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紀錄/訪談工作進行中。攝影:Shou-An Chiang
在台灣,我以前待的外景旅遊節目是大概由 in-house 企劃、導演、執行製作人(偶爾兼導演)、製作人,搭配 freelance 導演、攝影師、攝影助理來完成一季13集的內容(13 episodes x 48 mins)。簽約以「集」來計,攝影組多以「日」計算。
在英國,我目前待過的外景節目大多有一整組 in-house 的「行政團隊」+ freelance 的「內容團隊」在執行,通常一季是6集左右(6 episodes x 60 mins),行政團隊通常是 in-house,同時負責多個節目,組成有:節目總管(Production Executive,很像會計,負責精算&確保每個節目有盈餘)、節目主任(Production Manager,處理所有跟錢有關的事、處理場地等)、節目協調(Production-Coordinator,發通告、處理住宿交通外景安排)、製作助理(Logger,負責過帶、看待、寫場記等庶務)。
英國的內容團隊通常只有頭是 in-house,其他都是外聘接案人員,以週為單位來簽工作約,組成包含:執行製作人(Executive Producer)、系列製作人(Series Producer,偶爾兼導演)、導演(Producer-Director,通常兼攝影)、助理製作人(Assistant Producer,偶爾兼攝影)、企劃(Researcher)、執行助理(Runner)。有些公司也會有 in-house 的企劃,那麼查資料、找故事的工作就會被分擔,他們需要我這個角色(AP)工作量就會減少。
這些都只是節目「製作中」的工作分配,關於「前製發想」屬於 Development Team,又會有一整組的 Development Researcher. Development AP. Development Producer 和 Head of Development... 然後,「後期製作」部分,依照需求會有剪接製作人(Edit Producer,在台灣通常是導演剪接,會外發剪接師)、CGI動畫組(VFX Producer / Graphics)以及配樂等等,寫稿部分則是由導演和系列製作人完成,跟台灣大多是企劃撰稿不太一樣。
這些職稱和分工一開始真的讓我眼花撩亂... 當初光是要了解自己的經驗與能力,到底適合銜接到哪種節目或職稱就摸索了很久,更不用說我還斜槓新聞和影像人類學... 所以,因為語言的優勢和興趣廣泛,陸陸續續接過不少奇妙的案子:體育賽事轉播(亞洲球星採訪報導、側拍、剪輯)、大型研討會活動(活動主辦方講中文)、電視劇和節目(講中文的劇組在英國拍攝)、廣告(招募/選角會說中文的兒童)等等,只為了更瞭解這個產業和拓展人脈。
今年,感覺好像有點撥開雲霧,比較看得到自己航行的方向是哪了(感動QQ)。
英國的影視產業能蓬勃發展到現在的狀態,我覺得分工精細,讓每個人專職專精,可以放心做自己最擅長的事,很重要。頭腦清楚、組織力強的可以負責行政,創意爆棚的可以盡情發想,喜歡拍攝的也能嘗試用影像說不同類型的故事,喜歡剪接的也可以在電腦前遊歷世界,或是嘗試與動畫和圖像結合的不同剪法...。
相較於台灣,除了跟贊助/企劃案/續約有關的部分是執行製作人或製作人處理,其他通通都是「企劃」在做,很瘋狂的一條龍模式。我以從事企劃工作六年為榮,也很開心能有兩年的訓練,擔任導演和執行製作人學習帶團隊和訂定整季方向,有了這些實戰經驗到英國打拼,要面對就不是技能問題了,而是「自己到底要什麼」,還有對在地產業文化的了解和人脈。
感覺未來還可以寫很多觀察與分析... 因為每天都在打仗,不定期都有一些一百萬的領悟可以聊...
偶而慢慢爬梳一下走過的路,希望跟有興趣/正在走這一行的朋友互相交流:)
歡迎按愛心或收藏,有什麼想法或問題,也歡迎留言跟我分享!期待這個系列文章能開展跨領域、跨國界的對話,減少大家迷航的時間(?)、讓我們所處的影視產業可以有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