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音樂的人生是一場錯誤(Without music life would be a mistake),哲學家尼采如是說。
話說年輕笨笨時,看見CD的竄起逐步在取代LP黑膠,就將大學時代縮衣節食買下來的黑膠全部丟掉,相當懊惱與後悔。所以,學到一門課,凡是走過的必留下痕跡。有紀錄性價值的東西,還是先不要亂丟;爾後,說不定會有新出路。
在近代數位音頻史上曾出現一個「mono 傳奇」,結合美與力的嶄新爆發戰鬥王,甚至該產品也成形為一個巨大的平台產業。那就是驚動武林萬教的「iPOD」,當時數位隨身聽的天下霸主。
而將數位音樂帶入人間市場的推手卻是CD的問世。CD(Compact Disk),係1980年代由Philips與Sony所協力開發與發表的。
<<< 1982年所發表發行世界第一張音樂CD。>>>
<<< 1979年Sony與Philip發表共同開發CD。>>>
CD音樂的長度,背後還有一段素美的故事呢。當年SONY社長 大賀典雄 決定以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的長度作為CD技術的制式規則。大賀典雄之所以令人懷念,就是他的氣度。Sony曾經有一號小人物,不過是二流大學畢業,高層對他開發”玩具”相當不以為然又瞧不起,唯有大賀典雄背後支持,爾後,世界上才有”Play Station”遊戲機的出現,此人就是 久多良木健;後人稱他為PS之父。PS、PS3與PSP也是出自他手。那時成立的SCE(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只不過是Sony Music旗下的一個小小部門,如今卻是Sony的撈金大命脈。
CD的問世,原本只是為了家電消費市場所設計的,當初並沒有想到CD將來也可以用於電腦上儲存資料與影片圖像的用途。畢竟那個那時候,連386/486處理器的鬼影子都還沒有見到呢,當時電腦的資料儲存還在5.25吋的磁碟片(Floppy)階段,連3.5吋的磁碟都還沒現身呢。
在CD尚未發明之前,音響系統都是屬於「類比式」的,音樂的來源大多是30公分直徑的LP唱片(黑膠唱片)、收音機,以及錄音機(錄音帶)等,CD發明之前對於普羅消費大眾來說,根本就沒有數位音響系統可以享受。光就音樂史的單面向來說,CD就算說是繼電晶体(Transistor)、IC積體電路以來最偉大的發明並不為過。
爾後光碟演進的徒子徒孫,創下光芒萬丈的輝煌史詩。 CD-ROM、1987年由Philips公司發表的CD-I(Interactive)、由Kodak及Philips公司共同發表的Photo CD、由Philips/Sony/JVC/Matsushita公司共同開發採用MPEG-1壓縮方式儲存全銀幕的Video-CD(簡稱VCD)、CD-R/CD-RW、MO(Magneto-Optic Disk Drive)、MD(Mini-Disc)、一直到高畫質的DVD與藍光BD/4K 藍光。
CD光碟片的厚度僅有1.2mm,直徑為12公分,我們所見到CD片一面光亮有如鏡面,另一面則是印刷商標用途。其實一片CD片係由一片塑膠底層及一片很薄的金屬層所組成的,再加上保護膜與印刷的標簽一共有四層:分別是透明的塑膠底層、金屬反射層、保護層以及印刷層。
實際上儲存資料的地方,就在於厚度很薄的”金屬反射層”,大多是鋁金屬的材料,也有少數採用黃金或銅合金製成的,用於反射雷射光的訊號。正面的印刷層是可以採用UV油墨,以絲網或平板印刷方式將圖案印在光碟片上。
2019年所登錄的未來技術遺產攸關CD計有兩件,分別是Sony的CDP-101播放機以及D-50攜帶式播放機。這兩台都是音樂愛好者或是隨身聽擁護者心目中永遠的名機。
選定CDP-101的理由,是世界上第一台CD光碟播放器。採用直徑12 cm的非接觸光方式,用數位信號記錄的CD與傳統的LP記錄相比,具有出色的音質和劃時代的操作性,也預示著數位音頻時代的到來。
CD系統由日本索尼與荷蘭的飛利浦(Phillips)合作開發,並實現了國際標準化。
集結了諸如半導體雷射、精密光學讀取頭、錯誤修正演算法和信號處理LSI等最先進的技術來產品化,也對各種關鍵組件的後續開發奠定了基礎。
托盤式的媒介載入方式,也成為後繼機種設計時的典範。之後,不僅作為音頻裝置,也是後續世界標準CD-ROM、CD-R等巨大商業發展的端緒,乃重要的機種。
<<< 1982年10月開始販售的CDP-101 CD唱盤。>>>
選定D-50的理由,是世界上第一個以暱稱“ Discman”販賣的攜帶式CD播放器。索尼的攜帶式CD播放器自從1998年(平成10年)開始統一稱為『CD Walkman』。
590公克的重量,價格不到50,000日元;肯定是劃時代的傑作。
無論是產品設計,還是價格,對於商品的衝擊非常大,也是加速CD普及的催化劑機種,這一點很重要。
<<< 1984的D-50到目前依然是愛好者熱門討論的銘機。>>>
CD的出現這麼早,後續的更高階產品,比如說,SACD(super audio CD)、DVD Audio還有藍光CD等,都未能取代CD。反而,接棒沒成功先成仁。有點像藍光BD似乎也無法幹掉DVD一樣。
CD與DVD給我們的啟示,就是當價格與普及率達到某種高水平,而且消費者對於其功能面也沒有甚麼不滿或是大抱怨時;那要賜它一命嗚呼是很困難的。
當奢華正在流行,時尚風潮也往往就披覆在資訊產品上。那在CD上能玩出甚麼新把戲呢? 大家來動動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