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ing-In-the-VVorld

Being-In-the-VVorld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Being-In-the-VVorld〉2023-03-05


  數位時代到來之後,人類愈加渴望「壓縮」。我們的CD已經能裝載比過往還要長的聲音、我們的電腦也能夠存放那過去將放滿書櫃的相冊中的所有相片,但遠遠不夠。就像喬治卡林所說,現代人有太多太多東西想要裝起來帶著走。所以,我們必須更進一步地壓縮。於是,我們發明了那些--不只是把中間的空氣擠乾淨--真正的壓縮,所謂的「有損壓縮」。



  現在的小孩子應該很難想像在雲端的時代到來之前,我們有這樣一種需求:把一百多首流行歌拼命地塞到小小的Walkman當中。MP3這一不可思議的格式讓人們可以輕易地散佈與下載未授權的(盜版)音樂。


  我們必須要去篩選哪些歌曲是我們最喜歡的,好讓隨身聽裡裝滿的是我們的愛好和品味。我們會在下課或上課偷偷聽--顯然那不是校規允許的--於是它成了業餘音樂愛好者的秘密基地。



  但總有一些比你更懂一點的人會告訴你:不要用MP3聽,MP3會讓它流失掉一些--我們的耳朵分辨不出來的--重要的東西。雖然一般來說聽不出來,但有些人也許可以,認真聽也許可以。


  在另外一組故事裡面,需要進行圖片輸出的人就更加明白,那些最便於我們在網路上傳播的jpg格式,會在壓縮的過程中消除掉一些「不重要的東西」,我們或許可以用插值的方式來盡可能地「恢復」,但那是虛假的再造,那些「原來的東西」已經永遠地丟失。



  這些所謂的「有損壓縮」是一種人類資料效率演進史上的「斷捨離」。這些資訊科學家與生理物理學家在思考數位壓縮的時候發生了一種「哥白尼轉向」。在「資料的收納術」上達到瓶頸的科學家們關注並利用了人類感知能力的限制,進行了一種Self-hacking,我們蒙蔽與欺騙我們自己。


  將完整的世界剖開,丟掉沒有用的真實,只留下那些我們的感官立即能分別得出的東西,笛卡兒口中的「清晰明辨」,我們對知情的自己扮演那個擅於欺騙的惡魔,對往後的人類扮演上帝。



  現在,我們要在一切資訊領域迎來一樣的事情。


  那像是通道一樣的--雖然經篩選、但畢竟目標是通達的--搜尋引擎將要逐漸向人類的主要生活關閉,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經過生成式轉化模型給出的「有損的」資訊。雖然說哪怕是最純真的人類雙眼也沒有辦法毫無更改地在意識裡生成一個外在世界的無損模擬,但未來我們所接觸到的一切世界,都將是世界的MP3與jpg。


  對人類而言的「相信」與「知道」,也將慢慢地變的和它們在機器人思維中一樣沒有差異。在已經不均勻地散佈在現在的那些未來裡,沒有一種真理是古老的。再好的耳機都不可能讓我們聽見一聲古老的旋律。





到粉絲專頁閱讀:

https://www.facebook.com/PreBluePaper/posts/pfbid02ga9YNY4wvnS3dzvxLqPL3xtnkECvdKWYSZCycQH89aknKhQEFj7dg4LHF4K7i84Ul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02會員
853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前圖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作為一名每天晚上留給自己兩小時坐在電腦前打字的人,今天的行程自然也是這樣。如果要說今年有什麼成就的話:沒有任何一天真的沒挪出時間或寫不出東西。這值得給自己一點微鼓勵(左右手食指快速彼此觸碰六下)。本來還想寫些下個年度的安排,但今日事今日畢,明年的事情,明年再來說。
  我們能看見樓上的房東與樓下的房客,我們能往上走也能往下落。我們會經歷痛苦與不安、焦慮與急躁,但同時又有足夠的支持性社會網絡。我們不是那些「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的人,也不是那些「再怎麼努力都注定要被辜負」的人。我們所要前往的地方既要求著努力,也要求著機運。
  一個真正遵循道德或任何一種規範的所謂「自律」的人,不應該僅僅是遵循一個現存的規範,依樣畫葫蘆地將自己行為成該種規範的形狀。而是,他會去給出一個,按照他自己的形象構造出來的規則。他不是放棄思考,被動地遵循。而是,透過規則,他去將自己展現為自身行為的主人,去透過規則落實自己的價值觀與意志。
  作為一名每天晚上留給自己兩小時坐在電腦前打字的人,今天的行程自然也是這樣。如果要說今年有什麼成就的話:沒有任何一天真的沒挪出時間或寫不出東西。這值得給自己一點微鼓勵(左右手食指快速彼此觸碰六下)。本來還想寫些下個年度的安排,但今日事今日畢,明年的事情,明年再來說。
  我們能看見樓上的房東與樓下的房客,我們能往上走也能往下落。我們會經歷痛苦與不安、焦慮與急躁,但同時又有足夠的支持性社會網絡。我們不是那些「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的人,也不是那些「再怎麼努力都注定要被辜負」的人。我們所要前往的地方既要求著努力,也要求著機運。
  一個真正遵循道德或任何一種規範的所謂「自律」的人,不應該僅僅是遵循一個現存的規範,依樣畫葫蘆地將自己行為成該種規範的形狀。而是,他會去給出一個,按照他自己的形象構造出來的規則。他不是放棄思考,被動地遵循。而是,透過規則,他去將自己展現為自身行為的主人,去透過規則落實自己的價值觀與意志。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前一陣看了一部影片,裡面提到四、五年前超級紅的一款手機小遊戲『旅行青蛙』,突然好懷念。當時還有很多人分析跟討論旅蛙爆紅的原因,還有他背後的故事。 喜歡這個主題的朋友歡迎追蹤專欄,插畫都是我繪製的唷!歡迎追蹤我的IG:)
其實持續寫作沒那麼容易。 我最早的持續寫作源於國小的交換日記,這應該是很多7年級生童年的回憶吧! 國小時不知道為什麼班上一定會分成女生口中的「臭男生」一群、男生口中的「兇巴婆」一群。身為兇巴婆的領頭羊一份子,一定會和班上的好姊妹們有幾本交換日記。
前一陣看了一部影片,裡面提到四、五年前超級紅的一款手機小遊戲『旅行青蛙』,突然好懷念。當時還有很多人分析跟討論旅蛙爆紅的原因,還有他背後的故事。 喜歡這個主題的朋友歡迎追蹤專欄,插畫都是我繪製的唷!歡迎追蹤我的IG:)
其實持續寫作沒那麼容易。 我最早的持續寫作源於國小的交換日記,這應該是很多7年級生童年的回憶吧! 國小時不知道為什麼班上一定會分成女生口中的「臭男生」一群、男生口中的「兇巴婆」一群。身為兇巴婆的領頭羊一份子,一定會和班上的好姊妹們有幾本交換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