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走入墨西哥城往事,詩意滿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OMA, a very poetic Mexican memory you can wander around

❤ 共賞影友:喜歡電影、想要認真看懂電影、喜歡攝影、懂設計。

★ 務必大螢幕觀賞。

雖然電影都是大螢幕看更有感,但除了小津安二郎的片,和 3D 等技術設計出色的電影,我不常建議若無大螢幕就先不觀看。看小津的片,只覺得所有細節和視角都應該仰望、應該放大,才符合拍攝時的設計,這次看羅馬,卻有一個明確的結論,可以告訴讀者為什麼只建議大螢幕觀看。

因為運鏡的速度。這是一部運鏡決定一半調性的電影,大量的移動都恰恰好是故事本身敘事的速度,也是觀眾眼球追隨畫面的速度,甚至是畫面裡人事物的運動速度。小螢幕幾乎沒有眼球,甚至頭部移動的問題,一切都在雙耳中間的短距離內完成,但大螢幕上,你可以發現自己移動頭部和眼球的速度,剛剛好會是畫面的即時發生速度。如果可以,建議看投影幕,不要看螢光幕。

另外就是慎選影伴,因為這不是一部情節環環相扣、因果相連、事件層出不窮的商業步調電影,又是黑白片,只求聲光效果或情緒發洩的時刻不需要選這部片。因為這部電影有非常強的文學性。

文學性說起來抽象,但拿電影這種文本來當小說理解的話,文學小說的特性往往是人物內在衝突遠大於外在世界的衝突。而且相較於大眾小說,文學小說發掘的人性和感受,反而不是一般人都有的共通經驗,能帶讀者擴充認知的邊界。主角雖然乖靜,但她身上所需要承擔的衝突,和她對衝突的感受,導演的運鏡都很能令人感同身受。

詩意也是聽起來文學而不是電影的語彙,但這部片從起始畫面就詩意流瀉。詩意即使不在文學裡,也能在其他媒介裡。詩意,就是距離帶來的美感。從任何一個概念,帶出與它原始意義不同,而且也沒有直接相關意義的概念,就能有詩意。而且原始概念跟衍生概念的距離愈遠,詩意就愈濃。也就是說,喻依和喻體的概念愈不相干,卻又能連成一氣,就是詩人的功力愈深厚。這部電影,每一個鏡頭都流淌詩意。

因為這部電影詩意滿溢,以下盡量在不透露任何劇情的情況下,做一些墨西哥七〇年代史普,以便體會導演打造的喻依:

  1. 族裔。這不算是導演所打造,只是整個拉丁美洲共有的處境:愈白的人一般就享有愈多的財富和愈高的地位,講正統的西班牙腔西語,甚至是住美國講英語,Mestizo 這種白人和原住民混血的族群次之,而安第斯山脈原住民又次之。
  2. 住宅。故事發生的主要宅院是 30 年代的風格,顯然是家中外婆這一代傳下來的房子。但故事發生的年代是 70 年代,也是現代化正突飛猛進的年代,許多家中設備對 70 年代的產物而言都規格顯舊。
  3. 車子。女性雇主的使用車輛是 Ford Galaxy, 車體很大的美國車,在 70 年代相當於上流家庭的名片。
  4. 飛機。除了故事所發生墨西哥城羅馬區鄰近機場之外,旅遊,甚至是搭飛機旅遊,在 70 年代開始成為令人嚮往且中上之家可能成行的旅遊方式。一來一往的飛機也象徵了正在現代化的年代。
  5. 1971 年 6 月 10 日,Corpus Christi massacre (基督聖體節大屠殺)。這是一個墨西哥當代史上真實發生的事件,以新里昂自治大學和國家理工學院的教職員以學生為主體,重申 1968 年墨西哥學運對政府改革開放的要求。不幸的是,第一波警察攻擊,只有竹棒等武器,學生不以為忤,繼續遊行前進,但第二波的攻擊來的卻是軍方的高速機槍。其中一支被稱為 Los Halcones 飛鷹小隊的武裝勢力,是由美國 CIA 訓練的菁英小組,墨國軍方曾被交代不要阻礙他們的任務。此役死亡人數約 120 人。

用了這麼多文學語彙來談這部片,但這個故事還是除了電影,不必考慮用第二種媒體講述的作品。且不論導演在每個角色出現的第一個場景就能不費台詞交代角色身份和處境,運鏡的視角本身就是一路迤邐的詩篇。

有個影癡朋友說,如果電影之神自己拍一部片,就會是羅馬。我基本上同意,因為羅馬的每一個片段都是滿滿電影語言,步調也跟呼吸一樣自然,觀眾已經不是在看一個劇本怎樣視覺化,而是透過鏡頭找到一個看世界的視角,用雙眼一路逛進 70 年代的墨西哥城,在每個角色的身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麟左馬騳驫
283會員
244內容數
麟左馬,旅美台灣小說家,主要寫科幻跟推理。已出版作品裡最滿意的是《搏落去》
麟左馬騳驫的其他內容
2024/11/14
既然是競賽節目,重點還劃在階級,難道大家第一個期待的不是階級翻轉嗎?
Thumbnail
2024/11/14
既然是競賽節目,重點還劃在階級,難道大家第一個期待的不是階級翻轉嗎?
Thumbnail
2022/12/07
如果還要找出比合議制更英式的東西,就是兩位主持人非常會嘴。
Thumbnail
2022/12/07
如果還要找出比合議制更英式的東西,就是兩位主持人非常會嘴。
Thumbnail
2020/11/30
有些電影跟預告片之間的關係就像是雜誌的封面與內容,不見得完全相符。看預告,你以為這部片是 Vogue 亞洲版,沒想到翻開來是 Monocle,不過攝影風格還是落在時尚雜誌,一切都置中。
Thumbnail
2020/11/30
有些電影跟預告片之間的關係就像是雜誌的封面與內容,不見得完全相符。看預告,你以為這部片是 Vogue 亞洲版,沒想到翻開來是 Monocle,不過攝影風格還是落在時尚雜誌,一切都置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 2022 年電影《醉遊西班牙》,2024 年電影《再見哥雅》和 2016 年的電影《環法心節奏》。這些電影串聯了藝術家、作品與觀眾之間的情感連結,展現了藝術的魅力。不論是作家、藝術家,還是普通的觀眾,每個人心中都可能懷揣著一個夢。而藝術,就是將這些夢境照亮的力量。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 2022 年電影《醉遊西班牙》,2024 年電影《再見哥雅》和 2016 年的電影《環法心節奏》。這些電影串聯了藝術家、作品與觀眾之間的情感連結,展現了藝術的魅力。不論是作家、藝術家,還是普通的觀眾,每個人心中都可能懷揣著一個夢。而藝術,就是將這些夢境照亮的力量。
Thumbnail
成為電影通的第一步,先看這本就對了! 這是一本電影迷會很愛參考書,從感官、技術和文化的不同角度,解析電影作者所要表達的深層意義和觀影人可以留意的細節與思路。簡單摘要一些書中的重點,作為記錄與導讀。
Thumbnail
成為電影通的第一步,先看這本就對了! 這是一本電影迷會很愛參考書,從感官、技術和文化的不同角度,解析電影作者所要表達的深層意義和觀影人可以留意的細節與思路。簡單摘要一些書中的重點,作為記錄與導讀。
Thumbnail
近來,臉書上很多討論評論《巴比倫》是一部「電影的情書」,我們可能需要談論什麼是「情書」。但誠實說,情書跟花式咖啡拉花一樣,只要端上桌,賓主盡歡,哪有什麼規則? 《巴比倫》全片影史致敬不勝枚舉,然而對影史致敬的電影也是不勝枚舉。 在永和喜樂時代最一般的小廳,觀看《巴比倫》時,有幸同場隔壁座位觀眾是一位
Thumbnail
近來,臉書上很多討論評論《巴比倫》是一部「電影的情書」,我們可能需要談論什麼是「情書」。但誠實說,情書跟花式咖啡拉花一樣,只要端上桌,賓主盡歡,哪有什麼規則? 《巴比倫》全片影史致敬不勝枚舉,然而對影史致敬的電影也是不勝枚舉。 在永和喜樂時代最一般的小廳,觀看《巴比倫》時,有幸同場隔壁座位觀眾是一位
Thumbnail
這是我在 Vocus 的第一篇文章!由於還不太確定要寫些什麼,因此就當作是個 soft launch 吧! 趁著勞動節連假,整理一下這屆金馬奇幻影展我的片單,並附上無雷短評
Thumbnail
這是我在 Vocus 的第一篇文章!由於還不太確定要寫些什麼,因此就當作是個 soft launch 吧! 趁著勞動節連假,整理一下這屆金馬奇幻影展我的片單,並附上無雷短評
Thumbnail
《電影的故事:新世代》完完全全滿足了一個影癡對電影的渴望和珍愛,解釋了為什麼總有一群人甘願榨乾一天二十四小時,把大半生活置放近那個巨大的黑盒子裡,和陌生的一群人享受最「親密」的時刻,一起拊掌大笑;一起默默流淚;一同如進入一個共享的「夢境」,體驗一回自己沒有活過的人生。
Thumbnail
《電影的故事:新世代》完完全全滿足了一個影癡對電影的渴望和珍愛,解釋了為什麼總有一群人甘願榨乾一天二十四小時,把大半生活置放近那個巨大的黑盒子裡,和陌生的一群人享受最「親密」的時刻,一起拊掌大笑;一起默默流淚;一同如進入一個共享的「夢境」,體驗一回自己沒有活過的人生。
Thumbnail
近日重溫《悄悄告訴她》感覺再愛電影一次。一部電影竟如此完美地鑲嵌三種藝術形式:舞蹈〈穆勒咖啡館〉、民謠〈Cucurrucucu Paloma〉、默劇《我的小情人》;還有鬥牛表演。將世界最夢幻又真實、最美麗又殘酷的那一面帶到觀眾眼前,就是電影在做的事情。
Thumbnail
近日重溫《悄悄告訴她》感覺再愛電影一次。一部電影竟如此完美地鑲嵌三種藝術形式:舞蹈〈穆勒咖啡館〉、民謠〈Cucurrucucu Paloma〉、默劇《我的小情人》;還有鬥牛表演。將世界最夢幻又真實、最美麗又殘酷的那一面帶到觀眾眼前,就是電影在做的事情。
Thumbnail
近幾年可說達到影視圈的高峰,更把藝術帶到了一個高點,變成現代人不可或缺的娛樂產物!
Thumbnail
近幾年可說達到影視圈的高峰,更把藝術帶到了一個高點,變成現代人不可或缺的娛樂產物!
Thumbnail
新一代的深諳選片之內行觀賞者,他們即使自二十年前開始留意藝術片,不免因錄影帶及後來的Laser disc等便利,而極易探觸到早被歸納好的藝術大師(柏格曼、費里尼)及藝術名作(《四百擊》、《去年在馬倫巴》)。 心懷的藝術片他們,可能會擁抱柯波拉(教父、現代啟示錄)、柯恩兄弟⋯⋯
Thumbnail
新一代的深諳選片之內行觀賞者,他們即使自二十年前開始留意藝術片,不免因錄影帶及後來的Laser disc等便利,而極易探觸到早被歸納好的藝術大師(柏格曼、費里尼)及藝術名作(《四百擊》、《去年在馬倫巴》)。 心懷的藝術片他們,可能會擁抱柯波拉(教父、現代啟示錄)、柯恩兄弟⋯⋯
Thumbnail
雖然電影都是大螢幕看更有感,但除了小津安二郎的片,和 3D 等技術設計出色的電影,我不常建議若無大螢幕就先不觀看。看小津的片,只覺得所有細節和視角都應該仰望、應該放大,才符合拍攝時的設計,這次看羅馬,卻有一個明確的結論,可以告訴讀者為什麼只建議大螢幕觀看:
Thumbnail
雖然電影都是大螢幕看更有感,但除了小津安二郎的片,和 3D 等技術設計出色的電影,我不常建議若無大螢幕就先不觀看。看小津的片,只覺得所有細節和視角都應該仰望、應該放大,才符合拍攝時的設計,這次看羅馬,卻有一個明確的結論,可以告訴讀者為什麼只建議大螢幕觀看:
Thumbnail
如果你真正去看一部默片的話,你會發現它可能會意想不到地喧囂,相比之下,一些有聲電影成熟之後的藝術片,像《紅圈》,反而寂靜到聾啞的地步。這是因為默片自己也知道沉默令人尷尬,所以把配樂鋪得很滿,像一個生怕冷場而不斷切換話題滔滔不絕的主人。
Thumbnail
如果你真正去看一部默片的話,你會發現它可能會意想不到地喧囂,相比之下,一些有聲電影成熟之後的藝術片,像《紅圈》,反而寂靜到聾啞的地步。這是因為默片自己也知道沉默令人尷尬,所以把配樂鋪得很滿,像一個生怕冷場而不斷切換話題滔滔不絕的主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