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托邦:200年後共產黨打造的世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你會同意,人終其一生都在追求自我成就的滿足與圓滿嗎?
你對於「烏托邦世界」的想像又是如何?



自由與民主,真的值得我們捍衛嗎?


一直以來總是信仰著自由、民主與人權無可取代的價值,也在內心深處對大同、沒有隔閡與歧見且穩定安全和樂融融的「烏托邦世界」有所嚮往。

直到我越讀完了奧爾德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的《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後,徹底顛覆了我對社會體系的信仰。書中描述著未來高科技的時代,人類運用試管基因栽培、心理控制、嬰兒反射條件及類嗎啡等打造一個存在階級但是社會祥和穩定,人人有工作、沒有爭執仇恨、不會年老、自由放縱情欲、人人快樂的世界。但在這樣快樂穩定和諧的社會下,相應的代價是思想制約、抑制創造與靈性。

2020改編為美劇的《美麗新世界》

2020改編為美劇的《美麗新世界》


雖然它定調為反烏托邦著作,故事情節中在在強調著思想的自由,人類的本能情感與靈性創造是多麼可貴,實為一本當代具有影響力(影響至今)的預言警世之作。

但是我卻覺得這樣的社會不見得是不好的,覺得赫胥黎撰寫《美麗新世界》的背景設定很有趣也全面,他把許多社會上較易變動的參數抽掉,打造一個極端且無可撼動的世界觀,某種程度來說我甚至覺得這就是健全的烏托邦社會體系該有的樣貌,這樣的背景設定確實很值得令人反思。

raw-image


之後我又去翻閱了同是反烏托邦代表作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的《一九八四》,此著作比較探討「黨」用政治宣傳、思想控制、極權及壓抑統治的方式支配著社會運作(黨對個人的監控、對歷史與現實的操控、強烈意識形態的塑造與偶想崇拜,明目張膽的行動在在都讓人聯想到當今中國共產黨)。讀起來確實是本會令人排斥及警惕的「反」烏托邦之作。
(現實的操弄與極權體制的寓言,在2017年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上世代的著作《1984》一舉再成為當時亞馬遜排行榜的冠軍。)

1984年改編原著上映的《一九八四》

1984年改編原著上映的《一九八四》


但是這兩部著作同樣擁抱極權、階級、思想抑制、意識塑造而生的穩定狀態,只不過《一九八四》裡世界較為灰慘、人們較不快樂。但若是把《美麗新世界》的世界觀當成最終目標,那以較極端的假想:共產黨在50年後極端發展下的社會也許是《一九八四》,200年後也許世界就是《美麗新世界》的樣貌了。



沒有缺點的快樂是幸福嗎?


我相信人類當今就是在這渾沌時代下(變數較多影響層面較廣,往光譜兩側其一慢慢遊走)持續相信自己的真理,最終都會朝著烏托邦與否的兩極走去。

所以,以一個極端對比:
烏托邦代表著,一定程度的階級與統治、抑制思想與學習,甚至是藝術與科學,以徹底制約的運作方式讓群體社會維持在一個極度穩定、和平、人人快樂的狀態;而反烏托邦則是更注重自由、個人思考、靈性創作、自我成長與追求、情感表溢等等,但是相對存在混亂。

以現代的社會思潮來說,奮不顧身地投身民主與自由是件理所當然且必須去付諸行動捍衛的事。但若是將「人的一生終其目標在自我滿足的幸褔感」了解到人類之於天地的渺小且將之為信奉的真理後,身在烏托邦的世界儘管不自由、儘管不思考、不創作,何妨?

人性泯滅,自由是安定的代價,恆定的社會秩序取代人對永恆事物的追尋,我想這也是種個人選擇吧?



(唯一令我思考不得其解的點是,烏托邦世界為了維持穩定,甚至會限制科學的追求,於此人類文明將不再進步,不再改變。所以,人於根本為什麼要進步?為什麼會想要進步?為什麼會拼命的去追求”更好”? 假使在這樣的情況下,人類追求進步會更好嗎?)

#美麗新世界、#一九八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翰的沙龍
4會員
8內容數
林翰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8/07
公評Greta的各項爭議前,我覺得可以先中性地把她當成為環保發聲的網紅就好 她知道自己只是個發起人,她明確地知道真正的抗爭運動不必也不應該在自己身上,但同時她也知道,自己能夠吸引更多聚光燈媒體注意,若藉由這些曝光能更容易地達成她的目的:宣揚環保的理念影響更多的人。
Thumbnail
2021/08/07
公評Greta的各項爭議前,我覺得可以先中性地把她當成為環保發聲的網紅就好 她知道自己只是個發起人,她明確地知道真正的抗爭運動不必也不應該在自己身上,但同時她也知道,自己能夠吸引更多聚光燈媒體注意,若藉由這些曝光能更容易地達成她的目的:宣揚環保的理念影響更多的人。
Thumbnail
2021/03/29
各項戶外運動 從事的人都擁有該項運動獨有的人格特質, 這些不同的特質有時候有高度相關、也有時極度不同。
Thumbnail
2021/03/29
各項戶外運動 從事的人都擁有該項運動獨有的人格特質, 這些不同的特質有時候有高度相關、也有時極度不同。
Thumbnail
2021/03/26
朝聖之路雖始於中古世紀的宗教意涵,但在歐洲已成為熱門的旅遊項目,超過一半的人是為了突破自我極限而前往挑戰,一路上以接近赤裸的孤獨面對自我,或許步行的同時,心靈的疑惑與不安,也能就此消弭。
Thumbnail
2021/03/26
朝聖之路雖始於中古世紀的宗教意涵,但在歐洲已成為熱門的旅遊項目,超過一半的人是為了突破自我極限而前往挑戰,一路上以接近赤裸的孤獨面對自我,或許步行的同時,心靈的疑惑與不安,也能就此消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書中建構的是一個怎樣的美麗新世界呢?美麗的核心思想是「社群、同一、穩定」,一切皆與個人無關,群體高於個人的世界。是透過科技,用盡一切方法滿足人類產生的一切物質慾望,卻忽略了深層的內在提升。美麗新世界的安穩、和平、無災無難,就是透過文化和藝術等內在價值所換取的。人們就像嬰兒一樣,只要有慾望就去滿足。
Thumbnail
書中建構的是一個怎樣的美麗新世界呢?美麗的核心思想是「社群、同一、穩定」,一切皆與個人無關,群體高於個人的世界。是透過科技,用盡一切方法滿足人類產生的一切物質慾望,卻忽略了深層的內在提升。美麗新世界的安穩、和平、無災無難,就是透過文化和藝術等內在價值所換取的。人們就像嬰兒一樣,只要有慾望就去滿足。
Thumbnail
從《一九八四》到《美麗新世界》,最後以《我們》結尾(我的閱讀順序啦),彷彿抽絲剝繭的了解到反烏托邦世界的誕生。「《我們》故事描繪極權監控社會下,人性醒覺後愈來愈不服從的故事,相較《美麗新世界》則直觀地把握了極權主義的非理性面向。奧威爾其後發表的《一九八四》則揉合兩者元素,並坦言受到《我們》啟發。」三
Thumbnail
從《一九八四》到《美麗新世界》,最後以《我們》結尾(我的閱讀順序啦),彷彿抽絲剝繭的了解到反烏托邦世界的誕生。「《我們》故事描繪極權監控社會下,人性醒覺後愈來愈不服從的故事,相較《美麗新世界》則直觀地把握了極權主義的非理性面向。奧威爾其後發表的《一九八四》則揉合兩者元素,並坦言受到《我們》啟發。」三
Thumbnail
相較烏托邦訴求完美理想主義的單調或者單一,和活潑與多元所形成亂中有序的浪漫,後者才是人性所趨吧!
Thumbnail
相較烏托邦訴求完美理想主義的單調或者單一,和活潑與多元所形成亂中有序的浪漫,後者才是人性所趨吧!
Thumbnail
20世紀的黑鏡,反烏托邦政治諷刺小說經典。你渴望一個人人都幸福的世界嗎?每天努力的工作和享樂。不需要設立遠大的目標,因為每個人生下來已被決定了一生所扮演的角色。不必追求固定伴侶,因為人人皆屬於每個人。
Thumbnail
20世紀的黑鏡,反烏托邦政治諷刺小說經典。你渴望一個人人都幸福的世界嗎?每天努力的工作和享樂。不需要設立遠大的目標,因為每個人生下來已被決定了一生所扮演的角色。不必追求固定伴侶,因為人人皆屬於每個人。
Thumbnail
這本小巧吸睛的《美麗新世界》是前些日子在三餘遇上的。久仰此書大名,知道它與《一九八四》和《我們》並列為世界三大反烏托邦小說。已讀過另外兩部,出於集寶心態遂買來拜讀。
Thumbnail
這本小巧吸睛的《美麗新世界》是前些日子在三餘遇上的。久仰此書大名,知道它與《一九八四》和《我們》並列為世界三大反烏托邦小說。已讀過另外兩部,出於集寶心態遂買來拜讀。
Thumbnail
各位長期關注小弟文章的朋友們大家好,在這邊有個重大消息想分享給你們;雖然正式上各大通路還得等到明年一月,但我實在等不及啦——那就是,我協助編輯的第一本科幻小說,由科幻作家唐澄暐翻譯、逗點文創結社出版的新版《美麗新世界》,目前已經可以在台北讀字書店買到了!
Thumbnail
各位長期關注小弟文章的朋友們大家好,在這邊有個重大消息想分享給你們;雖然正式上各大通路還得等到明年一月,但我實在等不及啦——那就是,我協助編輯的第一本科幻小說,由科幻作家唐澄暐翻譯、逗點文創結社出版的新版《美麗新世界》,目前已經可以在台北讀字書店買到了!
Thumbnail
烏托邦代表著,一定程度的階級與統治、抑制思想與學習,甚至是藝術與科學,以徹底制約的運作方式讓群體社會維持在一個極度穩定、和平、人人快樂的狀態;而反烏托邦則是更注重自由、個人思考、靈性創作、自我成長與追求、情感表溢等等,但是相對存在混亂。
Thumbnail
烏托邦代表著,一定程度的階級與統治、抑制思想與學習,甚至是藝術與科學,以徹底制約的運作方式讓群體社會維持在一個極度穩定、和平、人人快樂的狀態;而反烏托邦則是更注重自由、個人思考、靈性創作、自我成長與追求、情感表溢等等,但是相對存在混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