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電子情人夢(24):未來技術遺產 – CD篇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沒有音樂的人生是一場錯誤(Without music life would be a mistake),哲學家尼采如是說。

話說年輕笨笨時,看見CD的竄起逐步在取代LP黑膠,就將大學時代縮衣節食買下來的黑膠全部丟掉,相當懊惱與後悔。所以,學到一門課,凡是走過的必留下痕跡。有紀錄性價值的東西,還是先不要亂丟;爾後,說不定會有新出路。

在近代數位音頻史上曾出現一個「mono 傳奇」,結合美與力的嶄新爆發戰鬥王,甚至該產品也成形為一個巨大的平台產業。那就是驚動武林萬教的「iPOD」,當時數位隨身聽的天下霸主。

而將數位音樂帶入人間市場的推手卻是CD的問世。CD(Compact Disk),係1980年代由Philips與Sony所協力開發與發表的。

raw-image
raw-image

CD音樂的長度,背後還有一段素美的故事呢。當年SONY社長 大賀典雄 決定以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的長度作為CD技術的制式規則。大賀典雄之所以令人懷念,就是他的氣度。Sony曾經有一號小人物,不過是二流大學畢業,高層對他開發”玩具”相當不以為然又瞧不起,唯有大賀典雄背後支持,爾後,世界上才有”Play Station”遊戲機的出現,此人就是 久多良木健;後人稱他為PS之父。PS、PS3與PSP也是出自他手。那時成立的SCE(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只不過是Sony Music旗下的一個小小部門,如今卻是Sony的撈金大命脈。

CD的問世,原本只是為了家電消費市場所設計的,當初並沒有想到CD將來也可以用於電腦上儲存資料與影片圖像的用途。畢竟那個那時候,連386/486處理器的鬼影子都還沒有見到呢,當時電腦的資料儲存還在5.25吋的磁碟片(Floppy)階段,連3.5吋的磁碟都還沒現身呢。

在CD尚未發明之前,音響系統都是屬於「類比式」的,音樂的來源大多是30公分直徑的LP唱片(黑膠唱片)、收音機,以及錄音機(錄音帶)等,CD發明之前對於普羅消費大眾來說,根本就沒有數位音響系統可以享受。光就音樂史的單面向來說,CD就算說是繼電晶体(Transistor)、IC積體電路以來最偉大的發明並不為過。

爾後光碟演進的徒子徒孫,創下光芒萬丈的輝煌史詩。 CD-ROM、1987年由Philips公司發表的CD-I(Interactive)、由Kodak及Philips公司共同發表的Photo CD、由Philips/Sony/JVC/Matsushita公司共同開發採用MPEG-1壓縮方式儲存全銀幕的Video-CD(簡稱VCD)、CD-R/CD-RWMO(Magneto-Optic Disk Drive)、MD(Mini-Disc)、一直到高畫質的DVD與藍光BD/4K 藍光。

CD光碟片的厚度僅有1.2mm,直徑為12公分,我們所見到CD片一面光亮有如鏡面,另一面則是印刷商標用途。其實一片CD片係由一片塑膠底層及一片很薄的金屬層所組成的,再加上保護膜與印刷的標簽一共有四層:分別是透明的塑膠底層金屬反射層保護層以及印刷層

實際上儲存資料的地方,就在於厚度很薄的”金屬反射層”,大多是鋁金屬的材料,也有少數採用黃金或銅合金製成的,用於反射雷射光的訊號。正面的印刷層是可以採用UV油墨,以絲網或平板印刷方式將圖案印在光碟片上。

2019年所登錄的未來技術遺產攸關CD計有兩件,分別是Sony的CDP-101播放機以及D-50攜帶式播放機。這兩台都是音樂愛好者或是隨身聽擁護者心目中永遠的名機。

選定CDP-101的理由,是世界上第一台CD光碟播放器。採用直徑12 cm的非接觸光方式,用數位信號記錄的CD與傳統的LP記錄相比,具有出色的音質和劃時代的操作性,也預示著數位音頻時代的到來。

CD系統由日本索尼與荷蘭的飛利浦(Phillips)合作開發,並實現了國際標準化。

集結了諸如半導體雷射精密光學讀取頭錯誤修正演算法信號處理LSI等最先進的技術來產品化,也對各種關鍵組件的後續開發奠定了基礎。

托盤式的媒介載入方式,也成為後繼機種設計時的典範。之後,不僅作為音頻裝置,也是後續世界標準CD-ROM、CD-R等巨大商業發展的端緒,乃重要的機種。

raw-image

選定D-50的理由,是世界上第一個以暱稱“ Discman”販賣的攜帶式CD播放器。索尼的攜帶式CD播放器自從1998年(平成10年)開始統一稱為『CD Walkman』。

590公克的重量,價格不到50,000日元;肯定是劃時代的傑作。

無論是產品設計,還是價格,對於商品的衝擊非常大,也是加速CD普及的催化劑機種,這一點很重要。

raw-image

CD的出現這麼早,後續的更高階產品,比如說,SACD(super audio CD)、DVD Audio還有藍光CD等,都未能取代CD。反而,接棒沒成功先成仁。有點像藍光BD似乎也無法幹掉DVD一樣。

CD與DVD給我們的啟示,就是當價格普及率達到某種高水平,而且消費者對於其功能面也沒有甚麼不滿或是大抱怨時;那要賜它一命嗚呼是很困難的。

當奢華正在流行,時尚風潮也往往就披覆在資訊產品上。那在CD上能玩出甚麼新把戲呢? 大家來動動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乃塘 (NT)的沙龍
12會員
56內容數
2024/10/31
最近看了一部黛咪摩爾主演的驚悚電影 - 懼裂(The Substance),很難說它是恐怖片,而是對世俗的價值觀以及人性上天生愛美愛年輕存在意識的一種物體性批判吧;片中的啟示,太過度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甚至自己的價值建築在別人身上,肯定不會是好事。走火入魔的可怕就是懼裂將之放至無限大的詭異劇情。
Thumbnail
2024/10/31
最近看了一部黛咪摩爾主演的驚悚電影 - 懼裂(The Substance),很難說它是恐怖片,而是對世俗的價值觀以及人性上天生愛美愛年輕存在意識的一種物體性批判吧;片中的啟示,太過度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甚至自己的價值建築在別人身上,肯定不會是好事。走火入魔的可怕就是懼裂將之放至無限大的詭異劇情。
Thumbnail
2024/10/28
上了年紀才了解,有些人隨著年齡增長,不只邁向年老之路,而且還更為無知愚蠢。從健身館四處林立的場景來看,當前”運動”與”健身”意識高昂,無論是運動中心還是所謂運動俱樂部等多多少少會兼有烤箱三溫暖或是蒸氣浴等設施。多年以來在烤箱就看見了不少江湖奇人,喜歡在感應器(Sensor)上澆冰水將溫度拉升到不可思
Thumbnail
2024/10/28
上了年紀才了解,有些人隨著年齡增長,不只邁向年老之路,而且還更為無知愚蠢。從健身館四處林立的場景來看,當前”運動”與”健身”意識高昂,無論是運動中心還是所謂運動俱樂部等多多少少會兼有烤箱三溫暖或是蒸氣浴等設施。多年以來在烤箱就看見了不少江湖奇人,喜歡在感應器(Sensor)上澆冰水將溫度拉升到不可思
Thumbnail
2023/08/14
有個英文單詞『White Noise』,有人說是白雜訊,也有人說是白噪音。那麼,哪一種說法會是比較貼切呢?我想皆對,要看前後文場合而定吧。  話說在電子和通信工程中的確有一個名詞”White Noise”,是指在所有頻率上具有恆定功率頻譜密度的一種隨機信號。意思也就是說,它在不同頻率下具有相同的強
Thumbnail
2023/08/14
有個英文單詞『White Noise』,有人說是白雜訊,也有人說是白噪音。那麼,哪一種說法會是比較貼切呢?我想皆對,要看前後文場合而定吧。  話說在電子和通信工程中的確有一個名詞”White Noise”,是指在所有頻率上具有恆定功率頻譜密度的一種隨機信號。意思也就是說,它在不同頻率下具有相同的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隨著串流媒體的興起,不少人都選擇轉向網路平台,來收聽自己喜愛的內容,然而那些隨時代封存的實體專輯,又有什麼機會,能再次被拿起欣賞呢?
Thumbnail
隨著串流媒體的興起,不少人都選擇轉向網路平台,來收聽自己喜愛的內容,然而那些隨時代封存的實體專輯,又有什麼機會,能再次被拿起欣賞呢?
Thumbnail
點開索尼的官網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除了大家常見對於索尼比較熟悉的攝影系列、PS、雖然螢幕大小怪怪的手機、耳機、喇叭和音響以外,居然還有時代的眼淚:隨身聽——而且要價不菲!到底這個 Walkman 品牌有怎樣的價值與歷史意義,這篇內容我們就來細細探討。
Thumbnail
點開索尼的官網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除了大家常見對於索尼比較熟悉的攝影系列、PS、雖然螢幕大小怪怪的手機、耳機、喇叭和音響以外,居然還有時代的眼淚:隨身聽——而且要價不菲!到底這個 Walkman 品牌有怎樣的價值與歷史意義,這篇內容我們就來細細探討。
Thumbnail
記得我在 HP 第一次出國是 1985 年12 月至德國巴伐利亞 Bavaria 附近的 Böblingen 二個星期。那是德國南部大城Stuttgart(斯圖加特)附近的工業小鎮,不僅 HP 在此有歐洲最大的工廠,德國的 Bentz (朋馳)生產基地也在此。 同一地點,相隔 75 年的景像。
Thumbnail
記得我在 HP 第一次出國是 1985 年12 月至德國巴伐利亞 Bavaria 附近的 Böblingen 二個星期。那是德國南部大城Stuttgart(斯圖加特)附近的工業小鎮,不僅 HP 在此有歐洲最大的工廠,德國的 Bentz (朋馳)生產基地也在此。 同一地點,相隔 75 年的景像。
Thumbnail
聽音樂的方式實在變得太多元,不過由於載具日新月異,格式多如牛毛,因此透過載具所呈現出來的聲響有好有壞,音質有高有低,但消費者耳朵是雪亮的,但荷包確是緊閉的。而你又喜歡哪種方式呢?數位或傳統?免費還是付費呢?
Thumbnail
聽音樂的方式實在變得太多元,不過由於載具日新月異,格式多如牛毛,因此透過載具所呈現出來的聲響有好有壞,音質有高有低,但消費者耳朵是雪亮的,但荷包確是緊閉的。而你又喜歡哪種方式呢?數位或傳統?免費還是付費呢?
Thumbnail
大姊拿著一卷有著兩個孔洞的白色塑膠盒,走進要跟我借用收音機,我眼睜睜看著姐姐把收音機的嘴巴打開,放進了那兩個孔洞的白色塑膠盒,接著按下一個按鍵,過沒幾秒鐘,神奇的事情發生了!
Thumbnail
大姊拿著一卷有著兩個孔洞的白色塑膠盒,走進要跟我借用收音機,我眼睜睜看著姐姐把收音機的嘴巴打開,放進了那兩個孔洞的白色塑膠盒,接著按下一個按鍵,過沒幾秒鐘,神奇的事情發生了!
Thumbnail
你記憶最深刻的台灣流行歌曲是哪首歌?它曾帶給你怎麼樣的感動?說起台灣流行音樂,可能會先聚焦在「流行」兩個字,最先想起的會是由唱片工業為符合大眾口味所製作的通俗歌曲,即「Pop Song」,但此類的歌曲僅是「Popular Music」的其中一種類,兩者並不相等。
Thumbnail
你記憶最深刻的台灣流行歌曲是哪首歌?它曾帶給你怎麼樣的感動?說起台灣流行音樂,可能會先聚焦在「流行」兩個字,最先想起的會是由唱片工業為符合大眾口味所製作的通俗歌曲,即「Pop Song」,但此類的歌曲僅是「Popular Music」的其中一種類,兩者並不相等。
Thumbnail
卡拉揚大全集   一種聲音載具的革新技術,一位見證與推廣這項技術的人,他是指揮帝王卡拉揚。    打從錄音技術逐漸成熟之始,指揮帝王卡拉揚就非常熱衷,他對於能將聲音重新播放這件事十分有興趣,於是,他開始大量錄音,並著手打造卡拉揚的古典影音圖書館。    最上方這套便是DG唱片公司為紀念指揮大師卡
Thumbnail
卡拉揚大全集   一種聲音載具的革新技術,一位見證與推廣這項技術的人,他是指揮帝王卡拉揚。    打從錄音技術逐漸成熟之始,指揮帝王卡拉揚就非常熱衷,他對於能將聲音重新播放這件事十分有興趣,於是,他開始大量錄音,並著手打造卡拉揚的古典影音圖書館。    最上方這套便是DG唱片公司為紀念指揮大師卡
Thumbnail
沒有音樂的人生是一場錯誤(Without music life would be a mistake),哲學家尼采如是說。  話說年輕笨笨時,看見CD的竄起逐步在取代LP黑膠,就將大學時代縮衣節食買下來的黑膠全部丟掉,相當懊惱與後悔。所以,學到一門課,凡是走過的必留下痕跡。有紀錄性價值的東西,還是先
Thumbnail
沒有音樂的人生是一場錯誤(Without music life would be a mistake),哲學家尼采如是說。  話說年輕笨笨時,看見CD的竄起逐步在取代LP黑膠,就將大學時代縮衣節食買下來的黑膠全部丟掉,相當懊惱與後悔。所以,學到一門課,凡是走過的必留下痕跡。有紀錄性價值的東西,還是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