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亨小傳》:黛西不要的金黃幻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我到現在從來沒參加過任何一場豪奢的派對,對於這種多人場合,本能上會顯露抗拒的心情,不過,說完全不嚮往也是不誠實,起碼我喜歡在各種作品中看宴席的浮光掠影、人與人舉杯之際的相處。而費滋傑羅的長篇小說《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也滿足了我的渴望,再一次,我可以不受傷害地潛入月色映照的派對,始終以旁觀的姿態,看幻夢的升起與破碎。

美國作家史考特·費茲傑羅(F. Scott Fitzgerald)最知名的長篇小說《大亨小傳》於1925年出版。台灣有各種不同的譯本,我讀的是由張思婷翻譯的版本(漫遊者文化,2015年出版)。

小說由敘述者尼克的視角出發,描述1922年的夏季,神秘的蓋茲比在宅邸舉辦一場又一場奢靡的派對,希望藉此讓他再度遇見心中永遠的女神黛西。

在爵士時代的背景下,作者讓這兩名重要角色逐漸靠近彼此,也一度燃起花火,呼應派對樂聲的喧囂,但也顯現出宴席的另一面,人與人之間缺乏深刻的理解,過度將自我為主的幻象投射到他人身上,幾乎總是使得關係變得悲哀。

逐夢的角色們從美國西部搬到東部,在紐約長島飲酒作樂,發光的年代,那時泡影還未消散。費茲傑羅構築出東卵與西卵兩個地點,兩者有著階級的差異,從一開始也就預見未來錯開的交集以及分歧。

蓋茲比在西卵的豪宅遙望東卵碼頭的綠光,那是象徵黛西的家世,一種更高級的光束。隨著兩人重逢,作者一層又一層揭開蓋茲比的神秘面紗,黛西出軌的老公湯姆最後在眾人面前試圖將之擊潰,這場激烈的爭吵,辯論黛西到底「有沒有愛過」,應該是小說的最高潮。

看完小說後,我一開始對身邊的人脫口而出:「黛西真討厭。」這是一個我沒有抱什麼好感的角色(但電影中的黛西,形象似乎比小說中的要好一點)。不過後來再想,可能也有錯怪或誤解了她,因為她美好單純的模樣,總是出自蓋茲比單方面的追溯。

蓋茲比賦予她玫瑰色的印象,卻很少真正問她內心深處在想什麼,就連重逢後也是缺乏勇氣挖掘真實。黛西的勢利、軟弱、猶豫是一種真實沒錯,然而,蓋茲比以為金錢與一廂情願的愛就是全部的解答了。

在蓋茲比與湯姆對峙的部分,蓋茲比對湯姆說:「她從來沒愛過你」、「她愛的是我」,湯姆又說:「隨便你怎麼說,反正她愛的還是我」。一來一往,都在逼黛西「表態」,競逐她的愛,可沒有人要聽她真實的心聲。如果有什麼人在現場,應該會想潑酒在他們身上,你們誰到底可以讓黛西好好講一下。

蓋茲比的幻夢最後破滅,他終其一生要追求親密,別人卻只記得他的派對。生命終點的告別場所,他父親前來,透過尼克的角度才明白,父親竟然也是完全不了解這個兒子的。

派對結束了,酒氣散去後的空虛,似乎只有盡量保持清醒、克制的尼克看得較為清楚。當然他也有他自己的迷茫。小說最後,他要回到美國西部,可能是想起了別人早就遺忘也不願再拾起的初衷。

(是說,查資料的時候看到2013年一篇新聞,標題為「地產開發,借蓋茨比之名」。內文提到曼哈頓上東區有蓋茲比公寓,房地產商人還曾說,想蓋一座像「東卵」的大樓。可是東卵是湯姆住的地方…好吧,別人怎麼想我不太知道,至少我如果夠有錢的話且能選擇的話,應該會比較想要湯姆之外的鄰居。)


《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

  • 漫遊者文化(2015)
  • 作者:F. Scott Fitzgerald
  • 譯者:張思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奇幻蟲的沙龍
5會員
7內容數
奇幻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11/28
2020是動盪的一年,台灣在各方人員的努力下守住了疫情,其他國家則還處在困境中。病毒、死亡、隔離、失業、遠距,太多變化瞬間來到,使得人們重新思索該如何調整,以及,更進一步的,人的價值是什麼,人與人間的關係又是什麼。 在這一年,讀了《愛在瘟疫蔓延時》。
Thumbnail
2020/11/28
2020是動盪的一年,台灣在各方人員的努力下守住了疫情,其他國家則還處在困境中。病毒、死亡、隔離、失業、遠距,太多變化瞬間來到,使得人們重新思索該如何調整,以及,更進一步的,人的價值是什麼,人與人間的關係又是什麼。 在這一年,讀了《愛在瘟疫蔓延時》。
Thumbnail
2020/11/13
身為一個愛書也經常買書的讀者,在這波「不合理折扣戰」的紛爭中,想紀錄一下自己的心情以及疑問。
2020/11/13
身為一個愛書也經常買書的讀者,在這波「不合理折扣戰」的紛爭中,想紀錄一下自己的心情以及疑問。
2020/11/01
如果說,有什麼作品讓我深刻意識到「以女性視角展開的書寫」,這樣的重要性,那一定總是包含了艾莉絲孟若(Alice Munro)。
Thumbnail
2020/11/01
如果說,有什麼作品讓我深刻意識到「以女性視角展開的書寫」,這樣的重要性,那一定總是包含了艾莉絲孟若(Alice Munro)。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閱讀時間:12/9-12/13(五天) 譯者版本:汪芃 讀後感 拜讀完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我隨即投入這本被村上春樹提了無數遍的《大亨小傳》(又譯:了不起的蓋茲比),一心想探個究竟。 對於《大亨小傳》,起初印象僅停留在李奧納多被瘋狂製作成梗圖的舉杯笑容,電影版本我亦是未曾觀看過。
Thumbnail
閱讀時間:12/9-12/13(五天) 譯者版本:汪芃 讀後感 拜讀完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我隨即投入這本被村上春樹提了無數遍的《大亨小傳》(又譯:了不起的蓋茲比),一心想探個究竟。 對於《大亨小傳》,起初印象僅停留在李奧納多被瘋狂製作成梗圖的舉杯笑容,電影版本我亦是未曾觀看過。
Thumbnail
只要是以男主角蓋茲比的「鄰居」第三人稱視角去描述一段發生在權力和金錢非常重要的時期,也探討到人性和愛情的扭曲以及轉折。
Thumbnail
只要是以男主角蓋茲比的「鄰居」第三人稱視角去描述一段發生在權力和金錢非常重要的時期,也探討到人性和愛情的扭曲以及轉折。
Thumbnail
  一個名為蓋茲比的青年,底層出身,白手起家發跡致富,試圖再次追尋昔日戀人。但對方早已嫁人,嫁給和她同樣是上流社會的男子。儘管她也承認過去與蓋茲比的戀情,但卻不想拋棄現在的婚姻。於是,劇情在階級隔閡、衝突和意外中扣合起來,並由此透過人物關係與象徵手法帶出主題:關於夢想的追尋及其幻象的破滅。
Thumbnail
  一個名為蓋茲比的青年,底層出身,白手起家發跡致富,試圖再次追尋昔日戀人。但對方早已嫁人,嫁給和她同樣是上流社會的男子。儘管她也承認過去與蓋茲比的戀情,但卻不想拋棄現在的婚姻。於是,劇情在階級隔閡、衝突和意外中扣合起來,並由此透過人物關係與象徵手法帶出主題:關於夢想的追尋及其幻象的破滅。
Thumbnail
記得以前也到過蔦屋好幾次,彼時還生病,對於許多事都過分敏感,像貓。 於是踏入書店,一晃神便足以讓我想起往事,好像我和誰曾經並肩坐在閱讀席。依稀記得他常犯菸癮,我便順手拿了《美男子與香菸》讀。他注意到了,用殺死貓的語氣復讀了一次標題。我臉皮薄,不習慣在外頭讓氣氛太曖昧,遂告訴他:我很喜歡太宰治,是因《
Thumbnail
記得以前也到過蔦屋好幾次,彼時還生病,對於許多事都過分敏感,像貓。 於是踏入書店,一晃神便足以讓我想起往事,好像我和誰曾經並肩坐在閱讀席。依稀記得他常犯菸癮,我便順手拿了《美男子與香菸》讀。他注意到了,用殺死貓的語氣復讀了一次標題。我臉皮薄,不習慣在外頭讓氣氛太曖昧,遂告訴他:我很喜歡太宰治,是因《
Thumbnail
此時的黛妃正因長期的婚姻失調、輿論的放大檢視、世俗對皇室脫離現實的期望、高度要求自律和滿是束縛的皇家儀禮而身心皆有創傷,出現暴食與幻視的情形。 曾經灑脫自在、夢想著旋轉跳躍的少女,如今深陷在皇室的身份中無法適應又無法逃脫,絕望和窒息的感覺即是一種深深的迷失吧。
Thumbnail
此時的黛妃正因長期的婚姻失調、輿論的放大檢視、世俗對皇室脫離現實的期望、高度要求自律和滿是束縛的皇家儀禮而身心皆有創傷,出現暴食與幻視的情形。 曾經灑脫自在、夢想著旋轉跳躍的少女,如今深陷在皇室的身份中無法適應又無法逃脫,絕望和窒息的感覺即是一種深深的迷失吧。
Thumbnail
為了心愛的女子,遙望著女子家外幽微的綠光、像望著自己生命中的那道光。奮不顧身追愛的樣子,是我們對蓋茲比最大的印象,因為這份純真的愛,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是這麼的難得。但這樣的愛,是真的愛嗎?
Thumbnail
為了心愛的女子,遙望著女子家外幽微的綠光、像望著自己生命中的那道光。奮不顧身追愛的樣子,是我們對蓋茲比最大的印象,因為這份純真的愛,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是這麼的難得。但這樣的愛,是真的愛嗎?
Thumbnail
記得大約25,6歲的時候有機會讀這本書,但是當時沒有共鳴,連一半都讀不下去。這次知道原因了,因為蓋茲比從故事中段才正式登場,這種緩慢的速度,如果沒有耐心是看不下去了(年紀大了就有這個好處)。年紀大了,對時間的概念也會變得敏感。看著蓋茲比一直守護著那失落的五年,不禁為他感到傷神。
Thumbnail
記得大約25,6歲的時候有機會讀這本書,但是當時沒有共鳴,連一半都讀不下去。這次知道原因了,因為蓋茲比從故事中段才正式登場,這種緩慢的速度,如果沒有耐心是看不下去了(年紀大了就有這個好處)。年紀大了,對時間的概念也會變得敏感。看著蓋茲比一直守護著那失落的五年,不禁為他感到傷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