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森林|「森林心覓境」林存青首展|202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引言

作為一個創作者,林存青似乎少了藝術家的自覺,她總是「信手捻來」,十歲得到一台日本相機就開始拍照,儘管在那個年代,很少同齡者擁有相同經驗,這種「自然而然」的態度,一直延續到後來的旅行攝影、藝術攝影。

存青這種如呼吸一般的心態,讓她永遠在路上,憑直覺拍照,不是定在某個定點,謹慎經營畫面,必須瞬間決定構圖和視角,當下即永恆,透過隨機性的素樸語言,創造內在和身體的攝影藝術。

存青這次受到女藝會邀請,參加「森林心覓境」聯展的作品,明顯可見的是「光」的演繹。

代表作「生命樹」透過棲蘭馬告國家公園的神木連結生命底層的遺憾與圓滿,不用銳利寫實的相紙,選用日本國寶紙「雲肌麻紙」輸出,以手工紙的肌理,呈現曖曖內含光的千年神木,象徵愛的無盡。

「山居圖」則用中世紀油畫的光影,呈現中年移居山林的安適心境。「鏡湖觀心」是造訪美國優勝美地,無意中與美國攝影大師安瑟・亞當斯構圖相近的致敬作品,見證鏡湖百年的環境變遷。

「風中蘆葦」「小樹光寶」和「竹影清風」都是瞬間抓住「應召喚而來的光」,在大自然中,回歸無憂無慮的童年。「松濤望岳」「春天瀑布」則是透過日本和紙的質感,返回自然,回到本心,深刻呈現行過萬里路的感悟,充滿療癒的能量。

-長年合作夥伴 作家/ 藝術家 江心靜

raw-image

藝術家創作自述

如果眼睛是靈魂之窗,那麼,相機的鏡頭則是我靈魂的窗台,供我近觀,遠望,擁抱生命的吉光片羽。

小樹從十歲開始拍照,攝影一直是生命重要的紀錄方式,不論是日常生活、重要時刻,旅途人與人之間誠摯的交流,心愛的小物件,流動的風景,共同匯集成小森林,微微搖擺的樹,散發芬多精與負離子⋯⋯

尤其是單車環球的大旅行,那無數的攝影 ,若按照時間軸排序,便是一部無聲的壯闊紀錄片。

閉上眼睛,至今烙印心中,是一幅幅靈光乍現的片刻,自己彷彿消失了,與萬物融合為一。

邀請親愛的朋友們,走進小森林,隨著小樹的攝影漫步,尋覓自己的秘密花園,微笑。

raw-image

生命樹緣起

  • 馬告生態公園裡的 6 號紅檜神木,以「孔子」命名、 樹齡 2500 多歲,萌芽約西元前 551 年,樹高 41 公尺、直 徑2.23 公尺, 千年神木連結大地之母的能量,生生世世守護地球。

2013年在北橫拉拉山雲起山居閉關放空半年期間,首次造訪棲蘭馬告生態園區,在迷霧森林裡,一抬頭便被神木的氣場震撼,連結樹幹和土地的氣根,彷如嬰兒出生時與母親相連的擠帶,兩千五百多年,自然之母守護著神木,不可思議的生命連結。

那一年小樹42歲,在山林中獨居反思生命旅程,療癒27歲時失去扶養自己長大的阿母的悲慟,當年(1998)正在騎單車環球旅行,沒能見到阿母最後一面,也沒能好好道別,經過15年深藏內心的遺憾終於釋放。

在「生命樹」下感動不已淚流滿面,那一刻,小樹深信與阿母的連結從不曾消失,她一直守護著小樹,愛是一切。生命永遠充滿奇蹟和恩典,相信所有的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嘗試過幾種輸出紙質,始終無法表現攝影當下的感動,直到找到日本國寶紙—雲肌麻紙,終於將影像與當時所見的神木完美呈現,採用手工木框裝裱,掛在牆上的攝影作品溫潤的質感、樹皮纖維的肌理、神木茂密的枝芽、漸層的光影墨韻,每次凝望就好像神木就在窗外,感受自然的呼喚、森林的芬多精⋯⋯

raw-image

林存青 Vicky Lin | 抱雲齋人文藝術空間 共同創辦人

一位熱愛旅行的攝影師和作家,自然名是小樹,小樹的攝影作品深受美國攝影大師安瑟・亞當斯的影響,呈現出清晰明亮的影像、細膩的質感和真摯的情感表達。

1998-2001曾與江心靜結伴單騎踩踏過五大洲、遊歷32國,兩人以文字和攝影記錄各國風土人情,呈現旅人獨特的視角和感受。這段壯遊經歷,對小樹的攝影風格和主題有了深刻影響。

近年深居山林,小樹攝影作品的色彩越來越簡約而平靜,透過構圖的平衡與視角,更專注在大自然微觀的細節和遠眺的壯麗,傳達對大自然的愛,以及返歸簡樸生活的喜樂。

小樹的創作不僅是攝影的藝術,更是關於自然、人文、文化、歷史等多元主題的記錄,同時也充滿了愛、溫暖、關注與呼籲,讓人在觀賞她的作品時,能夠被感動、被啟發,並更加關注人與自然的關係,與全球環境議題的重要性。

#小樹攝影 在報章雜誌和社群媒體上深受讀者喜愛,已出版十四本旅行文學和一本繪本。

森林心覓境 🎉

  • 展期: 2023 年 5 月 16 日至 6 月 30 日
  • 開幕: 5月27日 週六下午14:00
  • 地點:豐原太平洋百貨 五樓藝術展區
  • 主辦:豐原太平洋百貨✖️台灣女性藝術協會
  • 策展人:王心佑
  • 參展藝術家: 王心佑、林存青、陳佩君

*存青近年在台灣、美國、日本等地拍攝的小森林系列,將首度公開亮相。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江心靜 Hsinching 當代藝術沙龍
104會員
120內容數
叛逆少女,不良文青,無法無天的藝術家。 叛逆,騎單車跑了全世界。文青,出了17本書。藝術,辦了11次個展。 當代藝術沙龍的關鍵字 #旅行 #文學 #藝術 #讓天賦自由 #夢想
2024/10/18
藝術家在臺灣山林中創作與思考,將十六世紀日本畫作、當代水墨藝術與數位時代的情感結合。文章透過藝術家的創作過程,闡述藝術在現代文化中的重要性,與其如何影響觀眾的互動與體驗,並反思當代藝術的多重視角與自我定位,展現了人類在面對自然與科技時的內心掙扎與創造力。這是對於在現代社會中尋求沈思與療癒空間的探索。
Thumbnail
2024/10/18
藝術家在臺灣山林中創作與思考,將十六世紀日本畫作、當代水墨藝術與數位時代的情感結合。文章透過藝術家的創作過程,闡述藝術在現代文化中的重要性,與其如何影響觀眾的互動與體驗,並反思當代藝術的多重視角與自我定位,展現了人類在面對自然與科技時的內心掙扎與創造力。這是對於在現代社會中尋求沈思與療癒空間的探索。
Thumbnail
2024/09/22
王維的《輞川集》和《輞川圖》被譽為南宗派山水畫的始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創作超越了人生的苦痛。文學跨界藝術,體會到詩與畫交融豐富藝術表達的層次,詩心為用,勇敢探索新形式和新象徵,面臨現實的挑戰,但內心對文學的熱愛始終未變。這種跨界的創作經驗,不僅是對王維藝術精神的致敬,更是對藝術追求的深刻反思。
Thumbnail
2024/09/22
王維的《輞川集》和《輞川圖》被譽為南宗派山水畫的始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創作超越了人生的苦痛。文學跨界藝術,體會到詩與畫交融豐富藝術表達的層次,詩心為用,勇敢探索新形式和新象徵,面臨現實的挑戰,但內心對文學的熱愛始終未變。這種跨界的創作經驗,不僅是對王維藝術精神的致敬,更是對藝術追求的深刻反思。
Thumbnail
2024/08/09
山居感受文字如潮水般從心底湧現,將歲月凝結成珍珠,隨波逐流。身處春分的柔和時節,重新調整工作節奏,享受自然的寧靜與芬多精的清香,並在書房中徜徉於文學與藝術的交界。無論是日月更替還是時間流逝,透過文字編織一張網,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回憶與夢想,並以手中的筆留下生命的痕跡,讓文字成為生活中無法忽視的力量。
Thumbnail
2024/08/09
山居感受文字如潮水般從心底湧現,將歲月凝結成珍珠,隨波逐流。身處春分的柔和時節,重新調整工作節奏,享受自然的寧靜與芬多精的清香,並在書房中徜徉於文學與藝術的交界。無論是日月更替還是時間流逝,透過文字編織一張網,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回憶與夢想,並以手中的筆留下生命的痕跡,讓文字成為生活中無法忽視的力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4.06.19 在安靜的小鎮老林村,每個街角都隨風輕聲細語,金色樹葉輕輕搖曳,住著一位擁有藝術家心靈的攝影師珍。她的日子裡,充滿了捕捉光與影的慢舞、路人匆匆一瞥的微笑,以及守護小鎮的古樹所帶來的恆久寧靜。 一個霧濃的早晨,當珍在露水浸濕的公園漫步時,她偶然發現一台被遺忘在橡樹根旁的舊相機。
Thumbnail
2024.06.19 在安靜的小鎮老林村,每個街角都隨風輕聲細語,金色樹葉輕輕搖曳,住著一位擁有藝術家心靈的攝影師珍。她的日子裡,充滿了捕捉光與影的慢舞、路人匆匆一瞥的微笑,以及守護小鎮的古樹所帶來的恆久寧靜。 一個霧濃的早晨,當珍在露水浸濕的公園漫步時,她偶然發現一台被遺忘在橡樹根旁的舊相機。
Thumbnail
林存青是一位熱愛旅行的攝影師和作家,自然名是小樹,如呼吸一般自然的心態,讓她永遠在路上,憑直覺拍照,必須瞬間決定構圖和視角,當下即永恆,透過隨機性的素樸語言,創造內在和身體的攝影藝術。作品深受美國攝影大師安瑟・亞當斯的影響,呈現出清晰明亮的影像、細膩的質感和真摯的情感表達,作品首度展出。
Thumbnail
林存青是一位熱愛旅行的攝影師和作家,自然名是小樹,如呼吸一般自然的心態,讓她永遠在路上,憑直覺拍照,必須瞬間決定構圖和視角,當下即永恆,透過隨機性的素樸語言,創造內在和身體的攝影藝術。作品深受美國攝影大師安瑟・亞當斯的影響,呈現出清晰明亮的影像、細膩的質感和真摯的情感表達,作品首度展出。
Thumbnail
半生漂泊,搬家總是扛著幾千本沈重的書,以及一大串纏繞脆弱的植物,生活兩大支柱,其他東西因陋就簡,隨時可以出發,踏上旅程。後來受到日本作家司馬遼太郎的啟發,每年會清理一批書送人,有空間容納新書。至於園藝,則隨著居住空間有機生長。三年前,作者搬到山居,實現了院子有棵大樹的夢想,與大樹相伴,樂趣橫生。
Thumbnail
半生漂泊,搬家總是扛著幾千本沈重的書,以及一大串纏繞脆弱的植物,生活兩大支柱,其他東西因陋就簡,隨時可以出發,踏上旅程。後來受到日本作家司馬遼太郎的啟發,每年會清理一批書送人,有空間容納新書。至於園藝,則隨著居住空間有機生長。三年前,作者搬到山居,實現了院子有棵大樹的夢想,與大樹相伴,樂趣橫生。
Thumbnail
一夜雨,早上起來果然雲霧繚繞,大甲溪的水氣,上升,化成輕飄飄的雲⋯⋯心靜描述山林的生活體驗,包括感受天氣的變化、觀察植物的生長、品嚐水果的滋味以及享受大自然的氣息。通過細膩描寫,展現了山林中豐富多彩的生活,並且表達了對自然界的敬畏之情。文中還提到了水墨畫中「留白」的技巧,以及它所蘊含的東方哲學理念。
Thumbnail
一夜雨,早上起來果然雲霧繚繞,大甲溪的水氣,上升,化成輕飄飄的雲⋯⋯心靜描述山林的生活體驗,包括感受天氣的變化、觀察植物的生長、品嚐水果的滋味以及享受大自然的氣息。通過細膩描寫,展現了山林中豐富多彩的生活,並且表達了對自然界的敬畏之情。文中還提到了水墨畫中「留白」的技巧,以及它所蘊含的東方哲學理念。
Thumbnail
人類開始群居於被稱為水泥叢林的都市,約莫不過三百年的時間,在這之前的萬千年間,樹木其實常伴著人們左右,給我們庇蔭,供我們生活。或許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步向野外,回到山林的擁抱時,會覺得身心被洗滌,彷彿一切都得到了救贖。
Thumbnail
人類開始群居於被稱為水泥叢林的都市,約莫不過三百年的時間,在這之前的萬千年間,樹木其實常伴著人們左右,給我們庇蔭,供我們生活。或許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步向野外,回到山林的擁抱時,會覺得身心被洗滌,彷彿一切都得到了救贖。
Thumbnail
我喜歡遊走在街頭巷弄之間,以步行的速度觀看風景,放慢腳步留心週遭的生活痕跡,細細觀察陌生轉折的角落,就如同出國旅遊般的體會,換個驗心情體出發別有不同的滋味。
Thumbnail
我喜歡遊走在街頭巷弄之間,以步行的速度觀看風景,放慢腳步留心週遭的生活痕跡,細細觀察陌生轉折的角落,就如同出國旅遊般的體會,換個驗心情體出發別有不同的滋味。
Thumbnail
我是一顆很小的樹,如果你沒有仔細看,你可能沒有發現到我。就錯過了。 小樹 但是今天散步的時候了,我發現到你了,走第一圈的時候,我就看到了。特地停下來幫你拍一張特寫。 考考眼力,你找到他了嗎? 不只他,我還發現到了其他 很綠很美 一樣是這麼小 照片就是照騙啦!有時候我們只看到一角就以為
Thumbnail
我是一顆很小的樹,如果你沒有仔細看,你可能沒有發現到我。就錯過了。 小樹 但是今天散步的時候了,我發現到你了,走第一圈的時候,我就看到了。特地停下來幫你拍一張特寫。 考考眼力,你找到他了嗎? 不只他,我還發現到了其他 很綠很美 一樣是這麼小 照片就是照騙啦!有時候我們只看到一角就以為
Thumbnail
今天天氣晴,和熙的陽光,照在窗台上,看著窗外那樹,一片綠意令人神清氣爽,心情格外的欣喜。 休假日,享用一份悠閒的早餐,心靈充電之旅,就當一日文青,感受文學之美,前往「國家圖書館」。 圖書館位在中正紀念堂大門的正對面,環境十分幽雅,來到此怎能忽略那片森林,就到那樹叢下,做個森林浴,呼吸芬多精,清晨清新
Thumbnail
今天天氣晴,和熙的陽光,照在窗台上,看著窗外那樹,一片綠意令人神清氣爽,心情格外的欣喜。 休假日,享用一份悠閒的早餐,心靈充電之旅,就當一日文青,感受文學之美,前往「國家圖書館」。 圖書館位在中正紀念堂大門的正對面,環境十分幽雅,來到此怎能忽略那片森林,就到那樹叢下,做個森林浴,呼吸芬多精,清晨清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