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的鐵道聚焦|府城面貌脫胎換骨!未來的台南地下化鐵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對台南人來說,鐵道已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部份了,也是稀鬆平常的事。搭火車往來對上學、通勤很便利,但平交道這回事卻讓他們有點苦惱,因為會造成塞車、擁擠等等現象。因班次密集,平交道也很忙,加上若是上下班時間,可能會塞得更嚴重。

台南地下化是繼台北地下鐵路、高雄地下鐵路,是台灣第三個地下化的縣市,可以預期消除鐵路沿線9處平交道、8處地下道、2處鐵路箱涵及3處陸橋。而為來,我們桃園市終於也要地下化了,而且還有捷運!

raw-image
raw-image

南鐵東移?到底知不知道人民有多可憐?

1995年,省府提出了綜合報告書《台南市區鐵路地下化工程綜合規劃報告》中,預定採用原軌施作案,就是先徵用鐵道東側的土地,鋪設臨時軌,在原軌地下施作,完成之後再把徵用的土地交還地主,又稱「原軌案」。

在 2009 年行政院核定通過計畫時,卻改採「軌道東移」,也就是徵收東側土地,在上面建設永久軌,原軌上方另作他用,又稱「東移案」。不光是臨時軌變成永久軌,「徵用」也成了「徵收」,意即當局將取得這塊土地,不會再歸還。南鐵東移是台南鐵路地下化的方案,原本計畫是原軌施工案,但在2009年行政院核定時,卻採用了東移施工案,以解決台南臺南車站站體和月台均為國定古蹟的問題。鐵道沿線的 300 多戶居民面臨離開家園的要求,因此住戶成立自救會,展開長期抗爭。我們想,如果是我們從小到大住的房子,面臨種種壓力,甚至要面臨拆除危機,想想看,你的心情是什麼?

拆除手段

新聞一直報,而我們對南鐵東移可以連想的就是[拆除]跟[黃春香的家],位於開元陸橋下的黃春香家,也是面臨拆除戶的其中之一,黃春香及聲援者一向訴求「原梯保留」,正是希望避免破壞建築結構,在 2020 年 7 月 21 日、10 月 13 日兩波拆遷行動中,鐵道局已經同意將前後幾戶都封鎖起來,甚至將樓梯用鐵柵欄焊死。即使鐵道局可以拆除部分,不應拆的半棟房屋,以及爭點核心的樓梯,黃應有免於受破壞的權利才是。

其次,當局總是給出承諾,事後卻並未遵守。當局總以模糊說法虛應此事,警方聲稱指揮官 5 點會到,卻在 5 點以前就開始第三波強拆。不禁讓人思考,難道言而無信、出爾反爾是政府應有的態度嗎?會給人相信嗎?

raw-image

有了地下化雖然可以帶來交通順暢、便利,也會帶來人潮,但他們有想過被強制拆除家戶的痛苦嗎?令人期待的地下化卻變成了令人想抗議的地下化。話說台南的機車率非常高,家庭擁有汽車的比例達 64.77%,機車更是達 92.67%,居全台之冠。

土地和房屋除了是不動產、有可換算為金錢的價值,但它們同時也是居民獨一無二的記憶,有著更深遠的意義。

台南市政府用「都市縫合」來形容拆除鐵道的作法。在規劃者眼中,鐵道是通過台南市區的一道「傷痕」,既阻礙了台南市區兩側的發展,也造成交通往來的不便。雖然方便些,但對那些拆除住戶不是這麼想的。台南車站也是漂亮的獨一無二的古早味車站,雖然會保留著以前舊站的遺跡,但我想或許台南人的記憶已經快要不再是昔日風景了吧!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鐵道與旅行世界
78會員
105內容數
我很喜歡到處旅行,到處趴趴走,吃美食、玩景點..... 旅遊就是開心就好!別再多想煩惱的事!
鐵道與旅行世界的其他內容
2024/12/15
台鐵近幾年推出許多觀光列車,如奢華的鳴日號、阿里山裡的福森號還有栩悅號,而台鐵再推出兩台新的觀光列車,分別是「海風號」和「山嵐號」,結合山和海的美景與美食,帶給旅客不一樣的體驗! 夢幻海線觀光列車海風號 這次的海風號和山嵐號都是由雄獅旅遊和台鐵合作推出的,以甜點為主題的列車,再2024/12/7
Thumbnail
2024/12/15
台鐵近幾年推出許多觀光列車,如奢華的鳴日號、阿里山裡的福森號還有栩悅號,而台鐵再推出兩台新的觀光列車,分別是「海風號」和「山嵐號」,結合山和海的美景與美食,帶給旅客不一樣的體驗! 夢幻海線觀光列車海風號 這次的海風號和山嵐號都是由雄獅旅遊和台鐵合作推出的,以甜點為主題的列車,再2024/12/7
Thumbnail
2024/08/16
台南是六都裡面唯一沒有捷運的直轄市,交通也是在地人令人頭痛的問題,目前台南只有公車、火車等大眾運輸,如果台南也規畫捷運的話,那交通肯定會更提升。 對於台南來說非常需要捷運,因為如果搭高鐵來台南的話,離市區有一段的距離,相當的不方便(雖然有火車 沙崙線),今天就要和大家介紹台南的捷運規劃! 說到捷
Thumbnail
2024/08/16
台南是六都裡面唯一沒有捷運的直轄市,交通也是在地人令人頭痛的問題,目前台南只有公車、火車等大眾運輸,如果台南也規畫捷運的話,那交通肯定會更提升。 對於台南來說非常需要捷運,因為如果搭高鐵來台南的話,離市區有一段的距離,相當的不方便(雖然有火車 沙崙線),今天就要和大家介紹台南的捷運規劃! 說到捷
Thumbnail
2023/09/28
嗨!大家好久不見 大家是否有遇過下雨、上下班時間的塞車之苦呢?上一集主要是介紹在桃園各個規劃中或是在興建的捷運,而「北北基」的交通容量更是龐大,上下班往返的車潮更是容易塞車。 還有「12」條捷運與輕軌正在規劃中!未來的捷運路網圖會更密密麻麻,也就自然形成北北基生活圈! 我們就一一介紹吧! 最
Thumbnail
2023/09/28
嗨!大家好久不見 大家是否有遇過下雨、上下班時間的塞車之苦呢?上一集主要是介紹在桃園各個規劃中或是在興建的捷運,而「北北基」的交通容量更是龐大,上下班往返的車潮更是容易塞車。 還有「12」條捷運與輕軌正在規劃中!未來的捷運路網圖會更密密麻麻,也就自然形成北北基生活圈! 我們就一一介紹吧! 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台鐵火車在路軌上奔馳,這一班次是新自強號,前方的顯示版不時會亮出110公里、120公里、125公里等等的速度,代表列車穩穩地高速向前。在東部時一路上都是山與海,讓人心情舒坦無比。然而當轉入西部之後,就彷如走在破碎的土地與歷史中,見證著台灣的未來。
Thumbnail
台鐵火車在路軌上奔馳,這一班次是新自強號,前方的顯示版不時會亮出110公里、120公里、125公里等等的速度,代表列車穩穩地高速向前。在東部時一路上都是山與海,讓人心情舒坦無比。然而當轉入西部之後,就彷如走在破碎的土地與歷史中,見證著台灣的未來。
Thumbnail
對台南人來說,鐵道已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部份了,也是稀鬆平常的事。搭火車往來對上學、通勤很便利,但平交道這回事卻讓他們有點苦惱,因為會造成塞車、擁擠等等現象。因班次密集,平交道也很忙,加上若是上下班時間,可能會塞得更嚴重。 南鐵東移?到底知不知道人民有多可憐? 拆除手段
Thumbnail
對台南人來說,鐵道已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部份了,也是稀鬆平常的事。搭火車往來對上學、通勤很便利,但平交道這回事卻讓他們有點苦惱,因為會造成塞車、擁擠等等現象。因班次密集,平交道也很忙,加上若是上下班時間,可能會塞得更嚴重。 南鐵東移?到底知不知道人民有多可憐? 拆除手段
Thumbnail
去年7月與10月擋拆,今年8月20日,南鐵黃家面臨第三度強拆風暴。歷年來反迫遷戶面臨許多挑戰。如今強拆怪手來了,「民主」竟然還在路上?
Thumbnail
去年7月與10月擋拆,今年8月20日,南鐵黃家面臨第三度強拆風暴。歷年來反迫遷戶面臨許多挑戰。如今強拆怪手來了,「民主」竟然還在路上?
Thumbnail
都市縫合,是一個都市地理之中的概念,通常是指一個地理上的分界將一個區域切開來,界線的兩邊各自有各自的發展,但今天若將界線移除後,主政者開始試圖要將兩邊的差距弭平,或是要平衡兩邊的發展,使得從前這條界線所帶來的變化日漸縮小,這個概念叫做都市縫合,在台灣,這條界線通常指鐵路,因為台灣目前的鐵路都位於路面
Thumbnail
都市縫合,是一個都市地理之中的概念,通常是指一個地理上的分界將一個區域切開來,界線的兩邊各自有各自的發展,但今天若將界線移除後,主政者開始試圖要將兩邊的差距弭平,或是要平衡兩邊的發展,使得從前這條界線所帶來的變化日漸縮小,這個概念叫做都市縫合,在台灣,這條界線通常指鐵路,因為台灣目前的鐵路都位於路面
Thumbnail
拆除舊站房後,台南後站迎來好似只有一半的跨站式站房,來擔起鐵路地下化啟用前的疏運。雖是臨時的,可隨天橋偶然創創造出視角,能藉此俯瞰列車進出站的同時,代表離鐵路離開地面的日子也不遠矣。
Thumbnail
拆除舊站房後,台南後站迎來好似只有一半的跨站式站房,來擔起鐵路地下化啟用前的疏運。雖是臨時的,可隨天橋偶然創創造出視角,能藉此俯瞰列車進出站的同時,代表離鐵路離開地面的日子也不遠矣。
Thumbnail
舊建築留下了,卻只有軀殼失卻靈魂,也非大眾樂見的局面。
Thumbnail
舊建築留下了,卻只有軀殼失卻靈魂,也非大眾樂見的局面。
Thumbnail
經歷這樣激烈、漫長的抗爭,以及市民們的分裂後,我們不禁問:這樣的規劃真的可以帶來更好的台南市嗎?台南市到底需要什麼?台南市的未來,到底有什麼期許和願景?
Thumbnail
經歷這樣激烈、漫長的抗爭,以及市民們的分裂後,我們不禁問:這樣的規劃真的可以帶來更好的台南市嗎?台南市到底需要什麼?台南市的未來,到底有什麼期許和願景?
Thumbnail
在10月13日凌晨,鐵道局就台南市鐵道地下化計畫的最後兩戶不同意戶,展開強制拆遷,引發住戶、聲援者與警方衝突。
Thumbnail
在10月13日凌晨,鐵道局就台南市鐵道地下化計畫的最後兩戶不同意戶,展開強制拆遷,引發住戶、聲援者與警方衝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