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生存日記#1】飛了19個小時回到過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在丹麥所住的科靈鎮,八月底晚上八點半的日落
2020/08/30【花了19個小時回到過去】
前天,8/27,我花了 19 個小時,往西邊飛,回到過去,時差 6 小時的丹麥。
身體到了,心和大腦卻還擱淺在 6 小時後的台灣。
觸目所及都是看不懂的丹麥文,聽不懂的對話,彷彿一切與自己無關。
就像手機螢幕裡 6 小時後的台灣,遙遠的像另一個世界。
在這個全然陌生的星球,真正地感受到自己,也只剩下自己,和價目表與收據上的數字。
電腦打開還是台灣凌晨 4:44,手機顯示的卻是 6 小時前的 22:44。
時差 6 小時的身體花了 2 個晚上似乎調好了,它很有效率地回到了過去,活在丹麥時間。
寫著寫著,想起了王家衛很喜歡在他的電影裡放進很多很多的數字,但那似乎也太遙遠了與我無關。
就這樣漂流在 6 小時前的丹麥與 6 小時後的台灣。
不特別開心也不特別感傷,就像這些數字一樣。

接下來會在這裏紀錄我在丹麥的生活、觀察、學習設計的日記與心情隨筆,有興趣的朋友歡迎按按愛心留言分享囉!

✨✨✨謝謝你看到最後,如果能因此讓你有所收穫就太好了✨✨✨
Wish you all love and light.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這個專題將分享我在丹麥 DSKD 讀設計研究所時的設計學習筆記、日常觀察與一點心情隨筆。【丹麥設計日記】主要分享我在丹麥學習視覺設計、社會設計與設計思考的紀錄,以及對丹麥教育的觀察和心得。【丹麥生存日記】則關於我在丹麥的日常生活觀察、體驗與心情隨筆。 有興趣的人歡迎訂閱支持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打下這篇文章的開頭,是奧斯陸的八月十二日,晚上九點十分。我在挪威的第五天。 靛藍色的天空,日仍未落。我坐在陽台邊,望著街上的跑者為自己配速、看著騎單車的人為齒輪轉動,一邊在電腦前敲敲打打的我,也試圖透過文字,感受在這座城市生活的節奏。總的來說,今天是愉快且有靈感的,所以想與讀者分享初會歐洲的奇妙感
Thumbnail
今年對我個人而言是個微失控的一年。許多事情都在意料之外,包括在丹麥的台灣人發現我們的國籍在今年開始被默默地改成中國。 從年初的五六人,到目前已經幾十人。當苦主們各自嘗試向官方抗議無果後,一些夥伴在繁忙的工作之餘,仍不懈地奔走,努力爭取新聞曝光,試圖通過外交和內政途徑尋求解決方案。然而,幾個月過去了
Thumbnail
旅居台東30天|關於海 比鬧鐘提早醒來,但還是睡到鬧鐘響,起床喂完貓,吃完煉乳麵包馬上肚子痛,抓一個小時太趕,要抓1.5個小時比較可以緩緩吃早餐。 已經熟悉公車站牌,起站第二站,這家旅宿交通真的很方便,看地圖預計時間1小時40分鐘到站,按了鬧鐘一小時怕坐過頭,到了東河開始飄雨,天啊⋯我看
朋友對我喀擦、喀擦 兩張照片 一張註冊了時空旅人的資訊 一張奪取了我的意識 「你看看現在幾點」 手錶一抬,是我認知時間的一個小時以前 空蕩蕩的房間 沒有其他人 那時候宿舍確實還空蕩蕩的 他一個邪笑把我獨留在無人的時空裡 經過一陣子 人開始回來了 我試圖跟他們講述我的旅程才發現我摸不
Thumbnail
寫於2024/05/17 今天是我離開臺灣的第六年,而這整整六年來我都沒有回去過。
Thumbnail
原本預計傍晚5點抵達基隆的到港時間因海況因素耽誤了些許 等船進港至我下船到基隆碼頭叫taxi時已經晚上7點多了 由於已經8個月290多天沒返家了(外島兵役),所以歸心似箭 但再怎麼心急,到達台北家時也已經9點多了 (還好下船時有先撥個公共電話回家報平安) 當我返家按鈴進家門看見爸媽時 雖
10/26/2015 一天三十六小時   今早七點由台北出發去東京,在Narita機場等候三個小時後。 將近十個小時的飛行時間由東京飛到舊金山。 現在我坐在由舊金山飛往芝加哥的飛機上。 現在時間是早上十點三分,時間在今天變得特別慢。   美國入境的手續,在九一一事件後,變得相對麻煩。
Thumbnail
在都蘭的時間慢得像延長了三倍。都蘭很美,出門走路五分鐘即可見一望無際的大海,綿延不斷的青山。若是天氣好的夜晚,仰頭便能看到滿天的星星,每一顆都大得像牛的眼睛。晚風吹過我的髮絲,空氣中有海的鹽味,沿著台11藍色公路,我開始在星空下慢跑。
Thumbnail
坐在候機室,我想到陶立夏在《分開旅行》中,那一次又一次的出發和抵達。文字裡的千思萬緒,對某人某地的無盡念想,揮之不去的種種遺忘,我此刻也正體會著那種感覺,雖然相似而又截然不同,獨屬自身,我也正經歷著自己的出發和抵達。   今年開始便不曾間斷的踏上旅程。年初的日本,年中的婆羅洲,到此刻前往的南半球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打下這篇文章的開頭,是奧斯陸的八月十二日,晚上九點十分。我在挪威的第五天。 靛藍色的天空,日仍未落。我坐在陽台邊,望著街上的跑者為自己配速、看著騎單車的人為齒輪轉動,一邊在電腦前敲敲打打的我,也試圖透過文字,感受在這座城市生活的節奏。總的來說,今天是愉快且有靈感的,所以想與讀者分享初會歐洲的奇妙感
Thumbnail
今年對我個人而言是個微失控的一年。許多事情都在意料之外,包括在丹麥的台灣人發現我們的國籍在今年開始被默默地改成中國。 從年初的五六人,到目前已經幾十人。當苦主們各自嘗試向官方抗議無果後,一些夥伴在繁忙的工作之餘,仍不懈地奔走,努力爭取新聞曝光,試圖通過外交和內政途徑尋求解決方案。然而,幾個月過去了
Thumbnail
旅居台東30天|關於海 比鬧鐘提早醒來,但還是睡到鬧鐘響,起床喂完貓,吃完煉乳麵包馬上肚子痛,抓一個小時太趕,要抓1.5個小時比較可以緩緩吃早餐。 已經熟悉公車站牌,起站第二站,這家旅宿交通真的很方便,看地圖預計時間1小時40分鐘到站,按了鬧鐘一小時怕坐過頭,到了東河開始飄雨,天啊⋯我看
朋友對我喀擦、喀擦 兩張照片 一張註冊了時空旅人的資訊 一張奪取了我的意識 「你看看現在幾點」 手錶一抬,是我認知時間的一個小時以前 空蕩蕩的房間 沒有其他人 那時候宿舍確實還空蕩蕩的 他一個邪笑把我獨留在無人的時空裡 經過一陣子 人開始回來了 我試圖跟他們講述我的旅程才發現我摸不
Thumbnail
寫於2024/05/17 今天是我離開臺灣的第六年,而這整整六年來我都沒有回去過。
Thumbnail
原本預計傍晚5點抵達基隆的到港時間因海況因素耽誤了些許 等船進港至我下船到基隆碼頭叫taxi時已經晚上7點多了 由於已經8個月290多天沒返家了(外島兵役),所以歸心似箭 但再怎麼心急,到達台北家時也已經9點多了 (還好下船時有先撥個公共電話回家報平安) 當我返家按鈴進家門看見爸媽時 雖
10/26/2015 一天三十六小時   今早七點由台北出發去東京,在Narita機場等候三個小時後。 將近十個小時的飛行時間由東京飛到舊金山。 現在我坐在由舊金山飛往芝加哥的飛機上。 現在時間是早上十點三分,時間在今天變得特別慢。   美國入境的手續,在九一一事件後,變得相對麻煩。
Thumbnail
在都蘭的時間慢得像延長了三倍。都蘭很美,出門走路五分鐘即可見一望無際的大海,綿延不斷的青山。若是天氣好的夜晚,仰頭便能看到滿天的星星,每一顆都大得像牛的眼睛。晚風吹過我的髮絲,空氣中有海的鹽味,沿著台11藍色公路,我開始在星空下慢跑。
Thumbnail
坐在候機室,我想到陶立夏在《分開旅行》中,那一次又一次的出發和抵達。文字裡的千思萬緒,對某人某地的無盡念想,揮之不去的種種遺忘,我此刻也正體會著那種感覺,雖然相似而又截然不同,獨屬自身,我也正經歷著自己的出發和抵達。   今年開始便不曾間斷的踏上旅程。年初的日本,年中的婆羅洲,到此刻前往的南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