》的結局「有些什麼」。

所以,坐在冰淇淋店的地下室,趁著底下無法連上網路,我神遊著進入了我個人的符控流域(Cyberspace),不知不覺想起了諸多同為電馭叛客作品的結局。到了這個時候,我才猛然發覺,電馭叛客作品除了定義、元素上的連結外,在劇情——尤其是結局——上,其實都有些類似。

我們知道電馭叛客作品有經典的「高科技、低生活」的定義,也多少聽過「企業壟斷」、「網路犯罪」、「人機關係」等重要元素……但在故事上,電馭叛客作品也受到黑色電影、新黑色電影的影響,並且深具「龐克精神」。

《神經喚術士》小說最後,人工智慧冬寂與神經喚術士結合,離開地球前往外星尋求更高層次的體悟;《銀翼殺手》電影最後,戴克與瑞秋一同逃離洛杉磯,尋找可以一同共度餘生的去處;《阿基拉》動畫最後,阿基拉、鐵雄與三名實驗體一同在強大的能量中消失;《駭客任務》電影最後,尼歐靠著自己的力量突破母體程式限制,成為無人能擋的救世主;《銀翼殺手2049》電影最後,主角K放棄自己存在的目的,犧牲性命成全戴克……這些結局雖然說來各異,但都展現出一個同樣的概念:出走/逃離/突破體制——而且,因為電馭叛客作品中的個人是如此的渺小,所以這樣的出走、逃離與突破,也只會是「個人」的;主角們終究無力改變龐大的體制,但透過自身的反抗甚或犧牲,他們最終也達到了一定程度的昇華。我想,這樣反傳統、反主流的精神,大概就是所謂「Cyberpunk」中的punk吧。

raw-image

說起來,雖然日本有不少電馭叛客的經典作品,但這樣的龐克精神,卻似乎跟日本的社會文化格格不入。過去在研究相關作品的時候,我其實就不斷產生出類似的疑問——《阿基拉》、《攻殼機動隊》等作品,真的算電馭叛客嗎?

或許,下一次我們可以聊聊這個話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馬立的沙龍
116會員
122內容數
馬立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02
本文探討臺灣本土電馭叛客類型小說《電腦人間》的創作理念,並結合作者自身經歷,反思臺灣的身分認同議題。文章最後也提及作者將在臺北國際書展與其他電馭叛客類型作者進行對談。
Thumbnail
2025/02/02
本文探討臺灣本土電馭叛客類型小說《電腦人間》的創作理念,並結合作者自身經歷,反思臺灣的身分認同議題。文章最後也提及作者將在臺北國際書展與其他電馭叛客類型作者進行對談。
Thumbnail
2025/01/09
介紹《電腦人間》一書的封面及插畫繪製過程與細節,包括繪師選擇、創作理念、以及對成品的評價。文中提及多位繪師,如麥克筆先生、阿諾老師、金芸萱老師和黃俊維老師,並詳細描述他們在本書創作中的貢獻和風格。此外,文章也提供了《電腦人間》書籍的購買連結,方便讀者購買。
Thumbnail
2025/01/09
介紹《電腦人間》一書的封面及插畫繪製過程與細節,包括繪師選擇、創作理念、以及對成品的評價。文中提及多位繪師,如麥克筆先生、阿諾老師、金芸萱老師和黃俊維老師,並詳細描述他們在本書創作中的貢獻和風格。此外,文章也提供了《電腦人間》書籍的購買連結,方便讀者購買。
Thumbnail
2024/12/20
本文記錄了作者首次參加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的經歷,感受到獨立出版的魅力並參與多場對談活動。作者分享了與漫畫家、出版社交流的過程,以及對《杯底不養金魚》的期待,並反思女性主義在韓國的現狀。最後還有《臺灣漫遊錄》作者與英文版譯者的對談活動紀錄。
Thumbnail
2024/12/20
本文記錄了作者首次參加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的經歷,感受到獨立出版的魅力並參與多場對談活動。作者分享了與漫畫家、出版社交流的過程,以及對《杯底不養金魚》的期待,並反思女性主義在韓國的現狀。最後還有《臺灣漫遊錄》作者與英文版譯者的對談活動紀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Cyberpunk的音樂大多是電子音樂,尤其是知名希臘電子配樂作曲家范吉利斯Vangelis(銀翼殺手、創: 光速戰記)的音樂就深深影響到後續的Cyberpunk音樂類型。例如在2010年出現的仿80年代電子音樂曲風: Synthwave,就深受Vangelis在《銀翼殺手》所做的配樂
Thumbnail
Cyberpunk的音樂大多是電子音樂,尤其是知名希臘電子配樂作曲家范吉利斯Vangelis(銀翼殺手、創: 光速戰記)的音樂就深深影響到後續的Cyberpunk音樂類型。例如在2010年出現的仿80年代電子音樂曲風: Synthwave,就深受Vangelis在《銀翼殺手》所做的配樂
Thumbnail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科幻作品呢,可以說是賽博龐克的代表作:叫做神經喚術士,想分享這部作品有兩個原因: 它是Netflix影集電馭叛客和遊戲cyberpunk 2077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更是科幻電影 駭客任務的啟蒙小說,我們甚至能說,如果沒有威廉吉普
Thumbnail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科幻作品呢,可以說是賽博龐克的代表作:叫做神經喚術士,想分享這部作品有兩個原因: 它是Netflix影集電馭叛客和遊戲cyberpunk 2077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更是科幻電影 駭客任務的啟蒙小說,我們甚至能說,如果沒有威廉吉普
Thumbnail
知名遊戲的延伸作品, 令人著迷的賽博龐克類型世界觀, 由極具特色的動畫公司打造。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知名遊戲的延伸作品, 令人著迷的賽博龐克類型世界觀, 由極具特色的動畫公司打造。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原諒我用軍中命令式的班長口吻,向各位強力推薦《電馭叛客:邊緣行者》Cyberpunk: Edgerunners, 此部在我心中扔下核彈,掀起滔天漣漪久久不能散去的神級作品。
Thumbnail
原諒我用軍中命令式的班長口吻,向各位強力推薦《電馭叛客:邊緣行者》Cyberpunk: Edgerunners, 此部在我心中扔下核彈,掀起滔天漣漪久久不能散去的神級作品。
Thumbnail
【前言】 Cyberpunk 2077本身是基於1988年的桌遊所延伸出的遊戲,那款遊戲設定奠定極為經典的cyberpunk的走向。不過再更早一點,美國早在1968年,便由Philip.K.Dick所寫的《仿生人是否夢見電子羊?》(也就是Riley Scott《銀翼殺手》所改編的小說)開始嶄露頭角,
Thumbnail
【前言】 Cyberpunk 2077本身是基於1988年的桌遊所延伸出的遊戲,那款遊戲設定奠定極為經典的cyberpunk的走向。不過再更早一點,美國早在1968年,便由Philip.K.Dick所寫的《仿生人是否夢見電子羊?》(也就是Riley Scott《銀翼殺手》所改編的小說)開始嶄露頭角,
Thumbnail
「未來不是一條直線的道路,它佈滿著許多的岔路。在那些岔路裡頭,一定會有一條是我們可以為自己選擇前進的。」 ──《#阿基拉》 《#電馭叛客2077》的上市,可說是波蘭國寶級遊戲公司 CD Projekt 的一大滑鐵盧。從傳聞有總理為了搶先玩到旗下的《巫師》特地訪波盛況,變成現在玩家中人人訕笑的Bu
Thumbnail
「未來不是一條直線的道路,它佈滿著許多的岔路。在那些岔路裡頭,一定會有一條是我們可以為自己選擇前進的。」 ──《#阿基拉》 《#電馭叛客2077》的上市,可說是波蘭國寶級遊戲公司 CD Projekt 的一大滑鐵盧。從傳聞有總理為了搶先玩到旗下的《巫師》特地訪波盛況,變成現在玩家中人人訕笑的Bu
Thumbnail
在火紅戰車上抬頭望望晚空:滿眼盡是霓虹燈的閃光、縱情聲色的人們、由高樓大廈所推砌的巨獸都市。2019年,這裡是經歷第三次世界大戰後浴火重生的「新東京」,編號28號的孩子阿基拉在此沉睡。
Thumbnail
在火紅戰車上抬頭望望晚空:滿眼盡是霓虹燈的閃光、縱情聲色的人們、由高樓大廈所推砌的巨獸都市。2019年,這裡是經歷第三次世界大戰後浴火重生的「新東京」,編號28號的孩子阿基拉在此沉睡。
Thumbnail
★本文涉及《神經喚術士》、《銀翼殺手》、《阿基拉》、《駭客任務》、《銀翼殺手2049》等作品劇情,請斟酌閱讀 上個週末,回到台北跟【中華科幻學會】的朋友們一起看了重新上映的《阿基拉》。在這之前,當然已經透過各種管道看過了這部頗負盛名,被譽為日本電馭叛客(Cyberpunk)經典作品的動畫電影……
Thumbnail
★本文涉及《神經喚術士》、《銀翼殺手》、《阿基拉》、《駭客任務》、《銀翼殺手2049》等作品劇情,請斟酌閱讀 上個週末,回到台北跟【中華科幻學會】的朋友們一起看了重新上映的《阿基拉》。在這之前,當然已經透過各種管道看過了這部頗負盛名,被譽為日本電馭叛客(Cyberpunk)經典作品的動畫電影……
Thumbnail
二〇一九年對科幻愛好者來說,是很值得紀念的一年。一九八二年六月上映的小說改編電影《銀翼殺手》(Blade Runner),將出版於六〇年代的原著中,設定於九〇年代的未來拉到了更遠的二〇一九年;同年底,大友克洋在世界另一端開始連載的漫畫《阿基拉》(アキラ),同樣將世界關架構在未來的二〇一九年……
Thumbnail
二〇一九年對科幻愛好者來說,是很值得紀念的一年。一九八二年六月上映的小說改編電影《銀翼殺手》(Blade Runner),將出版於六〇年代的原著中,設定於九〇年代的未來拉到了更遠的二〇一九年;同年底,大友克洋在世界另一端開始連載的漫畫《阿基拉》(アキラ),同樣將世界關架構在未來的二〇一九年……
Thumbnail
本文為2019日本SF大會發表稿 由不是貓食(コウイカ)、林安迪(兩名作者共同發表,分別介紹影響台灣作者的日本SF創作的不同類型,包括世界末日類、機器人類、Cyberpunk類、超能力類、宇宙航行類。
Thumbnail
本文為2019日本SF大會發表稿 由不是貓食(コウイカ)、林安迪(兩名作者共同發表,分別介紹影響台灣作者的日本SF創作的不同類型,包括世界末日類、機器人類、Cyberpunk類、超能力類、宇宙航行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