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英國無限期暫停香港引渡條例 下議院呼籲「全面檢視」對中政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英國外交大臣拉布(Dominic Raab)今日在國會宣布,無限期暫停與香港之間的引渡條約,此為英方對於中國通過國安法(將國際上的政治異議皆列為“犯罪”)的行徑做出「合理且相稱」的回應,不過,英國仍期待與中國持續合作。保守黨與工黨議員則跟進呼籲應「全面檢視」對中政策。

一週前,英國政府政策急轉彎,首相強森決定將停止購買華為設備,並在2027年以前,拆除英國所有的華為5G網路工程。此舉被華為國際媒體事務主管Paul Harrison大力抨擊,認為「英國被川普牽著鼻子走,應該以自身的國家利益出發,制訂獨立的外交政策」,而中國外交部也於拉布報告之前發表聲明,強烈要求英國不要往錯的方向前進,終止香港引渡條例會是一個錯誤。

然而,外交大臣拉布的決策受到下議院廣泛的支持,議員們不分黨派都強調應該祭出更鐵血的手段,讓中國正視他們對於新疆維吾爾族的大規模鎮壓行為(人權團體稱之為:文化清洗、種族滅絕)。

保守黨議員們指出,「近十年來,我們對中國的民主赤字和侵犯人權的行為視而不見,期待他們發展成負責任的全球公民,但很明顯的… 這並沒有發生。」能否讓今天成為一個轉捩點,讓我們不要再蒙著眼睛,相信中國與我們分享相同的價值觀?

拉布在他的報告中指出,國安法讓中國官方得以將審判的觸角「伸出」香港,並對案件擁有決定權,這違反了1997年主權移交的協議,破壞了香港的半自治地位,他沈重呼籲北京當局提出「明確且健全的保證條款」來說明國安法的細則,不然英國會終止與香港的引渡條例。

自中國國安法通過以來,英國政府對中政策越趨明確:

  • 英國政府對香港頒布武器出口禁令,包含被用來對付群眾管控的腳鐐、手銬和煙霧彈,這些從1989年天安門事件以來的「中英軍事貿易交流」都一併終止。
  • 英國政府放寬英國海外護照(BNO)條件,提供將近三百萬香港居民有機會赴英生活並得到永久居留。
  • 影子外交大臣 Lisa Nandy 呼籲對1997年之後出生的(沒有BNO)香港年輕人伸出援手,並對中國在英國投資的核能反應爐有所行動。

除此之外,新疆議題也是英國政府對中政策轉變的一大主因。

英國猶太教執行董事會主席 Marie van der Zyl 寫了公開信給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強調中國與75年前德國納粹的「相似性」,並重申世界絕對不會原諒或忘記中國侵犯維吾爾族人權的種族滅絕行為。

raw-image

英國政府未來亦將考慮根據馬格尼茨基法*,對在新疆局勢的中國個人官員採取行動。


*全球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The Global Magnitsky Human Rights Accountability Act),授權美國政府對違反人權及國外顯著腐敗人士實施制裁,例如禁止入境、凍結並禁止官員在美國的財產交易。


延伸閱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Grace Lin的沙龍
14會員
9內容數
Grace Li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2/24
在台灣,我以前待的外景旅遊節目是大概兩個in-house企劃、執行製作人(偶爾兼導演)、搭配加freelance的導演、攝影師、攝影助理來完成一季13集的內容。簽約以「集」來計,攝影組多以「日」計算。 在英國則是一整組in-house的「行政團隊」+ freelance「內容團隊」來執行一個節目。
Thumbnail
2021/02/24
在台灣,我以前待的外景旅遊節目是大概兩個in-house企劃、執行製作人(偶爾兼導演)、搭配加freelance的導演、攝影師、攝影助理來完成一季13集的內容。簽約以「集」來計,攝影組多以「日」計算。 在英國則是一整組in-house的「行政團隊」+ freelance「內容團隊」來執行一個節目。
Thumbnail
2020/07/15
七月一日,獨立報記者(The Independent / chief US correspondent)Andrew Buncombe 在西雅圖的公園報導Black Lives Matter(BLM)運動時,被警方因「不願離開現場」而被上手銬、腳鐐,帶回警局。
Thumbnail
2020/07/15
七月一日,獨立報記者(The Independent / chief US correspondent)Andrew Buncombe 在西雅圖的公園報導Black Lives Matter(BLM)運動時,被警方因「不願離開現場」而被上手銬、腳鐐,帶回警局。
Thumbnail
2020/06/23
自六月以來,高風險族群被允許一週出門一次,可以在安全社交距離下與家戶之外的人(僅限一人)在戶外碰面。不過,八月一日起,這些規定都將全部解除。
Thumbnail
2020/06/23
自六月以來,高風險族群被允許一週出門一次,可以在安全社交距離下與家戶之外的人(僅限一人)在戶外碰面。不過,八月一日起,這些規定都將全部解除。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英國外交大臣拉布(Dominic Raab)今日在國會宣布,無限期暫停與香港之間的引渡條例,作為英方對於中國通過國安法(將國際上的政治異議皆列為“犯罪”)的行徑做出「合理且相稱的回應」,不過,英國仍期待與中國持續合作。保守黨與工黨議員則跟進呼籲,應該「全面檢視」對中政策。
Thumbnail
英國外交大臣拉布(Dominic Raab)今日在國會宣布,無限期暫停與香港之間的引渡條例,作為英方對於中國通過國安法(將國際上的政治異議皆列為“犯罪”)的行徑做出「合理且相稱的回應」,不過,英國仍期待與中國持續合作。保守黨與工黨議員則跟進呼籲,應該「全面檢視」對中政策。
Thumbnail
美中對抗現在圍繞著香港來展開,中共強行通過「港版國安法」,引來美國國會立馬通過「香港自治法」來反制,背後的大國博弈很深,很意外的但也可理解的是:美國與中共對香港的立場居然非常相似,就是香港的土地與人民分開處理,一邊要土地,一邊要人民!
Thumbnail
美中對抗現在圍繞著香港來展開,中共強行通過「港版國安法」,引來美國國會立馬通過「香港自治法」來反制,背後的大國博弈很深,很意外的但也可理解的是:美國與中共對香港的立場居然非常相似,就是香港的土地與人民分開處理,一邊要土地,一邊要人民!
Thumbnail
香港國安法在6月30日已經正式生效了,這幾天看了許多政論節目及文章發現到大家都比較從香港未來的地位、條文內容、國際上如何看待這部法令的角度去分析,其實這一些文章都分析的很好,所以我就不多加以敘述。但我發現很少人從中共的角度去分析他們為何要通過國安法,因此就上網找了資料,所以此篇文章是想跟大家分享心得
Thumbnail
香港國安法在6月30日已經正式生效了,這幾天看了許多政論節目及文章發現到大家都比較從香港未來的地位、條文內容、國際上如何看待這部法令的角度去分析,其實這一些文章都分析的很好,所以我就不多加以敘述。但我發現很少人從中共的角度去分析他們為何要通過國安法,因此就上網找了資料,所以此篇文章是想跟大家分享心得
Thumbnail
中共明知西方國家會堅決反對,還硬幹到底,擺明了雙方撕破臉,準備正式展開火車對撞的世紀大戲。
Thumbnail
中共明知西方國家會堅決反對,還硬幹到底,擺明了雙方撕破臉,準備正式展開火車對撞的世紀大戲。
Thumbnail
中共明知西方國家會堅決反對,還硬幹到底,擺明了雙方撕破臉,準備正式展開火車對撞的世紀大戲。
Thumbnail
中共明知西方國家會堅決反對,還硬幹到底,擺明了雙方撕破臉,準備正式展開火車對撞的世紀大戲。
Thumbnail
美國感恩節前夕,總統特朗普正式簽署《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下一步程序,除了行政機關的具體執行,還有世界各國的後續。法案現有內容並不太辣,但根據美國國情,未來可以不斷加辣、推動延伸法案,對北京而言,後患無窮。然而更大的後患還在於以下條款……
Thumbnail
美國感恩節前夕,總統特朗普正式簽署《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下一步程序,除了行政機關的具體執行,還有世界各國的後續。法案現有內容並不太辣,但根據美國國情,未來可以不斷加辣、推動延伸法案,對北京而言,後患無窮。然而更大的後患還在於以下條款……
Thumbnail
不管香港人多麼需要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的支持,但是,對於美國來說,真的有意願為了香港犧牲在他們看來更大的利益所在,即與中國的穩定關係嗎?對這一點,我認為非常不容樂觀。
Thumbnail
不管香港人多麼需要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的支持,但是,對於美國來說,真的有意願為了香港犧牲在他們看來更大的利益所在,即與中國的穩定關係嗎?對這一點,我認為非常不容樂觀。
Thumbnail
(一) 美國眾議院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的意義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在 10 月 16 日早上通過。對抗爭者而言,多個月的抗爭換來些微成果,付出總算沒有白費。然而,筆者更關注此事所反映的美國對華態度之轉變。 幾年前,白邦瑞 (Michael Pillsbury) 於《2049 百年馬拉松:中
Thumbnail
(一) 美國眾議院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的意義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在 10 月 16 日早上通過。對抗爭者而言,多個月的抗爭換來些微成果,付出總算沒有白費。然而,筆者更關注此事所反映的美國對華態度之轉變。 幾年前,白邦瑞 (Michael Pillsbury) 於《2049 百年馬拉松: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