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性教育和品格教育,哪個最重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文/空心二胡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因為之前有問過要不要寫這個主題,有些人想要知道我的看法,所以我幾經思考以後我還是寫了,因為這個主題其實不好寫——真的沒有很多意見領袖口中說得那麼好寫。只是這個主題跟我的人生經歷有蠻多的交織,對我來說還蠻有感觸的,所以忍不住還是寫幾句話囉嗦一下。

常常有人說Radfem(Radical feminist)不同情直男或者一部分原生男性性少數,我認為這種說法不是很能完整的表達Radfem的立場,因為我們要定義到底同情的邊界究竟是什麼。如果Radfem因為原生男性給原生女性造成的壓力過於巨大,進而導致原生女性必須要非常重視她們的立場才能維護她們的權利,那麼這時候說Radfem“沒有同情心”是很不公平的。

而同時,Libfem(Liberal feminist)將絕大部分原生女經歷的性別困境給去性化,並且過於在乎原生男的感受,也不代表Libfem真的很有同情心。因為從Radfem的角度來說,你對壓迫者抱持同情心等於是不幫助被壓迫者,所以Libfem過於為原生男著想的行為,從被壓迫者——原生女性來說是不算有同情心的。

另外我在幾年前有提過我在青少年時期有喜歡過一個男生(當時還是有性戀),後來因為老是被同學取笑我沒有性吸引力,所以想透過約炮證明我自己的經驗(這時候已經是無愛戀了),好像很多人給我的回饋,都是認為“是不是有很強烈的需求所以才約炮”,或者是“是不是很想被男人認同所以才會約炮”,只有少數跟我一樣是胖女的人能夠同理我的想法,認為“我是為了要證明我自己沒有那麼不堪,我才會做我其實也不是那麼想做的事情”。這就表示,人沒有處在相同的處境,就不可能真正了解對方在想什麼,所以才會有這種現象,也更遑論同情心或道德這件事情。所以我這篇才用十張圖片表達我對倫理學的立場。

如果你其實懶得看圖的話,那麼我可以直接用幾個大字表達我的看法。我本身是道德虛無主義者,我覺得一切的道德都是虛無的,人是不可能有道德的,也不可能透過教育還是遊說就能讓自己變得有道德的,只有當你感受到政治力的時候,你才會做出看起來符合道德的事情,但是你不一定由衷的真正有道德。

所以到底是性教育重要還是品格教育重要?我覺得這些都是屁話。品格教育和性教育的理解來自於自己對生活的體會,以及自己是否能從中長出同情心。你沒有同情心你要怎麼學品格教育和性教育?你沒有同情心,學這些也只是因為政治正確而服從社會,而不是真正由衷認同政治正確。

我覺得無論是支持品格教育的,還是支持性教育的,都把這件事情過於簡單化了。原因是因為大家都覺得只要學習這個就能解決這世界上所有的問題。那麼問題來了,你說品格教育重要?但是你如果不知道基本的生活常識(性教育),你又怎麼知道孰是孰非?你說性教育重要?如果性教育教出來的結果,是男人問“所以我現在可以打女人了嗎?”那麼這種性教育是成功的嗎?(因為從品格上本來就不能打人這不是廢話?)

所以對於倫理學這件事情,我們必須要用更深入的方式去探討,這件事的本質到底會對我們的教育和人生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如果不知道這件事情的核心問題在哪裡,那麼我們是不可能近一步討論到底哪種教育比較好。所以我們必須要梳理究竟我們要的願景是什麼,我們才能近一步談我們要什麼教育。

既然教育是百年大計,那麼細心的梳理問題難道不是必要的嗎?如果凡事都可以那麼簡單就能解決,那麼我們何須研究學問?我們又何必受教育?如果凡事都覺得很簡單,難怪我們的社會逐漸弱智,畢竟連腦都沒動過,怎麼算有思考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空心二胡Hardiness不空心的沙龍
59會員
143內容數
個人生活|逛街|消費|旅遊|日常
2025/02/27
剛剛看到跨女強暴14歲順男的新聞,我是一點也不會幫女權團體支持反跨的。 當初我在譴責跨女受到男性暴力時,當時挺跨的女性主義者看到我這麼反順異男是非常瞧不起我的,因為她們覺得我只是「女incel」並嘲笑我吃血饅頭。 所以這波女性主義者反跨我是絕對不會站隊的。
2025/02/27
剛剛看到跨女強暴14歲順男的新聞,我是一點也不會幫女權團體支持反跨的。 當初我在譴責跨女受到男性暴力時,當時挺跨的女性主義者看到我這麼反順異男是非常瞧不起我的,因為她們覺得我只是「女incel」並嘲笑我吃血饅頭。 所以這波女性主義者反跨我是絕對不會站隊的。
2025/02/12
說起來在反跨運動形成之前,我好像是最先反跨的那批人之一,因為我被國外的跨運人士氣到過。 現在想起來,跨運的問題,並不是所有跨性別(尤其是跨女)的責任,原因是因為有些跨性別也對於跨運和誇張的同伴感到不滿。
2025/02/12
說起來在反跨運動形成之前,我好像是最先反跨的那批人之一,因為我被國外的跨運人士氣到過。 現在想起來,跨運的問題,並不是所有跨性別(尤其是跨女)的責任,原因是因為有些跨性別也對於跨運和誇張的同伴感到不滿。
2024/12/21
文章探討了女性主義者在離開運動後對A片的看法,並指出以Metoo事件為藍本的色情作品可能會引發性別刻板印象和不正確的性觀念。透過分析這類作品對社會的影響,作者強調了反思和改變的重要性,並提出性別之間的差異與理解。這是一個關於性別、文化與倫理的深刻議題,值得各方深入討論與思考。
Thumbnail
2024/12/21
文章探討了女性主義者在離開運動後對A片的看法,並指出以Metoo事件為藍本的色情作品可能會引發性別刻板印象和不正確的性觀念。透過分析這類作品對社會的影響,作者強調了反思和改變的重要性,並提出性別之間的差異與理解。這是一個關於性別、文化與倫理的深刻議題,值得各方深入討論與思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性平教育 身為一個前八大妹,這幾天紮紮實實的體認到這個社會對女性有多少惡意。重點是,它一直都有,只是我現在才體認到。 起因是我在台大經濟系政見底下的貼文,有位女性來留言表示看了他們的政見感到很不舒服。 隨即有男性回她留言:「是嗎可是我覺得很好笑啊,and move on to my life.」原話
Thumbnail
性平教育 身為一個前八大妹,這幾天紮紮實實的體認到這個社會對女性有多少惡意。重點是,它一直都有,只是我現在才體認到。 起因是我在台大經濟系政見底下的貼文,有位女性來留言表示看了他們的政見感到很不舒服。 隨即有男性回她留言:「是嗎可是我覺得很好笑啊,and move on to my life.」原話
Thumbnail
但言語似乎也是一種強迫,就算是一對一在私人房間的場合裡,以男性為主的慾念早已滲透到我們的腦袋裡,在後天身體發展導致男強女弱的結果,外加父權社會的就有觀感及女性被動守貞的節操觀念下,使她們沒有辦法做出強而有力的反抗後還能維持原有的關係,男性單方面求歡的結果如果遭對方強烈反彈,關係將逐漸崩解。
Thumbnail
但言語似乎也是一種強迫,就算是一對一在私人房間的場合裡,以男性為主的慾念早已滲透到我們的腦袋裡,在後天身體發展導致男強女弱的結果,外加父權社會的就有觀感及女性被動守貞的節操觀念下,使她們沒有辦法做出強而有力的反抗後還能維持原有的關係,男性單方面求歡的結果如果遭對方強烈反彈,關係將逐漸崩解。
Thumbnail
同時,也有許多男性是在父權社會下受傷害的。 我們會聽到社會一邊在營造女生應該要柔弱、順從,一邊也在營造男生應該要陽剛、積極,男生要成為家庭的支柱、要養家活口、要保護女性、要強壯、要堅強,不可以軟弱,不可以哭泣。 這樣子的一切觀念,一樣也是父權思維,一樣也壓迫了非常多男性。
Thumbnail
同時,也有許多男性是在父權社會下受傷害的。 我們會聽到社會一邊在營造女生應該要柔弱、順從,一邊也在營造男生應該要陽剛、積極,男生要成為家庭的支柱、要養家活口、要保護女性、要強壯、要堅強,不可以軟弱,不可以哭泣。 這樣子的一切觀念,一樣也是父權思維,一樣也壓迫了非常多男性。
Thumbnail
我是個女性。生理女性、社會女性。自我認同是無性別,只由於我太厭惡自己身為女性身份時總是被騷擾與被無意義的義務所勒索。 我生於一九九六年。處於一個介於壓抑與解放的年代。壓抑在於,我們沒有性教育;解放在於,我們都相信性別平等,我們有玫瑰少年,我們有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
Thumbnail
我是個女性。生理女性、社會女性。自我認同是無性別,只由於我太厭惡自己身為女性身份時總是被騷擾與被無意義的義務所勒索。 我生於一九九六年。處於一個介於壓抑與解放的年代。壓抑在於,我們沒有性教育;解放在於,我們都相信性別平等,我們有玫瑰少年,我們有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
Thumbnail
我知道這個標題一定會讓很多人不爽,特別是這裡關注我的絕大多數都是Liberal feminism所以一定會很激烈否定我的想法,或者直接扣我“恐性”的大帽子還是怎樣。也因此關於這個主題我一直在研究到底要怎麼看起來不落入“看起來好像父權”的窠臼並精準的表達
Thumbnail
我知道這個標題一定會讓很多人不爽,特別是這裡關注我的絕大多數都是Liberal feminism所以一定會很激烈否定我的想法,或者直接扣我“恐性”的大帽子還是怎樣。也因此關於這個主題我一直在研究到底要怎麼看起來不落入“看起來好像父權”的窠臼並精準的表達
Thumbnail
大家好,這裡是空心二胡。因為我在透過IG寫日記的時候,也沒想到說我幫一個香港朋友捧場就突然立馬被關注按讚了,所以突然湧進一堆人幫我點讚以及加我關注我有點措手不及。因此我在發完幾篇日記後,自覺可能是時候要認真經營IG,所以我來自我介
Thumbnail
大家好,這裡是空心二胡。因為我在透過IG寫日記的時候,也沒想到說我幫一個香港朋友捧場就突然立馬被關注按讚了,所以突然湧進一堆人幫我點讚以及加我關注我有點措手不及。因此我在發完幾篇日記後,自覺可能是時候要認真經營IG,所以我來自我介
Thumbnail
最近不知道怎麼搞得就想到“教育”和“改善暴力”這兩者之間的關係,這兩個議題想著想著就不禁讓我感覺有點可笑,所以我隨便談談我對於目前社會常提到的“教育教育”這件事情的看法。
Thumbnail
最近不知道怎麼搞得就想到“教育”和“改善暴力”這兩者之間的關係,這兩個議題想著想著就不禁讓我感覺有點可笑,所以我隨便談談我對於目前社會常提到的“教育教育”這件事情的看法。
Thumbnail
最近的性別圈爆發了一件我覺得有點好笑的事情,就是有個擁核的意見領袖由於在網路上發表一些揶揄北一女女學生的留言,因此引起了性別圈內外網友的圍剿。  為什麼我覺得這個事情有點好笑?是因為這件事從特定政治立場的女權口中講出來是有點荒謬的事情,因為某特定政治立場的“女權”無論是男是女自己本身也是金玉其外敗
Thumbnail
最近的性別圈爆發了一件我覺得有點好笑的事情,就是有個擁核的意見領袖由於在網路上發表一些揶揄北一女女學生的留言,因此引起了性別圈內外網友的圍剿。  為什麼我覺得這個事情有點好笑?是因為這件事從特定政治立場的女權口中講出來是有點荒謬的事情,因為某特定政治立場的“女權”無論是男是女自己本身也是金玉其外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