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日本人想要一生戴口罩的理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新冠肺炎肆虐數年,在歐美等地早已將政府適時調整,各地及人民都找到平衡對抗疫情的方法,逐步回復至正常的生活裡。而在日本,久候多時的口罩政策也終於亮起綠燈,日前日本政府宣佈,從3月13日起,無論是室外還是室內,市民都可以『自行判斷』是否配戴口罩,變相正式廢除長久以來的口罩指引。


日本厚生勞動省已更新口罩指引

日本厚生勞動省已更新口罩指引

然而,親愛的日本國民又怎樣看呢?

回顧早前的口罩政策,其實日本政府早在去年2022年5月下旬的時候已經正式公佈,為防止夏天炎熱因配戴而出現的中暑症狀,如果在室外的情況下,可以保持2米以上社交距離又或是不用交談的話,便可以不用配戴口罩。時至今天,這項政策已經執行8個多月,實際上又是不是已經深入民心呢?

根據我這兩個多月以來的觀察,街上的行人90%以上仍然配戴口罩,當然也可能是因為是冬天,口罩也是有一定的保暖程度,所以選擇配戴的人佔大多數;間中不怎麼寒冷的日子,我自己也會選擇不配戴口罩走在日本街頭,但我注意到通常在這種情況下,還是會有一些日本人帶著不安的神情把我盯緊看,又或是故意繞得遠遠的避開我。我曾和朋友笑說,雖然下個月13日起便可以完全不用配戴口罩,但我們就儘管看看日本人需要花多長的時間,才能真真正正跟口罩說再見。

網絡圖片: 日本的電視台訪問70代女性『看見沒有戴口罩的人會盡量走遠一點』

網絡圖片: 日本的電視台訪問70代女性『看見沒有戴口罩的人會盡量走遠一點』

而當在新指引出台後,『一生マスク』(*一生口罩,指一生都要配戴口罩)這個詞也被推到熱門討論上,意外的是雖然有某些較為理智的日本人反對過份地配戴口罩,同樣地也有為數不少的日本人指就算政策怎麼改變,他們還是會繼續配戴口罩,直至多久? 沒有人知道,很可能是『一生』,所以才會有『一生マスク』這個詞彙的出現。


一、沒有口罩的話就會十分不安

部份日本人仍然是對於新冠肺炎存有很大的恐懼,沒有口罩的話的確日常生活裡就沒辦法抵擋別人說話時的飛沫、細菌、病毒等,我想大家都有注意到,這幾年以來除了確診,自己生病的機會的確因為正確地配戴口罩後而大大減少,至少我自己就是這種情況,但沒有口罩的話,表示我們就要重回生活的正軌,一年裡可能會生病數次,冬季期間要預防流感……等,但是不是不生病就一定是件好事情呢?

去年香港爆發新冠肺炎,除老年人及長期病患者外,幼童感染新冠病毒後出現重症的機會率也十分高,一度讓人擔心,但後來專家們也指出,幼童之所以更容易出現重症,是因為他們很可能自出生以來就受口罩保護,本來就沒什麼生過病,很多抗體都沒有在身體裡面,故他們無法以自身的抗體抵抗病毒,這一點,也是說明不生病,也不一定是一件好事,恰恰相反,適量地生病也是製造身體對病毒的抗體的其中一環。我並不是流行病學的專家,這方面更詳情的資訊大家都可以參考不同的新聞報道、專家意見,相信會找到更多更具科學觀點的知識。

大概是這幾年因媒體的渲染,重症化的過份重視,以致日本的普羅大眾對於新冠病毒有過份的憂心,甚至恐懼,而正正是這一點,讓他們無法理性地看待病毒這回事,總是存在幻想希望它有終一日會完全在地球上消失是不切實際的,重回數個月就很可能生病一次的生活裡也是不可怕的,但顯然對回復正軌的不安感正侵略著日本的國民,面對未知的生活,讓他們更害怕除下口罩。


二、不要看著我的臉

過去數年,很多日本學校的不同典禮都因為新冠疫情而延期、取消,又或是在戴著口罩下進行,而有不少的梓梓學子很可能在剛上初中的時候便要配戴口罩,至畢業的時候仍然也是配戴著口罩,在職場上,相信也有不少人試過新同事來的時候戴著口罩,至他離職的時候也很可能還沒有見過他的真面目。

日本是一個極度注重儀容的國家,與其說每個人都很著重外表,倒不如說他們每件事情均充滿儀式感,也很在意別人的目光。當口罩令宣佈更進一步放寬的時候,便有很多年輕人——主要是10多歲又或是20多歲的人——明確地表示他們絕不會除下口罩,並很想一輩子都配戴口罩。

因為不想別人看見他們的臉,戴著口罩便不用化妝,真實的表情都可以藏在口罩裡面……等的理由應有盡有,乍聽奇怪,但其實只要理解日本人是十分在意別人的目光,好聽的是為別人設想,不動聽的是失去自我,便會明白為什麼他們不願把口罩除下來,以真實的自己面對他人,他們難以面對的,其實正正就是自己。


三、口罩就是日常

其實早在疫情前,日本已經以口罩使用習慣而聞名於世,根據日本天氣新聞社的統計,全日本有一半的人表示經常使用口罩,其中,每年春天的時候就是日本的花粉症季節,全國約40%的日本人對杉樹過敏,因此能阻擋花粉的物品應運而生,其中最方便的就是口罩。甚至有留日的家長分享,孩子所唸的幼稚園要求每位學童在冬春季節交替的時候無論有否生病均需配戴口罩,以預防傳染病。

在這種氛圍下,其實日本人早就比其他國家更習慣使用口罩,對於配戴口罩的抗拒的更低,甚至乎在坊間也有出現一些保濕口罩、睡眠口罩、小顏口罩等不同功用的口罩,既可以預防疾病傳播,也可以遮掩真實的臉面或是添上不同功效,自然就會更加吸引日本國民使用。如此一來,其實疫情的出現也只不過是更加地推高日本的口罩使用率,當所有人本來只是50%使用口罩,然後變成100%使用率的時候,口罩已經完完全全融入生活,又豈能一下子可以改變。

網絡圖片: 不同類型的口罩

網絡圖片: 不同類型的口罩


四、別人都在戴口罩,我就不能除下來

我想並不會有人反對日本是一個從眾文化十分強烈的國家,只要別人都在做的我就要做,不想被認為是異類,不想跟別人變得不一樣,從好的方面看日本就是一個十分守規則的國家,但從不好的方面看日本就是沒什麼自我主張、個人意見的地方。

網絡圖片: 在日本參加就職活動的人全都穿得一模一樣

網絡圖片: 在日本參加就職活動的人全都穿得一模一樣

而透過配不配戴口罩這件事情,更可以反映到真實日本正在發生的從眾現象,在2020年的時候日本的同志社大學心理學部曾經做過一個調查,看看從2020年3月下旬起配戴口罩的人的原因是什麼,結果發現他們並不是對當時新冠病毒的恐懼,又或是為了預防感染,更主要的原因是因為看見別人都在配戴。

圖表根據同志社大學研究所制: https://www.doshisha.ac.jp/news/2020/0807/news-detail-7768.html

圖表根據同志社大學研究所制: https://www.doshisha.ac.jp/news/2020/0807/news-detail-7768.html


這個研究訪問的1000名受訪者的時期是在2020年3月26-31日,剛好是4月7日日本首次發出緊急事態宣言前夕,在如此強烈的從眾心理影響下,就算是政府發出的指引,相信也需要經過十分漫長的時候,才真真正正地除罩相見吧。

我相信其實不僅止日本,很多不同地區的人早已習慣口罩的生活,要一下子除下如衣服一般的口罩,的確有所難度,但沒有人首先執行的話就沒辦法讓旁人也鼓起勇氣,一直從眾的話就不能夠真正地按照自己心意行事,3月13日,就是我等待多時真真正正除下口罩的一天,且看到時候有多少日本人跟我一起向前走,重拾復常的新生活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討厭生活|追夢|移民的沙龍
3會員
4內容數
我的所見所聞|深度反思生活|認識真正的·日本
2023/02/21
人才爭奪戰開打,隨著全球各國年輕人結婚意欲減少、出生率下降等引致勞動人口不足的問題日趨嚴重,幾乎每個主要城市、國家都在推出不同的政策吸引其他國家的人才到該國就職,很高興聽見日本也終於跟上世界的步伐,日前政府終於推出更新人才簽證的藍圖,並將在收集好公眾意見後,最快4月實施。
Thumbnail
2023/02/21
人才爭奪戰開打,隨著全球各國年輕人結婚意欲減少、出生率下降等引致勞動人口不足的問題日趨嚴重,幾乎每個主要城市、國家都在推出不同的政策吸引其他國家的人才到該國就職,很高興聽見日本也終於跟上世界的步伐,日前政府終於推出更新人才簽證的藍圖,並將在收集好公眾意見後,最快4月實施。
Thumbnail
2023/02/10
少子化、低欲望、無法向上流的年輕人……這些詞彙幾乎就充斥著現今日本社會裡,有些人說日本就是25號宇宙最好的投映,物質的富裕於是令國內的年輕人不願努力,也沒有向上爬的志向,最後造成的就是少子化、低婚姻率等問題
Thumbnail
2023/02/10
少子化、低欲望、無法向上流的年輕人……這些詞彙幾乎就充斥著現今日本社會裡,有些人說日本就是25號宇宙最好的投映,物質的富裕於是令國內的年輕人不願努力,也沒有向上爬的志向,最後造成的就是少子化、低婚姻率等問題
Thumbnail
2023/02/08
不經不覺,來到日本生活已經兩個月,體感上既長又短。想當初申請工作假期的時候,剛好是社運之後,的確下定決心把從小到大的移民夢想提前執行。但經歷接近三年的漫長又無了期的等待,又再經歷來到日本後遇上各種不適應後,移民夢不變,變的很可能是目的地,但正如人生一樣,每一分鐘都是變動。
Thumbnail
2023/02/08
不經不覺,來到日本生活已經兩個月,體感上既長又短。想當初申請工作假期的時候,剛好是社運之後,的確下定決心把從小到大的移民夢想提前執行。但經歷接近三年的漫長又無了期的等待,又再經歷來到日本後遇上各種不適應後,移民夢不變,變的很可能是目的地,但正如人生一樣,每一分鐘都是變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終於可以選擇要不要戴口罩了!在12月1日解除室外口罩令開始,天爸就享受不戴口罩的生活,呼吸沒有過濾的空氣。但可惜室內仍要戴口罩,所以口袋中永遠放著一個不會替換的口罩,以便進入室內時佩戴。2月20日室內也解除口罩令,天爸以為台灣街道上會掛滿笑臉,沒想到直到3月6日校園不用戴口罩,但是戴口罩仍是主流。
Thumbnail
終於可以選擇要不要戴口罩了!在12月1日解除室外口罩令開始,天爸就享受不戴口罩的生活,呼吸沒有過濾的空氣。但可惜室內仍要戴口罩,所以口袋中永遠放著一個不會替換的口罩,以便進入室內時佩戴。2月20日室內也解除口罩令,天爸以為台灣街道上會掛滿笑臉,沒想到直到3月6日校園不用戴口罩,但是戴口罩仍是主流。
Thumbnail
新冠肺炎肆虐數年,在歐美等地早已將政府適時調整,各地及人民都找到平衡對抗疫情的方法,逐步回復至正常的生活裡。而在日本,久候多時的口罩政策也終於亮起綠燈,日前日本政府宣佈,從3月13日起,無論是室外還是室內,市民都可以『自行判斷』是否配戴口罩,變相正式廢除長久以來的口罩指引。
Thumbnail
新冠肺炎肆虐數年,在歐美等地早已將政府適時調整,各地及人民都找到平衡對抗疫情的方法,逐步回復至正常的生活裡。而在日本,久候多時的口罩政策也終於亮起綠燈,日前日本政府宣佈,從3月13日起,無論是室外還是室內,市民都可以『自行判斷』是否配戴口罩,變相正式廢除長久以來的口罩指引。
Thumbnail
能夠明白在什麼時候、什麼場合,自主自發的戴或脫口罩,不然戴口罩只是戴給他人看,而忘了口罩是在保護自己避免生病這一點,就不會有戴不戴口罩的形式之爭。
Thumbnail
能夠明白在什麼時候、什麼場合,自主自發的戴或脫口罩,不然戴口罩只是戴給他人看,而忘了口罩是在保護自己避免生病這一點,就不會有戴不戴口罩的形式之爭。
Thumbnail
為什麼日本政府需要煞費苦心鼓勵民眾脫掉口罩,但是絕大多數日本人仍然不肯脫呢?
Thumbnail
為什麼日本政府需要煞費苦心鼓勵民眾脫掉口罩,但是絕大多數日本人仍然不肯脫呢?
Thumbnail
「戶外配戴口罩問題,日本政府打算隨波逐流嗎?」 隨著歐美國家對戶外配戴口罩政策的放鬆,日本國內對此議題的態度又是如何呢?
Thumbnail
「戶外配戴口罩問題,日本政府打算隨波逐流嗎?」 隨著歐美國家對戶外配戴口罩政策的放鬆,日本國內對此議題的態度又是如何呢?
Thumbnail
口罩人生~繼續奮戰! 疫情的蔓延下,口罩要繼續戴上,從冬天到夏天,從白天到晚上,最重要的事~就是口罩不能忘!
Thumbnail
口罩人生~繼續奮戰! 疫情的蔓延下,口罩要繼續戴上,從冬天到夏天,從白天到晚上,最重要的事~就是口罩不能忘!
Thumbnail
記得最近指揮中心一直說,自從臺灣解封,一般民眾也解放了,開始不戴口罩,勤洗手。這些天天都在廣播提醒,於是大家都當耳邊風,大家只是做個樣子,【戴口罩,入高鐵,進高鐡,缷囗罩】,到處都是。 於是,從5個強制戴囗罩,一下令不久,很快就下令是8大塲所必需全載口罩😷。在沒有效疫苗接種或藥物治療下,是如何有
Thumbnail
記得最近指揮中心一直說,自從臺灣解封,一般民眾也解放了,開始不戴口罩,勤洗手。這些天天都在廣播提醒,於是大家都當耳邊風,大家只是做個樣子,【戴口罩,入高鐵,進高鐡,缷囗罩】,到處都是。 於是,從5個強制戴囗罩,一下令不久,很快就下令是8大塲所必需全載口罩😷。在沒有效疫苗接種或藥物治療下,是如何有
Thumbnail
約莫半年前,適逢農曆新年假期,新冠病毒正隨大量的人口移動從特定地區向世界各地蔓延之際,當時台灣已採取針對特定地區域…
Thumbnail
約莫半年前,適逢農曆新年假期,新冠病毒正隨大量的人口移動從特定地區向世界各地蔓延之際,當時台灣已採取針對特定地區域…
Thumbnail
突然想起這個問題,單純想講下自己的想法,純屬個人想法。
Thumbnail
突然想起這個問題,單純想講下自己的想法,純屬個人想法。
Thumbnail
這個問題有點可愛,但我想說為什麼不both?可是,在我們繼續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或許我們應該先釐清這問題要不要放在一起討論,或者是否有先後順序要加入進來。 首先,新冠病毒的科學證據累積依然不足,但我們也只能夠就目前的感染者,去回溯還有釐清這些患者的特性,然後依據各個不同國家以及社會的狀況,由政策制
Thumbnail
這個問題有點可愛,但我想說為什麼不both?可是,在我們繼續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或許我們應該先釐清這問題要不要放在一起討論,或者是否有先後順序要加入進來。 首先,新冠病毒的科學證據累積依然不足,但我們也只能夠就目前的感染者,去回溯還有釐清這些患者的特性,然後依據各個不同國家以及社會的狀況,由政策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