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Adeolu Eletu on Unsplash
j論是否生活在後疫情時代,每天的新聞,線上網路或線下實體我們閱讀的文章,不可避免的都會接觸到很多經濟詞彙(Economic Jargons)。畢竟經濟景氣、市場大環境,不論你是要做投資、儲蓄、或消費的決定,經濟指標及詞彙都都與我們息息相關。
常聽到的經濟詞彙包括有:景氣循環(Business Cycle)、擴張(Expansion)、衰退/收縮(Contraction)、國內生產毛額(GDP)、物價指數(CPI)、失業率(Unemployment Rate)、通貨膨脹(Inflation)、利息(Interest Rate)等。
筆者想在這裡問大家,每次看到這些經濟詞彙時,捫心自問,你都搞懂了嗎?知道它們怎樣正確使用嗎?
坦白說,以筆者的角度與經驗來看,除非是本科經濟系、商學院的人,一般人對這些詞彙可能都有些迷思,用法不盡然正確。
有些人抱著:「這些東西離我太遠」的心態,感覺這些是整體經濟的事情,離自己切身很遠。其實,事實恰恰相反;這些跟我們每一個人的關係可大了。
只要觀念正確,這些經濟詞彙它們並不難懂,也很實用。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把這些經濟詞彙徹底搞懂,在關鍵的時刻,說對關鍵字!
不論是否生活在後疫情時代,每天的新聞,線上網路或線下實體我們閱讀的文章,不可避免的都會接觸到很多經濟詞彙(Economic Jargons)。畢竟經濟景氣、市場大環境,不論你是要做投資、儲蓄、或消費的決定,經濟指標及詞彙都都與我們息息相關。 常聽到的經濟詞彙包括有:景氣循環(Business Cycle)、擴張(Expansion)、衰退/收縮(Contraction)、國內生產毛額(GDP)、物價指數(CPI)、失業率(Unemployment Rate)、通貨膨脹(Inflation)、利息(Interest Rate)等。 筆者想在這裡問大家,每次看到這些經濟詞彙時,捫心自問,你都搞懂了嗎?知道它們怎樣正確使用嗎? 坦白說,以筆者的角度與經驗來看,除非是本科經濟系、商學院的人,一般人對這些詞彙可能都有些迷思,用法不盡然正確。 有些人抱著:「這些東西離我太遠」的心態,感覺這些是整體經濟的事情,離自己切身很遠。其實,事實恰恰相反;這些跟我們每一個人的關係可大了。 只要觀念正確,這些經濟詞彙它們並不難懂,也很實用。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把這些經濟詞彙徹底搞懂,在關鍵的時刻,說對關鍵字!
端正觀念
觀念一:定義的重要性 就像科學裡的沸騰點一樣,它是有著明確定義溫度達幾度才算沸騰一樣,經濟學是社會科學,同樣非常重視詞彙的定義。每個經濟詞彙都有明確且嚴謹的定義,清楚它定義後方可正確使用。 舉例,國內生產毛額(GDP)「連續兩季」呈現「負」成長,這時可以稱此經濟體呈現「經濟衰退/收縮」。好比前幾天新加坡公告今年GDP第二季成長為年比 -12.6%(YoY),而他第一季GDP較去年同期已為 -0.7%(YoY),這時說新加坡景氣呈現衰退,就是正確的說法。(註:雖然各經濟學派對「衰退」定義有所不同,但以上定義為主流。) 反觀,台灣的 GDP 今年第一季成長為1.6%,非負數,更不是連續兩季都負成長,即便我們都知道現在的大環境不好,也不能輕易的說台灣的景氣呈現衰退或收縮,更不能說是「緊縮」,因為「緊縮」是在特定的貨幣政策情境下使用,是另一個完全不同的觀念。觀念二:整數與百分比、絕對值與相對值的分別 經濟學及經濟指標裡有很多數字,重點要分清楚的它是整數還是百分比,是以絕對值來呈現,還是使用比較、相對值來表達比例、趨勢、及其動能態勢(momentum)。要有意義的使用這些數字的話,看單一數字,遠不如多參考其他對應的數字來的更有感。 筆者習慣參考橫向同一數據的最大值及最小值,甚至再縱向看一下這數字本身因應時間的變化,這樣更能清楚知道全貌。 舉例,根據主計處五月公布的台灣失業人數達48萬6千人,這就是以整數、絕對值的呈現方式。但這數字無法輕易、明確的讓大家知道到底就業環境有多嚴峻。因此,主計處也會公布失業率:五月的失業率為4%,這是以百分比方式來呈現,意思是每一百個在勞動市場裡(含已在職、失業、待業)的人,有4位是失業的。 但光看台灣的數字,也不夠全面,要知道台灣勞動市場的表現,可參考一些指標性國家的失業率,了解同一數據的最大值及最小值。美國六月的失業率達11%,菲律賓最新失業率達17%,為亞洲最高。泰國三月失業率為1%,為全世界最低,而南非失業率達30%,為全世界最高。看完這樣比較全面的數據,是否比較有感覺? 但,4%的失業率在台灣來說,到底是好還是壞?要判斷這,就要去了解台灣失業率隨著時間的表現趨勢。台灣失業率在2009年8 月來到6%的高峰,去年1月是近期的低點,失業率為3.64%,但近幾年的失業率,大多落在在3~4%這個區間附近。 這個縱向以時間來看某個數值的觀念很重要,重要到在很多經濟詞彙的定義,都明確規範與此相關的條件。比方說,剛才說的「衰退」,就清楚定義了要看GDP兩季內的變化,連續半年的GDP都是負成長,才是衰退。
經濟詞彙種類很多,今天不可能全部講完,有些詞彙一個就可以至少寫一篇長文也不為過,甚至可以是個學術研討題材。所以,今天先簡單的介紹幾個筆者認為總體經濟裡最重要的詞彙:GDP、失業率、物價指數。
國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這大概是最常聽到的經濟詞彙了,它的
定義 很明確,是以市場價值來看一個區域生產最終商品與服務的總值,一般以一年作為單位。
由於GDP是看最終商品與服務,中間商品及半成品不算,所以它可以視為一個區域依生產所得到的淨收入。這數字代表一個區域的生產力與財富,數值越大,表示產出越多,收入越高。
有了這個數字,將其除以國家的總人口數,便可找出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 per capita)。拿這個數字跟自己年收入相比,可以大概知道自己收入落在哪個水準,也能初步的跟其他國家比較人民富裕的程度。根據
主計處 公布,台灣的2019預測人均國內生產毛額為美金$27,131(約台幣$80萬)。
另外,一般聽到一個國家的成長率,沒有特別說明時,指的是GDP的成長率,以百分比來比較這個國家的總收入/產值的變化。
失業率(Unemployment Rate)
失業率的定義為失業人口占勞動人口的比例,它代表著一個能使用的社會資源(勞力)並未完全利用,有閒置的勞動產能。 失業率與我們切身相關,一個區域的失業率越高,代表著就業越困難,它象徵著勞動市場的健康。但,並不該盲目追求零失業率。有些失業是在一個社會自然會存在的,像因勞資雙方資訊不對稱而短暫的轉職、待業過程,因經濟體系、社會結構調整而造成的失業,這些都很正常。不過,失業率的變化與的確與景氣循環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 CPI)
最直覺的物價指數是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這是一個每一位都該在乎的經濟指標,它攸關握在手上的錢到底是「大」還是「小」,有多少購買力(Purchasing Power)讓我們兌換理想的消費。 它是由固定的樣品消費包(又稱消費藍,basket of goods and services)去計算物價波動,消費包裡有各種一般消費者會消費的商品及服務,以此來檢視人們正常消費花費上價格的變動,此指數以百分比呈現,並定期調整基準及消費包內的品項。 最常聽到跟CPI有關係的另一詞是「通貨膨脹」,簡稱通膨(Inflation)。通膨指的是一段時間內物價指數明顯且持續的上漲;通膨率(Inflation Rate)則是以CPI的改變值去計算的,以百分比呈現。 實際上,通膨並非萬惡,輕微的通膨屬於健康的,因為這讓經濟體有足夠的空間面對經濟衰退、需求不足時產生的物價下跌的壓力。像日本這樣物價指數持續下跌(又稱「通貨緊縮」,簡稱通縮)這麼久,面對通縮人民會更不願意大量花費;因為,延遲今日的消費,能讓將來買更多的產品。而這些現象都讓政府當遇到經濟衰退時幾乎束手無策。這也是為何歐美大國都將目標通膨率設在2%左右。
今天筆者介紹了不少重要的經濟詞彙,希望有助於大家理解這些實用的經濟關鍵字,每一次都能正確地使用這些詞彙。坦白說,與其不正確的使用它們而造成混淆視聽,甚至不小心誤人子弟,還不如不要用來得比較妥當。至於這些經濟詞彙的定義記不住怎辦?筆者真心認為不用死記硬背,網路這麼方便,有需要時隨時上網查資料就好。 謝謝你的閱讀,我們很快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