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路上看美國房子(上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在公路旅行中,有很多的車窗風景,是美國房子。美國的建築,極有可談,更極有可看。尤其一個個舊時村鎮自車上那樣的經過看去,簡直太賞心悅目又太馳騁想像了。

尤其是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前段的建築,是人類住得極好卻又常蓋得不那麼故作「恆存千年」的那種「只是給人住的」平民式屋舍,是最好的真實鎮民建築。而太多的大建築家像Frank L. Wright、Cass Gilbert、Bernard Meybeck、Richard Morris Hunt….他們雖設計無數的名作,但他們幼時是看這類房子住這類房子長大的。並且很諷刺的,有時他們設計的房子,以我的視角,未必比那些老年代無名的家宅更好。以Oak Park的房子言,Wright的房子那麼多,但比旁邊的老早就存在的「土著宅」,竟然你站在那些宅子前流連更久。

Cass Gilbert在紐約蓋的Woolworth Building,Louis Sullivan在聖路易蓋的Wainwright Building,McKim, Mead & White蓋的Knickerbocker Trust Company何其的宏偉,但那是公共建築。他們自己住的,有可能只是小小的木造house。不,多半也不見得,他們或許在大城市的郊外,會建成「別墅式」的家園,像另一個建築師Charles Platt,他在芝加哥郊外的Lake Forest蓋的Villa,或是在紐約郊外Mt. Kisco的Woodston所為。

只是不可能蓋得太豪奢。像Greene & Greene兄弟幫產業大亨David B. Gamble蓋在洛杉磯郊外Pasadena 的Gamble House,或是Julia Morgan幫報業大亨赫斯特(William R. Hearst)蓋在中加州San Simeon的台灣旅遊團常稱的「赫式古堡」(La Casa Grande)等。或像McKim, Mead & White在赫德遜河邊Poughkeepsie鎮為Vanderbilt蓋的Vanderbilt Mansion。

但也不可能太過簡略,只是一幢木造兩層樓,僅五、六房間,中型前門門廊,小型後院的那種中產階級平民家宅。

如果是,那這個建築師就更厲害了。如果是,那這幢小小木造house必然有其高明雅緻之處。

當然,一定有這樣的建築師。只是如果他已是名家,多半會把自家蓋成,好比說,像Frank Lloyd Wright為自己及家人蓋的Taliesin(在威斯康辛州的Spring Green)。

Wright 生於一八六七年,是中國的孫中山、吳稚暉、黃賓虹同樣的時代。但孫中山等人他們能在中國大地上住上比較建築清亮、光線空氣透爽的房子嗎?先別說是否可以按自己意思或社會上懂建築或過日子觀念之人的意思來建造房子?

但明朝的文徵明、文震亨、馮夢龍(1574~1646)所住的蘇州有多少的好房子、好園林,甚至到清朝的沈三白(1763~1825),在蘇州過日子的品味,也必不差……

然自清中期至民國初年,再到今日,蘇州的建築,或全中國各地的建築,能透露出百姓把日子過得自在、過得簡略中見舒適、甚至在美感上也可以教老外欽羨的那份情景嗎?

我這裡無意說中國沒蓋好、美國蓋得好這個論題。只想說,在美國,車行中看人住的房子,真是好多濃郁的,人在土地上生出房屋的美好感覺。主要是人怎麼想事情、人怎麼活命過日子、人怎麼表露他的美,都可以在房子外頭一瞥就瞥到了。

美國穿城過鎮,沿街走巷,太多房子寓目,幾乎不會想到哪幢房子是建築師的手筆。從沒這個念頭。只會眼裏看到「哪幢是好看的」、「哪幢是怎麼看都順眼的」這種觀念。

也於是,這就是最真實的美學。這就是老百姓的美學。所以一看芝加哥附近Wright設計的房子,馬上知道這是他的房子,而完全忘了去審視這幢房子美不美,忘了先打量這房子本身的外觀。故而有時這類名家的作品,反而使你不去自然地、自發地察看它本我的美醜。

所幸這樣的房子,在整個美國大地上不算多。

那些只是住人的、容納家庭的、各式各樣的房子,已經教人目不暇給了,也已經可以想像出極多的小鎮故事了。並且自車窗看去已感到頗能洞悉了,絕不需進到屋內去窺矣。

這就是我門外漢的哲學。只看,不深究。

一條路上看過去,如果是 good neighborhood(好社區),往往一幢幢木造二樓或三樓,間插著一些一樓平房,不管是可容納八人十人的大型家庭,或只住一兩人的小房子,皆有一個必然的有機外觀,即:它還是它自己聳立在那廂的大小。就像人一樣,有個子大的,有個子小的,但就是一個人的大小。是一個「一體感」的房子。而不是增建的、延伸的、添補加大的。

就因為這種人味,每一幢房子都有自己的相貌。每一幢都不一樣。但每一幢和另一幢皆有相近的結構與基本的佈局。

但就是每一幢不一樣。這有一點道出了早年每人是按自己想要的樣子而建出來的。尤其是拓荒年代。他們自己砍木自己豎柱架樑蓋出來的。這種「自己要的樣子」,流露在哪怕已是建商成群蓋出來的這整條街上的幾十幢房子裏。

不記得曾經聽過有人說,一九四四年以前的家宅,猶保持老年代的風味。

的確,五六十年代以後蓋的房子,你就能看出工藝已漸粗略。七八十年代蓋的,更隨便了。

或許因為每幢建得不一樣,每幢皆是木頭撐建起來的,令美國house予人一種充滿歡樂、充滿童趣的「玩具感」。不知道會不會是這個原因,我開車繞街穿巷看房子永遠看不膩。莫非每個玩具後面還有更花樣精巧的另個玩具?

當然不只是社區住宅,田野遠處的穀倉、牲畜的廄寮,也多的是好建物。

但住家,最是能留住目光。不知為什麼?或許它也在回看你。譬似它在等著回答你發問。

你看著它,像是已對它說了一聲嗨。輕聲的,幾乎沒動嘴形的。

而它,也或正要回你,只是還不知說些什麼。只能先看著你。再說,你瞬間就又開走了⋯⋯(未完待續)


追蹤、訂閱《理想的下午2020》,每月$120元即可閱讀每月更新的八篇散文,從歌頌「小時段也是全宇宙」的角度,談把飯吃好、日本賞美與美國狂遊。
► 點此查看更多訂閱方案,也歡迎收聽 方格子X迷誠品 合作的 Podcast 節目【舒國治 X 李明璁|EP2 旅行文學代名詞舒國治】,與你分享為什麼是理想的「下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舒國治的沙龍
1.8K會員
114內容數
你理想的下午,是什麼樣子?在《理想的下午2020》專題中,舒國治將引領讀者一起從美食、遊記、生活所感,踏往理想午後的真諦。在理想的下午,好好珍惜那突然浮出的美妙空檔,抬頭看一眼夕陽的光暈,啜一口台北人理應擁有的白葡萄酒,嚼幾片彈牙香滑的鵝肉,在咖啡館翻一下日本人精心編出的不懂日文之人也能讀的雜誌⋯⋯
舒國治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11/14
沿著康乃狄克河開車,天已昏暗,河面蕩著浮光,樹影半綠半黑,到達時,原來是一幢透著昏黃燈光、建在林子裡的木造平房,面對著河而立。好一處嬉皮所在,我心道。這時正有一輛紐澤西牌照的Volvo車也要泊進,開車的是個中年婦女,而坐著的,正是兩三年前我在紐約格林尼契村的小酒館Speakeasy見過的...
Thumbnail
2020/11/14
沿著康乃狄克河開車,天已昏暗,河面蕩著浮光,樹影半綠半黑,到達時,原來是一幢透著昏黃燈光、建在林子裡的木造平房,面對著河而立。好一處嬉皮所在,我心道。這時正有一輛紐澤西牌照的Volvo車也要泊進,開車的是個中年婦女,而坐著的,正是兩三年前我在紐約格林尼契村的小酒館Speakeasy見過的...
Thumbnail
2020/11/07
有時候,路程二字,意味著一個鎮又一個鎮的經過。 又這類語言,或說文學,也同時柔順地流露在美國電影裏。它竟然相當地平穩世故,甚至呈現已然極其成熟的美國美感。愛倫坡的詩,林肯、傑佛遜的演講,E. B. White的文章,桃樂西.帕克的諷刺小句,都可以成為百姓在口齒上的吟誦東西...
Thumbnail
2020/11/07
有時候,路程二字,意味著一個鎮又一個鎮的經過。 又這類語言,或說文學,也同時柔順地流露在美國電影裏。它竟然相當地平穩世故,甚至呈現已然極其成熟的美國美感。愛倫坡的詩,林肯、傑佛遜的演講,E. B. White的文章,桃樂西.帕克的諷刺小句,都可以成為百姓在口齒上的吟誦東西...
Thumbnail
2020/10/03
很多人問我,如果想去美國做一趟公路旅行,能推薦一條路線嗎?以下便是我的建議:在 ①紐約 下飛機,先待上兩三天逛逛曼哈頓。吃吃館子、看幾個美術館、散步中央公園。然後驅車向南,先到紐澤西的 ②Princeton,看看大學,略事休息。下一站去 ③費城。或許住一晚。甚至不止一晚⋯⋯
Thumbnail
2020/10/03
很多人問我,如果想去美國做一趟公路旅行,能推薦一條路線嗎?以下便是我的建議:在 ①紐約 下飛機,先待上兩三天逛逛曼哈頓。吃吃館子、看幾個美術館、散步中央公園。然後驅車向南,先到紐澤西的 ②Princeton,看看大學,略事休息。下一站去 ③費城。或許住一晚。甚至不止一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第一次踏上美國國土,為期便長達兩周,基本上周間10天都待在華府,中間的周末快閃紐約2天,有充裕的時間在華府漫遊,悠閒晃過各大著名紀念碑、博物館及政府機關展覽館。本篇以紀念碑、紀念堂為主軸,跟大家開箱去華府必踩的幾個景點,也充當自己的旅遊紀錄。
Thumbnail
第一次踏上美國國土,為期便長達兩周,基本上周間10天都待在華府,中間的周末快閃紐約2天,有充裕的時間在華府漫遊,悠閒晃過各大著名紀念碑、博物館及政府機關展覽館。本篇以紀念碑、紀念堂為主軸,跟大家開箱去華府必踩的幾個景點,也充當自己的旅遊紀錄。
Thumbnail
有錢人住的房子,要求自然跟一般人不一樣。他們口袋麥克麥克,不被貧窮限制想像力,地段要好、景觀一流、依山傍水、房子外型要夠豪華⋯⋯不一而足。來到西班牙巴塞隆納的奎爾公園(Park Güell),就能一探20世紀初葉,建築鬼才高第如何為當時的好野人,規劃出遠離塵囂的豪宅社區。
Thumbnail
有錢人住的房子,要求自然跟一般人不一樣。他們口袋麥克麥克,不被貧窮限制想像力,地段要好、景觀一流、依山傍水、房子外型要夠豪華⋯⋯不一而足。來到西班牙巴塞隆納的奎爾公園(Park Güell),就能一探20世紀初葉,建築鬼才高第如何為當時的好野人,規劃出遠離塵囂的豪宅社區。
Thumbnail
​ 台灣近代史有許多故事與時期。美國援助台灣時期就是台灣走向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歷程。要知道這段美國援助台灣時期來到美軍宿舍歷史街區就能好好探索這一段歷史最佳見證。現在則是一個休閒、餐廳為主的觀光區,美式的建築風格在台灣不多見,走進小鎮之中,彷彿進入美國電影中的南方小鎮的風光。 美軍宿舍歷史街區相關
Thumbnail
​ 台灣近代史有許多故事與時期。美國援助台灣時期就是台灣走向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歷程。要知道這段美國援助台灣時期來到美軍宿舍歷史街區就能好好探索這一段歷史最佳見證。現在則是一個休閒、餐廳為主的觀光區,美式的建築風格在台灣不多見,走進小鎮之中,彷彿進入美國電影中的南方小鎮的風光。 美軍宿舍歷史街區相關
Thumbnail
無論看見了多少臺階, 無論走遍了多少街道, 也不管覆蓋屋頂的是什麼, 或者那片牆的建材有多特殊... 組成一座城市的不是那些, 而是「空間量度」與「過去事件」的關係, 欄杆的高度與翻過欄杆的志願者, 漁網的破洞與修補的老人們閒聊著話當年, 這些記憶, 清晰或模糊的過往, 城市被一
Thumbnail
無論看見了多少臺階, 無論走遍了多少街道, 也不管覆蓋屋頂的是什麼, 或者那片牆的建材有多特殊... 組成一座城市的不是那些, 而是「空間量度」與「過去事件」的關係, 欄杆的高度與翻過欄杆的志願者, 漁網的破洞與修補的老人們閒聊著話當年, 這些記憶, 清晰或模糊的過往, 城市被一
Thumbnail
我喜歡的英國 我喜歡一一幅房子牆邊的壁畫,像是城市藏著小驚喜,或大或小的刺激我的視覺 我喜歡每棟從維多莉亞時期留下的房子,有著建築磚頭跟煙囪 我喜歡家家戶戶在前庭用上喜歡的花草,還有聖誕裝飾天使跟鹿 我喜歡英國涼爽的天氣,晴空萬里時,那陽光像天使光
Thumbnail
我喜歡的英國 我喜歡一一幅房子牆邊的壁畫,像是城市藏著小驚喜,或大或小的刺激我的視覺 我喜歡每棟從維多莉亞時期留下的房子,有著建築磚頭跟煙囪 我喜歡家家戶戶在前庭用上喜歡的花草,還有聖誕裝飾天使跟鹿 我喜歡英國涼爽的天氣,晴空萬里時,那陽光像天使光
Thumbnail
臺灣喜歡把建案取個歐美名字:NY、荷蘭村......;日本則是建一條街:汐留義大利街、東京自由之丘......;中國果然霸氣,以萬戶造鎮的恢宏氣勢將巴黎、倫敦、威尼斯移植境內。
Thumbnail
臺灣喜歡把建案取個歐美名字:NY、荷蘭村......;日本則是建一條街:汐留義大利街、東京自由之丘......;中國果然霸氣,以萬戶造鎮的恢宏氣勢將巴黎、倫敦、威尼斯移植境內。
Thumbnail
人怎麼想事情、人怎麼活命過日子、人怎麼表露他的美,都可以在房子外頭一瞥就瞥到了。 美國穿城過鎮,沿街走巷,太多房子寓目,幾乎不會想到哪幢房子是建築師的手筆。從沒這個念頭。只會眼裏看到「哪幢是好看的」、「哪幢是怎麼看都順眼的」這種觀念。 也於是,這就是最真實的美學。這就是老百姓的美學。
Thumbnail
人怎麼想事情、人怎麼活命過日子、人怎麼表露他的美,都可以在房子外頭一瞥就瞥到了。 美國穿城過鎮,沿街走巷,太多房子寓目,幾乎不會想到哪幢房子是建築師的手筆。從沒這個念頭。只會眼裏看到「哪幢是好看的」、「哪幢是怎麼看都順眼的」這種觀念。 也於是,這就是最真實的美學。這就是老百姓的美學。
Thumbnail
隨著即將到來的11月美國總統選舉,台灣各家媒體幾乎天天都會發表和美國相關的政經新聞與評論,彷彿美國在世界政經局勢所下的每一步棋,都會直接影響到台灣的命運。但真的是這樣嗎?又為什麼會這樣呢?
Thumbnail
隨著即將到來的11月美國總統選舉,台灣各家媒體幾乎天天都會發表和美國相關的政經新聞與評論,彷彿美國在世界政經局勢所下的每一步棋,都會直接影響到台灣的命運。但真的是這樣嗎?又為什麼會這樣呢?
Thumbnail
喜歡觀看辦在飯店客房裡的藝術節,因為平常不太有機會住台北的旅宿,得以用不同的角度做城市觀賞,前兩年都是辦在Home Hotel的「13個房間創作藝術節」今年因故改到同樣位於大安區的富邦藝旅台北大安Folio Hotel Daan Taipei策展...
Thumbnail
喜歡觀看辦在飯店客房裡的藝術節,因為平常不太有機會住台北的旅宿,得以用不同的角度做城市觀賞,前兩年都是辦在Home Hotel的「13個房間創作藝術節」今年因故改到同樣位於大安區的富邦藝旅台北大安Folio Hotel Daan Taipei策展...
Thumbnail
這句話的背後是博學和優雅,更是接受一個不完美世界的樂觀態度。
Thumbnail
這句話的背後是博學和優雅,更是接受一個不完美世界的樂觀態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