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雜談 (10) 之 同心同德終解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嚴格來說,這是一個「關我叉事」的題目,只是自己真的很想去寫。而本文所述的地方,自己沒有親自到訪過,所以多數內容都是參照secondary sources所寫成。
昨日下午兩點,廣州地鐵八號線文化公園站至滘心站路段,正式通車
雖然這看似只是一條普通地鐵線路的啟用 (延伸),但對廣州地鐵的發展歷程稍有認識的朋友,都會明白此段線路的啟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從昨天廣州地鐵論壇熾熱的討論氣氛可見一斑。不少廣州媒體也吹捧,此段地鐵線路是同德圍地區的「解圍線」。
過去多年,廣州地鐵都習慣於十二月二十八日啟用新的線路,廣州的地鐵迷也習慣把這個日子稱為「吉日」,而倘若是既有線路的延伸,亦通常會在首班列車開行時就會提供服務。本來,此段線路有機會於去年的「吉日」連同文化公園站至鳳凰新村站的人民橋過江段一同開通,可是最後還是「走數」了。是次廣州地鐵沒有選擇在「吉日」的首班車啟用延伸的線路,更要在通車前一小時才正式於微博作官方宣佈 (雖然早上時份廣州日報一度走漏了風聲),作風跟過去有所分別。有網民笑言,適逢是美國的感恩節,廣州地鐵在昨天啟用這段意義重大的線路,乃感謝同德圍居民二十多年前對興建地鐵所作的付出和犧牲之舉。這群為地鐵建設而作出過付出的 (老) 街坊,捱了二十多年,終能直接在家門前享受到地鐵的便利。

同德圍位處廣州西北部,屬白雲區管轄,東西兩端分別被石井河和新市涌環繞。這個地方於1980年代仍屬廣州的市郊地段,按歷史資料記載,橫滘蓮藕、上步菜心、鵝掌坦馬蹄等都是此地區當年曾經聞名的產物。到了1990年代,廣州老城區開展大規模的基建工程和市區更新,內環路和地鐵一號線的工程,需遷拆超過兩萬戶、十多萬的人口,而同德圍就成為了其中一個大型的拆遷戶安置區。與此同時,不少外來人口的進駐,相對低廉的租金也刺激了城市邊陲地段的居住需求,同德圍的人口因此緣故,進一步增加至三十萬人。
可是,因種種原因,同德圍的社區配套發展,一直追不上人口增長。地理限制使整個區域只靠一條雙線行車的西灣路、西槎路貫穿和連接市區,堪稱「華山一條路」,繁忙時間必定出現塞車問題,居民需耗費大量時間通勤,天未光就要排隊候車出城,放學下班回到家中也已過了合家歡時段。自己在B站觀看服務該區的巴士路線的POV的時候,也感受到塞車情況的嚴重性。更甚的是,該區曾經設有多個大大小小的貨櫃場,對本已嚴重的交通壓力更是雪上加霜,交通秩序混亂,行人過馬路的時候也往往險象橫生。故此,就算同德圍跟老城區實際距離不算遙遠,差劣的交通漸漸令街坊形成社會和心理上的疏遠,這條要道過去也曾出現過一些大型事故,使同德圍的對外連接完全中斷,居民要通過天橋下狹窄的引水道才能步行回家。
交通以外,同德圍過去多年也一直沒有市立學校和三甲醫院,甚至連消閒、康樂和公用設施 (如公廁) 也欠奉,踢場波看個病也要乘車出外,一直使居民苦不堪言。按一些廣州網民憶述,當年的廣州市政府曾經吹噓同德圍會發展成「小香港」,服務同德圍的地鐵線路也是在優先興建之列,可是當不少的郊區和新發展區俱開通了地鐵線路,同德圍地鐵的興建和通車時間卻是一拖再拖,當年拆遷戶裡的小孩,等到投身社會大學甚至有了下一代,才能在家門前迎來地鐵,老一輩的人有不少更是等不到這一條地鐵線,就與世長辭了。
2005年,廣州媒體人陳揚製作了「走進同德圍」調查報導,當地積壓多時的社會問題和困局初次展露在公眾眼前,迅即引來了全城關注。後來,廣州不同的媒體也有過一段對同德圍有較多關注的時間,甚至有政協委員上書。此後,同德圍無疑迎來了一些新的出行道路和配套設施,社區環境亦有一定改善,但居民最期盼的基建設施,依然是地鐵線路。昨晚觀看廣州媒體的新聞報導,看到不少街坊對於地鐵 (終於) 通車,表現雀躍,排隊等候進站試乘新線打卡者眾。乘地鐵到上下九的時間,由昔日的一小時變成現在的十五分鐘,昨天的下班時份和今天的上班時份,列車也是滿載乘客,可見居民終能吐盡舊時交通夢魘的烏氣。媒體的報導也不期然回顧了同德圍多年來的「解圍之路」,但對於這種「東張西望」式的邀功論述,我還是感到有點不以為然,畢竟這群街坊為城市發展所作的付出和煎熬遠比其他群體為多,可是他們的生活需要在過去二十多年也沒有好好被照顧,難免有所辜負和虧欠,實在沒有人有資格對此大書特書。有些地鐵迷和關注廣州城市規劃的網民也表示,同德圍是廣州城市發展的其中一個污點,街坊過去多年所面對的處境,或多或少也影響了老城區其他居民對地鐵拆遷的觀感,為後來的市區地鐵線路建設,帶來了不少阻力。
大批市民等候新線通車
當然,地鐵的開通,只是進一步完善了同德圍的硬件配套,要讓這個地方變得更加宜居,仍需在城市規劃如城中村改做等多加配合。

昔日廣州媒體報導同德圍居民的生活苦況時,有些人有意無意地跟香港的天水圍做對比。2004年天水圍發生輪常慘劇案,同樣轟動全城,有些有識之士把天水圍喧染成「悲情城市」,也衍生了兩部跟這個新市鎮相關的電影,而《天水圍12師奶》這本書也詳細羅列了該區當時面對的各種社會問題。個人認為在硬件上,天水圍的狀況比同德圍稍佳,雖然跟市區的物理距離的確遙遠,但最少相關的高速公路不常出現塞車情況,西鐵也在人口未達最高鋒的時候落成,而社區的規劃也尚算有條理。天水圍較嚴重的問題在於欠缺了原區就業的機會、財團的壟斷令消費選擇單一價格高昂、高昂的交通費用、社會服務支援不足等。儘管現時居民仍持續爭取如公營街市等設施,但在社會經年的關注和資源投入下,現在的天水圍已鮮見悲情事件,而香港基層人士的苦況,實際也沒有甚麼區域上的分野。
但要論及比同德圍待得更久的地鐵夢,也不得不提土瓜灣。連綿多時的沙中線,縱然規劃經過多番修改,土瓜灣的路段一直是這條線路的核心,而在1967年香港首次的地鐵線路規劃裡,已包含了這個路段,可是經過了五十多年這個路段,最快還要待到明年才能夠通車。儘管如今的黨鐵已被港人唾棄,地鐵引來的舊區重建仕紳化,也教越來越多人質疑地鐵的作用,但這五十多年的地鐵發展史,的確又是另一個悕憈的故事。

延伸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59會員
10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Wright F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但在這個第四波疫情大爆發的時候回看,不得不慨歎這真的是一顆魔高一仗之作,讓各種得以毀滅香港的詭計,可以加速進行。
網絡上的「移民」,倘若把網絡使用習慣也換過來,我不知道這是否太痴人說夢,始終好些使用習慣是大勢所趨,但倘若Mewe的港人社群能跟Facebook展現較大的分野,這就會是更完美的景象。
黑警就算在沒有任何「暴力」行為時,也要製造藉口作打壓,不容民眾做單純的悼念式,對過去一年多的社會事件,做出有違極權論述的「評價」。
舊建築留下了,卻只有軀殼失卻靈魂,也非大眾樂見的局面。
被噤聲的人民,就算行屍走肉,精神萎靡,翻騰過的人心,終歸是無法扭轉過來。
但在這個第四波疫情大爆發的時候回看,不得不慨歎這真的是一顆魔高一仗之作,讓各種得以毀滅香港的詭計,可以加速進行。
網絡上的「移民」,倘若把網絡使用習慣也換過來,我不知道這是否太痴人說夢,始終好些使用習慣是大勢所趨,但倘若Mewe的港人社群能跟Facebook展現較大的分野,這就會是更完美的景象。
黑警就算在沒有任何「暴力」行為時,也要製造藉口作打壓,不容民眾做單純的悼念式,對過去一年多的社會事件,做出有違極權論述的「評價」。
舊建築留下了,卻只有軀殼失卻靈魂,也非大眾樂見的局面。
被噤聲的人民,就算行屍走肉,精神萎靡,翻騰過的人心,終歸是無法扭轉過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對現代許多臺灣人而言,臺鐵的環島鐵路網就好像打從出生以來一般的理所當然。但是,過去其實有很長一段時間花蓮與台東之間的鐵路是獨立於環島路網之外的存在,而管理這條鐵路的營運中心就在今日的花蓮鐵道文化園區,其前身則可追溯到日本時代的花蓮港鐵道出張所。
Thumbnail
本篇你應該學會…… ■台南房地產未來的四大潛力區塊:包含台南在地傳統生活圈東區及北區。 □台南市是台灣都會區罕見沒有「都心轉移」現象之城市,在地人始終執迷「東區」。 ●台南捷運藍線的規劃,符合在地人口及生活需求,也更鞏固「東區」都心地位。 ○未來「平實重劃區」及「巴克禮公園」仍有發展腹地。
Thumbnail
2024.04.17 台中市政府 台中市長盧秀燕重視民眾「行」的安全,積極打通交通任督二脈,提供安全、舒適的行車空間,位於大里區的大新街,因大新福德祠舊址造成該路段易塞車,市府建設局今(17)日辦理「大里區大新街(新興路至新興街將軍二巷)拓寬工程」開工,將道路由7公尺拓寬至15公尺,讓地方交通更加
Thumbnail
今年初高雄沉浸在環狀輕軌全線通車的喜悅之中,不過於此同時舊打狗驛故事館也傳出令人振奮的消息!故事館到高雄港站北號誌樓軌道在今年初在高雄市政府協助下終於完成了貫通,讓長年以來的動態保存鐵道跨出了一大步。
Thumbnail
2011年起不短的10年裡,泰安舊站經歷曇花一現的復駛,而後陷入發展停滯的時光裡;這也使當年自己曾與旅伴走過,自車站循鐵路走向大安溪鐵橋的500公尺路途,變得雜草叢生、綠樹成蔭,就連百年鐵橋也早已封閉且大面積生鏽。
Thumbnail
  談論南迴鐵路前,先讓我們認識關於南迴鐵路的十大冷知識: 1. 共98.2公里,西起枋寮車站,東至台東車站。 2. 共14站(含起訖車站、2個號誌站)。 3. 歷經12年,1980年動工興建,1991年12月16日通車典禮(履勘尚未通過),1992年1月12日正式營運。
Thumbnail
鄉下人進城都需要有正當理由,不然來回一趟車程花費的時間,倒不如用來閱讀和寫文章。若是朋友招喚自然欣然赴約,這趟聚會處正好在台北同安街尾端,趁此機會我能再度重遊這條富有人文風味、歷史典故的城南舊街。歷經清代、日治時期、民國迄今變化不大的街景風貌,由頭走到尾,彷彿感受一條歲月長河悠悠靜謐的時光之旅。
Thumbnail
2024.03.05 台中市政府 台中市長盧秀燕重視各區建設發展,為紓解大肚區遊園路及中台路口交通壅塞情形,由市府建設局斥資13.26億元辦理「華南路以東銜接特三號道路工程」,將大肚區華南路延伸至南屯區向上路,全案分為2期施作,其中第1期自遊園路口起206公尺路段,已於1月12日完工,將持續拉近城
台灣建設進程,一直是大家熱烈討論的話題。 如從臺北捷運到新北三鶯線的興建, 進度如何,深受民眾關注。   讓我先抱怨台灣建設龜速!   ▌轉型發展,環境首當其衝 記得民國77年時,臺北捷運木柵線、淡水線、新店線、中和線、南港線及板橋線共6條路線幾乎同時動工興建,號稱「六線齊發」,同時也
Thumbnail
位於台北市、超過百年歷史的建成圓環,曾經成為當時台北最大的夜市。但後來因為多項因素的影響下逐漸沒落,就算後來計畫在附近增設一座捷運站,希望讓這裡的人流與商機重新復活,卻沒有成功。究竟建成圓環是如何從巔峰走向沒落的?消失的捷運站原本規劃在哪裡?如果當時有設站成功,能不能讓商圈再次回到以前的盛況呢?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對現代許多臺灣人而言,臺鐵的環島鐵路網就好像打從出生以來一般的理所當然。但是,過去其實有很長一段時間花蓮與台東之間的鐵路是獨立於環島路網之外的存在,而管理這條鐵路的營運中心就在今日的花蓮鐵道文化園區,其前身則可追溯到日本時代的花蓮港鐵道出張所。
Thumbnail
本篇你應該學會…… ■台南房地產未來的四大潛力區塊:包含台南在地傳統生活圈東區及北區。 □台南市是台灣都會區罕見沒有「都心轉移」現象之城市,在地人始終執迷「東區」。 ●台南捷運藍線的規劃,符合在地人口及生活需求,也更鞏固「東區」都心地位。 ○未來「平實重劃區」及「巴克禮公園」仍有發展腹地。
Thumbnail
2024.04.17 台中市政府 台中市長盧秀燕重視民眾「行」的安全,積極打通交通任督二脈,提供安全、舒適的行車空間,位於大里區的大新街,因大新福德祠舊址造成該路段易塞車,市府建設局今(17)日辦理「大里區大新街(新興路至新興街將軍二巷)拓寬工程」開工,將道路由7公尺拓寬至15公尺,讓地方交通更加
Thumbnail
今年初高雄沉浸在環狀輕軌全線通車的喜悅之中,不過於此同時舊打狗驛故事館也傳出令人振奮的消息!故事館到高雄港站北號誌樓軌道在今年初在高雄市政府協助下終於完成了貫通,讓長年以來的動態保存鐵道跨出了一大步。
Thumbnail
2011年起不短的10年裡,泰安舊站經歷曇花一現的復駛,而後陷入發展停滯的時光裡;這也使當年自己曾與旅伴走過,自車站循鐵路走向大安溪鐵橋的500公尺路途,變得雜草叢生、綠樹成蔭,就連百年鐵橋也早已封閉且大面積生鏽。
Thumbnail
  談論南迴鐵路前,先讓我們認識關於南迴鐵路的十大冷知識: 1. 共98.2公里,西起枋寮車站,東至台東車站。 2. 共14站(含起訖車站、2個號誌站)。 3. 歷經12年,1980年動工興建,1991年12月16日通車典禮(履勘尚未通過),1992年1月12日正式營運。
Thumbnail
鄉下人進城都需要有正當理由,不然來回一趟車程花費的時間,倒不如用來閱讀和寫文章。若是朋友招喚自然欣然赴約,這趟聚會處正好在台北同安街尾端,趁此機會我能再度重遊這條富有人文風味、歷史典故的城南舊街。歷經清代、日治時期、民國迄今變化不大的街景風貌,由頭走到尾,彷彿感受一條歲月長河悠悠靜謐的時光之旅。
Thumbnail
2024.03.05 台中市政府 台中市長盧秀燕重視各區建設發展,為紓解大肚區遊園路及中台路口交通壅塞情形,由市府建設局斥資13.26億元辦理「華南路以東銜接特三號道路工程」,將大肚區華南路延伸至南屯區向上路,全案分為2期施作,其中第1期自遊園路口起206公尺路段,已於1月12日完工,將持續拉近城
台灣建設進程,一直是大家熱烈討論的話題。 如從臺北捷運到新北三鶯線的興建, 進度如何,深受民眾關注。   讓我先抱怨台灣建設龜速!   ▌轉型發展,環境首當其衝 記得民國77年時,臺北捷運木柵線、淡水線、新店線、中和線、南港線及板橋線共6條路線幾乎同時動工興建,號稱「六線齊發」,同時也
Thumbnail
位於台北市、超過百年歷史的建成圓環,曾經成為當時台北最大的夜市。但後來因為多項因素的影響下逐漸沒落,就算後來計畫在附近增設一座捷運站,希望讓這裡的人流與商機重新復活,卻沒有成功。究竟建成圓環是如何從巔峰走向沒落的?消失的捷運站原本規劃在哪裡?如果當時有設站成功,能不能讓商圈再次回到以前的盛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