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是件孤獨的事,因此在這個平台的開篇文字獻給《孤味》,也有那麼點致敬和期許的意味:專注做一件事,耐住寂寞做到好。
這也是許承傑導演為這部電影下的名字,在許多訪談片段中,他都曾提及這是他外婆的故事。
許承傑導演是臺南人,他在臺南的外婆也是全臺灣的阿嬤與母親,縱然大家族的女性故事不盡相同,奇異的是我們卻能對《孤味》裡的秀英(陳淑芳飾)親切非常,或許是拜淑芳阿嬤近60年的從影生涯中,常常出現在眾多阿嬤家電視裡的關係;但我覺得更可能是你我都至少能從家族親戚中聽過這樣一號女性人物的緣故。
從孫子/孫女的角度出發,看到的大多是阿嬤的背影──寂寞、孤單、驕傲、倔強,總有一款能和腦中的母系長輩重合,但男性後輩的仰望和女性畢竟不同,《孤味》中留下許多導演處女作的生澀感,也留下男性導演拍女人戲的一些問題。
1.蝦捲定位的尷尬和軟糖篡位的不適
《孤味》和日本的《海街日記》、《橫山家之味》有相似的痕跡,在食物的象徵、串連和昇華上,也多少有借鑑和致敬之意,然而這個部分也是我認為電影裡最可惜的地方。相較於《海街日記》的「梅酒」,《孤味》的「蝦捲」定位飄忽不定,一下子是母親秀英的,一下子是女兒們的,這兩個視角卻竟然毫無連結,失去了昇華的空間。
蝦捲是秀英阿嬤從年輕時在路邊攤,為了撐起丈夫缺席的家庭,一路賣到年老開餐廳的拿手菜。她與女兒們團聚時總會煮蝦捲來吃,自己的壽宴和日常飲食當中,蝦捲反倒不在。從這裡可以大致理解,蝦捲是秀英阿嬤對於家庭團圓的嚮往,但那個團圓裡,長期沒有丈夫的存在,甚至女兒們可能也不在,因為蝦捲在電影裡給我的觀感是,那是秀英奉獻、付出的一廂情願,女兒們反而對缺席的父親買來搪塞他們的軟糖有更大的反應,這時的蝦捲,折射出的是秀英的孤寂與孤傲,也因此觀眾會期待,蝦捲到後期會有昇華轉化。
與此相對的,如果我們用軟糖來視為阿公的「孤味」,這項「甜點」卻又諷刺的插入了秀英在丈夫外遇離家後,努力獨自養大女兒們的生活中。軟糖不是秀英和女兒們的日常,是一種很偶爾,父親來看望女兒們時,敷衍的甜點,就像甜點在飲食中的點綴,軟糖讓女兒們感受到父親久久回來一次的甜蜜,但這個甜蜜對秀英來說其實是不公平的,她的日常年復一年都在賣蝦捲,好養活她的三個孩子,雖然導演或許是想藉由蝦捲和軟糖,來象徵日常的母親和缺席的父親,讓食物以「互補」的方式共存,但這裡凸顯出導演的詮釋出了一些問題:
第一是導演從男性後輩出發的視角,帶有強烈大和解的意欲,那淡化掉秀英和丈夫年輕時的衝突與緊張,甚至有強迫觀眾以男性後輩的角度,合理化缺席的劇中男性(父親),鼓吹「和好」的意味,這樣一來,蝦捲和軟糖失去食物對比、人物象徵失去衝突和張力,也造成父親明明缺席卻又存在感「良好」且強烈的弔詭。
第二是食物象徵與對應視角的混亂。蝦捲是秀英對女兒們的犧牲和奉獻,同時也是在父親缺席下的「謀生好菜」,女兒們習慣母親的蝦捲(犧牲奉獻),她做與不做都接受(毫無反應),但對父親的軟糖(缺席)有著理解的幽默,這種視角的參差造成電影邏輯的問題,意即,如果蝦捲是母親獨有的、軟糖是女兒們來填補父親缺憾的,那麼女兒視角對缺席(軟糖)的過度樂觀使蝦捲(孤味)的轉折喪失動機與合理性,也難怪電影在敘事上無法說明清楚秀英是怎麼做到心境轉變的,因為蝦捲在導演的操作下,完全是獨屬於秀英的,沒有其他人的參與,一個人的孤味怎麼能產生後期的轉變與昇華呢?這部分我能夠被感動,完全是因為秀英的飾演者淑芳阿嬤的演技,她在媽祖廟的場景靠自己對人物的理解,硬是完成人物心境變化的動機,過程之流暢簡直歎為觀止。(說起來的確也是種「孤味」啦)
2.貪心的多重視角
導演在拍攝和剪輯上,明顯還不太能掌握女性群戲。首先是張鈞甯的角色過於雞肋,即使沒有這個角色存在,觀眾也已經知道秀英過得很辛苦了,不需要多花珍貴時間給不影響電影劇情的角色(當然如果投資者硬要人家出演就算惹)。從人物的對話、情緒表現、敘述篇幅和運鏡上,看得出來導演相當貪心,想平均分配角色戲份,以超然的態度,不刻意共情或者突出哪位角色(一心希望大家和好不要吵架),但這反而造成劇情的豐滿度和情感層次下降,這在講求情感交流的女性群戲是大忌。
我認為應該把女兒們的戲份多撥一些給年輕秀英和年輕丈夫,那樣觀眾才有可能看見年老秀英苦楚與孤寂的源頭,當觀眾能夠看見、理解秀英以後,後期女兒、缺席的丈夫和丈夫的外遇對象才可以發揮關鍵的人物刺激、關係解構和心境重構。
3.人物角色的關聯性薄弱
第57屆金馬獎的最佳女主頒給淑芳阿嬤,應該是評審完全看到了這部電影的缺點及優點,淑芳阿嬤飾演的秀英不但是整部戲的中心,也是所有角色連結的共通點,淑芳阿嬤可以說是靠自己多年來的歷練,撐起了這部戲的核心:女人、和解、放下。
女兒的演員們發揮得很優秀,但如果劇情裡面剛好沒有秀英,三個女兒之間的關係從劇情來看卻太淡,反而女兒們彼此關聯性最強,最能看見姐妹們互相述說心事、開玩笑和嬉鬧的場景,是缺席父親透過外遇阿姨送來的軟糖完成的,如果導演將這個部分作為秀英對蝦捲(孤味)的轉化,可能還比較有說服力。
女兒們之間的連結,以及女兒們與母親的連結太過理所當然,對於電影開章就說明眾人有衝突的前提之下,這個理所當然充滿了空白,很多可以產生連結和交集的線索都只開了頭就沒有結尾。
4.電影中的歌曲
除了食物,導演也喜歡透過歌曲來表達秀英阿嬤的心境,這是一種好則大好、壞則大壞的電影敘事,歌詞的直白會道破需要細細體味、感受和反芻的情感,人物容易變得扁平,劇情也會變得太過用力。
但淑芳阿嬤堪稱全場救援,有她在的場景,歌曲稍嫌突兀的設定,她就是能找到剛剛好的情緒,中和掉邏輯不通的感覺,她不僅有能力為人物不夠合理的劇情找到解釋的出口,並且不是用台詞/歌詞,而是透過表情、眼神和聲音(畫重點),觀眾能在她的臉和肢體,找到一切的答案。(詳見《孤味》同名歌曲前後計程車片段對比)
5. 說說優點
即使這部片有許多不成熟的地方,我認為仍然是一部優秀的國片,第一個原因是選題,第二個則是導演對關鍵戲眼的解讀。
女性群戲是相當近代才蓬勃出現的電影題材(和紅樓夢那種女性群戲不算同一類型),一方面是女性從影人員大量的加入劇場、發光發熱,一方面也是搭上了多元題材和女性消費市場發展的列車,而《孤味》特殊之處在於,身為男性的導演選擇了女性群戲的題材,從他的選題和野心,能發現他其實看見了異於男性的深層情感和表達的特殊,懂得欣賞且抓得到要點,本身就是好的開始。(我也發現這似乎是亞洲男性導演勝過歐美男性導演之處)
另外,或許所有觀眾都能知道這類型的劇情電影,關鍵戲眼在何處,而導演優秀也出彩的地方在於,他對關鍵戲眼的雙視角詮釋,讓電影情緒最豐滿的高潮裡面有複雜的感受,這個戲眼的解讀方式,讓我體會到對「成全」解讀的新鮮感,同時導演在此刻也真正的讓男性退場,接受了男性(以及身為男性導演自身)的缺席,三方面的水到渠成,讓胃口被養刁、知道關鍵戲眼在哪的觀眾,還是能被感動,並且比感動更多。(如果蔡小姐,年輕秀英、年輕丈夫三者的戲份多一點也會更好)
6.尾聲
據我所知,台灣拍過女性群戲的導演,上一個是《血觀音》的楊雅喆,楊雅喆在電影裡的詮釋剛好和《孤味》相反,充滿女性的猜忌、狡詐、陰狠,和一點點求愛的不堪,或許正因如此,《血觀音》前半段的劇情和表現都非常精準,設計得像明刀暗劍一樣的陰險毒辣,前面的順暢卻在結尾的船上爆炸戲突然給人用力過猛的不快感,女性刀刀見骨的交鋒,選擇狠戾的方式,以及狠過後應有的那一點憂愁轉圜,被過於暢快和迅速的句點戛然而止,是我當時認為最可惜的地方。
相較之下,《孤味》的許承傑導演顯得溫吞許多,他對女性群戲詮釋雖不拿手,從結尾回頭望,卻能發現原來是他有太多的捨不得,也正是他溫和柔軟的眼光,讓他能做到結尾令人驚嘆的處理,比身為女性的我能想到情緒的更加深層,如果這是由於導演外婆的影響,那麼我想,許導演未來的電影,會非常讓人期待。
除此之外,《孤味》的老中青三代女演員,各自有不同的戲劇經歷,最讚賞的部分是,她們對角色的詮釋在電影裡搭配得恰如其分,合作無間,戲與戲之間相互成就,即使是有瑕疵的劇情和剪輯,也都被她們以深厚演技包裹著,溫和的化解,女性群戲的最大閃光點,就是看見這些台灣中堅力量的女演員們,有足夠能力豐滿自己角色,找到定位,也能彼此支持,搭建以人生為名的舞台。
p.s
碎碎念:《孤味》裡的演員,除了陳淑芳阿嬤以外,最喜歡年輕秀英(于子育)和小女兒佳佳(孫可芳),年輕秀英的說服力很飽滿,我幾乎是在她出場的第一眼就相信她是秀英了,果然真正的演員是從眼神和肢體見真章的,希望她未來有一天能像年老秀英一樣得金馬女主;小女兒佳佳的戲份因為劇情安排,沒有出現特別的亮點,但在年老秀英分發金飾的那一場戲,她的情緒單純自然,雖然表現方法不像影后謝盈萱一樣精準,但那場沒有經過特別控制,卻又真誠的情緒是我欣賞的表演方式:共情是基礎,勇敢是路徑,理解是終點。
更新:剛剛得知《孤味》成為2020年首部破億國片,真的很開心在疫情下有這麼好的表現,根據我的觀影體驗,說不定破億票房有許多是長年守在電視機前的婆婆媽媽所貢獻的呢!這證明鄉土劇演員只要有好劇本,演技有所發揮,地方婆媽都會力挺,她們也是不可忽視的一股銀髮市場喔!
《孤味》成員合影,左起為孫可芳(小妹佳佳)、徐若瑄(二姐阿瑜)、導演許丞傑、監製廖慶松、陳淑芳阿嬤(老年秀英)、謝盈萱(大姐阿青)、陳妍霏(小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