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神 共鳴導讀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認識瞭解神,讓人神之間可以雙向互動

本書作者:
本書作者是向立綱,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
主要經歷:台灣省議會公關室、秘書室主任13年、台中師範學院、逢甲大學兼任教職15年、立法院法制局研究員8年。

作者自小生長在基督教家庭,父母均是長老會教徒,但在接觸靈界後,便全心投入靈學領域的探討與研究。他以實地參與通靈靈媒黃老師問事的詳實過程,據實記載,打開了靈學的神秘面紗。

作者在立法院服務期間,曾負責兩岸問題的研究,如今,則從事東、西方宗教與靈學的綜合探討,闡述禪學宗師──達摩祖師所謂「宗教哲理與人生智慧」相結合的21世紀新理念。

本書簡介:
『神不騙人,人會騙神』。
透過本書,讓大家可以認識神,瞭解神,讓人神之間可以雙向互動,靈脈相通;並揭開人神之間的所有障礙,讓人神之間臍帶相連的關係更加緊密。

認識神,瞭解神,找到了自己的主神,知道了人神之間的如何溝通與互動,才能為自己開創人生另一條大道,讓眾生在這滾滾紅塵裡,更能平舟穩度的走過這一生。

書名:人與神
出版:萬世紀身心靈2010
購書:https://bit.ly/2BDXQCM

本書導引:
認識瞭解神,讓人神之間可以雙向互動

神,雖然看不到、摸不到,但是,在人類記載的歷史上,祂自始就存在!

從古至今,從中至外,祂在史實裡,在人們心裡;無論帝王將相或布衣小民,都莫不崇敬祂、依賴祂,為了得到祂的恩典,千百年來,信者總是恭敬匍匐的祭拜祂、祈求祂。

誠如眾生所知道的:祂是慈悲的。

祂普渡眾生、播愛世人,是不分貴賤,一視同仁的。

因此,普天之下,到處均有人見証祂、謳歌祂、讚美祂。因為祂的賜福與相助,創造了無數的成功與奇蹟;然而,四海之內,也到處有人怨嘆、不解祂-為什麼祂不幫我?為什麼祂忍心棄我?因為,人不瞭解神。

有人說,祂無所不在;有人說,祂在深山古廟;也有人說,祂就在身旁。更有人說,祂就在你心裡。人們天天談神,四處求神,然而,到底神是什麼?神又在想些什麼?人有人的想法,神有神的思惟。

但是,一直以來,凡人只想到人的需要與人的立場;人們總是忽略了神的原則與神的考量。於是,在百求而不得其驗後,人們便會質疑祂。事實上,問題的癥結還在於人的不瞭解神;在於人神之間的無法直接、雙向互動與溝通。

靈界有句名言:「神不騙人,人會騙神」。

君不見,多少凡人眾生在走投無路時,都來求祂;但問題解決後,卻未必真正信祂!君不見,多少人藉著神旨神意,四處詐騙、唬弄眾生!

如今,透過通靈人黃老師,「人與神」這本書將揭開人神之間的所有障礙。讓大家認識神、知道神、瞭解神,讓人神臍帶相連的關係更緊密;更讓有形世界與無形世界能夠在每個人的心裡連成一線!

這本書透過靈界、黃老師與向老師,記錄了眾多真實案例與靈學的知識,重點甚多,值得你購回細細品讀,在這我提煉了三點共鳴處,在後續的文章會與你一起共同交流:
一、神助的原則有哪些?
二、如何才能達到人神互動呢?
三、如何才能避免錯誤的修行呢?

除了以上這三點,也會聊聊這本書與生命力有關的議題,供讀者自己可以延伸閱讀,例如:
神像的正確認知與判別?
如何分辨正神與陰神辦事的現象?
宗教為何會產生共業?等等

如果你對老臣導讀這本書感興趣,
歡迎你與我分享,想要更了解哪一部分的共鳴體驗?
我們一起討論交流~下一篇文章見嚕!

源:人與神
整理:陳信忠(老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臣靜靜寫
42會員
205內容數
喜歡書寫,也喜歡靜心, 用簡單的文字,慢慢認識自己的心💛... 歡迎來聊聊💕
老臣靜靜寫的其他內容
2024/07/27
本書介紹了吸引力法則宗師的著作,深入探討如何透過情緒引導系統實現人生目標。書中包含了33個案例,提供實用的操作和實踐。文章分享了本書的共鳴心得,並提供了行動反思計畫,希望讀者能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這些理念,並從中受益。
Thumbnail
2024/07/27
本書介紹了吸引力法則宗師的著作,深入探討如何透過情緒引導系統實現人生目標。書中包含了33個案例,提供實用的操作和實踐。文章分享了本書的共鳴心得,並提供了行動反思計畫,希望讀者能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這些理念,並從中受益。
Thumbnail
2024/05/24
這本書分享了一個佛學博士如何在商場中實踐佛法的故事,著重在佛學智慧如何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並帶來改善情感和行為的啟發。
Thumbnail
2024/05/24
這本書分享了一個佛學博士如何在商場中實踐佛法的故事,著重在佛學智慧如何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並帶來改善情感和行為的啟發。
Thumbnail
2024/02/24
在現代社會中,好人病可能成為一種心理疾病,讓人在人際互動中過度迎合他人,背離了自己的需求。這本書提供了七步驟解決方案,讓人找到解決好人病的可能性,以及建立健康且平等的人際關係。該書通過導讀者個人反思並提供了行動計劃,旨在幫助讀者找回自我,建立更積極的自我價值觀。
Thumbnail
2024/02/24
在現代社會中,好人病可能成為一種心理疾病,讓人在人際互動中過度迎合他人,背離了自己的需求。這本書提供了七步驟解決方案,讓人找到解決好人病的可能性,以及建立健康且平等的人際關係。該書通過導讀者個人反思並提供了行動計劃,旨在幫助讀者找回自我,建立更積極的自我價值觀。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