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文學評論
文學評論
含有「文學評論」標籤的內容
全部共 0 篇文章
排序:發佈日期新到舊
【技術的復興】鑑賞力,誰也奪不去的定風珠
鑑賞力不需要分數與定義,它在你始終寫作閱讀不綴的過程生長、畸變,不管是20、30、40歲,沒有一個人的書單會跟另一個人完全重合。於是,它成為誰也奪不走的你的寫作資本,比如盜文,複製貼上幾個按鍵完成,但可以寫得出作品的是你,擁有好品味加上好筆力的人是你,你才是最珍貴的。
高澄天
發佈於
無人不能寫年代記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22-06-30
5
【評論】堅持全台語文才是「正港」台灣作品,只會把餅越做越小
語言權力機制存在於潛意識。比如我們走在路上,經過一群黃種人以流利英語交談,或以流利菲律賓語交談,當下直觀感受的落差——這再簡單粗暴不過,誰「更高級」、「更文明」。因此,極容易理解為什麼市場上英美日翻譯書絡繹不絕,東南亞語系卻極為罕見,絕不是因為東南亞語系作家技不如人。
高澄天
發佈於
泯滅天使盪遊誌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2022-06-29
7
【書評】真誠,是文學最好的質地--泰戈爾《吉檀迦利》
好人新譯出版泰戈爾詩集《吉檀迦利》(孟加拉語,直譯為「獻給神的讚歌」)是一本經典「聖道」詩集,全書以編號排序收錄103首散文詩,並附錄1921年泰戈爾的諾貝爾文學獎答謝詞、1912年葉慈為英譯本作的序,及1914年紀德為法譯本作的序,讀葉慈和紀德談泰戈爾,如同星空中最燦的星彼此輝映。 殉道式的美
高澄天
發佈於
泯滅天使盪遊誌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22-04-06
9
語言弱智,如蠶食鯨吞:文字弱智化的再商榷
前記:文長台語MODE腎入。不知道用「智障」和「弱智」等生理病症罵人,算不算是沒有思考用字。 百外年來「入聲是三四聲」成做常識,平仄拗來拐去,講這是李白蘇軾才會使無合格律,倯。「中文」是20世紀初期才出現的概念,以早漢字在人讀,「國字」是「國語」硬搶去的,知影了後閣講「入聲是三四聲」嘛無問題。
曾奇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22-03-30
3
閱讀|唯有小說能做到的事—米蘭昆德拉《簾幕》
昆德拉認為,小說的定義和本質,是洞見、發現人性隱晦而尚未被看清楚的面向;是傾聽、深入探究事物的精神。一位優秀的、夠資格的小說家,該要看穿那些所謂的「理所當然」或「平凡無奇」身上,其實披掛著一層「預先詮釋」的簾幕,並像賽萬提斯將唐吉訶德送上征途那樣,將簾幕一舉撕破,直面世界赤裸裸的滑稽模樣。
黃郁書
發佈於
藝文日常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2021-12-01
15
人文筆記|只是當時已惘然:淺談張愛玲〈傾城之戀〉
張愛玲在文學界以小說著稱,而其最大的特色莫過於「蒼涼」二字。張愛玲眾多小說都以悲劇收場,〈傾城之戀〉卻是例外,男女主角的相戀之路即便曲折,卻還是有情人終成眷屬,邁向了圓滿的終曲。這個喜劇結局是否顛覆了張愛玲一貫的寫作手法?還是說,正是因為「圓滿」,反而更加突顯了「蒼涼」的意義?我們來聊聊張愛玲吧!
無鴉片評論
發佈於
無鴉片評論|光影咖啡館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2021-11-28
25
【心得與短評】科幻小說《流浪地球》與《孤獨深處》
《流浪地球》和《孤獨深處》都是中短篇科幻小說集,作者劉慈欣和郝景芳都曾分別獲得雨果獎的肯定,適合一窺風格的異同。
Yen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21-11-11
4
南聲讀後|《書評職人:失憶時代的點書》范銘如
從第一篇文章發表之始,至今為止這支帳號做出的最大改變是,重新省思自己每讀過一本書所寫下的文字是「心得」而非「書評」。字詞使用上的精準除了落實自身作為到底負擔著什麼責任,更促使我事前預習在研究生活中,必須以多麼嚴謹地態度面對手邊正在處理的材料,作為證明自身智識提升的總結。
南聲
發佈於
南聲生生難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021-07-10
3
【書籍推薦】 一本書教你怎麼「玩」文學
【書名】教你讀懂文學的27堂課 【推薦原因】 在工具書當道的年代,純文學是否仍是你心中最浪漫的夢? 許多文學小說讀起來很枯燥,一個老人追著一隻魚跑的故事有什麼好看的?作者為什麼要別強調做愛場景?那個小說男主角33歲、頭上還有傷痕?484很像聖經裡面的某個角色?
雜糧貓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21-05-24
2
王國維《人間詞話》要旨撮述
在《人間詞話》中,王國維以為詞的高下優劣,繫於境界。有境界則自成髙格,自有名句。 境界有「造境」、「寫境」之分,「造境」成就理想派,「寫境」成就寫實派,惟二者有時頗難分別,因大詩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寫之境,亦必鄰於理想。 境界復有「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之分。「無我之境」,人惟於靜中得之。「
汶俊 (筆名:無言)
發佈於
書史小齋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21-03-30
1
領取見面禮
只要設定追蹤作者,即可享有
48 小時 Premium 閱讀權限
先不用,謝謝
前往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