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拉》在我們生活無所不在的賽博龐克
方格精選

《阿基拉》在我們生活無所不在的賽博龐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未來不是一條直線的道路,它佈滿著許多的岔路。在那些岔路裡頭,一定會有一條是我們可以為自己選擇前進的。」

──《阿基拉》

raw-image

《電馭叛客2077》的上市,可說是波蘭國寶級遊戲公司 CD Projekt 的一大滑鐵盧。從傳聞有總理為了搶先玩到旗下的《巫師》特地訪波盛況,變成現在玩家中人人訕笑的Bug之城。但它精致的美術設計,與迷人的近未來世界設定,還是讓不少人受到賽博龐克的深深吸引。


賽博龐克的世界充斥著究極的矛盾,經濟的暴漲與無法負荷的平民,冷血的科技卻說著滿滿滿的道義,明明個科幻故事卻與人們堪憂的未來有所相似。也因此,賽博龐克的故事總是讓人看得爽快,卻又不寒而慄。《阿基拉》便是其中之一的經典。


1982年大友克洋受到《銀翼殺手》的震撼後,便開始創作起了AKIRA。那時的日本依舊經歷著1945原子彈遺留的創傷。急遽發展帶來的驕傲與成就,在兩場爆炸下灰飛煙滅。只留下融化而扭曲的血肉,天際一色的橘光火海與濃煙,以及四散的金屬零件。緊接著1964年舉行的東京奧運,又再次高速的成長帶動著政治、經濟、幫派與階層。一次次地膨脹,炸裂。

我記得,當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在大賣場裡首次看到了《阿基拉》。嘶吼聲中,肉體失控地吞噬著一切,對於還未接觸太多作品的我,那個畫面可震撼了。雖然覺得噁心可怕,卻好像也有點美?讓我害怕卻又無法撇開視線。直到漸漸長大後才發現這故事裡說的,其實是日本人的恐懼。一方面擔心落人其後被吃乾抹淨,另一方面又怕急速的成長帶來的反噬與破壞。就這樣無數代的人們卡在這個進退兩難的時代裡無法喘息。而這時誕生的《阿基拉》和《EVA》某種程度上,帶給當時的人們一種慰藉,代替他們發出不甘與頹廢的吶喊。


在宣洩外,賽博龐克更是帶來了藝術、工業美學與時尚的更新。甚至這股美學還先於這些賽博龐克的故事,存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你或許沒聽過《神經喚術士》,但你一定聽過虛擬實境;你或許沒看過《阿基拉》,但你鐵定看過裡面那台紅色的重機;你可能完全不知道什麼是賽博龐克,但你衣櫃裡一定會有間因此風潮引領而帶出的機能型服裝。一步一步地,科幻的世界貼近了我們的生活。會不會某天這些虛構的故事,成為了警示的預言呢?


raw-image

⚠️記得追蹤我們喔⚠️
IG:instagram.com/mt_movie_bar/FB:facebook.com/mtmoviebar


🍸歡迎來《聊Bar!電影》聽聽我們對此片的感想🍸
🎙️KKBOX 🎙️Apple 🎙️Spotify
🎙️Firstory 🎙️Youtube

avatar-img
Mion 麥恩的沙龍
14會員
31內容數
有句話說:「要感謝的人太多了,那就謝天吧!」⁣ 想聊的電影太多,那就來『聊Bar!電影』Podcas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Mion 麥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以《破浪男女》入圍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的親密指導林微弋,這次來為大家解答對於「親密指導」怎麼設計?為什麼重要等等的疑問。更詳細的內容也歡迎到我們的 podcast 收聽 EP.246 〈林微弋來作客!金馬首位入圍動作設計的親密指導,動作是其次,心理更重要?〉 <iframe style="b
自從去年在台北影展上看了《伏魔殿》,就對這部片念念不忘。在回顧去年的十大電影之時,《伏魔殿》的片段也總會不是的閃爍在我眼前。可惜礙於篇幅及長片的基準,一直沒有機會好好介紹這部片。而今年,令人驚奇的,居然還有機會能夠看到《伏魔殿》在院線上進行公映拉!
你能夠想像嗎?居然會有人願意冒著生命危險也要將電影產出。在中東國家,不如東亞、歐洲或美國那般平和。許多威權或宗教統治的國家底下,為了發出聲音是可能死在子彈或刀下的。穆罕默德拉素羅夫(محمد رسول‌اف‎‎)便是其中一位不畏懼死亡的導演,即使受到政府的迫害與限制,他依然創造出了這部在柏林拿下
以《破浪男女》入圍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的親密指導林微弋,這次來為大家解答對於「親密指導」怎麼設計?為什麼重要等等的疑問。更詳細的內容也歡迎到我們的 podcast 收聽 EP.246 〈林微弋來作客!金馬首位入圍動作設計的親密指導,動作是其次,心理更重要?〉 <iframe style="b
自從去年在台北影展上看了《伏魔殿》,就對這部片念念不忘。在回顧去年的十大電影之時,《伏魔殿》的片段也總會不是的閃爍在我眼前。可惜礙於篇幅及長片的基準,一直沒有機會好好介紹這部片。而今年,令人驚奇的,居然還有機會能夠看到《伏魔殿》在院線上進行公映拉!
你能夠想像嗎?居然會有人願意冒著生命危險也要將電影產出。在中東國家,不如東亞、歐洲或美國那般平和。許多威權或宗教統治的國家底下,為了發出聲音是可能死在子彈或刀下的。穆罕默德拉素羅夫(محمد رسول‌اف‎‎)便是其中一位不畏懼死亡的導演,即使受到政府的迫害與限制,他依然創造出了這部在柏林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