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尋找曼荼羅地,司馬庫斯|Neomi去走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八月底,初訪司馬庫斯(泰雅族語:Smangus)。

進入新竹尖石鄉的內灣後,轉往一條顛簸的水泥白石路,奇險地蜿蜒而下。從這裡開始,逐漸走向一處網羅各式含義的曼荼羅地。沿著連綿的山路,慢慢環繞而下,將傳聞中的司馬庫斯塗上真實的顏色。連續髮夾彎象徵曼荼羅的複雜性,也代表了悟的各個階段。

與西藏僧侶繪成的曼荼羅圖案不同,此行並非從內部圓心開始著手,而是從外部輪廓直抵一座早已被繪製完成的華美宮殿——上帝的部落。

時值盛夏。「午後會下雨嗎?」我們用高雄的喧囂估量上帝的心思,興許山頭上將點落幾滴水珠。幸而上帝總是出其不意。

將車子駛入、停妥在觀光局處興建的停車場內,而後躍下車座。仰望清朗的藍天,閉上眼深深吸一口氣,嚐一口城市裡沒有的味道——突然,一陣清冽且猛烈的氣流撲面直擊,吹亂我沈浸的思緒。在海拔一千五百公尺的高山裡,風的力道毫不留情,連雲彩也迅速消散。

上帝,總是出其不意。

涼爽宜人的午間時刻,肚子餓得咕嚕起來。停車場附近有一處木造涼亭,於是借用此處享用自帶的便食。一片參差錯落的竹子林在亭邊枝呀響。

風勢強勁使整座山林都充滿了活躍的氣息,也解放了平日裡條條框框的束縛。


raw-image

飽足了精神體力,徒步來到曼荼羅地的核心,巨木山群,這裡曾是泰雅族人狩獵的寶地,如今已不見大型動物的足印。

轉過山坳,曬出焦黃色的竹子迎在兩側,節節分明而秀逸,亭亭獨立顯高潔。它為來訪的登山客擋住大部分的風,數以千計的葉片和竹枝啪啦啪啦作出脆響。喜歡在林間仰起頭,靜享——陽光,穿過層層疊疊的樹葉,發散出迷濛的美;樹木,隨著鬱鬱蔥蔥的樹冠,輕柔地來回擺動。

這場表演,我很榮幸能完整地參與其中。

走了大約兩公里的平緩路面,接下來是一路向上的斜坡,低頭踏穩每一步,小心翼翼仍免不了將落葉層的外殼踩碎,只怕腳下這片枯黃葉的小小天地,早就形跡不堪⋯⋯漸而自怨自艾起來:上帝的曼荼羅地終究逃不過人類的貪婪糟蹋嗎?隨即又想:何則懊悔!

既已到來,且行且珍惜,留下足跡但不留痕跡,才是對這片土地最好的負責。

一段遙遠的路途,上坡、下坡,矮身從傾頹的枯木底過、縱身從湍急的溪水上走。「阿,是味道溪,那巨木群也不遠了!」我們彼此打氣,共同刻畫出期待可見的近未來。

味道溪,即為 Smangus 的字義,剛才登山口旁立有一塊木板,上面寫著司馬庫斯的由來,畫面感十足。

以前族人常來這片山裡狩獵,並把獵來的肉放在溪水中保存,因為溪水是最天然的冷藏庫,久而久之,溪邊總飄散出一股味道,故稱「味道溪 Smangus」。

raw-image

越接近古老的森林深處,四周越靜謐。

原本伴隨一路刺耳的蟲鳴聲都沈寂了下來,也聽不見風聲,遠處的車輛人聲都消失了。只聽得近處的味道溪,流水潺潺。整座森林籠罩在一股肅穆之中,陽光更加柔和且朦朧。我們自然的降低說話音量,然後各自沐浴在曼荼羅的神聖裡。

我站在巨木前,感受這得來不易的一切,感覺只有自己和自然。

——無論是成熟的綠葉或新發的嫩葉,千年巨木都將它們高高舉起,用堅牢粗壯的樹根,支撐起整個樹木群甚至整座山林。一些我不熟識的藤類植物攀附在樹幹上,是巨木的恢宏遮蔽了大部分的陽光,使得樹下的草木必須另尋他法,依偎生存。然而地面的陰暗潮濕正好適合蕨類植物,蕨類植物用它獨有的方式,繁茂地生長在樹蔭下——

站在這裡,運用理性的觀察和感性的想像,細細聆聽植物的狂想曲,思考著如何活出如大自然般倔強、堅毅、富有善意的生命力。

若非溪水提醒時間正溜噠地走,否則真想停留得更久一點。彼時腦海浮現各種陷入摸黑的險境,且入夜後的蟲蛇會招致惡夢。於是,休息片刻,便原路返回。

回去又是一段六公里長的挑戰。行跡至此,每一舉步就愈發沈重,下坡、上坡,別了巨木群、別了味道溪。

雖再次遠離曼荼羅的核心地帶,但無妨,心中已然繪出一塊屬於自己的曼荼羅地。


raw-image

趁回程時,再看一眼與來時相同的風景,竟有方才沒注意的新發現。被扭斷的巨木橫倒一旁,如擰毛巾般的紋理在樹幹上撕裂開來,大自然的力量看似無情,卻也給新生的枝枒一絲爭頭的希望。

總是聞其聲不見其形的蟲鳴,牠尖銳的聲音有如電鑽機在工地裡辛苦地幹活,來時牠帶來驚異,回時則必須循其聲才安心。樹梢上有一種鳥類,清脆的嗓音好似晶瑩的風鈴在微風中悄悄地撞擊,甚是得人欣賞,來時便有所留意,回時更學牠一起歌唱。

透過與大地的對話,用感官實實在在的體驗,自然而然地想辨別、了解這一切,亦在不知不覺中認識、察覺到自己。

一趟尋找自己的旅程,再去幾次也不膩,因為這是一趟沒有盡頭的求知慾和企圖心。每次走訪,都能重繪一次充滿故事和生命力的曼荼羅地。

raw-image

再次走到左右被竹林環抱的近入口處,它們曾擺動悅耳的聲響迎接訪客踏入這塊境外之地;現下它們與向晚的夕日相攜,在竹林裡撒下耀眼的金黃,雖短暫而記憶深刻。

一個散場的歡迎,歡迎行旅歸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方格子 vocus-avatar-img
2020/09/29
司馬庫斯~~~~~~
Neomi-avatar-img
發文者
2020/09/29
😊
avatar-img
Neomi的沙龍
49會員
49內容數
閱讀是投資,書寫是報酬。
Neom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11/11
嘿,原來你在這裡/那夜你睡得太沉,沒機會看見入夢後的月暈/現在,讓我說給你聽吧。/關於我愛你/關於孤獨/與我獨處
Thumbnail
2020/11/11
嘿,原來你在這裡/那夜你睡得太沉,沒機會看見入夢後的月暈/現在,讓我說給你聽吧。/關於我愛你/關於孤獨/與我獨處
Thumbnail
2020/09/18
2019年5月,我在緬甸停電沒水的日子,走一遭阿嬤口中艱苦的日子。(這不是攻略,只想分享我看到的緬甸。)這是我搭過最長時間的車子,15個小時。仰光最大的長途客運站,緬甸東西南北的交通都在這裡匯集、出發、迎接。車站很大,複雜且擁擠,四處都有流動攤販,賣口香糖玩具藥品衣服等⋯⋯掛在胸前和手上兜售,很像⋯
Thumbnail
2020/09/18
2019年5月,我在緬甸停電沒水的日子,走一遭阿嬤口中艱苦的日子。(這不是攻略,只想分享我看到的緬甸。)這是我搭過最長時間的車子,15個小時。仰光最大的長途客運站,緬甸東西南北的交通都在這裡匯集、出發、迎接。車站很大,複雜且擁擠,四處都有流動攤販,賣口香糖玩具藥品衣服等⋯⋯掛在胸前和手上兜售,很像⋯
Thumbnail
2020/09/11
這是去年的事了。2019年4月,讀完兩本書後,突然有個念頭:想去看看書裡的那個地方。於是,5月,啟程。 (這不是攻略,只想分享我看到的緬甸) 出發前,我在內心設定緬甸可能的模樣,期待能夠一一印證。和以往旅行的心情不同,以前會希望住到乾淨舒適的飯店、吃到美味的道地料理、前往景色優美的地方;
Thumbnail
2020/09/11
這是去年的事了。2019年4月,讀完兩本書後,突然有個念頭:想去看看書裡的那個地方。於是,5月,啟程。 (這不是攻略,只想分享我看到的緬甸) 出發前,我在內心設定緬甸可能的模樣,期待能夠一一印證。和以往旅行的心情不同,以前會希望住到乾淨舒適的飯店、吃到美味的道地料理、前往景色優美的地方;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佐米緃走 位於南山部落的佐得寒山和米羅山(南山),山友們稱之為佐米緃走,其路途中有一顆距今約2500多歲的南山神木(8號)和另一顆9號神木。 二座山頂均無展望終年霧氣籠罩,在濃霧森林裡有千年神木加持,是值得一訪的中級山路線哦~ 起登後不久,路旁大爆發的香菇們吸引著我的目光,
Thumbnail
佐米緃走 位於南山部落的佐得寒山和米羅山(南山),山友們稱之為佐米緃走,其路途中有一顆距今約2500多歲的南山神木(8號)和另一顆9號神木。 二座山頂均無展望終年霧氣籠罩,在濃霧森林裡有千年神木加持,是值得一訪的中級山路線哦~ 起登後不久,路旁大爆發的香菇們吸引著我的目光,
Thumbnail
蟄伏在污染吵雜的都市叢林,全家大小又悶了一年。趁著春節假期,遠離灰色塵世,要去探尋青綠幽勝。
Thumbnail
蟄伏在污染吵雜的都市叢林,全家大小又悶了一年。趁著春節假期,遠離灰色塵世,要去探尋青綠幽勝。
Thumbnail
繼之前被金黃色的山毛櫸美景震撼後,我們一行人又再次探訪北得拉曼,這次主要行程為巨木區。巨木群的步道為一循環線,沿途可欣賞四株紅檜巨木,號稱「四大天王」。
Thumbnail
繼之前被金黃色的山毛櫸美景震撼後,我們一行人又再次探訪北得拉曼,這次主要行程為巨木區。巨木群的步道為一循環線,沿途可欣賞四株紅檜巨木,號稱「四大天王」。
Thumbnail
一走才發現不得了,這個步道竟然整段都有做階梯,而且每100公尺都還有里程柱,里程牌還有新舊之分,這個明顯由政府修建的步道,在地圖上竟然沒有任何的資訊,各個旅遊的訊息似乎也都沒有這個步道的影子,實在是令人詫異至極。也許也因為如此,再加上這個地方實在是太過於邊邊角角,所以
Thumbnail
一走才發現不得了,這個步道竟然整段都有做階梯,而且每100公尺都還有里程柱,里程牌還有新舊之分,這個明顯由政府修建的步道,在地圖上竟然沒有任何的資訊,各個旅遊的訊息似乎也都沒有這個步道的影子,實在是令人詫異至極。也許也因為如此,再加上這個地方實在是太過於邊邊角角,所以
Thumbnail
藏語「岡」:雪、雪山;「仁波齊」=「仁波切」:珍寶、珍貴的—— 「岡仁波齊」即意為「珍貴的雪山」(資料來源:維基百科),靠近瑪旁雍措,神山岡仁波齊彷彿安放的神殿,靜靜地守護這塊土地,記得從某本書上,描述剛仁波齊是被白雪覆蓋的高山金字塔。
Thumbnail
藏語「岡」:雪、雪山;「仁波齊」=「仁波切」:珍寶、珍貴的—— 「岡仁波齊」即意為「珍貴的雪山」(資料來源:維基百科),靠近瑪旁雍措,神山岡仁波齊彷彿安放的神殿,靜靜地守護這塊土地,記得從某本書上,描述剛仁波齊是被白雪覆蓋的高山金字塔。
Thumbnail
在Siraya與Kebalan還沒走到石坑山 海岸一直往山的東側靠過去親吻太陽的臉 天晴時,西邊的山崖秀出白髮 猩猩露出顏面的深邃 溪流是牠在雨中洗澡流下的水跡 一顆顆單石與石輪鑲嵌在村落矮房與石墻中 遺留古時候殘存的記憶
Thumbnail
在Siraya與Kebalan還沒走到石坑山 海岸一直往山的東側靠過去親吻太陽的臉 天晴時,西邊的山崖秀出白髮 猩猩露出顏面的深邃 溪流是牠在雨中洗澡流下的水跡 一顆顆單石與石輪鑲嵌在村落矮房與石墻中 遺留古時候殘存的記憶
Thumbnail
在崁頭山的簡介中,大抵少不了介紹山中造型奇特的巨石。有時候去山裡,是為了樹。這次倒是有機會看到巨大的石壁。說「大」,也僅是我貧瘠經驗中的「大」。在《餘生:賽德克‧巴萊》中,賽德克族人的發源地,那塊「發亮的石頭」,才是真正的「巨大」。在這個起源傳說中,岩石是具有生命力的。
Thumbnail
在崁頭山的簡介中,大抵少不了介紹山中造型奇特的巨石。有時候去山裡,是為了樹。這次倒是有機會看到巨大的石壁。說「大」,也僅是我貧瘠經驗中的「大」。在《餘生:賽德克‧巴萊》中,賽德克族人的發源地,那塊「發亮的石頭」,才是真正的「巨大」。在這個起源傳說中,岩石是具有生命力的。
Thumbnail
有「上帝的部落」之稱的司馬庫斯是新竹尖石鄉最偏遠的泰雅族部落。只有單向的蜿蜒山路能夠抵達,路程相當顛簸。 在1990年代外部道路才舖設至部落,而那之前只能藉由人力搬運物資......
Thumbnail
有「上帝的部落」之稱的司馬庫斯是新竹尖石鄉最偏遠的泰雅族部落。只有單向的蜿蜒山路能夠抵達,路程相當顛簸。 在1990年代外部道路才舖設至部落,而那之前只能藉由人力搬運物資......
Thumbnail
2020/03/14 #秀巒軍艦岩 #司馬庫斯部落 #Koraw生態公園
Thumbnail
2020/03/14 #秀巒軍艦岩 #司馬庫斯部落 #Koraw生態公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