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分得清楚嗎?「病毒性」和「細菌性」腸胃炎的差異

2020/09/28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上一篇文章〈「腸胃型感冒」到底是腸胃炎還是感冒?〉帶大家認識醫生口中的「腸胃型感冒」可能出現的兩種歧義。今天這篇文章則要進一步探討:「病毒性腸胃炎」以及「細菌性腸胃炎」的差異有哪些?我們會從病原體、症狀、治療方式以及預防方式等幾個面向來談。

病毒性腸胃炎的成因與症狀

首先,我們先來談比較常見的病毒性腸胃炎。病毒性腸胃炎的病原體是病毒,常見如諾羅病毒輪狀病毒腺病毒等等。病毒性腸胃炎的感染跟感冒或流感一樣,較好發於秋冬季這種較冷的天氣,一方面與病毒本身特性有關,另外也可能與秋冬季時,人類的室內群聚較多有關。
病毒性腸胃炎的最經典特色是先吐後拉:當感染病毒性腸胃炎之後,不管是大人或是孩童,除了可能發燒外,第一天的症狀往往是以噁心感及嘔吐為主;到了第二、第三天之後,噁心、嘔吐感會明顯改善,此時症狀反而轉為嚴重的水瀉。水瀉的頻率一天常超過五次,甚至十次以上,只要一吃東西就想上廁所,且每次都會拉得非常水,這就是病毒性腸胃炎的典型症狀。
由於病毒性腸胃炎的病原體是病毒,眾所周知大部份的病毒並沒有特效藥,病毒性腸胃炎也不例外,因此醫生所開立的處方以及治療,基本上是所謂的支持性療法。例如:若患病初期的嘔吐及噁心感非常嚴重,醫生可能會給你一些止吐藥物,讓你比較沒有那麼不舒服;等到開始拉肚子之後,醫生則會適時給予一些緩瀉藥物,讓你不會一整天永無止盡的跑廁所。
但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哪一種類型的腸胃炎,使用緩瀉、止瀉藥物後,若靠藥物到了完全不會拉肚子的程度,反而可能是不好的。因為我們在腹瀉的時候,一方面也在將體內的病原體排除,因此若你服用特定的強力止瀉藥,導致你的腸胃蠕動整個變慢,進而完全不拉肚子的話,此時腸胃道內的病原體排泄不出去,反而可能會延長你的病程,更嚴重一點甚至會造成腸阻塞,這點應特別注意。
回顧上一篇文章的內容,孩童在罹患病毒性腸胃炎之後,因為吐跟拉的症狀往往較成年人嚴重,反而容易出現脫水狀況。因此若醫生判斷孩童已經有脫水的徵兆,且幾乎無法以口進食,便會適時安排孩童接受點滴注射治療甚至是住院,以幫助孩童撐過病毒性腸胃炎的急性期。待他們的免疫系統開始驅逐這些病原體後,拉肚子的狀況自然會減緩,進而康復出院。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罹患病毒或細菌性腸胃炎,由於腸道內的乳糖酶會受到破壞,因此食用含有乳糖的食物反而會更容易拉肚子,此時建議避開乳製品,仍在喝奶的孩童可先替換成無乳糖配方一至兩週,待腹瀉症狀明顯緩解後再恢復正常飲食。

病毒性腸胃炎的預防方式


關於病毒性腸胃炎的預防,首先要提到的是輪狀疫苗的接種早期此疫苗尚未被研發出來時,輪狀病毒是造成孩童罹患嚴重之病毒性腸胃炎、甚至脫水死亡的重大原因之一。而現在幼童在 2 個月至 6 個月大時,可以自費選擇接種輪狀病毒的疫苗,無論是二價型或三價型的自費疫苗,都足以有效防範輪狀病毒的入侵。
但是,此疫苗畢竟只能預防輪狀病毒,其他造成病毒性腸胃炎的病原體如諾羅病毒、腺病毒目前仍是沒有疫苗的,所以針對各種病毒,關鍵還是要養成勤洗手的習慣。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輪狀病毒、諾羅病毒這類腸胃炎病毒是耐酒精的,亦及一般的酒精性乾洗手無法消滅這些病原體,所以要防範腸胃炎病毒,徹底濕洗手才是根本之道

細菌性腸胃炎的成因與症狀

細菌性腸胃炎正好與病毒性腸胃炎相反,反而是在夏季特別容易流行,它的病原體有所謂的沙門氏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海洋弧菌等等,為何細菌性腸胃炎容易在夏天流行呢? ⋯⋯
▣ 付費訂閱後即可閱讀全文,內含蒼藍鴿醫師對「病毒性腸胃炎」和「細菌性腸胃炎」的症狀細述,也告訴你該如何有效預防腸胃炎。「一人讀全家補」,每月持續訂閱「蒼藍鴿的小兒家醫知識大補帖」,擁有正確的醫學保健知識,對許多疾病防範未然,從根本掌握孩子、自身與家人的健康。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056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蒼藍鴿的小兒家醫知識大補帖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4.4K會員
50內容數
如果你重視知識來源根據,希望汲取醫學新知,歡迎訂閱本專題,讓我來為你把關內容,提供更正確的醫療資訊。我會將艱澀的醫療知識轉譯為大家都能輕鬆閱讀的醫學科普文章,逐一打破生活中常見的醫學謠言,輔以實例說明,帶大家建立正確保健觀念,進而達到預防疾病的功效。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