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財報數據】Mobileye Global(MBLY) 2023Q2財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raw-image

我以前沒有寫過Mobileye Global(MBLY)這家公司。

是因為最近有人跟我提起,我就把它的財報和各種資料拿來看一看,覺得很符合我現在想要找的公司類型,也就是想找一些中小型股,不是SaaS的(成長股部分想要多元化一些),但屬於一個具有長期發展主題的產業,從小部位開始嘗試。

MBLY是屬於自動駕駛主題的公司,早在2014年就曾經上市,2017年被Intel收購私有化,到2022年Intel又將其分拆上市。憑藉先行者優勢,MBLY的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曾經幾乎壟斷「半自動駕駛」市場。

據最新財報,佔營收比例接近95%的產品有兩項,分別是EyeQ和SuperVision。

EyeQ是自動駕駛的AI晶片產品,而SuperVision則是駕駛輔助系統。MBLY最廣為人知的事跡,除了被Intel收購之外,還有就是它也曾經是TSLA自動駕駛的主要技術供應商,不過雙方在2016年就中止了合作關係。

當時馬斯克的理由是,MBLY作為自駕技術的第三方供應商,它必須支持傳統汽車公司的數百種車型,他認為特斯拉需要發展自己的自動駕駛技術系統。

事實上,MBLY與TSLA分手的理由,也是這家公司前景的最大疑問。MBLY提供給客戶的ADAS解決方案是。。。

。。。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883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美股投資十日談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23.8K會員
762內容數
致力成為美股投資者的市場指南和行情溫度計。透過本專欄,讀者可以:一、掌握投資科技成長股的心法;二、透過「歷史縱向估值法」,追蹤選定企業的財報表現;三、追蹤軟體股估值行情,尋找投資機會;四、掃瞄美股整體市場行情,洞察不同產業的資金流向;五、提供模擬組合紀錄,長期追蹤表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美股投資十日談 的其他內容
本篇因為是「美股市場行情掃瞄」系列的第一篇文章,牽涉到很多介紹和說明,所以設為「公開文章」,方便更多人瞭解,同時也會在「財報數據」的分類中長期置頂。日後本系列的後續追蹤文章,都會是付費限定,請大家多多支持。
最近GOOGL和MSFT都發了財報,就來稍為看看幾個數據重點。
雲端服務部分,如果看固定匯率,Azure的年增率幾乎看不太到宏觀經濟因素的影響,年增46%,區間維持在過去一年多的水平。Google Cloud雖然看似放緩幅度較大,但這是沒有經固定匯率調整的數據,故實際狀況應該比較像是輕微放緩。
今年第二季加密貨幣市場已經在降溫,但SI的存款總額卻能維持跟Q1差不多的水平,表現比想像中好。部分原因可能是客戶數有持續增長的關係。
跟上一季「財報分析」的預期一樣,數位娛樂部門持續走弱,活躍用戶流失。但電商服務的毛利率持續改善,金融科技部門的發展也不錯,整體是朝正確的方向前進,跟管理層描述的方向也一致。
PLTR對未來的營收展望跟許多公司一樣趨於保守。Q2只給到25%增長,2021Q4預期本季是有給到30%。執行長Alex Karp預期營收到2025年的年均複合成長率最少要達到30%或者更高,但2022Q2的營收指引是低於這個長期目標。
本篇因為是「美股市場行情掃瞄」系列的第一篇文章,牽涉到很多介紹和說明,所以設為「公開文章」,方便更多人瞭解,同時也會在「財報數據」的分類中長期置頂。日後本系列的後續追蹤文章,都會是付費限定,請大家多多支持。
最近GOOGL和MSFT都發了財報,就來稍為看看幾個數據重點。
雲端服務部分,如果看固定匯率,Azure的年增率幾乎看不太到宏觀經濟因素的影響,年增46%,區間維持在過去一年多的水平。Google Cloud雖然看似放緩幅度較大,但這是沒有經固定匯率調整的數據,故實際狀況應該比較像是輕微放緩。
今年第二季加密貨幣市場已經在降溫,但SI的存款總額卻能維持跟Q1差不多的水平,表現比想像中好。部分原因可能是客戶數有持續增長的關係。
跟上一季「財報分析」的預期一樣,數位娛樂部門持續走弱,活躍用戶流失。但電商服務的毛利率持續改善,金融科技部門的發展也不錯,整體是朝正確的方向前進,跟管理層描述的方向也一致。
PLTR對未來的營收展望跟許多公司一樣趨於保守。Q2只給到25%增長,2021Q4預期本季是有給到30%。執行長Alex Karp預期營收到2025年的年均複合成長率最少要達到30%或者更高,但2022Q2的營收指引是低於這個長期目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特斯拉 Q2 財報盤後大跌,馬斯克重申,任何不相信自動駕駛技術的人不應持有特斯拉股票。財報顯示特斯拉經營收入增至16億美元,經營現金流為36億美元。公司還宣佈明年將推出更平價車款,而自動駕駛系統取得重大進展。Robotaxi 計劃延期至 10/10。
Thumbnail
圖片來源:工商時報 美國科技股持續創新高,特別是與 AI 相關的題材熱得發燙;只要手上有 AI 相關的題材類股,就幾乎等於獲利保證。 微軟也因為 AI 佈局有成,近期頻頻超越蘋果電腦成為地球上市值最高的公司,其將近 2.9 兆美元的市值,以國家 GDP 相比,介於英國(3.0 兆)與法國(2.7
Thumbnail
福斯大舉投入新一代電動車與汽車軟體,Waymo開放舊金山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市場仍將關注今年AI車用與自動駕駛,昨日市場輪動震盪並以科技股主要表現,債券維持表現,整體維持中性偏強,靜待市場表態格局。
Thumbnail
百度副總王雲鵬在「Apollo Day 2024」表示,特斯拉想做到百度的全無人運營水準,還是需要挺長時間,不信可以先來武漢跑一跑。這段不服來戰的自信喊話,叫我這個做多特斯拉的股東不禁好奇,中國無人計程車發展究竟是多牛?特斯拉 FSD 自駕入局中國難道真沒好果子吃嗎?
這陣子在研究自動駕駛技術,還記得2021年我當時分享了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技術,那時候特斯拉還有雷達、沒有occupancy networks、自動標記算法和虛擬場景構建算法都沒有現在完善,那個時候特斯拉使用BEV鳥瞰圖來進行感知融合計算深度,再配上蒙地卡羅決策樹的方法來進行道路決策,後面一步步提升感知
為什麼歐美日傳統車廠對Nvidia自動駕駛技術上積極度不如中國大陸高? 之前M大留言也提到這個事情,這個問題其實之前就有人問阿財,阿財簡單分享兩個觀點給大家參考,也歡迎從業人員補充。 首先,很簡單的點是,L2級別(包含L2+)這幾年早已是對岸車廠的標配換而言之,你沒有自動駕駛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造
Thumbnail
鐘響了,就必須交卷了。成績再怎麼爛,也得面對。我們來看看特斯拉怎樣了。   特斯拉現在遇到的問題可以從內憂和外患兩個角度來分析。 特斯拉的內憂:產品太少、青黃不接、趕鴨子上架。 內憂一:產品太少。 特斯拉現在主要只有四款車。主力是Model 3和Model Y,這兩款賣
Thumbnail
在過去兩年間,電動車大廠特斯拉,似乎從一個超級被追捧的明日之星,跌落到一個人人喊打的沒料企業。這基本上可以從特斯拉 TSLA 的股價看出......
Thumbnail
比亞迪(BYD)是中國汽車製造巨頭,正加速海外市場的拓展。在美國市場的挑戰中,比亞迪正在積極進軍其他國家,並取得初步成功。為了鞏固市場地位,比亞迪在全球範圍內設立生產基地。公司將海外市場的生產線轉移到友好地區,並在多個國家啟動工廠建設項目。
Thumbnail
剛剛回溯了自己對 TSLA 與 EV 零組件族群的示警來自何時? 其實早在去年第三季初,當自己於六月做完分析後發出中國由通縮走向衰退,提醒投資人該避開的產業與族群後,隨後不久便提出了這樣的示警,當時市場上一面倒的吹捧,認為 AI 與 EV 將是市場主流的聲浪不斷。 理由很清楚,當馬斯克清楚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特斯拉 Q2 財報盤後大跌,馬斯克重申,任何不相信自動駕駛技術的人不應持有特斯拉股票。財報顯示特斯拉經營收入增至16億美元,經營現金流為36億美元。公司還宣佈明年將推出更平價車款,而自動駕駛系統取得重大進展。Robotaxi 計劃延期至 10/10。
Thumbnail
圖片來源:工商時報 美國科技股持續創新高,特別是與 AI 相關的題材熱得發燙;只要手上有 AI 相關的題材類股,就幾乎等於獲利保證。 微軟也因為 AI 佈局有成,近期頻頻超越蘋果電腦成為地球上市值最高的公司,其將近 2.9 兆美元的市值,以國家 GDP 相比,介於英國(3.0 兆)與法國(2.7
Thumbnail
福斯大舉投入新一代電動車與汽車軟體,Waymo開放舊金山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市場仍將關注今年AI車用與自動駕駛,昨日市場輪動震盪並以科技股主要表現,債券維持表現,整體維持中性偏強,靜待市場表態格局。
Thumbnail
百度副總王雲鵬在「Apollo Day 2024」表示,特斯拉想做到百度的全無人運營水準,還是需要挺長時間,不信可以先來武漢跑一跑。這段不服來戰的自信喊話,叫我這個做多特斯拉的股東不禁好奇,中國無人計程車發展究竟是多牛?特斯拉 FSD 自駕入局中國難道真沒好果子吃嗎?
這陣子在研究自動駕駛技術,還記得2021年我當時分享了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技術,那時候特斯拉還有雷達、沒有occupancy networks、自動標記算法和虛擬場景構建算法都沒有現在完善,那個時候特斯拉使用BEV鳥瞰圖來進行感知融合計算深度,再配上蒙地卡羅決策樹的方法來進行道路決策,後面一步步提升感知
為什麼歐美日傳統車廠對Nvidia自動駕駛技術上積極度不如中國大陸高? 之前M大留言也提到這個事情,這個問題其實之前就有人問阿財,阿財簡單分享兩個觀點給大家參考,也歡迎從業人員補充。 首先,很簡單的點是,L2級別(包含L2+)這幾年早已是對岸車廠的標配換而言之,你沒有自動駕駛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造
Thumbnail
鐘響了,就必須交卷了。成績再怎麼爛,也得面對。我們來看看特斯拉怎樣了。   特斯拉現在遇到的問題可以從內憂和外患兩個角度來分析。 特斯拉的內憂:產品太少、青黃不接、趕鴨子上架。 內憂一:產品太少。 特斯拉現在主要只有四款車。主力是Model 3和Model Y,這兩款賣
Thumbnail
在過去兩年間,電動車大廠特斯拉,似乎從一個超級被追捧的明日之星,跌落到一個人人喊打的沒料企業。這基本上可以從特斯拉 TSLA 的股價看出......
Thumbnail
比亞迪(BYD)是中國汽車製造巨頭,正加速海外市場的拓展。在美國市場的挑戰中,比亞迪正在積極進軍其他國家,並取得初步成功。為了鞏固市場地位,比亞迪在全球範圍內設立生產基地。公司將海外市場的生產線轉移到友好地區,並在多個國家啟動工廠建設項目。
Thumbnail
剛剛回溯了自己對 TSLA 與 EV 零組件族群的示警來自何時? 其實早在去年第三季初,當自己於六月做完分析後發出中國由通縮走向衰退,提醒投資人該避開的產業與族群後,隨後不久便提出了這樣的示警,當時市場上一面倒的吹捧,認為 AI 與 EV 將是市場主流的聲浪不斷。 理由很清楚,當馬斯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