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想過可能要帶一世口罩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從非常少人意識要帶口罩的時候,我已經帶緊口罩,也通知家人朋友們開始要帶口罩。因爲經過SARS一疫,我已經吸收了經驗,意識到又是時候要帶口罩。我有一位朋友非常有心機為身邊的人上網找尋不同類型口罩,也從中選擇比較好質素的口罩。當發生病毒爆發時候,大家才意識原來真的要帶口罩,覺得好恐怖等等。那時候,口罩就被瘋狂搶購,甚至連米,廁紙都被買光。有一句話真的好適合形容這個情況 〔沒燒到自己都不關自己事〕或者如果有其它比這句更加貼切的形容詞,大家不妨留言告訴我。

前一陣子,當外國不斷爆發病毒,感染者人數不斷上升,死亡人數也不斷上升,香港政府還沒有封關,不斷有輸入個案,而且有時候還發生一,兩單本地個案。到現在再一次發生第三波爆發時候,卻有人問爲甚麽爆發?爲甚麽突然爆發?我想請問你是在搞笑嗎?這沒有爲什麽,也都不是突然爆發,這一直再爆發的。爲什麽你覺得輸入個案就不是一回事呢?一開始政府人員說外地回來的人都需要帶手帶這些,根本那時候已經好多帶著手帶四圍游走,他們在那時候傳染出去也不是沒有可能的。只不過有部分人覺得因爲不是本地個案就覺得沒事,我覺得這是什麽的思考邏輯?有沒有想過政府只是用不同的字眼去舒緩氣氛而已?“本地個案”“輸入個案”兩個個案的人都已經身處香港。

前幾日,我從新聞聽到原來感染者就算康復了,身體那些抗體都有可能只有幾日時間,感染者有機會復發的。當然也有感染者真的康復後復發。如果我沒有理解錯誤的話,我把那意思放大去思考。那意思可能是,就算你同一位已經康復的感染者食飯,都會有機會被傳染;因爲那些病毒還是在感染者身體裏,只不過他有抗體,但是你本身沒有抗體;而且感染者以爲自己已經康復,但是如果復發,他們也可能不知道。
之後,我有看了一段新聞,病毒已經不只是侵害肺部,而是全身任何部位都會被侵害。外國有感染者的脚趾因爲這個病毒而又紅又腫又癢,而且年輕者爲主。
其中資料來源:《https://heho.com.tw/archives/79755》

從這病毒的出現開始,這病毒已經變種了幾次,在這個世界上出現了幾種不同的種類。而且疫苗面世時候,真的能追得上病毒的進化嗎?我不敢想象,這是多麽可怕的事情。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06260211.aspx》

“CNBC 先前報導,WHO 的數據顯示,截至 6 月 2 日,全球正在開發中的武漢肺炎疫苗達 124 種,其中至少 10 種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資料來源:《https://technews.tw/2020/06/19/who-covid-19-vaccine/》

在這124種疫苗當中和那些臨床試驗階段的,到底有幾多會成功之餘,而又不會因爲疫苗而帶來後遺症呢?後遺症會不會出現?多長時間之後出現?後遺症的影響是大還是小?現在我所知道的只是感染者肺部會被侵害,肺部能不能恢復正常都還沒知道,這些都是要長時間觀察才能知道。

對於是否要一世帶口罩這個問題,我心裏其實覺得需要的。
1. 健康的人士,沒有受感染的人士,爲了避免受感染,當然一定要帶口罩出入。
2. 受感染的人士或者康復了的人士,我覺得這些人士更加要帶口罩,因爲避免傳染他人,而且萬一再被傳染病毒,可能會更加危險。
以上兩種理由,其實都是個人公德心,品行和良心問題,保護自己等於保護他人。有防疫意識的人,一定時時刻刻注意個人衛生,以及爲了他人設想,一定會帶口罩。

我也希望有一日這病毒可以完全在世上消失,全世界的人可以過開心快樂日子。

----------------------------------------------------------------------------------
而已在我打完以上文字之後,我發現了另外一個報道,WHO發表了,這個病毒難以消滅,《https://news.now.com/home/international/player?newsId=397535&refer=Share》

我更加覺得這一世都要帶口罩。。。相對地。。。世界多了好多口罩垃圾,帶來了另一個大問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雜錦菜菜鍋
7會員
6內容數
這個故事是發生離我們所認知的地球好遠,好遠的地方,是在另外一個宇宙的星球上。有一天,有一團紫色的霧出現了在貓咪族的家,到底是什麽一回事~ 故事就從這裏開始!
雜錦菜菜鍋的其他內容
2020/11/22
最初,是因爲堂本剛而買了這本書來閲讀。多年後,重新閲讀這本小説的感受大大不同。
Thumbnail
2020/11/22
最初,是因爲堂本剛而買了這本書來閲讀。多年後,重新閲讀這本小説的感受大大不同。
Thumbnail
2020/10/06
個人文章 純分享一下個人的想法和感想! 平常的飲食對我來説是比任何事情更加重要!
Thumbnail
2020/10/06
個人文章 純分享一下個人的想法和感想! 平常的飲食對我來説是比任何事情更加重要!
Thumbnail
2020/09/23
打邊爐有沒有曾經為你帶來什麽陰影呢?
Thumbnail
2020/09/23
打邊爐有沒有曾經為你帶來什麽陰影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新冠肺炎肆虐數年,在歐美等地早已將政府適時調整,各地及人民都找到平衡對抗疫情的方法,逐步回復至正常的生活裡。而在日本,久候多時的口罩政策也終於亮起綠燈,日前日本政府宣佈,從3月13日起,無論是室外還是室內,市民都可以『自行判斷』是否配戴口罩,變相正式廢除長久以來的口罩指引。
Thumbnail
新冠肺炎肆虐數年,在歐美等地早已將政府適時調整,各地及人民都找到平衡對抗疫情的方法,逐步回復至正常的生活裡。而在日本,久候多時的口罩政策也終於亮起綠燈,日前日本政府宣佈,從3月13日起,無論是室外還是室內,市民都可以『自行判斷』是否配戴口罩,變相正式廢除長久以來的口罩指引。
Thumbnail
這篇文章原本想過幾天去杜拜時才寫的,因為杜拜沒封關,想去實地看了再寫,但剛剛聽到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馬特市作者 @風翔萬里  打了疫苗後胸悶頭暈,當天就在醫院去世了。 因為這樣,也有其他準備要打疫苗的朋友表示擔心,所以想和大家說一下自己的經驗和想法。 2000年 1月底,我人在北京,朋友問我買口罩
Thumbnail
這篇文章原本想過幾天去杜拜時才寫的,因為杜拜沒封關,想去實地看了再寫,但剛剛聽到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馬特市作者 @風翔萬里  打了疫苗後胸悶頭暈,當天就在醫院去世了。 因為這樣,也有其他準備要打疫苗的朋友表示擔心,所以想和大家說一下自己的經驗和想法。 2000年 1月底,我人在北京,朋友問我買口罩
Thumbnail
還記得2020農曆新年前,正在排隊上巴士回家過年的我,看著手機裡關於病毒來襲的新聞。那時候的我不以為然,以為這是假新聞(假新聞太多的年代)又或者應該好像伊波拉病毒那樣,“無傷大雅“。
Thumbnail
還記得2020農曆新年前,正在排隊上巴士回家過年的我,看著手機裡關於病毒來襲的新聞。那時候的我不以為然,以為這是假新聞(假新聞太多的年代)又或者應該好像伊波拉病毒那樣,“無傷大雅“。
Thumbnail
而且和所有住在海外的台灣人一樣,批評當地政府的防疫政策或是其他不守規則的民眾時,我們心裡都是想著:如果是台灣政府或台灣人絕對不會這樣。現在回想起來,當時是打哪來的自信?
Thumbnail
而且和所有住在海外的台灣人一樣,批評當地政府的防疫政策或是其他不守規則的民眾時,我們心裡都是想著:如果是台灣政府或台灣人絕對不會這樣。現在回想起來,當時是打哪來的自信?
Thumbnail
突然想起這個問題,單純想講下自己的想法,純屬個人想法。
Thumbnail
突然想起這個問題,單純想講下自己的想法,純屬個人想法。
Thumbnail
這個問題有點可愛,但我想說為什麼不both?可是,在我們繼續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或許我們應該先釐清這問題要不要放在一起討論,或者是否有先後順序要加入進來。 首先,新冠病毒的科學證據累積依然不足,但我們也只能夠就目前的感染者,去回溯還有釐清這些患者的特性,然後依據各個不同國家以及社會的狀況,由政策制
Thumbnail
這個問題有點可愛,但我想說為什麼不both?可是,在我們繼續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或許我們應該先釐清這問題要不要放在一起討論,或者是否有先後順序要加入進來。 首先,新冠病毒的科學證據累積依然不足,但我們也只能夠就目前的感染者,去回溯還有釐清這些患者的特性,然後依據各個不同國家以及社會的狀況,由政策制
Thumbnail
中篇,更深入描述此次病毒疫情,帶來給人類的訊息。即使有很多傷心與難受,但同時也有很龐大的溫柔存在著。這次疫情之下,看見的一些體會,不論是內在心境或是外在的影響,也許除了是人類世界很大的轉折點,對於人心也是很大的轉捩點吧。
Thumbnail
中篇,更深入描述此次病毒疫情,帶來給人類的訊息。即使有很多傷心與難受,但同時也有很龐大的溫柔存在著。這次疫情之下,看見的一些體會,不論是內在心境或是外在的影響,也許除了是人類世界很大的轉折點,對於人心也是很大的轉捩點吧。
Thumbnail
自去年6月香港修訂逃犯條例所引發的返送中運動以來,香港政治氛圍兩極化,作為溫和派,為了避免上演家庭朋友鬧劇等老生常談,早已習慣家庭飯桌上謝絕政治議題,朋友圈子只談風生,意想不到千算萬算,算漏了一個外科口罩。
Thumbnail
自去年6月香港修訂逃犯條例所引發的返送中運動以來,香港政治氛圍兩極化,作為溫和派,為了避免上演家庭朋友鬧劇等老生常談,早已習慣家庭飯桌上謝絕政治議題,朋友圈子只談風生,意想不到千算萬算,算漏了一個外科口罩。
Thumbnail
1月22號,正在等巴士回鄉過年的我,看著手上的手機,“武漢冠狀病毒”新聞彈跳在眼前。但我沒有多放在心上,因為自從網路發達後,很多新聞的準確性都是50/50. 新聞不斷發酵,一直到一月尾,當我和爸媽準備回去新加坡上班的那段期間,我吩咐這兩位年輕人必須在出入關口的時候,戴起口罩,保護自己。
Thumbnail
1月22號,正在等巴士回鄉過年的我,看著手上的手機,“武漢冠狀病毒”新聞彈跳在眼前。但我沒有多放在心上,因為自從網路發達後,很多新聞的準確性都是50/50. 新聞不斷發酵,一直到一月尾,當我和爸媽準備回去新加坡上班的那段期間,我吩咐這兩位年輕人必須在出入關口的時候,戴起口罩,保護自己。
Thumbnail
計劃到法國遊玩之前,真的必須要了解法國人對於戴口罩的觀點,畢竟法國和亞洲在各種文化、民情及習慣上,有一定程度上的不同,這樣才能避免在武漢肺炎疫情的非常時刻,因民情不同而產生的逐多衝突和誤解
Thumbnail
計劃到法國遊玩之前,真的必須要了解法國人對於戴口罩的觀點,畢竟法國和亞洲在各種文化、民情及習慣上,有一定程度上的不同,這樣才能避免在武漢肺炎疫情的非常時刻,因民情不同而產生的逐多衝突和誤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