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 生活自理備忘白板

DIY 生活自理備忘白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十月底開始包子老師就開始預告家長,為了提早讓大班的小朋友準備小學生活,十一月開始老師不再幫忙檢查書包,沒帶回家的物品要用一塊錢來跟老師換。另外,加上上學前跟睡前要做的事情,小衫常常會遺漏,乾脆自製一個備忘白板試試看效果如何。文章最下方有檔案下載連結喔~

raw-image

首先,先列了一下清單一天要做的任務有哪些,連吃早餐、吃晚餐也包含在內,主要是讓他習慣使用這個白板。等之後他遺漏事情慢慢減少,可以慢慢替換成別的任務或是從白板上移掉。

再來是排版上,真的讓我蠻苦惱的。一天中的任務太多了,加上小衫還不會看國字,一定要搭配圖片。 於是,先在 Pinterest 上面收集了一些想法。

本來屬意照著右中、右下的圖片

本來屬意照著右中、右下的圖片

後來無意中瀏覽到一篇收納專家寫的《小一新生的自我管理|備忘白板小幫手》,就覺得更適合。於是,參考了他的排版,做了一些修改,完成了我們的備忘白板。

raw-image

材料

1. 剪刀
2. 口紅膠
3. 護貝膜(非必要)
4. 護貝機(非必要)
5. 寬40公分 x 長30公分白板:1個

取自九乘九購物網

取自九乘九購物網

6. 2 x 3 背膠軟性磁片:1包

raw-image

7. 造型磁鐵:24個

raw-image

8. 彩色膠帶:1卷

raw-image

9. 列印出來的任務清單以及完成圖示

早上任務清單

早上任務清單

晚上任務清單

晚上任務清單

OK圖示

OK圖示

製作步驟

1. 將OK圖示剪下來,並黏貼在任務背面(有時,因為雙面列印會有移位的問題,這樣做雖然比較耗時,但是可以避免出錯)。

raw-image

2. 護貝任務清單(非必要,但是會比較耐用)。

raw-image

3. 剪下標題以及每一個任務。

4. 在標題後面黏上軟性磁片。

5. 用彩色膠帶貼在白板上,規劃區塊。

6. 把標題與任務清單貼在白板上,就完成啦~

avatar-img
Lalamon的沙龍
19會員
35內容數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遲緩兒的比例約 7%,而台灣每年通報早療的比率只有 2%。 帶著我們的孩子一起前進,我們希望讓更多人知道早療的及時性,跟對孩子未來的影響有多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Lalamo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之前已經跟大家分享居家的動態活動、靜態活動內容,而這兩者的活動交替進行效果會最好。那一天之中,要怎麼安排這兩種活動呢?有規律的作息,小孩才知道什麼時間應該做什麼事情。不會等到洗澡睡覺時間,開始哭鬧著說:『我不要收玩具』、『我不要洗澡』、『我還要玩』等等讓父母抓狂的言語。
之前已經跟大家分享過動態活動,而靜態活動必須同時與動態活動交替進行,以促進孩子全面性的發展。而我們從幼兒園停課的第一天就開始規劃的每天作息表,靜態活動都是緊接著動態活動,大家一起來看看,疫情期間我們玩了哪些靜態活動呢?
從幼兒園停課的第一天就開始規劃了每天的作息表,其中很重視的活動之一就是每天早上的『出汗性大肌肉運動』,並且與靜態活動輪替。今天剛好參加了一場小衫、小饅去早療的冠新復健科診所舉辦的講座:『與孩子共創疫情新生活 -- 幫孩子重建規律生活作息、豐富日常生活』。
之前已經跟大家分享居家的動態活動、靜態活動內容,而這兩者的活動交替進行效果會最好。那一天之中,要怎麼安排這兩種活動呢?有規律的作息,小孩才知道什麼時間應該做什麼事情。不會等到洗澡睡覺時間,開始哭鬧著說:『我不要收玩具』、『我不要洗澡』、『我還要玩』等等讓父母抓狂的言語。
之前已經跟大家分享過動態活動,而靜態活動必須同時與動態活動交替進行,以促進孩子全面性的發展。而我們從幼兒園停課的第一天就開始規劃的每天作息表,靜態活動都是緊接著動態活動,大家一起來看看,疫情期間我們玩了哪些靜態活動呢?
從幼兒園停課的第一天就開始規劃了每天的作息表,其中很重視的活動之一就是每天早上的『出汗性大肌肉運動』,並且與靜態活動輪替。今天剛好參加了一場小衫、小饅去早療的冠新復健科診所舉辦的講座:『與孩子共創疫情新生活 -- 幫孩子重建規律生活作息、豐富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