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ATI045 【在「防藝」距離下~現場遠距感的數位體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虛擬與實境的展演場域形式辯論中,我們追求的是怎樣的現場感呢? .....
從心境與數位的疏離談起!!

「現場遠距」這個複合名詞本身就是矛盾的, 是種thereness vs. distance 、 being vs. distant 、 presence vs. absence的對立式差異。但它也很真實地反映防疫期間的現場與在場情況與心態。特別是證諸109年2-7月那段因疫情得被迫實施遠距教學場域,那種「現場與線上」、「老師與學生」間的數位體驗,「現場遠距」可就是真實與貼切的名詞與形容詞~ex. 我們都被「現場遠距了」

若談「現場的疏離感」確實更符合「現場遠距」這個為了凸顯遠近同構的「映襯修辭」而刻意拼組出的名詞,無論是人在而心不在的分思,或是在現場卻無法進入狀態的游離,其實在數位世界或真實環境都有這樣的狀況。說矯情些,愛情小說常用貌合神離形塑「兩顆心最遠的距離」;說實際點,防疫宣導也常用保持安全距離追求「現場個體的相對安全短距」。

Byron Brow曾在研究中,為存在presence提出富有哲思的定義(註 1),他說:「要能與靈魂保有牽繫,就需要能時時刻刻覺察到存在感每一瞬間的自我存在意識。而存在就是指即時存有之感。而且存在就是靈魂的主要內容。」Terence E. Fretheim (註2)則說「可想而知人們會以明確的方式使用“存在”:存在等於在場,也就是出現於某地點、某期間。」沒有過多的哲思懷想,就是有出現就存在。

raw-image

所以從文獻論述的角度來看,不論在思想觀念上、物理空間中,「存在現場」不僅是種現象也是種狀態。明明再親近些可以緊慰依存,卻仍有無法接近、相隔甚遠的事實或感覺,就是像「咫尺天涯」、「存步千里」所形容的。但除了在現場而存在的「彼此」卻沒能在相同心思或活動外,即使是透過數位技術而創造出的「異地共場」環境,雖有不延遲的「即視感」已不是問題,卻也會因為因數位的「互動性」不足,使營造著「數位體驗digital experience」的「沈浸」跟「抽離/轉移distraction」時有權傾,竟致不同效果。

「Experience」其實能譯作「體驗」或「經驗」,也因有不同詞性,另譯作:經歷、身受、或閱歷等等。然而「Experience 經驗」畢竟是由親自實踐而來的知識與技能所積累而得到的內化思考和判斷;「Experience 體驗」則是種參與活動的結果,在過程中親歷與反思實獲得認識和感受立即與直覺回饋。由向內挖掘的「經驗」與參與感受的「體驗」內外整合,才能創造虛擬沈浸感受。

本系列文本為後疫情期間藝術活動而寫假設議題,而本篇是聚焦於實境場域與虛擬世界的「現場遠距」議題。而數位技術與設備的進步,使VR與 AR等裝置的使用,不是已實踐第一人稱視角,就是正在朝相關技術與規格研發中,再加上環場技術、像素解析、互動效果的進步,並一以虛擬實境化世界為目標,即使目前習稱「沈浸式虛擬實境Immersive Virtual/Mixed Reallity」,但強調模擬真實的「真實實境 Actual Reality」虛擬技術,也會以「逼真 Verisimilitude / Truthlikeness」與「擬真 Simulation」名之,足見以消弭虛實之界為追求了。

或許我們正在「科技造夢」的盛世路上!

如果是討論「造夢機制」,自然會介紹大腦如何有創意地轉化外部環境之干擾因素去創造「合理」情境,畢竟夢就是因應內外在刺激而產生的,守護著睡眠,使之不被干擾中斷的妥協產物。而以虛擬世界與實境場域為景「科技造夢」,正在透過VR裝置所提供的360度全場域虛擬視野與音效、AR裝置提供的虛像實境創造出混合虛實的擬真,都是以高效能的軟硬體去創造沈浸感,甚至是隔除外部干擾,其影音效果與設計內容都是為此目的。也因此,VR與AR並非催眠,更像是「科技造夢」。

數位體驗也正透過文化藝術的參與和實踐形式,悄悄地改變著我們與文化藝術的互動方式,

不論是「同步synchronous」或「非同步asynchronous」,我們都在「現場」了,且在新的時間與空間維度中。


註1 :
Brown, B. (1998). Soul without shame: A guide to liberating yourself from the judge within. Shambhala Publications.
註2:
Fretheim, T. E. (1985). The suffering of God: an Old Testament perspective (Vol. 14). Fortress Pres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TI-1-2-09 施登騰 的沙龍
10會員
9內容數
2021/11/16
對於《光映綺想曲:2021光影藝術展》自然是有更多肯定與期待;而對於 《双融域AMBI SPACE ONE》除了肯定仍需更多觀察。畢竟因為前者是新北市政府作為板橋府中古城街區改造與城市新美學啟動的第三次年度活動,且已定位了它的「特展形式」;而後者則是科文双融旗下的全台首創的全沉浸式數位展演場域。
Thumbnail
2021/11/16
對於《光映綺想曲:2021光影藝術展》自然是有更多肯定與期待;而對於 《双融域AMBI SPACE ONE》除了肯定仍需更多觀察。畢竟因為前者是新北市政府作為板橋府中古城街區改造與城市新美學啟動的第三次年度活動,且已定位了它的「特展形式」;而後者則是科文双融旗下的全台首創的全沉浸式數位展演場域。
Thumbnail
2021/03/30
我根據自己的構想,畫下【《過氣英雄》跨域敘事多媒共工概念設計圖】提出一些創想。原則是:數位典藏作品、記錄每場表演(整體與個人)、新的觀劇方式(現場或遠距)、開放詮釋/導播、保有漫畫原型與/或概念、善用5G數位服務環境。
Thumbnail
2021/03/30
我根據自己的構想,畫下【《過氣英雄》跨域敘事多媒共工概念設計圖】提出一些創想。原則是:數位典藏作品、記錄每場表演(整體與個人)、新的觀劇方式(現場或遠距)、開放詮釋/導播、保有漫畫原型與/或概念、善用5G數位服務環境。
Thumbnail
2021/01/11
在記得2018年教師節,曾前往講廳去參加黃光男校長~演講【博物館營運新思維】,當天是從台北故宮博物院「翠玉白菜」展品的當時頻仍的借展展示談起的,內容中需標記的重點就是「神秘性」。
Thumbnail
2021/01/11
在記得2018年教師節,曾前往講廳去參加黃光男校長~演講【博物館營運新思維】,當天是從台北故宮博物院「翠玉白菜」展品的當時頻仍的借展展示談起的,內容中需標記的重點就是「神秘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和虛擬現實技術的興起,一種新的思想潮流開始引起人們的關注——世界可能是虛擬的。這種觀點挑戰了我們對現實的認知,引發了無數的討論和辯論。在本篇部落格中,我們將深入探討世界是虛擬的理論,以及它所引起的哲學、科學和文化上的影響。
Thumbnail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和虛擬現實技術的興起,一種新的思想潮流開始引起人們的關注——世界可能是虛擬的。這種觀點挑戰了我們對現實的認知,引發了無數的討論和辯論。在本篇部落格中,我們將深入探討世界是虛擬的理論,以及它所引起的哲學、科學和文化上的影響。
Thumbnail
疫情時代,遠距勢不可擋,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對學動畫有興趣的人。
Thumbnail
疫情時代,遠距勢不可擋,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對學動畫有興趣的人。
Thumbnail
人類作為空間物種,長度、寬度、深度是我們與生俱來就有的概念,而人們也是在如此的框架下過生活。那麼我們可以問一個問題: 如果將這一切搬到網路上 還會是我們熟悉的模式嗎?
Thumbnail
人類作為空間物種,長度、寬度、深度是我們與生俱來就有的概念,而人們也是在如此的框架下過生活。那麼我們可以問一個問題: 如果將這一切搬到網路上 還會是我們熟悉的模式嗎?
Thumbnail
兩廳院製作《神不在的小鎮》「四維虛擬空間」介面演出結束時動態畫面之瞬間。 前置遊戲一回、實時畫面一次、二到四維影像紀錄一次、重回四維空間一次,完整的走了這一整趟流程,我覺得這是一次頗為有趣的實驗。並非新奇的概念,但藉由不同的技術架構不同的表現手法,從而能夠「具現」出「概念」以「體感」。
Thumbnail
兩廳院製作《神不在的小鎮》「四維虛擬空間」介面演出結束時動態畫面之瞬間。 前置遊戲一回、實時畫面一次、二到四維影像紀錄一次、重回四維空間一次,完整的走了這一整趟流程,我覺得這是一次頗為有趣的實驗。並非新奇的概念,但藉由不同的技術架構不同的表現手法,從而能夠「具現」出「概念」以「體感」。
Thumbnail
現代人都需要養成「將建築空間視為人類主觀認知產物」的空間觀點,因為如今,現代人每日來回穿梭於自古以來就存在的真實世界,及網路上的虛擬空間。生活在網路技術及虛擬空間發達的現代社會裡,人類所體驗到的「空間」比以往都更容易受到主觀認知的影響。
Thumbnail
現代人都需要養成「將建築空間視為人類主觀認知產物」的空間觀點,因為如今,現代人每日來回穿梭於自古以來就存在的真實世界,及網路上的虛擬空間。生活在網路技術及虛擬空間發達的現代社會裡,人類所體驗到的「空間」比以往都更容易受到主觀認知的影響。
Thumbnail
畢設週記|壹拾  畢業設計計畫書
Thumbnail
畢設週記|壹拾  畢業設計計畫書
Thumbnail
畢設週記|零参  「動態影像」之於真實的關係,而非真實的本質。
Thumbnail
畢設週記|零参  「動態影像」之於真實的關係,而非真實的本質。
Thumbnail
在虛擬與實境的展演場域形式辯論中,我們追求的是怎樣的現場感呢? 從心境與數位的疏離談起!! 「現場遠距」這個複合名詞本身就是矛盾的, 是種thereness vs. distance 、 being vs. distant 、 presence vs. absence的對立式差異。......
Thumbnail
在虛擬與實境的展演場域形式辯論中,我們追求的是怎樣的現場感呢? 從心境與數位的疏離談起!! 「現場遠距」這個複合名詞本身就是矛盾的, 是種thereness vs. distance 、 being vs. distant 、 presence vs. absence的對立式差異。......
Thumbnail
一開始只看網頁露出的banner真的蠻難想像展覽的內容,實際看了之後卻覺得藝術家的比喻很意思。有一個展間裡放的是藝術家之前展出的作品說明和他這次對新作的論述。將自己製作的虛擬實境藝術裝置比喻作人在做惡夢的過程真的很有趣......
Thumbnail
一開始只看網頁露出的banner真的蠻難想像展覽的內容,實際看了之後卻覺得藝術家的比喻很意思。有一個展間裡放的是藝術家之前展出的作品說明和他這次對新作的論述。將自己製作的虛擬實境藝術裝置比喻作人在做惡夢的過程真的很有趣......
Thumbnail
倒數10秒,滿滿馬路的群眾全拿出手機、數位相機,然後整齊一致地舉起來對準101,四面八方趕來,親臨現場的人們,為什麼又選擇躦進自己的小螢幕視窗,抓選可以一直重覆的電子影像,而任當下真實的現場花火就這樣從身邊匆匆閃逝呢? 不管是在現場或在電視機前,至少有數百萬民眾一起倒數著迎新年,跨年的煙火晚會這幾年
Thumbnail
倒數10秒,滿滿馬路的群眾全拿出手機、數位相機,然後整齊一致地舉起來對準101,四面八方趕來,親臨現場的人們,為什麼又選擇躦進自己的小螢幕視窗,抓選可以一直重覆的電子影像,而任當下真實的現場花火就這樣從身邊匆匆閃逝呢? 不管是在現場或在電視機前,至少有數百萬民眾一起倒數著迎新年,跨年的煙火晚會這幾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