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公司】Mobileye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AI公司】Mobileye
說到人工智慧對於汽車產業的變革,那就不得不提我們時常聽到的自駕車的應用,但大家知道許多知名自駕車廠商裡的防撞系統,都源自於一家非常有名的以色列公司嗎?今天我們就來好好介紹一下這家公司吧!
Mobileye是一家智能汽車安全設備廠商,由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教授Amnon Shashua以及以色列著名計算機視覺科學家 Ziv Aviram 等人所創辦,公司名稱是由mobile以及eye兩個英文字所組成,顧名思義他們期望能打造出一個夠智慧之自駕車的眼睛。
Mobileye的產品為高級輔助駕駛系統(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ADAS),其能藉由AI影像辨識來預測潛在的碰撞事故,減少意外發生,根據調查指出,Mobileye的防撞預警系統在哥倫比亞已經避免了70%的車禍,而在印度更是避免掉高達84%的車禍。
2017年3月,美商英特爾以高達153億美元的天價收購Mobileye,成為以色列科技圈史上金額最高的一筆收購,也創下無人車領域迄今的最大併購案件。此外,目前全球總計28個汽車大廠當中,有八成以上的汽車製造商使用了Mobileye的晶片,估計至少有2100萬台車上配備了Mobileye的技術,是不是相當驚人呢?
然而,這家公司看似非常成功的背後,其實也曾有過一段辛苦的日子。Mobileye於創立之初由於只專注於基礎技術的研發,所以連續整整八年沒有賺錢,而現金流很快的就成為了公司的大問題,好在他們當時努力地挺過了這些難關。此外,在漫長的產品研發過後,他們也面臨了一段不短的市場接受期,他們發現大部分的人對於汽車安全僅停留在繫安全帶上,還沒有防撞預警的概念,在教育市場的過程中,也花了他們非常大的心力。
近幾年來,隨著系統越做越成熟,他們也開始著手於無人駕駛之研發,Amnon Shashua在2018年CES的演講上甚至大膽預言,無人車一定會在近三年出現,相關的技術也已漸漸成熟了!
不管如何,隨著未來人工智慧技術的進步,無人車的世界終究會到來,而人類的生活也能更有效率、更便利。
*本文由知名AI講師-Isaac Lee 李厚均所撰寫
文章轉載自我們共同經營的粉絲頁-小李談數智https://www.facebook.com/isaac60103
更多圖解內容可以到 耀西圖像視覺化教室看看https://www.facebook.com/YoshiGraphics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會員
3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iao Yosh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提到這幾年AI人工智慧會那麼火紅的原因,就不得不提”深度學習”*這個領域的重大突破及創新,使得原本被冷落好一陣子的人工智慧又再次興起,都要歸功於 Geoffrey Hinton 這個被稱作「Deep Learning”之父的人...
「有時候,被世人遺棄的人,才能成就讓人想像不到的大事。」(*),相信看過電影”模仿遊戲”的人應該對這句話不陌生吧!這是由20世纪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艾倫.圖靈(Alan Turing)曾說過的名言。那麼這個被稱為是計算機科學之父以及人工智慧之父的天才到底是怎麼樣一個人呢?
在機器學習領域裡面,我們常常可以將問題分成兩種類型,一種是迴歸問題,而另一種則是分類問題,如何釐清我們所想要解決的問題是隸屬於那一類,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今天我們就來瞭解一下這兩種問題之間的差異吧!
自從人工智慧橫空出世,大家都有滿滿的擔憂人工智慧會取代人類的工作,今天我們就要來聊聊這個議題...
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類別不平衡”問題,這個是實務上在導入人工智慧時,非常常見的問題,那麼什麼是”類別不平衡”呢?
今天要來跟大家介紹一間非常有趣的人工智慧公司vectordash,這是個怎麼樣的一家公司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提到這幾年AI人工智慧會那麼火紅的原因,就不得不提”深度學習”*這個領域的重大突破及創新,使得原本被冷落好一陣子的人工智慧又再次興起,都要歸功於 Geoffrey Hinton 這個被稱作「Deep Learning”之父的人...
「有時候,被世人遺棄的人,才能成就讓人想像不到的大事。」(*),相信看過電影”模仿遊戲”的人應該對這句話不陌生吧!這是由20世纪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艾倫.圖靈(Alan Turing)曾說過的名言。那麼這個被稱為是計算機科學之父以及人工智慧之父的天才到底是怎麼樣一個人呢?
在機器學習領域裡面,我們常常可以將問題分成兩種類型,一種是迴歸問題,而另一種則是分類問題,如何釐清我們所想要解決的問題是隸屬於那一類,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今天我們就來瞭解一下這兩種問題之間的差異吧!
自從人工智慧橫空出世,大家都有滿滿的擔憂人工智慧會取代人類的工作,今天我們就要來聊聊這個議題...
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類別不平衡”問題,這個是實務上在導入人工智慧時,非常常見的問題,那麼什麼是”類別不平衡”呢?
今天要來跟大家介紹一間非常有趣的人工智慧公司vectordash,這是個怎麼樣的一家公司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之前跟waymo前員工聊了有關於waymo的一些東西,另外又聽了矽谷101最新的一期介紹FSD和robotaxi的分享,阿財透過多年來一直追蹤自動駕駛領域的視角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看法,個人觀點文長慎入... 首先FSD大家最關注的問題像是安全性和拓展性等,端到端目前特斯拉算是大規模的驗證已經成功用在
這陣子在研究自動駕駛技術,還記得2021年我當時分享了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技術,那時候特斯拉還有雷達、沒有occupancy networks、自動標記算法和虛擬場景構建算法都沒有現在完善,那個時候特斯拉使用BEV鳥瞰圖來進行感知融合計算深度,再配上蒙地卡羅決策樹的方法來進行道路決策,後面一步步提升感知
為什麼歐美日傳統車廠對Nvidia自動駕駛技術上積極度不如中國大陸高? 之前M大留言也提到這個事情,這個問題其實之前就有人問阿財,阿財簡單分享兩個觀點給大家參考,也歡迎從業人員補充。 首先,很簡單的點是,L2級別(包含L2+)這幾年早已是對岸車廠的標配換而言之,你沒有自動駕駛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造
Thumbnail
比亞迪(BYD)是中國汽車製造巨頭,正加速海外市場的拓展。在美國市場的挑戰中,比亞迪正在積極進軍其他國家,並取得初步成功。為了鞏固市場地位,比亞迪在全球範圍內設立生產基地。公司將海外市場的生產線轉移到友好地區,並在多個國家啟動工廠建設項目。
Thumbnail
特斯拉的最新自動駕駛輔助系統(AP)更新再次點燃了公眾對於科技進步與個人自由之間微妙平衡的討論。這一更新本意是為了增強駕駛安全,防止自動駕駛功能的濫用,但卻讓不少車主感到了“作繭自縛”。
Thumbnail
嗨!我是小艾,昨天我問媽媽,自駕車為什麼可以自己開車?媽媽說,它的眼睛是雷達⋯⋯
Thumbnail
"自駕車是AI計畫之母"這句話是沒錯的 所以我們才會先賺到電動車想像期財富再來才換AI產業想像期財富 蘋果自駕車確定失敗後,也只是在2020~2025年群雄割據過程的品牌淘汰賽,誰被淘汰跟誰繼續在市場就是2025年後的下一個電動車競爭主角 這個我們在2020年說明過了,就不在多說 蘋
Thumbnail
中國電動車巨頭比亞迪(BYD)最近在銷量上超越美國的特斯拉,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車製造商。 而近期,比亞迪也正在越南興建新的工廠,期望打造東南亞的電動車供應鏈。 比亞迪是總部位於深圳的電動車製造商,成立於1995年。 在過去的幾年,比亞迪的電動車銷量持續成長,該公司更擁有自己的電池生產線,這使得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之前跟waymo前員工聊了有關於waymo的一些東西,另外又聽了矽谷101最新的一期介紹FSD和robotaxi的分享,阿財透過多年來一直追蹤自動駕駛領域的視角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看法,個人觀點文長慎入... 首先FSD大家最關注的問題像是安全性和拓展性等,端到端目前特斯拉算是大規模的驗證已經成功用在
這陣子在研究自動駕駛技術,還記得2021年我當時分享了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技術,那時候特斯拉還有雷達、沒有occupancy networks、自動標記算法和虛擬場景構建算法都沒有現在完善,那個時候特斯拉使用BEV鳥瞰圖來進行感知融合計算深度,再配上蒙地卡羅決策樹的方法來進行道路決策,後面一步步提升感知
為什麼歐美日傳統車廠對Nvidia自動駕駛技術上積極度不如中國大陸高? 之前M大留言也提到這個事情,這個問題其實之前就有人問阿財,阿財簡單分享兩個觀點給大家參考,也歡迎從業人員補充。 首先,很簡單的點是,L2級別(包含L2+)這幾年早已是對岸車廠的標配換而言之,你沒有自動駕駛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造
Thumbnail
比亞迪(BYD)是中國汽車製造巨頭,正加速海外市場的拓展。在美國市場的挑戰中,比亞迪正在積極進軍其他國家,並取得初步成功。為了鞏固市場地位,比亞迪在全球範圍內設立生產基地。公司將海外市場的生產線轉移到友好地區,並在多個國家啟動工廠建設項目。
Thumbnail
特斯拉的最新自動駕駛輔助系統(AP)更新再次點燃了公眾對於科技進步與個人自由之間微妙平衡的討論。這一更新本意是為了增強駕駛安全,防止自動駕駛功能的濫用,但卻讓不少車主感到了“作繭自縛”。
Thumbnail
嗨!我是小艾,昨天我問媽媽,自駕車為什麼可以自己開車?媽媽說,它的眼睛是雷達⋯⋯
Thumbnail
"自駕車是AI計畫之母"這句話是沒錯的 所以我們才會先賺到電動車想像期財富再來才換AI產業想像期財富 蘋果自駕車確定失敗後,也只是在2020~2025年群雄割據過程的品牌淘汰賽,誰被淘汰跟誰繼續在市場就是2025年後的下一個電動車競爭主角 這個我們在2020年說明過了,就不在多說 蘋
Thumbnail
中國電動車巨頭比亞迪(BYD)最近在銷量上超越美國的特斯拉,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車製造商。 而近期,比亞迪也正在越南興建新的工廠,期望打造東南亞的電動車供應鏈。 比亞迪是總部位於深圳的電動車製造商,成立於1995年。 在過去的幾年,比亞迪的電動車銷量持續成長,該公司更擁有自己的電池生產線,這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