箜篌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頹不流。
湘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崑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這首由李賀寫的〈李憑箜篌引〉雖說不長,讀來精采,令人動容!評價亦很高,像清代詩評人方扶南便把此詩與白居易的《琵琶行》、韓愈的《聽穎師彈琴》相提並論,推許為「摹寫聲音至文」。

詩是好詩,可箜篌又啥呢?

就維基百科上的簡單記載,箜篌,是一種撥弦樂器漢時武帝令樂人侯調始造空侯。《風俗通》、《通典》則說是侯調所作。因為制器的人姓,而其聲坎坎,所以叫坎侯。

自古以來,這種樂器便分臥式和豎式兩種。

臥箜篌平放橫彈似,又稱箜篌瑟,也似古箏,是公元前111年產生於漢代的樂器。自宋後失傳,目前在韓國仍有,稱之「弦鶴琴」。

而豎箜篌,又名胡箜篌,經絲綢之路由西域傳來,宛若琵琶或豎琴,則為西洋樂器。

一般而言,箜篌約三尺許.形如半邊木梳,弦數因樂器大小而不同,最少的5根弦,最多的25根弦。

豎箜篌經隋唐至明,數百年的的發展和改進,配合本土的文化習慣,創造出了唐箜篌,明箜篌等新式箜篌。在龜茲石窟的壁畫中,曲項琵琶與豎箜篌常配組出現在「佛說法圖」、「涅般圖」、因緣故事和伎樂天人的供養圖中。

唐代以後的箜篌專指豎箜篌。琴弦一般系在敞開的框架上,用手指撥彈。

箜篌與琵琶、五絃、合稱隋唐俗樂中的絲弦。明代燕樂制度中箜篌直長4尺8寸,並柄上雕龍頭,20絃。

日本奈良正倉院保存有唐代漆豎箜篌殘件,有槽、頸、腳柱、響板、梁等部分,據殘件與相關圖像,音箱當在向上彎曲的曲木上,下方橫木供系弦之用。

自唐以後,演奏箜篌的人越來越少。明清之後,逐漸失傳。直到1930年代才有箜篌複製工作,1959,北京樂器研究所研製明代的箜篌。到70年代,大陸的民樂專家,結合了兩種,研發出「現代箜篌」,形成左右弦的双排列。

若干年前,我曾在新竹山中友人家聆聽豎琴,除了感覺浪漫,還莫名的感覺少了啥?

若干年後,在一部已忘其名的國語片和YT網上,發現,並聽賞了箜篌之音,方感覺到自己念茲在茲的,原是一股壓抑到沛然的鄉愁感。

一時感慨萬千的聯想到,詩有白話的新詩,「現代箜篌」也有了現代面貌,剩下的,便是期待譜製新曲,讓箜篌的演奏者再次感動愛樂者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楊平的沙龍
4會員
18內容數
楊平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3/03
 那日,屈原(約前-約前278)一臉沮喪的來到了江畔,正自嘆息,一名釣者提著釣具漫步而來。瞅了他一眼,想當是心情不錯,信口說了句: 「先生來自城裡?」 他點了點頭。 「來這渡假?」 他搖了搖頭。 「方便說嗎?」 彼此凝目了五七秒,才緩緩道:「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來此‧‧‧」  釣者
Thumbnail
2021/03/03
 那日,屈原(約前-約前278)一臉沮喪的來到了江畔,正自嘆息,一名釣者提著釣具漫步而來。瞅了他一眼,想當是心情不錯,信口說了句: 「先生來自城裡?」 他點了點頭。 「來這渡假?」 他搖了搖頭。 「方便說嗎?」 彼此凝目了五七秒,才緩緩道:「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來此‧‧‧」  釣者
Thumbnail
2021/02/03
 1.愛之開謝 當年,女學霸西蒙波娃已經遇見沙特,滿足了她15%的大腦,乃至一半的心靈。  為此,她感受到生命的乏匱,她相信這是因為缺少不同的愛——這使她寫下讓所有女權主義都都引用過的一句名言:「 我要是兩個人就好了!」  真相是,若找不到那名對的人,縱使把自身分裂成三個、 四個、 一百個,也不會快
Thumbnail
2021/02/03
 1.愛之開謝 當年,女學霸西蒙波娃已經遇見沙特,滿足了她15%的大腦,乃至一半的心靈。  為此,她感受到生命的乏匱,她相信這是因為缺少不同的愛——這使她寫下讓所有女權主義都都引用過的一句名言:「 我要是兩個人就好了!」  真相是,若找不到那名對的人,縱使把自身分裂成三個、 四個、 一百個,也不會快
Thumbnail
2021/01/05
這是個不公的世界。  所謂的文明文化,就是比上一代或另個國族或洲域或城市,少了一些程度的不公。  從心理學或基因的角度觀看,都知道人性有幾個特點:和獸性有大部份的重疊、易受環境影響、社會性的律法與習俗往往能綑綁一生、以及缺乏安全感••等等,不一而足。  百多年來,我輩受西方「薰陶」最多的,從「船堅砲
2021/01/05
這是個不公的世界。  所謂的文明文化,就是比上一代或另個國族或洲域或城市,少了一些程度的不公。  從心理學或基因的角度觀看,都知道人性有幾個特點:和獸性有大部份的重疊、易受環境影響、社會性的律法與習俗往往能綑綁一生、以及缺乏安全感••等等,不一而足。  百多年來,我輩受西方「薰陶」最多的,從「船堅砲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萬壑松風圖>是宋朝畫家李唐在高齡76歲時所畫,此圖被譽為南北兩宋繪畫大成之山水代表作,也是故宮三寶之一。北宋范寬<谿山行旅圖>將潑墨山水古風情調的渺遠而<清明上河圖>將北宋都城開封汴河兩岸的繁榮市井景象,但是<萬壑松風圖>卻還沒有音樂的描繪,於是我想透過音樂創作帶領聽者經歷山谷裡的自然,風起雲湧、
Thumbnail
<萬壑松風圖>是宋朝畫家李唐在高齡76歲時所畫,此圖被譽為南北兩宋繪畫大成之山水代表作,也是故宮三寶之一。北宋范寬<谿山行旅圖>將潑墨山水古風情調的渺遠而<清明上河圖>將北宋都城開封汴河兩岸的繁榮市井景象,但是<萬壑松風圖>卻還沒有音樂的描繪,於是我想透過音樂創作帶領聽者經歷山谷裡的自然,風起雲湧、
Thumbnail
原文 【唐 劉長卿】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解讀 《彈琴》是唐代詩人劉長卿聽琴有感之作。前兩句寫琴聲:七弦琴上那清脆激越的聲音,靜靜聽來,好像是寒風撼動松林的聲音。這古時傳承下來的曲調,我很喜愛,但是,現今人們大都不再彈奏了。 這琴所彈奏的這曲應該是詩人所
Thumbnail
原文 【唐 劉長卿】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解讀 《彈琴》是唐代詩人劉長卿聽琴有感之作。前兩句寫琴聲:七弦琴上那清脆激越的聲音,靜靜聽來,好像是寒風撼動松林的聲音。這古時傳承下來的曲調,我很喜愛,但是,現今人們大都不再彈奏了。 這琴所彈奏的這曲應該是詩人所
Thumbnail
有幸欣賞「中國國家民族交響樂團」及「金舞銀裳舞蹈團」在舊金山灣區的聯合演出,冠上「國家級」的頭銜,果然不同凡響,一陣急鼓引導出開幕曲「喜訊」,交響樂團充分展示出民族音樂及民族樂器的特色,揚琴居中扮演主奏指揮的角色,弦樂的主體京胡南胡在左邊,琵琶月琴古箏在右邊,後側的笛子笙是管樂,音量不足部份小型..
Thumbnail
有幸欣賞「中國國家民族交響樂團」及「金舞銀裳舞蹈團」在舊金山灣區的聯合演出,冠上「國家級」的頭銜,果然不同凡響,一陣急鼓引導出開幕曲「喜訊」,交響樂團充分展示出民族音樂及民族樂器的特色,揚琴居中扮演主奏指揮的角色,弦樂的主體京胡南胡在左邊,琵琶月琴古箏在右邊,後側的笛子笙是管樂,音量不足部份小型..
Thumbnail
完整標題:flute 與「笛;笛子;笛直;笛短;笛長;笛橫;胡笛;笛玉;笛龍;笛笳;笳笛;胡笳;笛羌;風笛;鳳笛;呼笛;吹笛;筩」等的橋接,兼談 Chinese flute 就是「中國笛」嗎?
Thumbnail
完整標題:flute 與「笛;笛子;笛直;笛短;笛長;笛橫;胡笛;笛玉;笛龍;笛笳;笳笛;胡笳;笛羌;風笛;鳳笛;呼笛;吹笛;筩」等的橋接,兼談 Chinese flute 就是「中國笛」嗎?
Thumbnail
何謂「八音」? 「八音」是指傳統樂器的八種材料,也指按照製作材料劃分的八類樂器,如《周禮•春官•大師》提到:「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 琴、瑟被歸類在「絲」。 現在所說的「絲竹」,就是「絲音」和「竹音」的簡稱。
Thumbnail
何謂「八音」? 「八音」是指傳統樂器的八種材料,也指按照製作材料劃分的八類樂器,如《周禮•春官•大師》提到:「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 琴、瑟被歸類在「絲」。 現在所說的「絲竹」,就是「絲音」和「竹音」的簡稱。
Thumbnail
在〈戲開天鵝宴,一宴三十年(五)嚴懲不貸〉裡,提到房玄齡唱出了「有你在君側,宮廷即少聞簫管尺上工」,這整句指的是「沉迷於歌舞昇平的幻象」,簫管則是借代樂器或音樂。
Thumbnail
在〈戲開天鵝宴,一宴三十年(五)嚴懲不貸〉裡,提到房玄齡唱出了「有你在君側,宮廷即少聞簫管尺上工」,這整句指的是「沉迷於歌舞昇平的幻象」,簫管則是借代樂器或音樂。
Thumbnail
法國新民謠樂團 SKÁLD 的成員 Pierrick Valence 拍攝了一系列平均不超過五分鐘的短片,透過簡潔的說明和演奏示範來介紹樂團所使用的民謠樂器。承接上一篇,這一篇將會依序介紹口簧琴、特羅辛根里拉琴、克拉維克里拉琴、薩滿手鼓、號角及德西馬。
Thumbnail
法國新民謠樂團 SKÁLD 的成員 Pierrick Valence 拍攝了一系列平均不超過五分鐘的短片,透過簡潔的說明和演奏示範來介紹樂團所使用的民謠樂器。承接上一篇,這一篇將會依序介紹口簧琴、特羅辛根里拉琴、克拉維克里拉琴、薩滿手鼓、號角及德西馬。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