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所有強迫症都超級愛乾淨嗎? 強迫症的迷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患有強迫症的人,都很愛乾淨、整齊嗎?

我很愛摳指甲,每次都要花1個小時,我有強迫症嗎?

強迫症是因童年經驗造成的嗎?

強迫症很容易看出來嗎?

以上是你對強迫症的看法嗎?我們對強迫症或精神疾病的誤解,對受苦於疾患的患者來說,無疑是一種痛苦或是標籤,甚至可能增加他們症狀嚴重性。


raw-image

關於強迫症的迷思

1. 強迫症都很愛乾淨整齊
雖然有些強迫症患者愛乾淨,時常維持環境整潔,但仍有些強迫症患者即使有著愛維持乾淨整齊的行為,但他們是受苦於儀式行為,而非真的想這樣做。有些強迫症患者,家裡環境雜亂,堆滿了很多東西,強迫症與囤積症有很強的關聯性。

2. 強迫症很明顯看得出來
強迫症的外顯行為,譬如來回檢查數次、花費很長時間在洗澡或洗手、重複轉動門把......等等。這些都是我們顯而易見的行為。但有些行為是非常隱蔽的,讓我們以為只有強迫想法,落入不是強迫症的誤解。如重複檢查身體的生命徵象,如心跳。有些強迫症患者,害怕被人知道,會刻意隱藏,他們對自己的症狀有著羞辱感,擔心被批評、嘲笑。

3. 強迫症是童年創傷導致的
強迫症的原因有很多,也許童年經驗是其中原因,但跟其他精神疾病一樣,仍有生物因素、環境因素或其他因素等。

4. 強迫症只是大腦出現了問題
過去研究都證實,強迫症或其他精神疾病是由中樞神經引起的,如強迫症是大腦的神經迴路出現異常,包含前扣帶迴、前側額葉、眼眶額葉、基底核等部位。但漸漸有其他研究發現,免疫系統也有其作用。讓我們看見由下而上的治療脈絡與方式。

5. 強迫症難以治癒
目前已有許多治療方式,證實可以緩解強迫症狀與改善生活品質,如認知行為治療、藥物治療。雖然可能無法徹底去除強迫想法的出現,但可以不受想法的過度侵擾。

6. 跟強迫症說「放輕鬆」
就跟憂鬱症患者說「往好的地方去想」一樣,跟厭食症患者說「你就多吃一點,會很難嗎?」,這些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與之對話。強迫症患者也想放輕鬆,也不願意去想那麼多,但強迫想法就這麼無預警且快速、重複地出現在腦海裡。如果不接受治療,強迫症患者的情況會越來越嚴重,到最後會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

7. 強迫症都有完美主義
很多人以為強迫症的行為是追求完美,例如洗手或洗澡時間過長是過度追求乾淨,不斷擺放在某個位置是過度追求整齊,不斷檢查是過度追求安全。但有時眼見不一定為憑,他們無法擺脫這樣的想法,唯有這樣的行為能幫助他們緩解強烈的情緒,如焦慮。完美主義表現出來的過度自我要求,背後可能是害怕犯錯、失敗。兩者可以說是毫無關係的,但也可能兩者同時並存。

8. 強迫症患者並不曉得自己的非理性行為
正好相反。他們清楚了解自己的想法與行為之間的關聯,儘管知道這是不合理的,但他們仍無法擺脫出現的想法,且無法控制行為。因此,有些人甚至會出現憂鬱情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聽心理沙龍
1.2K會員
177內容數
《聽聽心理說的話 PSYCHOLOGY LISTENING》 「人生不是有待解決的問題,而是等著被經驗的現實。」 心理非心裡,卻也說進您的心裡。這裡有一篇篇的生命經驗、心理治療的看見與心理學知識,轉換為療癒性的文字。當您看了,希望能讓您安住當下。
聽心理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4/12
強迫症(OCD)患者對強迫性的想法、衝動或圖像產生厭惡情緒,情緒禁錮是導致強迫行為的關鍵。文章探討強迫症患者的情緒與語言表達,以及神經科學研究發現的大腦功能異常。此外,介紹了強迫症患者常見的四種情緒:焦慮、憤怒、悲傷和羞愧,以及痛苦耐受性和焦慮敏感性。提供了將情緒融入治療的方法和建議。
Thumbnail
2024/04/12
強迫症(OCD)患者對強迫性的想法、衝動或圖像產生厭惡情緒,情緒禁錮是導致強迫行為的關鍵。文章探討強迫症患者的情緒與語言表達,以及神經科學研究發現的大腦功能異常。此外,介紹了強迫症患者常見的四種情緒:焦慮、憤怒、悲傷和羞愧,以及痛苦耐受性和焦慮敏感性。提供了將情緒融入治療的方法和建議。
Thumbnail
2024/02/22
強迫症 (OCD) 患者經常會對強迫性的想法、衝動或圖像產生厭惡情緒,例如焦慮、恐懼和厭惡。這篇文章介紹了與強迫症相關的神經迴路研究,並探討了形成強迫症的方式。內容包括多個神經迴路模型以及實際例子,以期能提供對強迫症的更深入理解。
Thumbnail
2024/02/22
強迫症 (OCD) 患者經常會對強迫性的想法、衝動或圖像產生厭惡情緒,例如焦慮、恐懼和厭惡。這篇文章介紹了與強迫症相關的神經迴路研究,並探討了形成強迫症的方式。內容包括多個神經迴路模型以及實際例子,以期能提供對強迫症的更深入理解。
Thumbnail
2024/02/18
原本只是微不足道的想法與行為,長期下來,逐漸演變成強迫想法引發了強迫行為,但習慣的強迫行為,可能反過來強化了強迫想法與情緒。譬如因為我害怕髒,所以出現過度清潔的行為,但清潔過度的行為,可能塑造強化我是怕髒的想法。
Thumbnail
2024/02/18
原本只是微不足道的想法與行為,長期下來,逐漸演變成強迫想法引發了強迫行為,但習慣的強迫行為,可能反過來強化了強迫想法與情緒。譬如因為我害怕髒,所以出現過度清潔的行為,但清潔過度的行為,可能塑造強化我是怕髒的想法。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