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文化
含有「美國文化」共 3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bookarchery的沙龍
2025/06/15
我在億萬豪宅當保母:何謂平等?母職天生?階級流動?
Johnson&Johnson家族的Jamie Johnson曾拍過兩部充滿爭議性的紀錄片,分別為Born rich及1 percenter。裡面說的是金字塔尖(老錢家族為主)繼承者們的工作與生活。 美國女作家Stephanie Kiser,來自北羅德島州,大學於波士頓Emerson colleg
#
女性
#
成長
#
職涯
31
28
老虎奶油
2025/06/15
4
好有趣的紀實記錄!想看👀✨️ 想起很久以前看過一本小說《豪門保姆日記》,也是在聊這方面,但小說畢竟多少有為劇情服務的虛構跟誇大成份,會更好奇作為真實傳記去書寫的視角呢 謝謝分享~
4
bookarchery
發文者
6 天前
1
Claydee 「豪門保姆日記」雙作者是截取曾經當過豪門保姆的經驗來創造小說,所以虛構的地方相較之下應該是多過第一人稱的「我在億萬豪宅當保母」(作者內心活動超豐富,自黑自己跟家族不遺餘力😆),有時寫實到令人心酸😭。該怎麼說,就是沒有比較沒有傷害,一比較都是傷害😂😂😂
1
bookarchery的沙龍
2025/05/15
沒有媽媽的超市(Crying in H Mart):追憶似水,年年年華
2021年,Michelle Zauner出版了這本回憶母親的Memoir。當她住在美國東岸費城一邊想追求音樂夢想,一邊得兼職多份工作維持生計時,她的母親罹患癌症。而她隨即返回美西的奧勒岡尤金,陪著母親抗癌。 隨著Michelle母親的離世後,她的父親賣掉了舊家,準備移居泰國。整理舊家舊物時,母親
#
沒有媽媽的超市
#
回憶錄
#
母親
29
30
氣泡水
2025/05/15
5
媽媽味是任何美食,無法取代的味道吧。
5
bookarchery
發文者
2025/05/15
1
氣泡水 真的是如此,即便按照媽媽說的步驟,每個食材也完美復刻,但味道總是差那麼點。如氣泡水所說,媽媽味是任何美食都取代不了的味道。
1
bookarchery的沙龍
2025/05/13
文學裡的紙醉金迷:是大亨小傳,是了不起的蓋茲比(The Great Gatsby)
1925年,美國作家F. Scott Fitzgerald(費茲傑羅)發表了『大亨小傳』(The Great Garsby)中篇小說。今年2025年,適逢該書出版一百週年,百年前書裡道盡的資本主義本質卻在百年後絲毫未變。變的只是貧富差距更加嚴重,階級流動難度倍增,理想與現實/愛情與麵包的矛盾困境
#
大亨小傳
#
了不起的蓋茲比
#
美國文化
23
33
真然
2025/05/13
6
真是百年經典,整整一百年。 書封面很好看(好像不是重點),社會上的貧富差距問題還是一樣。 這一百年的歷史,歷經二次世界大戰、歷經人類登陸月球、網路時代... 謝謝您的分享,觸發我回想這一百年人類在各方面的進程。
6
bookarchery
發文者
2025/05/14
2
Claydee 書的封面好看好像會更吸引讀者的目光,我也覺得這本版的封面超級燒🤩
2
前圖紙的沙龍
2025/04/09
"Playing Cards":關於撲克牌的語言遊戲
從另一面來說,中文將「Playing Cards」譯作「撲克牌」,反而是一件有趣的事。它揭示了一個歷史的偶然片段:這種牌最開始被中文世界的人普遍認識並定名時,它被理解為「用來玩『撲克』遊戲(也就是那種有著包含葫蘆、順子、同花等各種牌型的、如今有著無數變體的遊戲)的牌」。
#
前圖紙
#
撲克牌
#
語言
6
留言
小芝女看天下
2025/03/16
《馬斯克傳》讀後心得(上):從馬斯克傳與川普,看西方文化的英雄主義與領導價值
馬斯克在美國總統川普宣布競選連任後,關係迅速升溫,而川普第一任任期內兩人的不睦早已如過眼雲煙。隨著我深入閱讀《馬斯克傳》,不禁發現兩位在各自領域引人注目的領袖,在領導風格、媒體操作和人際關係上,展現驚人的相似性,不僅塑造了他們的個人形象,更反映出許多根深蒂固的西方文化價值,與東方文化形成鮮明對比。
5/5
馬斯克傳
#
馬斯克傳
#
閱讀心得
#
川普
25
2
Carry Kuo
2025/03/17
4
好像蠻多人都預測這兩位合作時間難長久,這兩位其實都非典型政治人物而是商人,為了共同目標而妥協合作是很正常的~不過要是左派們太快崩潰就可能有其他變化了XD
4
小芝女看天下
發文者
2025/03/17
2
Carry Kuo 是啊是啊~感覺馬斯克對於人類的理念是因為呼應川普的某些理念,才會願意淌這趟渾水~
2
西方文化史
2024/12/25
「美國藝術」影響法國文化的方式為何?
自 19 世紀後期以來,美國藝術在許多方面影響了法國文化: 美國音樂,特別是爵士樂,對法國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 1900 年代初期的 cakewalk(步態舞)到 1920 年代的狐步舞,再到後來的搖滾樂、R&B、靈魂樂和嘻哈音樂,美國音樂風格重塑了法國的舞蹈、社交互動和音樂品味。
#
美國化
#
法國文化
#
美國文化
喜歡
留言
bookarchery的沙龍
2024/11/28
魔法壞女巫(Wicked):獵巫之前,欲言又止最動聽
不論是歌劇(opera)/歌舞劇(musical)要登上大螢幕,劇迷/影迷都免不了將其拿來與原版做比較。例如,歌劇魅影、悲慘世界,也例如芝加哥、獅子王。魔法壞女巫(Wicked)找來美國流行女歌手Ariana Grande 以及贏得Emmy、Grammy、Tony獎的英國女歌手Cynthia E
#
魔法壞女巫
#
歌舞劇
#
wicked
46
9
氣泡水
2024/11/28
3
我也喜歡女巫類的電影,之前有看過安潔莉娜·裘莉演的「黑魔女:沉睡魔咒」感覺蠻好看的。bookarchery介紹的這部我看了預告片,也是感覺好看,已加入待看清單。😄
3
bookarchery
發文者
2024/11/28
3
氣泡水 黑魔女🙌🙌🙌,我也喜歡看這些反向童話/神話是怎麼用另個視角解讀我們已知的面向。有時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畢竟世界並非一言堂。不同思想碰撞會有不同見解產出,也是很有意思。
3
bookarchery的沙龍
2024/11/08
J.D. Vance:從絕望者之歌(Hillbilly Elegy)到勝選之歌
美國之所以是世界霸權,因為四大支柱,政治力,經濟力,科技力,文化力。川普勝選,Let America Great Again,副總統J. D. Vance跟妻子Usha Vance走入全世界人眼中。 J.D. Vance 在2016年出版個人回憶錄Hillbilly Elegy: A Memoi
#
美國
#
選舉
#
絕望者之歌
32
24
李英華
2024/11/08
4
「外婆斬斷J.D.的toxic friend,即便領著福利餐,卻願意花大錢讓J.D.買高功能計算機讓他能完成學校作業。」 外婆擔任了父母的角色,外婆在女兒身上的教育失敗,在外孫的教育成功,外婆的辛苦用心終於得到回報了
4
bookarchery
發文者
2024/11/08
3
李英華 就如英華所言,凡斯外婆取代母親的角色讓他有家的歸屬感,拉著青少年時期的他,不讓他誤入歧途。
3
bookarchery的沙龍
2024/10/23
滯留生(The Holdovers):對體制批判,對社會省思
今年3月在台灣上映的滯留生(The Holdovers)一片,披著春風化雨(Dead Poets Society)電影的外衣,也夾帶些許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的況味在一眾主流電影中,把觀眾帶回70年代。那是個有線電話及打字機為主的年代,越戰結束,經濟緩步復甦,乍看下,所有
#
美國
#
教育
#
歷史
55
14
安立格
2024/10/23
4
歷史不斷的自我重複,所以說歷史是借鏡似有謬誤,歷史的基因就是如此。
4
bookarchery
發文者
2024/10/23
喜歡
安立格 👍👍👍
喜歡
老蔡書評的沙龍
2024/10/07
我失敗的美式生活:鱸魚的三十年日常觀察與非典型剖析
忙碌的生活中偷看點文化觀察,除了增添點對異文化的某種視角,也看看泱泱大國的日常究竟有多少並不熟悉的元素,對照也是聽說來的其他二手經驗。 從小費文化開始,常聽到疫情後到了米國的友人抱怨小費高昂,也慨歎過數學並沒有亞洲人靈光的社會,小費還殊難計算。追本溯源的討論起這個可能來自奴隸歷史的給予,變成一種消
#
老蔡書評
#
文化觀察
#
西岸
3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