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想被看見,而是不想被控制能看見什麼!今天起不再用facebook下廣告!

「你到底為什麼那想被看見?」這大概是我這兩三年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大部分的人對Facebook用數據演算出來的排列組合,都不會有像我那麼大的反應。我一直找不到很好的說明告訴別人我心裡的焦慮,所以常被認為「想要被看見。」
前幾天我發現我的Facebook動態裡的廣告(贊助)貼文完全超越了我的朋友動態的數量(其餘是我追蹤的:體育、食物、同志、新聞、學者、電影、社團……的貼文。)我開始見一個廣告就手動刪掉一個廣告,從我買過的、我點開過的,到根本完全與我不相關的,我一個一個刪掉,接續等著排列組合的更動,我才慢慢又看見朋友的或比較大量我手動追蹤的動態!
整個Facebook就像廣告牆!
早在2013年我就開始會在Facebook下廣告賣商品,那時還會想些文文青青的文案,做些版面設計來貼文。第一筆廣告只花了七百元台幣,賣掉將近五萬元台幣的紅包袋。持續至今,我每個月花費在Facebook的廣告費,大概就是有上架的商品一天一百塊下去跑廣告。偶爾我還會很實驗性想知道「觸擊率」的統計,買了自己寫的文章的廣告(觀察數字挺好玩的。)
直到那天我看著我動態牆上滿滿都是廣告時,我決定「不再用facebook下廣告!」大概是想不要讓我一個廣告洗我Facebook粉絲的牆。(雖然也沒有人太在意這件事。)
有回我與翻牆來看Facebook的中國友人聊到Facebook的演算和排列,他講出一個我一直找不到讓我覺得Facebook使人煩的結論:「沒有時間排序的規則。不仔細看時間,永遠不知道貼文的前後順序(除非你點進去個人頁面看單一人的發文。)」
除了時間的排序外,透過使用者習慣的演算和觸擊,以及那個該死的只要你的朋友回了什麼留言就會不斷地跳到動態牆上的最上方,只要誰稍稍愛聊個幾句,動態牆就會提醒你必須要看那則貼文。問題是:那很有可能是朋友與其他你不認識的人的閒聊、那不是你關心的同溫話題、那根本跟你不相關……你只要多加幾個這樣跟你不是太熟絡的朋友,動態牆上就會長滿這樣的貼文。(你當然可以隱藏它,但為什麼「一定要手動」一則一則去設定,以對抗這樣控制貼文的機制?)
我對這樣的機制非常焦慮,焦慮到一再被認為「你到底為什麼那想被看見?」事實上是我發現我無能為力對抗和選擇抵擋這件事:我就是不想被控制能看見什麼、不能看見什麼!
更詭異的是為了抵抗這樣亂七八糟的演算和排列,我已經把朋友降到五十幾個之下,我還是依然只能看到「比較頻繁互動」的那些,以及演算法要你看到的:他們回了哪些網紅的貼文、他們買了哪些商品、他們按了什麼讚、他們跟誰對嗆了起來……(我完全不想看到這些啊,是不能老老實實就給我他們的貼文就好嗎?)
那麼,為什麼不離開Facebook呢?(對啊,我也焦慮我那麼依賴這鬼東西。)
這樣說好了。在台灣現階段的訊息接收上,還是以Facebook為主,這就讓人更焦慮了。(資訊焦慮啊!你不焦慮,但我很焦慮啊!)絕大部分的訊息傳播者,都是以Facebook作為訊息提供的平台。(別說line、twitter、instagram、Ptt……這些了。Facebook的界面都難讀得要命,大量的訊息是要怎麼去這些也是很多人用的平台讀?)我必須承認:我是被綁在Facebook上。即使所有的新聞傳播媒體都有他們自己的網站!但絕對沒有人想放棄Facebook用作行銷互動的可能。
至於那個「你到底為什麼那想被看見?」的答案,我現在倒是可以完完整整用我的邏輯回答:
沒有任何一個商人,不會想盡辦法去把自己的商品賣掉。當你發現「買廣告」會有交易,但你不買廣告時就沒有人看見的時候「你很難不心慌」,因為商品做出來就是成本就是時間就是要賣的!問我這個問題的人,大概都忘記我的商人身分。最可怕的是到後來的現在,你連下廣告都不一定能好好被看到,總是會焦慮一下:「不被看見怎麼做買賣!」這件事吧!但我還是決定我不要買廣告了。不是因為沒有效果跟不被看見而不買廣告。我只是想要抵抗這樣的機制:不想被控制能看見什麼!
先前寫了一篇文說:「主動挑選文章的必要。」我始終沒有在文字裡提到「言論自由」這件事。當我們認為「機制」「應該要」替我們演算或挑選出「什麼應該被看見」的同時,它也限制了我們閱讀與發言的自由。
我們應該問的不是:「為什麼你盡是給我這些東西,不挑好的給我。」而是動手去選擇你要接收的資訊或者不要看到的商業模式!
另外,包括很多人會問我:「為什麼你那麼在意有沒有人給你的文章拍手、按讚?」這個答案也很簡單。這應該是「接案人生」中的「焦慮」和「不安」。換個方式形容:這就很像拉保險的、賣房子的那些業務,你的付出沒有成交你就沒有收入和薪水,人或多或少都會焦慮吧!理解的人會拍拍肩告訴你:「不要那麼焦慮嘛!」不理解的人就會認為你特別壓迫別人,這也是件非常趣味能觀察別人和自己的心理變化。
圖:201210京都哲學之道 Canon EOS 5D Mark II/好想出去玩啊啊啊啊啊啊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7.3K會員
795內容數
自由工作者、上班族究竟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呢?來看線線怎麼說;業餘的時候,也來跟線線一起看劇看電影及看書;有空的話一起來學做出版、編輯和電子書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不想被記住的權力:被遺忘權與可能的問題前說      此次題材來自一堂法律相關課程,課堂要求我們準備一場模擬民事訴訟,我所分配到的案件是:原告向報社與搜尋引擎業者提起訴訟,主張撤銷其於過去曾有通姦紀錄的報導,並請求刪除關鍵字與報導的連結。   我此訴訟中擔任搜尋引擎業者之訴訟代理人。雖然盡可能準備各方的資料,也在交互詰辯後統整了原告的觀
avatar
王水星
2021-08-15
經歷 | 被負面情緒影響,什麼事都不想做:情緒是什麼? 怎麼控制情緒?每個人多少,都有被負面情緒影響的經驗,做什麼事都有不對勁的感覺。我自己是有這樣的經驗,被負面情緒影響,什麼事都不想做,不然就是沒辦法靜下心來處理事情。特別是這陣子,因為在家辦公,一遇到這種狀況,半天到一天就沒了,然後就搞笑了...
Thumbnail
avatar
Henry
2021-07-14
別被恐懼影響!台灣疫情有控制住已不是第一天。有錢送指揮中心喪禮花籃,不如把錢抖內給我這足球球評做數據分析。 聽我講評就清楚阿橘我都是用「與目標合適的數據」的方式來分析足球,而非一昧抓一個數據亂七八糟分析,今天運用在疫情分析,將圖表更新至 6/1,希望大家不厭其煩聽我分享一次。
Thumbnail
avatar
阿橘徐有辰
2021-06-02
愛是想要你愛我,殺了你才能看見我──《愛.殺》(上)   《愛.殺》這部電影看似類別是LGBTQ,但內在劇情是在試圖打破「性向」的界線;說「慾望是最真實的,身體不會說謊,心才會」彷彿要釋放慾望,追求愛,但事實上要面對的是自己內心的渴求。
Thumbnail
avatar
海藍
2021-03-26
被拒絕,可能不是因為自己不夠好從小到大,我們沒有被教導如何面對被拒絕之後的心情調適,或是我們該如何心理建設有可能被拒絕的可能性。 我最近在youtube上看到一個街訪年輕人的影片,內容是你打工的內容,以及你覺得辛不辛苦?!當有位女大生,敘述自己之前曾經打過補習班電話行銷招攬學生的工作,被問到是否會很辛苦,因為一直會被拒絕。
Thumbnail
avatar
李組長的柴胡疏肝湯
2021-01-10
被名校制服囚禁的後半生-《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茉莉的最後一天》《上》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 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 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 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 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 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 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
Thumbnail
avatar
邱婷鈺
2020-11-23
我也是想試試,看能不能早點回家那個瞬間,我彷彿看著阿多從影集中溫和可靠討喜的角色,變身成劇中的另個身型高大令人望而生懼的御前騎士——魔山。
Thumbnail
avatar
外傷重症說書人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