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就開始當低頭族?別讓電子媒體取代父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酒樓或者車廂,我們不時會看到父母讓年幼的孩子把玩手機,播放着益智遊戲或影片來打發時間。然而這樣是否真的對兒童有利呢?教育專家認為,對少於兩歲的孩子來說,最關鍵的是實際接觸這個世界,和身邊的人事交流。讓寶寶使用手機、平板電腦,甚至會妨礙孩子發展五感。不過,對於三歲以上的兒童,專家又指出電子媒體有助孩子學習;圖片、聲音等等可以集中注意力,從而讓他們記住不同知識。
兩歲或三歲,其實差別都不是很大。那麼最重要的是甚麼?相信大家都能想像得到,沒錯,就是家長的角色了。無論是Playgroup、幼稚園還是小學,妥善使用電子媒體都很需要家長或照顧者的監察。電子媒體不是一個讓孩子自生自滅的工具,放任並不等於自主,只有當孩子建立出基本的價值觀,才有能力過濾適合或不適合自己的東西。反之,電子媒體應該充當親子互動的頻道。了解孩子在玩甚麼遊戲、下載了甚麼軟體、一起討論電視節目等,都能夠成為親子溝通的話題,增強彼此的親密感,更能防止孩子接觸不良信息、墮入陷阱。
當然,電子媒體的而且確能幫助兒童學習數字、生字,亦可以減輕父母的負擔。但手機總不能擔當照顧者的角色,許多事物都不是一個屏幕就能替代。親子一起閱讀、到郊野公園遊玩或者跟朋友互動,都是一些非常有意義的活動,具有電子媒體所沒有的功能。電子媒體只能教育孩子學術性、實質的知識,但社交技巧、自我管理、同理心、運動能力等眾多生活中必須擁有的技能,則有賴照顧者帶領孩子從體驗中學習。正所謂身教重於言教,父母也不妨放下手機,跟孩子一起重新體驗生活吧!

參考資料:
Brown, L. L. (2011). When to Introduce Your Child to a Smartphone or Tablet. PBS Parents.
Radesky, J. S., Schumacher, J., & Zuckerman, B. (2015). Mobile and interactive media use by young children: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nknown. Pediatrics, 135(1), 1–3.

有興趣看更多相關文章?一同加入讚賞公民行列,多多支持我吧!謝謝!
avatar-img
4會員
2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ily Chou2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對現代人來說,社交媒體可說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社交媒體一方面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使我們能在任何時刻跟朋友交流,另一方面也帶來不少問題。曾經就有研究指出,長時間使用社交媒體會令人感到不快甚至抑鬱。當張貼帖子得到不多回應,又或者看到朋友吃喝玩樂的照片,都容易令人不開心。但你又有沒有想過,社交媒
大家有看日劇的習慣嗎?以天馬行空卻又發人深思見稱的長篇日劇「世界奇妙物語」,最近推出名為「美人稅」的一集,掀起不少話題。劇中提到美女憑着外貌優勢得到許多好處,對其他人不公平,因此政府要徵收「美人稅」。現實生活中,美人又是否真的「贏在起跑線上」呢? 毫不讓人意外的是,好些研究都發現,美貌對於事業、戀愛
大家可能都會聽過「愛情三角論」,理論指出愛情包括三個重要元素:親密,即心靈上的親近感覺、激情,難以抗拒的互相吸引力和承諾,願意維繫感情和承擔責任。只有擁有這三種元素的愛,才是完美的愛情。相信大家都會認同這三個元素對維繫感情是不可或缺的,但原來它們同樣都有機會破壞感情。接下來將看看承諾對愛情有何不同影
誰都知道投資存在風險,不同產品會有不同的波動性和回報率,但大家又有沒有想到,投資者心態也是其中一個風險?以下將介紹幾個投資者常見的心理誤區,各位考慮選擇哪個投資產品的同時,不妨留意有沒有被這些思考謬誤所影響,齊來做個精明投資者吧! 1. 選擇性偏差(Representative bias) 經驗是構
「心酸往事停在心頭,夜雨觸發這景致,令我憂愁。」相信不少人都有經歷過失戀的痛苦,當中的百般滋味總讓人難以忍受。為了排除失戀的苦悶,有的人會選擇寄情工作,有的則會沉醉於吃喝玩樂,或者跟朋友大吐苦水。不時都會聽到有人說:「今次唔得,咪搵過個囉」來安慰失戀者,而實際上的確有不少以開展下一段戀情來療傷的人。
各位可能會聽說過,曾經有一個實驗,研究人員問小孩子想要現在吃一顆棉花糖,還是等幾分鐘研究人員回來後吃兩顆棉花糖。大部分孩子都抵受不了誘惑,選擇即時吃糖,但餘下那些能夠忍耐的孩子,往後的成長都比按捺不住的出色。他們更加有自信、有決心,成績較好,亦較少問題行為。學者把他們成功的原因總結為「放眼未來」,能
對現代人來說,社交媒體可說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社交媒體一方面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使我們能在任何時刻跟朋友交流,另一方面也帶來不少問題。曾經就有研究指出,長時間使用社交媒體會令人感到不快甚至抑鬱。當張貼帖子得到不多回應,又或者看到朋友吃喝玩樂的照片,都容易令人不開心。但你又有沒有想過,社交媒
大家有看日劇的習慣嗎?以天馬行空卻又發人深思見稱的長篇日劇「世界奇妙物語」,最近推出名為「美人稅」的一集,掀起不少話題。劇中提到美女憑着外貌優勢得到許多好處,對其他人不公平,因此政府要徵收「美人稅」。現實生活中,美人又是否真的「贏在起跑線上」呢? 毫不讓人意外的是,好些研究都發現,美貌對於事業、戀愛
大家可能都會聽過「愛情三角論」,理論指出愛情包括三個重要元素:親密,即心靈上的親近感覺、激情,難以抗拒的互相吸引力和承諾,願意維繫感情和承擔責任。只有擁有這三種元素的愛,才是完美的愛情。相信大家都會認同這三個元素對維繫感情是不可或缺的,但原來它們同樣都有機會破壞感情。接下來將看看承諾對愛情有何不同影
誰都知道投資存在風險,不同產品會有不同的波動性和回報率,但大家又有沒有想到,投資者心態也是其中一個風險?以下將介紹幾個投資者常見的心理誤區,各位考慮選擇哪個投資產品的同時,不妨留意有沒有被這些思考謬誤所影響,齊來做個精明投資者吧! 1. 選擇性偏差(Representative bias) 經驗是構
「心酸往事停在心頭,夜雨觸發這景致,令我憂愁。」相信不少人都有經歷過失戀的痛苦,當中的百般滋味總讓人難以忍受。為了排除失戀的苦悶,有的人會選擇寄情工作,有的則會沉醉於吃喝玩樂,或者跟朋友大吐苦水。不時都會聽到有人說:「今次唔得,咪搵過個囉」來安慰失戀者,而實際上的確有不少以開展下一段戀情來療傷的人。
各位可能會聽說過,曾經有一個實驗,研究人員問小孩子想要現在吃一顆棉花糖,還是等幾分鐘研究人員回來後吃兩顆棉花糖。大部分孩子都抵受不了誘惑,選擇即時吃糖,但餘下那些能夠忍耐的孩子,往後的成長都比按捺不住的出色。他們更加有自信、有決心,成績較好,亦較少問題行為。學者把他們成功的原因總結為「放眼未來」,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很多學理與案例證明,每個成長階段的發展能力指標,只是一個眾數或概數,更多的是要重視個別差異性的存在。幾歲開始可以教導幼童使用剪刀,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必須注重 1.確保工具的安全性。2.不刻意具備目的性。3.需有大人專心陪伴。4.需有大人示範引導。5.引導與鼓勵並重。
Thumbnail
小時候吃太多糖真的對身體不好嗎? 最近的研究發現,不只是小時候吃的糖,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媽媽吃的糖,也會影響你未來的健康喔!
Thumbnail
昨天在幼兒園講「數位時代的親職角色」 分享了些家裡這幾年實際執行的過程 期間也數度經歷孩子崩潰的情緒風暴 但最近這一、兩年 當家庭3C規範建立好後 家庭氣氛和運作上都有了正向的呈現 最近更是陸續出現了我從未想過的美好面貌 這讓我更確信: 建立3C規範並落實執行的過程雖有許多挑戰
Thumbnail
在當今的數位時代,手機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於父母而言,是否應該讓小孩子使用手機一直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議題。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給孩子用手機的教養心得,並探討了贊同給孩子手機的理由,以及如何有效避免孩子手機成癮的方法。
Thumbnail
父母因為手機分心而疏忽了小孩的情緒、互動與安全,國外已經有許多研究與文章探討。以下列出一些重點: 年幼的兒童無法理解父母為什麼看手機,會直接感覺被忽略。 分心的父母,對兒童情緒表達的細微訊號,敏銳度會降低 分心的父母,常會草率地回答或回應小孩
小朋友能不能有好的學習成效,最根本的還是取決於靜態資訊的吸收能力,而具備這種能力之前,必須先有穩定的心性與耐性,這來自於良好的成長環境,關鍵在於長期穩定的父母成長陪伴。 小學時期的學生,大腦還在發育,這段期間最好儘可能推遲 3C 產品的接觸,這些科技產品產生的內容通常有強烈的視聽效果,會讓發育期的
Thumbnail
數位時代下,電子設備已成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然而,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負面影響。本文探討如何有效管理孩子的屏幕時間,幫助家長平衡孩子的學習與娛樂。
Thumbnail
《論語/衞靈公》 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呃,感謝諸位深情厚意,願意聆聽咱說這麼久的「廢話」,譴責完惠特科技Kenny,所有cMoney毀謗本蛙網站、假冒的FB網站、冒名的LINE群組同步停止活動,內容刪到一篇不剩 總知道事情的真相了吧
Thumbnail
三歲的阿妮因為擁有許多人的愛,讓她的心情溫暖穩定,甚至能擺脫困難的時期。在一個晚餐時間結束後,她問起為什麼太陽還沒回家,而哥哥以及太陽太愛他們而捨不得離開照顧別人。
Thumbnail
【友達限定 #125】只要這三種東西、三種場所,就很滿足了~七十歲的極簡人生~|《布蘭達&維尼布得布説私密達》Video Podcast EP13 又讀完一本書嚕~開心~🥳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很多學理與案例證明,每個成長階段的發展能力指標,只是一個眾數或概數,更多的是要重視個別差異性的存在。幾歲開始可以教導幼童使用剪刀,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必須注重 1.確保工具的安全性。2.不刻意具備目的性。3.需有大人專心陪伴。4.需有大人示範引導。5.引導與鼓勵並重。
Thumbnail
小時候吃太多糖真的對身體不好嗎? 最近的研究發現,不只是小時候吃的糖,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媽媽吃的糖,也會影響你未來的健康喔!
Thumbnail
昨天在幼兒園講「數位時代的親職角色」 分享了些家裡這幾年實際執行的過程 期間也數度經歷孩子崩潰的情緒風暴 但最近這一、兩年 當家庭3C規範建立好後 家庭氣氛和運作上都有了正向的呈現 最近更是陸續出現了我從未想過的美好面貌 這讓我更確信: 建立3C規範並落實執行的過程雖有許多挑戰
Thumbnail
在當今的數位時代,手機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於父母而言,是否應該讓小孩子使用手機一直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議題。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給孩子用手機的教養心得,並探討了贊同給孩子手機的理由,以及如何有效避免孩子手機成癮的方法。
Thumbnail
父母因為手機分心而疏忽了小孩的情緒、互動與安全,國外已經有許多研究與文章探討。以下列出一些重點: 年幼的兒童無法理解父母為什麼看手機,會直接感覺被忽略。 分心的父母,對兒童情緒表達的細微訊號,敏銳度會降低 分心的父母,常會草率地回答或回應小孩
小朋友能不能有好的學習成效,最根本的還是取決於靜態資訊的吸收能力,而具備這種能力之前,必須先有穩定的心性與耐性,這來自於良好的成長環境,關鍵在於長期穩定的父母成長陪伴。 小學時期的學生,大腦還在發育,這段期間最好儘可能推遲 3C 產品的接觸,這些科技產品產生的內容通常有強烈的視聽效果,會讓發育期的
Thumbnail
數位時代下,電子設備已成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然而,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負面影響。本文探討如何有效管理孩子的屏幕時間,幫助家長平衡孩子的學習與娛樂。
Thumbnail
《論語/衞靈公》 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呃,感謝諸位深情厚意,願意聆聽咱說這麼久的「廢話」,譴責完惠特科技Kenny,所有cMoney毀謗本蛙網站、假冒的FB網站、冒名的LINE群組同步停止活動,內容刪到一篇不剩 總知道事情的真相了吧
Thumbnail
三歲的阿妮因為擁有許多人的愛,讓她的心情溫暖穩定,甚至能擺脫困難的時期。在一個晚餐時間結束後,她問起為什麼太陽還沒回家,而哥哥以及太陽太愛他們而捨不得離開照顧別人。
Thumbnail
【友達限定 #125】只要這三種東西、三種場所,就很滿足了~七十歲的極簡人生~|《布蘭達&維尼布得布説私密達》Video Podcast EP13 又讀完一本書嚕~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