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文學誌《九曲堂》讀記(含試刊號與創刊號)

更新於 2021/02/21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2021.02.21 補註:
本文僅為敝人心得(原為兩篇文章,如今合併為一篇),若想知道更多關於這兩本書的資訊,請見
《九曲堂》官方部落格

2010年《九曲堂》試刊號讀記/戲雪

  拿到書第一眼的感覺:好靚!清爽又具知性,色調的配合也不錯。是說,背景圖有什麼特別意義嗎?之後的封面也是類似這樣的嗎?沒有文字的封底有點不習慣,不過拿來給作者簽名應該很顯眼(笑)。開本大小,是否為了符合一般「同人誌」?這樣的價錢,能有這樣的厚度(和排版),相當令人滿意。
  第一篇是曲辰的推理評論。(封面沒有耶?)
  以我的習慣,沒讀過的作品不會讀其評論,一來怕雷,二來也看不懂;不過既然買了,而且實體比螢幕易讀也易理解,同時好奇它的內容,所以還是慢慢讀了起來。
  然後我發現,曲辰老大果然不愧為評論名家,雖然這篇文章的題目非常「不親民」,而且裡頭提到的十幾部書中,我只讀過兩三部,但是,我竟然都看得懂耶,曲老大實在太厲害了!
  不只旁徵博引、論述清晰,讀完這篇以後,我總算明白島田莊司為何在台灣推理迷心中,有如此崇高的地位,也讓我想進一步了解島田莊司的作品,可以說是深入淺出的評論典範。
  下一期會是九爺的嗎?有沒有打算來個評論PK賽?(我好壞XD)無論如何,能讀到優秀的作品,都是讀者之福。
  這篇文章,我寫一寫發現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決定回頭補充。記得曾經有人在《九曲堂》部落格提問內容和目標讀者,擔心會賣不好,事實證明還沒正式販售就已經進入再刷了。(笑)不過在憑個人喜好購買本誌之後,以長久考量,我也要問類似的問題,我想問:
  「這本雜誌的定位?」
  如果單純以作者同樂為主,只是要給相熟的人購買,請忽略我以下文章;反之若以普羅大眾為最終標的,敝人一家之言,或許可為小小參考。(也是大眾之一嘛!)
  再說三篇風格和篇幅不同的小說。
  翻譯小說好像沒什麼好說的,我功力不佳,總不能說翻譯得好或不好云云,總之讀來挺爽口有趣,也認識了「吉姆巴奈特」——我以前只知道亞森羅蘋。
  〈殺意的形狀〉讀起來有點辛苦,一來它的獨立性不夠(因為是同人系列作?),主要角色和舞台背景需要在腦袋自動補完(文章開場沒有帶背景,我本身有去逛過CWT,大概知道它在做什麼,可是一般讀者呢?),二來登場角色、對白太多,步調又快,雖然犯人不難猜,還是有點凌亂,與文中「暫停」的穩健感形成反差。
  《惡魔醫生與籠中偵探》看名字就知道具有惡趣味。不按常軌的行文與天馬行空的內容,讀起來挺「跳」的;序幕的黑點,我知道不少作者會用,但是用太多的話,有點影響正常閱讀,幸好後面就沒有了。這部僅連載五回未完,看起來還在舖陳階段,期待後續的高潮。
  有一點我不知該不該說,畢竟目前還在連載:目前的五章,每一章都由不同角色進行第一人稱局內敘述,一般而言這種敘事觀點能讓讀者很容易進入狀況,但這時卻剛好相反——每一章的風格語法都差不多,沒有角色的個人特色,讀者不容易搞清楚現在到底是誰,只好不停跳出來,由故事和對話內容來判斷,才能繼續閱讀下去。所以,有的作者遇到這種架構,沒有把握時,會選擇第三人稱;然而,如此這篇作品似乎會減少許多惡趣味?
  創作並不容易,評論跟小說更是兩回事,我不會因為作者是評論家,對他們的小說就有特別高的要求,雖然有的讀者會這樣——因此對評論家而言,創作小說的壓力,可能比一般小說創作者還要大。其實不管哪一種文體,「多寫」總是不會錯的,評論家寫評論的經驗必然比創作小說還多不是嗎?
  本誌第一頁提到「寫小說是個相當消耗自己的工作」,深感同意,寫一篇小說的時間心力,可能可以寫上好幾篇評論了,如此,身為一個讀者,我希望多讀到他們有口皆碑的評論,還是正在成長的小說呢?答案是:都想!(笑)
  評論就不用講了,小說畢竟比評論還要親切——一般人閒來無事會比較想翻小說而不是評論吧。而且,小說才具有獨立閱讀的特性。當然,本期的幾篇小說創作雖稱不上極品,卻都有一定水準,相信之後會更精采,也是我想追讀的主因。
  話說,從發刊詞「提供作者面對讀者的舞台」,與徵稿啟事「扮演作者與出版社之間的橋樑」來看,本雜誌似乎偏「作者」取向?我不知道是作者比較難找,還是讀者更不易尋,在此以一個讀者的身份,說說我的期待——我希望從這本雜誌獲得什麼?
  除了娛樂消遣、滿足精神需求外,什麼原因會讓我繼續買單?
  答案就在前面:提供舞台供作者演出的同時,也讓讀者更容易認識這些作者/品。
  老實說吧,我並不是純粹的推理迷,但是我喜歡讀小說;台灣推理作家的名字我聽過幾個,但是市面上的書太多了,除非題材特別吸引我,否則我很難特地去找他們的作品來看。
  前陣子因為某些原因借了一本回來,讀過之後立馬推翻先前的成見——不好意思,敝人懶得動腦,而這位作者以本格著稱,所以我以為我不會喜歡,想不到……。
  我相信和我一樣介於推理和一般讀者間的大有人在,如果今天有一本雜誌,能刊載介紹本土作者的作品,我就可以放心掏腰包試口味,不用怕買錯:反正這篇不喜歡,還有別篇,再不然還有下期,就像以前二輪片總是熱冷門互配一樣,偶爾熱門不如預期好看,卻發現冷門那片很精采,有意外挖到寶的驚喜。
  ——我希望能從《九曲堂》挖到寶;我希望《九曲堂》能讓我在茫茫書海中,更容易、更快速地找到我欣賞的作者,讓我有機會支持他們,而不是一再錯過。
  那讀傑作選和徵文獎作品集不是也可以?
  首先,一般人(包括我)容易望「獎」生畏——總覺得那些作品不容易親近。事實上,所謂的「獎」,背負責任必然比普通報章雜誌還重,尤其台灣,才會造成讀者既定印象。
  其次,封面是我不愛看的血腥恐怖風——真的很醜啊!完全沒有收藏的慾望。
  《九曲堂》設計漂亮、有大將坐陣、內容活潑多元(連腐文都有,還有什麼不能刊的),而且以期刊的性質出版,讀者(至少我)的心理和經濟上(分期付款)比較不會有負擔,所以我對《九曲堂》抱有較高的興趣和期待。
  《謎詭》?我當然有買,不過有挑主題就是了。(笑)
  另外,附「解說」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在此不得不稱讚《九曲堂》發起人的貼心:CWT可以場外販售(雖然最後怕本數不夠而中止),而刊載的作品亦會請人解說。我認為,「解說」不但對作者很重要,對讀者也同樣重要,因為可以培養讀者的鑑賞力,拓寬閱讀的深度與廣度。如此下去,我相信一定能提升整個閱讀與創作的風氣。
  總之,這期的《九曲堂》試刊號我很滿意,繼續期待下一期。 :)

2011年《九曲堂》創刊號讀記/戲雪

  說是創刊號,其實是第二本「九曲文化堂」所出版的刊物--去年八月已出版過「試刊號」。與一般同人誌相仿:除了通販之外,都只在CWT(註一)現場販售;不知日後也會隨著CWT時程出版,或者自有其計畫呢?
  這期延續上期的自然清爽風格,封面沒有太多宣傳文字,而是以具設計感的圖像編排來抓住讀者目光;頁數由224頁增加到250頁,定價也由200元調漲為250元--02/09前(含)預購有特價喔!(註二),單元內容比較如下:
  *試刊號:推理評論、短篇翻譯小說、短篇同人小說、長篇連載,以上各一篇。
  *創刊號:長期企劃、特別企劃、個人短篇、來賓短篇、長篇連載,以上各一篇。
  可以看出這一期的內容更為豐富,企劃更完整多元,也更「外向」:不只以作者或推理同好為考量,也把面向放寬到一般讀者這邊。
  比如本期推出的「長期企劃」:邀請不同人物團體自訂題目、分享書單,便提供讀者認識推理作品的媒介,同時來賓黃羅所選訂的題目「協助創作者完成處女作的參考書單」亦兼顧創作者的需求,相當有意思。本期的特別企劃「卜洛克來台系列報導」,則以不同角度呈現出卜洛克在讀者眼中的樣子,活潑生動,讓人不禁想要更深入認識這位作家和作品,當然更能滿足無緣和卜老面對面的粉絲。
  接著兩則短篇小說,風格走向大不相同,不過既然在同一期,自然容易被讀者拿來比較。《旅鼠之年》發人省思,重點在主題,而不是詭計情節;《隱身的X》機巧明快,像解謎遊戲一樣,沒什麼特別的主題;所以即便前者頁數比後者多了近十頁,給人感覺的飽滿度仍然沒有後者充足,因為前者需要大量的鋪陳,後者不用。此外,讀者閱讀方式也是原因之一:鋪陳越多的文字,越需要靜下心來品讀、「感受」,但乾淨緊湊的內容,就可以從螢幕直接掃瞄過去;我這次是受邀閱讀電子版,拿到實體書重讀之後,讀後感或許就會不同了。
  隨篇刊出的《隱身的X》解說--〈Whodunit的演化回顧〉,讓讀者在恍然大悟作者巧思之餘,無形間也對推理文化有進一步的瞭解,絲毫沒有負擔,可以說挺「讀者面」的;相反地,《旅鼠之年》的解說,就是「作者面」--創作者收穫會比讀者多。
  話說回來,本期沒有另闢評論單元,兩則文後解說雖然精采,略可一解眼饞(?),畢竟還是受限於所解析文章的本身,可以的話,希望也有較為獨立或系統的探討、評論;前面的「書單」是一個方式,不過就本期這篇而言,似乎有點雜亂零散,比較偏個人筆記的形式,若能更統整、更深入(或許書目少一點、範圍小一點),我想讀者會更容易接收、理解。
  長篇連載承續上一期的內容,但回數由五章減為兩章,當然不夠過癮啦!加上我差勁的記憶力,直接閱讀會有點搞不清狀況,等連載回數累積多一點,我一口氣讀完再來寫感想,比較言之有物。
  對了,本期還有個「二O一O最愛推理小說票選」小活動喔!我最喜歡投票了,不用動腦就可以推薦自己喜歡的作品,還可以參加抽獎呢!但是,截至目前,我還沒看到【九曲堂】官網的詳細票選書單?
  最後,記得當初我對《九曲堂》的期待是「能讓我在茫茫書海中,更容易、更快速地找到我欣賞的作者」,本期果然不失所望,挖了好幾個坑讓我跳(誤),這下我有興趣的作者又更多了,待看書單又要加上好幾頁,誰來幫我把一天變成四十八小時啊?嗚嗚……。
註一:CWT(Comic World in Taiwan)http://www.comicworld.com.tw/hp/index.html
註二:預購須在2/9當天午夜十二點前匯款並填單,詳情請參照【九曲堂】http://jioucyutang.pixnet.net/blog/post/26184265

(本文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3會員
319內容數
冬日迎春戲雪,古道潑墨行俠。 在巷弄裡,與自己的靈魂對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巷弄裡的雪花 的其他內容
從〈編者記〉開始,便揭露一定程度的事實,接著〈目錄〉把事件流程、整部作品的架構展現在讀者面前,稹密而環環相扣,然而讀者仍免不了被作者的「敘述手法」騙倒,豐富自然的民俗學、鮮明具悲劇性的角色、詭秘懸疑的氛圍,最後來個回馬槍,讓讀者自由心證,把推理和恐怖(民俗)做最完美的結合。
本文為2010年舊文,如今作者林斯諺已出版更多作品,包括短篇集,本文提到的兩本書也早就更名為《尼羅河魅影》、《雨夜送葬曲》,修訂再版囉!
作者本人是專業料理家,關於食材和料理的部分,都寫得相當紮實,此外,除了一道接一道、光看字面就很美味的食物及餐點,文中中島對美食的論述、幸太料理時的思維,也讓我感到胃口大開,甚至想自己做做看。(笑)
假若《冰鏡莊殺人事件》是清爽精緻的夏日甜品,《快遞幸福不是我的工作》就是微溫的秋季拉麵......
「原來推理也可以這樣寫!」我驚嘆。 也強烈體會到詹宏志所言不虛:「如果現有的推理小說已經走到山窮水盡, 伊坂幸太郎一定是那位使日本推理小說命運柳暗花明的人物。」 到底怎麼回事呢?
從〈編者記〉開始,便揭露一定程度的事實,接著〈目錄〉把事件流程、整部作品的架構展現在讀者面前,稹密而環環相扣,然而讀者仍免不了被作者的「敘述手法」騙倒,豐富自然的民俗學、鮮明具悲劇性的角色、詭秘懸疑的氛圍,最後來個回馬槍,讓讀者自由心證,把推理和恐怖(民俗)做最完美的結合。
本文為2010年舊文,如今作者林斯諺已出版更多作品,包括短篇集,本文提到的兩本書也早就更名為《尼羅河魅影》、《雨夜送葬曲》,修訂再版囉!
作者本人是專業料理家,關於食材和料理的部分,都寫得相當紮實,此外,除了一道接一道、光看字面就很美味的食物及餐點,文中中島對美食的論述、幸太料理時的思維,也讓我感到胃口大開,甚至想自己做做看。(笑)
假若《冰鏡莊殺人事件》是清爽精緻的夏日甜品,《快遞幸福不是我的工作》就是微溫的秋季拉麵......
「原來推理也可以這樣寫!」我驚嘆。 也強烈體會到詹宏志所言不虛:「如果現有的推理小說已經走到山窮水盡, 伊坂幸太郎一定是那位使日本推理小說命運柳暗花明的人物。」 到底怎麼回事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日本的「館推理」如島田莊司的《斜屋犯罪》和篠田真由美的《未明之家》等,相比起英國和美國的「館推理」更加強調建築的異形性和畸形性。他認為「館推理」的歷史有點像「傳話遊戲」:當一句話從第一人通過耳語一直傳達至最後一人,該說話會因為中間傳播者的誤聽、口誤或添油加醋導致內容出現變形,甚至從此不再是同一句話。
Thumbnail
讀墨本次主打香港推理,當我在集中火力閱讀華語圈的作品時,我才恍然大悟我身處的文化圈原來就有如此精彩的作品!
Thumbnail
80年代末造成社會派推理衰退和新本格浪潮的成因又是什麼?在回答問題之前,也許先略為思考一下,當我們以「寫實與否」的角度去區別兩種推理小說書寫時,這個「寫實」究竟是指什麼。或者說,所謂的「真實感」,其實是否並非靜態,而是一直在變動?
Thumbnail
趁還新鮮時(?)讀完了,感覺這一屆的作品和之前相比有著大幅度的進化(局外人口吻),應該是我讀過的幾本徵文集裡面喜愛程度最高的一本。已投注等賭局開盤(欸)。
Thumbnail
只要是一定年資的日本推理小說讀者,對戰後日本推理小說發展的「三時期」說法總是耳熟能詳:自戰後40年代開始以橫溝正史《本陣殺人事件》為代表作的本格推理黃金時代、60年代以松本清張的《點與線》為代表作的社會派推理全盛時期,以及80年代以綾辻行人《殺人十角館》代表的「新本格浪潮」……
這篇無雷喔 關於「故事的那時此刻(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首獎得主作品集)」
有雷慎入 關於「故事的那時此刻(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首獎得主作品集)」心得
Thumbnail
《成為怪物以前》與其說是推理小說,我倒覺得比較像是一篇大型的、喃喃自語的抒情文。這本書廣受肯定,結局很有巧思,作者也的確文采斐然,但總覺得太多了。劇情推進得很慢,大多數的篇幅都是在描摹和抒情。即使是單純的人物對話、動作敘述或事物描繪,都要用優美的詞藻來展現。
Thumbnail
由「日本異色漫畫巨匠」丸尾末廣繼《芋蟲》後,再度跨世攜手「日本推理之父」江戶川亂步改編推理史上經典傑作《帕諾拉馬島綺譚》,以極致耽美之繪,具象化亂步筆下極樂荒淫世界,重現日本文學史上極具爭議之作。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日本的「館推理」如島田莊司的《斜屋犯罪》和篠田真由美的《未明之家》等,相比起英國和美國的「館推理」更加強調建築的異形性和畸形性。他認為「館推理」的歷史有點像「傳話遊戲」:當一句話從第一人通過耳語一直傳達至最後一人,該說話會因為中間傳播者的誤聽、口誤或添油加醋導致內容出現變形,甚至從此不再是同一句話。
Thumbnail
讀墨本次主打香港推理,當我在集中火力閱讀華語圈的作品時,我才恍然大悟我身處的文化圈原來就有如此精彩的作品!
Thumbnail
80年代末造成社會派推理衰退和新本格浪潮的成因又是什麼?在回答問題之前,也許先略為思考一下,當我們以「寫實與否」的角度去區別兩種推理小說書寫時,這個「寫實」究竟是指什麼。或者說,所謂的「真實感」,其實是否並非靜態,而是一直在變動?
Thumbnail
趁還新鮮時(?)讀完了,感覺這一屆的作品和之前相比有著大幅度的進化(局外人口吻),應該是我讀過的幾本徵文集裡面喜愛程度最高的一本。已投注等賭局開盤(欸)。
Thumbnail
只要是一定年資的日本推理小說讀者,對戰後日本推理小說發展的「三時期」說法總是耳熟能詳:自戰後40年代開始以橫溝正史《本陣殺人事件》為代表作的本格推理黃金時代、60年代以松本清張的《點與線》為代表作的社會派推理全盛時期,以及80年代以綾辻行人《殺人十角館》代表的「新本格浪潮」……
這篇無雷喔 關於「故事的那時此刻(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首獎得主作品集)」
有雷慎入 關於「故事的那時此刻(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首獎得主作品集)」心得
Thumbnail
《成為怪物以前》與其說是推理小說,我倒覺得比較像是一篇大型的、喃喃自語的抒情文。這本書廣受肯定,結局很有巧思,作者也的確文采斐然,但總覺得太多了。劇情推進得很慢,大多數的篇幅都是在描摹和抒情。即使是單純的人物對話、動作敘述或事物描繪,都要用優美的詞藻來展現。
Thumbnail
由「日本異色漫畫巨匠」丸尾末廣繼《芋蟲》後,再度跨世攜手「日本推理之父」江戶川亂步改編推理史上經典傑作《帕諾拉馬島綺譚》,以極致耽美之繪,具象化亂步筆下極樂荒淫世界,重現日本文學史上極具爭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