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書中見林--走進【森大青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百坪空間、隱身大安森林公園對面超級豪宅「勤美璞真」二樓,甫於本月初開始試營運的森大青鳥,由青鳥文化制作與勤美璞真基金會合作打造、定調為都市裡的森林書店,前身是獨立書店真書軒。

raw-image


開設在大隱於市、低調高檔的正對公園第一排頂級豪宅之中,書店營業時間並不算長、從早上10點開至傍晚6點。

青鳥接手起,試營運期間是從現在起到10月16日、10月17日是正式開幕日。

因為坐北朝南地與大安森林公園面對面為鄰,書店的主旋律與自然、生態、植物等元素認真地譜唱和諧的同調,打從差一點就要找不到、一不小心轉眼便容易路過又錯過的一樓入口拾級而上,眼前腳邊仔細覺察便能見有點點綠意相伴迎接自己的到來。


raw-image

古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和顏如玉,但沒強調我們從書裡讀到的一草一花、群樹叢林、大山大海、鳥叫蟲鳴等大自然中的元素,俱是恆久且迷人。自然書寫的書籍雖稱不上最大眾且大宗的主流書種,但在我眼中,一直是耐人尋味的深刻小眾、一開頁詳讀就覺拍案驚豔而邊讀邊感到相見恨晚的美好清流。一踏入森大青鳥、首先映入眼簾的主展桌上,可讀到長年投入自然書寫的台灣作家吳明益、劉克襄的著作;也能看到將植物嵌入書名、寫作調性微妙融入自然萬物精神與體性的散文集或繪本(如: 李筱涵的《貓蕨漫生掌紋》、王浩一的《哲學樹之旅: 漫漫走過千年之路》、日本插畫家谷內鋼太的《夏天的早晨》)。桌上的綠色植栽與遠方落地窗外的公園綠意繞著陪讀書,有一種能將書讀得更起勁入心的好感覺。

raw-image
raw-image
書本可以解釋人生。
--Gotthold Ephraim Lessing (1729-1781; 德國啟蒙運動時期作家暨文藝理論家)

在森大青鳥,除了桌上、平台、窗邊的綠意、以及圍繞在身畔眼前的各色各樣藏書,也別忘了抬頭將視線拉高、讀讀每個壁櫃頂端與閱讀有關的引言名句。每段引用句皆與該櫃內陳列的書籍內容分類巧妙呼應, 比如我個人非常喜歡的「書本可以解釋人生」這一櫃,呈現的是言簡而意切情深的詩集們,從文壇大前輩向陽,寫散文也寫詩的宇文正,歌詞創作功力了得的葛大為,到新銳的吳芬、任明信...,短短的詩通常後韻效力可以很驚人,經常能一針見血地寫出人生各種情景況味、有時給了同理的安慰、也有可能剛好給你一記警醒或送上一帖救贖般的解答...


raw-image
raw-image


長桌閱讀區的那片玻璃窗,是可以把對面的大安森林公園一覽無遺的視角。

靜靜貼在玻璃窗前遠望著公園,驚喜發現三隻小恐龍。這雕塑「站」在一個非常微妙的位置,雖與讀書沒直接關聯,但當你在室內讀書讀累了的時候,偶然把視線從書頁移往窗外戶外遠方,除了飽覽都市裡(難得)的大片綠意、還可以被有趣的雕塑抓到眼球、讓這驚喜的小小發現轉換心情,是挺有意思的佈置。

raw-image

我真的很喜歡盯著這裡每一座書櫃頭上的引言、反覆在心裡邊讀邊點頭稱是... 當然我也有專心關注櫃子裡放著哪些相呼應的書。這一櫃用了詹宏志的話:

也許只有「旅行」與「讀書」能讓我們擁有超過一個「人生」。 --詹宏志

嗯,有點感慨、但也隨即因這句話轉念並被安慰到了--疫情讓我們走不了太遠、出不了國讓許多人海外壯遊旅行的計畫暫時夢滅;但讀書,可以替我們補足不能五湖四海任遨遊的遠望--書裡有黃金屋、有顏如玉、有森林、有大千世界,打開一本本主張、內容、命題互異,寫作手法、裝幀設計不同的書,就像打開一扇扇任意門、帶我們去天外有天的花花世界,在文字與圖片中不斷變換隨意旅行。這次出發前沒注意到營業時間、待的時間太短,下回得抓早時間、也許點杯咖啡坐下來慢慢細細地讀多一些,在書中環遊世界、多活出好幾個不一樣風景的人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iane Yang的沙龍
100會員
152內容數
把親自走過、看過的藝文展覽收集起來。 把每一個展場上的感動與震撼記錄下來。
Diane Ya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5/19
位在森³ sunsun museum角落裡,「一個人書店」。這是一間期間限定的書店... 時間、空間、座位都有限。但,若你有幸找到大隱於市的森³、推開門、走進「一個人書店」,入座、喝杯咖啡、讀上一本甚至好幾本書,感動與收穫、將遠超乎你所想像的無限。
Thumbnail
2020/05/19
位在森³ sunsun museum角落裡,「一個人書店」。這是一間期間限定的書店... 時間、空間、座位都有限。但,若你有幸找到大隱於市的森³、推開門、走進「一個人書店」,入座、喝杯咖啡、讀上一本甚至好幾本書,感動與收穫、將遠超乎你所想像的無限。
Thumbnail
2019/08/07
顧名思義,或者工藝櫥窗,蒐羅台灣與海外的創作能量振翅起飛中的多名工藝創作者的作品,讓這些作品在日常中的「作用」在店內靜好的空間各處、被適切地凸顯與發光,喚起人們對於器物使用及鑑賞的好奇初心、引導大眾有意識也有品味地選擇對自己最適切的日常生活器物。
Thumbnail
2019/08/07
顧名思義,或者工藝櫥窗,蒐羅台灣與海外的創作能量振翅起飛中的多名工藝創作者的作品,讓這些作品在日常中的「作用」在店內靜好的空間各處、被適切地凸顯與發光,喚起人們對於器物使用及鑑賞的好奇初心、引導大眾有意識也有品味地選擇對自己最適切的日常生活器物。
Thumbnail
2019/07/21
旅日法籍建築設計師Emmanuelle Moureaux操刀的【100 Colors 光譜漫遊展】,為即將於明年走入歷史的敦南誠品書店,奏起告別五部曲的第一部。這片看似能夠無盡延伸的彩色數字光譜、雖然無聲無息、卻似乎幫我們清楚言明了一切...
Thumbnail
2019/07/21
旅日法籍建築設計師Emmanuelle Moureaux操刀的【100 Colors 光譜漫遊展】,為即將於明年走入歷史的敦南誠品書店,奏起告別五部曲的第一部。這片看似能夠無盡延伸的彩色數字光譜、雖然無聲無息、卻似乎幫我們清楚言明了一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隱身於龍潭鄉間小路的獨立書院 晴天耕作 雨天讀書,是老闆命名的緣由 挑選好一本喜歡的二手書,可以在這兒一邊享受窗外的景色 一邊品嘗老闆手沖的飲品,聽著手沖咖啡的聲音 配上眼前的庭院景色,讓人不自覺沉浸在書香中 一轉眼就是一個下午的時光 這樣的午後時光 好值得細細品嘗
Thumbnail
隱身於龍潭鄉間小路的獨立書院 晴天耕作 雨天讀書,是老闆命名的緣由 挑選好一本喜歡的二手書,可以在這兒一邊享受窗外的景色 一邊品嘗老闆手沖的飲品,聽著手沖咖啡的聲音 配上眼前的庭院景色,讓人不自覺沉浸在書香中 一轉眼就是一個下午的時光 這樣的午後時光 好值得細細品嘗
Thumbnail
毫無疑問,林敬峰是具有文筆實力的作者,藉由他可說是不學無術的涉獵,讀者也將在這本作品中,看到另一種異樣卻又迷人的自然領域文學。
Thumbnail
毫無疑問,林敬峰是具有文筆實力的作者,藉由他可說是不學無術的涉獵,讀者也將在這本作品中,看到另一種異樣卻又迷人的自然領域文學。
Thumbnail
小森之歌一日遊,與大自然的相遇。 我喜歡這片樹葉,像是一隻美麗的蝴蝶。 顛倒世界,有著不一樣的美。 與孩子席地而坐,一眼望去整片的綠。 推薦瑪格麗特披
Thumbnail
小森之歌一日遊,與大自然的相遇。 我喜歡這片樹葉,像是一隻美麗的蝴蝶。 顛倒世界,有著不一樣的美。 與孩子席地而坐,一眼望去整片的綠。 推薦瑪格麗特披
Thumbnail
座落於新瓦屋客家文化園區內的或者書店,它是以獨立書店、各式生活選品以及蔬食餐廳組成的複合式書店。與一般獨立書店給人的感覺相當不同,彷彿如一棟美術館般隱藏在森林當中,周圍的綠地空曠、充滿孩子遊樂的歡笑聲,相信附近居民也是相當喜歡這樣的書店存在呢!
Thumbnail
座落於新瓦屋客家文化園區內的或者書店,它是以獨立書店、各式生活選品以及蔬食餐廳組成的複合式書店。與一般獨立書店給人的感覺相當不同,彷彿如一棟美術館般隱藏在森林當中,周圍的綠地空曠、充滿孩子遊樂的歡笑聲,相信附近居民也是相當喜歡這樣的書店存在呢!
Thumbnail
桃園龍潭附近的田邊有一家獨立書店,光看店名就覺得詩意濃厚,晴天就去工作、雨天就來讀書吧!也因著這樣的想法而開了一家書店,整家書店不僅是以從前三合院的建築構成,用餐區還面對一片廣闊田野,讓人不由的讚嘆簡直是在繪本中會出現的夢想書店呀!
Thumbnail
桃園龍潭附近的田邊有一家獨立書店,光看店名就覺得詩意濃厚,晴天就去工作、雨天就來讀書吧!也因著這樣的想法而開了一家書店,整家書店不僅是以從前三合院的建築構成,用餐區還面對一片廣闊田野,讓人不由的讚嘆簡直是在繪本中會出現的夢想書店呀!
Thumbnail
林存青是一位熱愛旅行的攝影師和作家,自然名是小樹,如呼吸一般自然的心態,讓她永遠在路上,憑直覺拍照,必須瞬間決定構圖和視角,當下即永恆,透過隨機性的素樸語言,創造內在和身體的攝影藝術。作品深受美國攝影大師安瑟・亞當斯的影響,呈現出清晰明亮的影像、細膩的質感和真摯的情感表達,作品首度展出。
Thumbnail
林存青是一位熱愛旅行的攝影師和作家,自然名是小樹,如呼吸一般自然的心態,讓她永遠在路上,憑直覺拍照,必須瞬間決定構圖和視角,當下即永恆,透過隨機性的素樸語言,創造內在和身體的攝影藝術。作品深受美國攝影大師安瑟・亞當斯的影響,呈現出清晰明亮的影像、細膩的質感和真摯的情感表達,作品首度展出。
Thumbnail
半生漂泊,搬家總是扛著幾千本沈重的書,以及一大串纏繞脆弱的植物,生活兩大支柱,其他東西因陋就簡,隨時可以出發,踏上旅程。後來受到日本作家司馬遼太郎的啟發,每年會清理一批書送人,有空間容納新書。至於園藝,則隨著居住空間有機生長。三年前,作者搬到山居,實現了院子有棵大樹的夢想,與大樹相伴,樂趣橫生。
Thumbnail
半生漂泊,搬家總是扛著幾千本沈重的書,以及一大串纏繞脆弱的植物,生活兩大支柱,其他東西因陋就簡,隨時可以出發,踏上旅程。後來受到日本作家司馬遼太郎的啟發,每年會清理一批書送人,有空間容納新書。至於園藝,則隨著居住空間有機生長。三年前,作者搬到山居,實現了院子有棵大樹的夢想,與大樹相伴,樂趣橫生。
Thumbnail
我喜歡遊走在街頭巷弄之間,以步行的速度觀看風景,放慢腳步留心週遭的生活痕跡,細細觀察陌生轉折的角落,就如同出國旅遊般的體會,換個驗心情體出發別有不同的滋味。
Thumbnail
我喜歡遊走在街頭巷弄之間,以步行的速度觀看風景,放慢腳步留心週遭的生活痕跡,細細觀察陌生轉折的角落,就如同出國旅遊般的體會,換個驗心情體出發別有不同的滋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