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路上看美國房子(上篇)

2020/11/04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Frank Lloyd Wright為自己及家人蓋的Taliesin(在威斯康辛州的Spring Green)。
在公路旅行中,有很多的車窗風景,是美國房子。美國的建築,極有可談,更極有可看。尤其一個個舊時村鎮自車上那樣的經過看去,簡直太賞心悅目又太馳騁想像了。
尤其是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前段的建築,是人類住得極好卻又常蓋得不那麼故作「恆存千年」的那種「只是給人住的」平民式屋舍,是最好的真實鎮民建築。而太多的大建築家像Frank L. Wright、Cass Gilbert、Bernard Meybeck、Richard Morris Hunt….他們雖設計無數的名作,但他們幼時是看這類房子住這類房子長大的。並且很諷刺的,有時他們設計的房子,以我的視角,未必比那些老年代無名的家宅更好。以Oak Park的房子言,Wright的房子那麼多,但比旁邊的老早就存在的「土著宅」,竟然你站在那些宅子前流連更久。
Cass Gilbert在紐約蓋的Woolworth Building,Louis Sullivan在聖路易蓋的Wainwright Building,McKim, Mead & White蓋的Knickerbocker Trust Company何其的宏偉,但那是公共建築。他們自己住的,有可能只是小小的木造house。不,多半也不見得,他們或許在大城市的郊外,會建成「別墅式」的家園,像另一個建築師Charles Platt,他在芝加哥郊外的Lake Forest蓋的Villa,或是在紐約郊外Mt. Kisco的Woodston所為。
只是不可能蓋得太豪奢。像Greene & Greene兄弟幫產業大亨David B. Gamble蓋在洛杉磯郊外Pasadena 的Gamble House,或是Julia Morgan幫報業大亨赫斯特(William R. Hearst)蓋在中加州San Simeon的台灣旅遊團常稱的「赫式古堡」(La Casa Grande)等。或像McKim, Mead & White在赫德遜河邊Poughkeepsie鎮為Vanderbilt蓋的Vanderbilt Mansion。
但也不可能太過簡略,只是一幢木造兩層樓,僅五、六房間,中型前門門廊,小型後院的那種中產階級平民家宅。
如果是,那這個建築師就更厲害了。如果是,那這幢小小木造house必然有其高明雅緻之處。
當然,一定有這樣的建築師。只是如果他已是名家,多半會把自家蓋成,好比說,像Frank Lloyd Wright為自己及家人蓋的Taliesin(在威斯康辛州的Spring Green)。
Wright 生於一八六七年,是中國的孫中山、吳稚暉、黃賓虹同樣的時代。但孫中山等人他們能在中國大地上住上比較建築清亮、光線空氣透爽的房子嗎?先別說是否可以按自己意思或社會上懂建築或過日子觀念之人的意思來建造房子?
但明朝的文徵明、文震亨、馮夢龍(1574~1646)所住的蘇州有多少的好房子、好園林,甚至到清朝的沈三白(1763~1825),在蘇州過日子的品味,也必不差……
然自清中期至民國初年,再到今日,蘇州的建築,或全中國各地的建築,能透露出百姓把日子過得自在、過得簡略中見舒適、甚至在美感上也可以教老外欽羨的那份情景嗎?
我這裡無意說中國沒蓋好、美國蓋得好這個論題。只想說,在美國,車行中看人住的房子,真是好多濃郁的,人在土地上生出房屋的美好感覺。主要是人怎麼想事情、人怎麼活命過日子、人怎麼表露他的美,都可以在房子外頭一瞥就瞥到了。
美國穿城過鎮,沿街走巷,太多房子寓目,幾乎不會想到哪幢房子是建築師的手筆。從沒這個念頭。只會眼裏看到「哪幢是好看的」、「哪幢是怎麼看都順眼的」這種觀念。
也於是,這就是最真實的美學。這就是老百姓的美學。所以一看芝加哥附近Wright設計的房子,馬上知道這是他的房子,而完全忘了去審視這幢房子美不美,忘了先打量這房子本身的外觀。故而有時這類名家的作品,反而使你不去自然地、自發地察看它本我的美醜。
所幸這樣的房子,在整個美國大地上不算多。
那些只是住人的、容納家庭的、各式各樣的房子,已經教人目不暇給了,也已經可以想像出極多的小鎮故事了。並且自車窗看去已感到頗能洞悉了,絕不需進到屋內去窺矣。
這就是我門外漢的哲學。只看,不深究。
一條路上看過去,如果是 good neighborhood(好社區),往往一幢幢木造二樓或三樓,間插著一些一樓平房,不管是可容納八人十人的大型家庭,或只住一兩人的小房子,皆有一個必然的有機外觀,即:它還是它自己聳立在那廂的大小。就像人一樣,有個子大的,有個子小的,但就是一個人的大小。是一個「一體感」的房子。而不是增建的、延伸的、添補加大的。
就因為這種人味,每一幢房子都有自己的相貌。每一幢都不一樣。但每一幢和另一幢皆有相近的結構與基本的佈局。
但就是每一幢不一樣。這有一點道出了早年每人是按自己想要的樣子而建出來的。尤其是拓荒年代。他們自己砍木自己豎柱架樑蓋出來的。這種「自己要的樣子」,流露在哪怕已是建商成群蓋出來的這整條街上的幾十幢房子裏。
不記得曾經聽過有人說,一九四四年以前的家宅,猶保持老年代的風味。
的確,五六十年代以後蓋的房子,你就能看出工藝已漸粗略。七八十年代蓋的,更隨便了。
或許因為每幢建得不一樣,每幢皆是木頭撐建起來的,令美國house予人一種充滿歡樂、充滿童趣的「玩具感」。不知道會不會是這個原因,我開車繞街穿巷看房子永遠看不膩。莫非每個玩具後面還有更花樣精巧的另個玩具?
當然不只是社區住宅,田野遠處的穀倉、牲畜的廄寮,也多的是好建物。
但住家,最是能留住目光。不知為什麼?或許它也在回看你。譬似它在等著回答你發問。
你看著它,像是已對它說了一聲嗨。輕聲的,幾乎沒動嘴形的。
而它,也或正要回你,只是還不知說些什麼。只能先看著你。再說,你瞬間就又開走了⋯⋯(未完待續)

追蹤、訂閱《理想的下午2020》,每月$120元即可閱讀每月更新的八篇散文,從歌頌「小時段也是全宇宙」的角度,談把飯吃好、日本賞美與美國狂遊。
► 點此查看更多訂閱方案,也歡迎收聽 方格子X迷誠品 合作的 Podcast 節目【舒國治 X 李明璁|EP2 旅行文學代名詞舒國治】,與你分享為什麼是理想的「下午」。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舒國治
舒國治
舒國治,散文家,一九五二年生於臺北,先習電影,後注心思於文學。遊記中擅寫庶民風土、讀書遊藝、吃飯睡覺、道途覽勝,有時更及電影與武俠。文體自成一格,文白相間,出版有《門外漢的京都》、《臺北小吃札記》、《水城臺北》等著作。現以專題《理想的下午2020》在方格子展開全新寫作計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