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念之困難(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是這樣的,前幾天在網路遇到一個有趣的人,他貼了一段聖經節,然後宣稱既然我們都是神的兒女,那麼我們就是神。

當然,任何基督徒都會跟你說這是無說八道,稍微讀過聖經的大概也能舉出一大堆經文告訴你人絕對不會是神,因為這本來就跟一神論牴觸,連進入神學討論的意義都沒有,完全是異教思想,不是基督教神學,除非你想討論的是其他宗教的設定。

但我還是跟他聊了一下,發現幾個有趣的事情,首先,他採用的立場機幾乎都是佛教的宇宙觀……要信什麼的確是自己的選擇,但用佛教觀點解釋聖經,的確會出現各種讓人啼笑皆非的論述。(不過新世紀宗教很流行這這個,因為只要宣稱是聽不懂的奧秘,就能用國王新衣的心理效果帶來詐騙成果,要吐槽根本說不完。)


一開始他還否認自己是用佛學在理解聖經,不斷解釋自己是基督徒,但我一再強調他講的完全不是基督教神學,全都是佛學,直接問他是否過去是佛教徒現在改宗的,有沒有好好理解神學到底在講什麼,最後對方才承認,而且宣稱沒有佛法讀不懂聖經⋯⋯我都快笑死,所以我猜他雖然有受洗(如他宣稱)但在教會裡一定不快樂(假如他還有在教會的話),因為他堅持只有佛法才能用來理解聖經,上帝跟佛只是名稱不一樣之類的,我想就算是宗教外行應該也知道這根本是胡說八道了,因為佛是人,上帝是造物主,兩者根本從定義上就不同。


當然,這是對聖經不熟斷章取義的人才會犯的低級錯誤,熟悉的人自然可以在其他經文找到相對應的內容,讓錯誤的解釋產生矛盾,進而破論。其實討論區裡已經很多人節錄聖經內容證明他的認知是錯誤了,但那傢伙居然可以不斷重複這件事情,而且不斷用包裝過的語詞來解釋,只是全被我辦認出其實那是佛學換個說法而已,骨子裡還是佛教的內容,也就是說,他擷取很多聖經片段,然後用這些片段想證明自己這種用佛教來解釋的神學是可以成立的(例如「道」、「虛空」,但這只是翻譯上用了這幾個字,原始意義完全不同啊!和合本真的害人不淺),接著堅稱自己是基督徒,不是基督「教」徒(雖有宣稱有受洗)……

看來是自學的人……這就是自學的危險性,資訊來源品質很難管制(當然,上教會卻只聽一家之言不思辨也一樣糟糕,但至少你會遇到其他信徒,有機會做思想上的衝擊),尤其如果本來有其他宗教背景的時候(這一點台灣人尤其會遇到,整個文化都是異教文化),更容易走歪掉。

不過整個討論版上已經很多人指正他了,他還堅持自己想法……要堅持也無妨啦!我們也不敢說自己絕對正確,但不敢說自己絕對正確與分辨明顯錯誤是兩件事情,你要說我不是絕對正確,然後護航自己的明顯錯誤該被視為一種可能性,這種話術對腦袋清楚的人沒有用啦!


舉例來說,如果你問我根號17是多少,我可沒本事直接告訴你答案,但至少我可以告訴你是四點多,給我一點時間用內插法我還可以給你更準的答案,但不會是完整答案。但如果你跟我說答案是27,我當然可以立刻跟你說你是錯的,就少在那邊說因為我也不知道正確答案,所以不能否定你的答案了,真理就像這種數學證明題,我們或許還沒找到完整答案,正如圓周率,從3開始,3.14、3.1415或3.1416之類的,我們可以越研究越逼近,但你要胡說八道硬跟我說圓周率是11我馬上可以辨認出來你講錯啦!


真理是絕對的純理性好不好,思考怠惰的人才會用奧秘來牽拖,然後停止思考,正因為是奧秘所以更要努力追求阿!

不過來往的內容不是重點,畢竟關於他個人背景資訊其實也不是重點,我想談一下如何把過去學到的東西去除。

話說在前頭,每個人過去所學到、遇到、感受到的東西都很寶貴,最好都把它留來,那叫做「經驗」,不管好還是不好,都是你之所以是現在的你的原因。我這裡說的去除,不是說要拋棄還是遺忘,分是在分辨清楚之後,讓它不再控制你,而讓你控制它。

是這樣的,台灣的背景文化是多神論的環境,而且是混雜環境,因為絕大多數台灣人其實是雜信徒,簡單說,其實台灣嚴格說起來沒多多少人有宗教信仰(哪怕他宣稱自己很虔誠)。

你說台灣宮廟密度世界第一,各種宗教盛事整年都有,參加的人超級多,哪會沒有宗教信仰?

不,沒有就是沒有,大多數台灣人連信什麼都搞不清楚,所以才會什麼廟都拜,這種宗教觀裡面沒有任何信念,只有各種「交換論」,而且往往是連「為何有效」都不知道,反正就拿香跟拜,總之就是用金錢、供品、儀式來交換各種需求。沒錯,原始宗教都是這樣,但台灣更原始的一點在於,你連為何要這樣都搞不清楚。

更有趣的是,宗教核心目的,一個是解釋現世苦難,二是解釋死後要去哪裡(其實就是人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但這一點在台灣還滿一致的,喪禮大多是佛教式的(雖說禮儀公司其實也大多用混搭商品來讓民眾選購,重點是每一種儀式都能多賺一筆,而民眾也同樣只是透過花錢交換未來的好處),因為傳統宗教對於死後的處理其實是很不清楚的(正確一點的說法,應該是說服力不夠,不然道教也有自己的一套說法,但顯然不夠迷人,而且逐漸被佛教滲透),這也是長期受佛教影響的結果,於是原始道教的觀點消失,被佛教取代,然後混合。

當然,既然花錢辦喪事,該拿的好處還是要拿,點主之類道教儀式倒是被留下來了。

當然還有儒教這個大魔王存在,在東方文化長久以來政教合一的統治下,宗教觀其實是非常市儈與暴力的,所以不管哪種宗教觀到了東亞大陸地區都會被扭曲(正如各種中國本產基督教派,基本上都不正常),以包容之名,行收編之實,反正只要沾過就算是中國的。

其實就是亂七八糟啦!但這就是台灣人宗教信仰的現況,有明確信仰的人其實不多,雖然有人會嘲笑紫衣神教,但其實人家至少還很明確是有信奉某種教義,而大多數台灣人其實是連自己信什麼都搞不清楚。

當然,也有很明確信佛教的人,這種就會去研究自己宗教的教義(也有純道教信徒,不過他們自己也很清楚世界上大概沒有什麼真正的道教了,千年來混搭太多佛教元素,但的確有人在進行深入研究),基督徒對這方面要求又更高,但總之台灣有明確宗教信仰人其實不多,大多只是亂信(然後更不幸的是「枉死」,因為死於無知)。

當然,信奉「不信教」的無神論,往往更搞不清楚自己是怎麼回事,連自己相信的是麼都搞不清楚,因為科學從來都不是信仰對象,是工具,把科學當成信仰對象會變很好笑。

但要進入一個明確的宗教體系其實沒那麼容易,所以的確雜信對於懶得思考的人來說比較輕鬆,因為進入宗教體系代表你認真想要理解幾件重要的事情,首先就是宇宙的來源與自己存在的原因,二是世間各種現象學的根源性解釋,三是解釋何謂善惡,四是解釋死後的世界。

對,你會發現跟哲學很像,畢竟哲學本來就只神學的簡化版本,是用來處理邏輯思辨的技術性工具,跟科學同樣都是神學的「工具」。

總之,認真會思考這些問題的人,某方面來說真的太閒,其實大多數人都是先遇到痛苦想尋求解答,很多時候只要能解釋第二跟第三題就好,但只思考這兩題的人,非常容易被交換論牽著鼻子走就是了,因為台灣的生活環境就是交換論的文化環境。

我們要先認清這個台灣生活的現況,才能面對信仰中可能出現的「雜質」。

有趣的是,這「雜質」其實很寶貴。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omoge (毛毛牙)的沙龍
215會員
1.1K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子藝(momoge),新書歸途2:駱沙利南2024台北書展同步上市喔!
2025/04/20
不同群體會有自己的文化,這很正常,而自己的文化最終會產生自己的語彙,變成一種只有自己人才聽得懂的溝通方式,這種事情越封閉、越專業的場域就越容易出現,像我以前在醫院上班,很自然會出現一些只有醫療人員才懂的英文縮寫混雜在對話當中,而在阿宅群體裡面,很自然會出現各種意味不明的假名單詞。 在教會當然也是這
Thumbnail
2025/04/20
不同群體會有自己的文化,這很正常,而自己的文化最終會產生自己的語彙,變成一種只有自己人才聽得懂的溝通方式,這種事情越封閉、越專業的場域就越容易出現,像我以前在醫院上班,很自然會出現一些只有醫療人員才懂的英文縮寫混雜在對話當中,而在阿宅群體裡面,很自然會出現各種意味不明的假名單詞。 在教會當然也是這
Thumbnail
2025/04/16
關於聖經裡的政治信息,這邊簡單整理一下: 創世紀: 被擄時期為了凝聚國族意識而正式成卷的書籍,雖然傳說是摩西寫的,但其實至少有四個來源,所以聖經不是大公會議的時候才開始挑書,而是一開始就在挑書,目的就是守護以色列人的國族認同,不被外族文化洗清(正如國民黨在台灣進行的母語滅絕政策,是長老教會帶頭堅
Thumbnail
2025/04/16
關於聖經裡的政治信息,這邊簡單整理一下: 創世紀: 被擄時期為了凝聚國族意識而正式成卷的書籍,雖然傳說是摩西寫的,但其實至少有四個來源,所以聖經不是大公會議的時候才開始挑書,而是一開始就在挑書,目的就是守護以色列人的國族認同,不被外族文化洗清(正如國民黨在台灣進行的母語滅絕政策,是長老教會帶頭堅
Thumbnail
2025/04/15
這本書是參觀長老教會歷史檔案館時獲贈的,正好我很愛這種歷史書籍,所以拿到很快就看了,也讓我對於長老教會在台灣的宣教史有更完整的認識。 長老教會在台宣教160年了,不過這當然不是基督教最早來台的紀錄,荷蘭時期自然也有宣教士來台,而且也有進行宣教活動,所以當年其實也有不少人受洗,尤其是平埔族聚落,後來
Thumbnail
2025/04/15
這本書是參觀長老教會歷史檔案館時獲贈的,正好我很愛這種歷史書籍,所以拿到很快就看了,也讓我對於長老教會在台灣的宣教史有更完整的認識。 長老教會在台宣教160年了,不過這當然不是基督教最早來台的紀錄,荷蘭時期自然也有宣教士來台,而且也有進行宣教活動,所以當年其實也有不少人受洗,尤其是平埔族聚落,後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最近發生了一些事情,讓我覺得很不爽! 我的個性很喜歡嘗試不一樣的東西 我的興趣真的非常的廣和不同 其中對於靈性的探索更是求知若渴 我去過不少的宗教 受洗過離開過 原本從小無知不停的嘗試到 我最後了解宗教並不適合我 最近我因為一個高人的原因 又踏進了一個
Thumbnail
最近發生了一些事情,讓我覺得很不爽! 我的個性很喜歡嘗試不一樣的東西 我的興趣真的非常的廣和不同 其中對於靈性的探索更是求知若渴 我去過不少的宗教 受洗過離開過 原本從小無知不停的嘗試到 我最後了解宗教並不適合我 最近我因為一個高人的原因 又踏進了一個
Thumbnail
遇亨通的日子你當喜樂;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因為上帝使這兩樣並列,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後有甚麼事。 ‭‭傳道書‬ ‭7‬:‭14‬ 人面對事物的感覺很敏銳,亨通的時候,我們會開心,患難的時候,會愁苦。但若僅止於此,我們則和動物無異。
Thumbnail
遇亨通的日子你當喜樂;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因為上帝使這兩樣並列,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後有甚麼事。 ‭‭傳道書‬ ‭7‬:‭14‬ 人面對事物的感覺很敏銳,亨通的時候,我們會開心,患難的時候,會愁苦。但若僅止於此,我們則和動物無異。
Thumbnail
其實世間萬物都是從宇宙大爆炸變化而來,神就是宇宙本身,身為人類的我們也是神的一部分,也就是說我們就是神、神就是我們。
Thumbnail
其實世間萬物都是從宇宙大爆炸變化而來,神就是宇宙本身,身為人類的我們也是神的一部分,也就是說我們就是神、神就是我們。
Thumbnail
我的背景知識構成了現在的自我,這一點無從否認,也不該否認,只能尊重。  但是當我們投身某種信念的時候(不限於宗教),我們是用哪種框架去認識「新的信念」的呢?答案當然是我們的「老我」。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在生活的苦楚當中遇見上帝,若因此得救,所以認定「信耶穌比較靈驗」。 對,這是標準的多神論異教思
Thumbnail
我的背景知識構成了現在的自我,這一點無從否認,也不該否認,只能尊重。  但是當我們投身某種信念的時候(不限於宗教),我們是用哪種框架去認識「新的信念」的呢?答案當然是我們的「老我」。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在生活的苦楚當中遇見上帝,若因此得救,所以認定「信耶穌比較靈驗」。 對,這是標準的多神論異教思
Thumbnail
是這樣的,前幾天在網路遇到一個有趣的人,他貼了一段聖經節,然後宣稱既然我們都是神的兒女,那麼我們就是神。 當然,任何基督徒都會跟你說這是無說八道,稍微讀過聖經的大概也能舉出一大堆經文告訴你人絕對不會是神,因為這本來就跟一神論牴觸,連進入神學討論的意義都沒有,完全是異教思想,不是基督教神學,除非你想
Thumbnail
是這樣的,前幾天在網路遇到一個有趣的人,他貼了一段聖經節,然後宣稱既然我們都是神的兒女,那麼我們就是神。 當然,任何基督徒都會跟你說這是無說八道,稍微讀過聖經的大概也能舉出一大堆經文告訴你人絕對不會是神,因為這本來就跟一神論牴觸,連進入神學討論的意義都沒有,完全是異教思想,不是基督教神學,除非你想
Thumbnail
好啦!雖然我寫過超多神學文章,很多都涉及各種邏輯辯證或科學解釋、歷史因緣與文化背景,但這其實更多是出於我個人興趣,而且我非常清楚這是絕大多數人根本不可能做的研究,而且日常生活中有太多其他事情會佔據我們的時間,很多人連要三餐溫飽都有困難,哪有時間思想這些宇宙真理之類的遙遠議題。 對,真的是這樣,我相
Thumbnail
好啦!雖然我寫過超多神學文章,很多都涉及各種邏輯辯證或科學解釋、歷史因緣與文化背景,但這其實更多是出於我個人興趣,而且我非常清楚這是絕大多數人根本不可能做的研究,而且日常生活中有太多其他事情會佔據我們的時間,很多人連要三餐溫飽都有困難,哪有時間思想這些宇宙真理之類的遙遠議題。 對,真的是這樣,我相
Thumbnail
如果你不是屬於感受型的慕道友,你需要許多聖經為基礎的真理初信造就,而正當你開始學習基要真理、立穩根基時,卻時不時聽見有所謂老基督徒常常把一句話掛嘴邊:『我聽到上帝跟我說⋯』
Thumbnail
如果你不是屬於感受型的慕道友,你需要許多聖經為基礎的真理初信造就,而正當你開始學習基要真理、立穩根基時,卻時不時聽見有所謂老基督徒常常把一句話掛嘴邊:『我聽到上帝跟我說⋯』
Thumbnail
本來想聊主禱文的,但偏偏最近看到很多關於使徒信經的文章,或許上帝要我先講講這個。 那就這樣吧! 話說在前頭,使徒信經要討論可以有很多切入點,太過學術的東西我可沒本事,而且網路上其實關於信經的歷史也有推廣文章可以查,要蒐集資料並不困難。 我就跳過去了。 我想討論的比較是現象學的問題。 是這樣
Thumbnail
本來想聊主禱文的,但偏偏最近看到很多關於使徒信經的文章,或許上帝要我先講講這個。 那就這樣吧! 話說在前頭,使徒信經要討論可以有很多切入點,太過學術的東西我可沒本事,而且網路上其實關於信經的歷史也有推廣文章可以查,要蒐集資料並不困難。 我就跳過去了。 我想討論的比較是現象學的問題。 是這樣
Thumbnail
聊聊奇蹟課程有用嗎?為什麼每個宗教、聖人講的都不太一樣?
Thumbnail
聊聊奇蹟課程有用嗎?為什麼每個宗教、聖人講的都不太一樣?
Thumbnail
身為一位奇科幻小說家,無可避免要在作品裡面處理有關神的議題,這一點對於多神論或無神論者或許沒什麼問題,就瞎掰或做一些典範轉移就好,內容有沒有邏輯,很多時候讀者也不在意。 但作為基督徒可沒那麼容易過關,因為神學概念不一樣。 這一點其實很有趣,大家不妨關注一下歐美幾位大牌奇幻作家,有不少人有個共通點
Thumbnail
身為一位奇科幻小說家,無可避免要在作品裡面處理有關神的議題,這一點對於多神論或無神論者或許沒什麼問題,就瞎掰或做一些典範轉移就好,內容有沒有邏輯,很多時候讀者也不在意。 但作為基督徒可沒那麼容易過關,因為神學概念不一樣。 這一點其實很有趣,大家不妨關注一下歐美幾位大牌奇幻作家,有不少人有個共通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