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愛不是愛(二)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以下文章為一有緣人分享:
自從上個月爲女兒補福德資糧《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各128部,加補16部經文迴向圓滿後,事隔4周,佛菩薩再次開示女兒需補福德資糧《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各128遍,當下令我很驚訝。
自己覺得上個月收到佛菩薩開示:「平時要惜福,不要太過享受」的通知後,已有很大的改善,不會再買各種玩具、衣服、書等,也多次請爺爺出去不要帶女兒玩各種花錢的遊樂設施,長輩這方面雖做得還不夠好,但整體都有調整,為何如此快又缺福報?想說會不會是被抽福報了?只好硬著頭皮叩求阿伯開示。阿伯說:「是溺愛耗福」。
我趕緊查關於「溺愛」的資訊,才發現網上看到兩篇文章提到的問題,基本上我們家都有,比如文中指出的溺愛十大表現:「有特殊待遇、過分關注、輕易滿足需求、生活無規律、大小事包辦代替、摔到、磕到大驚小怪、剝奪獨立、遷就哭鬧、長輩當面袒護等。」這才反應過來,原來不僅是浪費使不得,大人每日在做、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恰恰在溺愛小孩而不自知。多虧有明眼的佛菩薩實在看不下去了,才開示提醒,讓我們有機會趕緊針對這十大表現,逐一反省、制定解決辦法。
實施的這幾日來,我也只能感歎「努力之後,一切隨緣」。看得出長輩有在盡力配合了,但有時因觀念差異,或者不溺愛的標準不同,只能在不起爭執的基礎點上盡力圓滿。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中說到:「每個修行人都會有考驗;弘法者有他的考驗,一般修行人也各有他們的考驗。弘法者的考驗,都是非常嚴峻的,考驗層級越是高,考得過,修行層次就會有很大的躍進,果位也會相對地提升。『玉不琢,不成器』,石頭要成爲玉器,就要經過磨煉,沒人磨他,他就不能成就。『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聖神仙佛從小都是不好過,在人世要有一番作爲,從小就要被磨煉,長輩要放開,不能太溺愛,否則子女會變成溫室裏的花朵,難擔大任,一切佛菩薩自有安排,莫太過於擔憂。」
「可以關心小孩,但不能溺愛小孩,被父母溺愛的小孩,以後難擔當大任;父母要有智慧,讓小孩學習獨立自主,並讓他有跌跤的機會。」
「菜刀越磨會越利;人越磨,則智竅越能發揮開展。長輩過度疼愛子女,就是障礙子女的運途與成長。訓練子女,讓其以後能利益眾生,才是真正的疼愛,而不是溺愛他,什麼事都不讓他做,導致他無法成就。溺愛導致習性的養成後,要導正是很困難的。」
以上分享完畢,感恩精舍佛菩薩,感恩阿伯,感恩牟尼精舍及精舍師兄姐們。
(分享完畢)
這篇文章是上次有緣人分享溺愛不是愛(https://mouniassn.pixnet.net/blog/post/229860413),被佛菩薩開示女兒要補福德資糧的續集。透過這篇文章,讓大家對福報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很多人都知道吃喝玩樂、食衣住行育樂會很耗福報,但不知道除了物質享受、過得太舒服會消耗大量福報,生活上被人保護得太好也非常耗福。
文中的有緣人家境寬裕,女兒吃穿不用愁,長輩們都疼惜她,怕她受傷、凡事牽就她,幫她做得好好的。看起來家長是為孩子著想,但這麼「孝順」女兒的結果,卻耗費孩子大量的福報,還可能嚴重影響女兒的價值觀。
家庭教育通常是形塑幼兒一生價值觀的關鍵,若能在幼兒時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將有助於孩子真誠、認真、負責的待人處事。坊間各種親子教養書籍也都提醒父母,給孩子建立生活常規的重要性。孩子剛出生是一張白紙,父母怎麼安排孩子的生活作息,怎麼教導他守規矩,犯錯時懲罰,怎麼用身教展示尊重他人、關懷他人和學習感恩、惜福,以及是否滿足孩子各種生活、物質上的需求等等,都會影響孩子判斷是非對錯,進而影響他們的外在行為。
有緣人在文中提到女兒受到家庭的呵護,包含:「特殊待遇、過分關注、輕易滿足需求、生活無規律、大小事包辦代替、摔到、磕到大驚小怪、剝奪獨立、遷就哭鬧、長輩當面袒護等。」讓孩子有求必應,他不懂得感謝和珍惜;過慣了順境,無法接受被人拒絕,承受不起跌倒和失敗;《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寵子非愛子而是害子。」身為父母,或未來將成為父母的您,打算讓孩子成為一個有紀律、勇敢、珍惜、負責、忍辱、感恩的人,還是隨便、逃避、奢靡、抱怨、不知檢討的人?
生活中點滴累積的好習慣對孩子的未來行為影響甚巨。當父母讓孩子懂得從生活中保護動物,尊重別人,對人有禮貌、負責任、守信用、有規矩、熱心助人……,那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行為,做對會增加福報,做錯則變成耗福和造業。因此,精舍鼓勵建立佛化家庭,讓孩子從小學佛,學習正確的因果觀念,就會一生受益無窮。
要讓孩子學正確的待人處事,可以參考淨空法師推崇的《弟子規》。《弟子規》是依據至聖先師孔子的教誨編寫成的生活規範,可以讓孩子先讀熟內容,再教他們做到品德的根本「孝」和「敬」。總敘說:「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汎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是教孩子做人首重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姊妹,生活言語行為必須小心、謹慎、講信用,與眾生相處,無論對人或動物,都要平等、博愛,且要向有仁德之人學習。若仍有多餘時間、精力,再認真學習有益的學問。
在當今這個道德淪喪、倫理敗壞的時代,能夠做到《弟子規》的人誠屬不易,只要能做到,就能防邪存誠,也就能守五戒。例如,「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是不偷盜;「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話說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是不妄語;「年方少,勿飲酒,飲酒醉,最為醜」是不飲酒;「鬥鬧場,絕勿近,邪僻事,絕勿問」是不邪淫;「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是不吃肉、不殺生。
認真做到《弟子規》的人,就具備正大光明的思想、信念與行為,不用擔心孩子沒有福報,因為孩子舉手投足都是為人著想,都是德,哪還怕沒有福氣呢?
此外,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孩子「付出」,從身口意念做起,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從基本的給人真心的微笑,善良的話語,經常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有東西與他人分享,樂於將自己多的錢捐給需要的人,懂得施比受有福,不怕沒有福。
不過,最好的方法,還是讓孩子從小就接觸佛法,學習唸經、唸佛號,讓佛法根植在孩子的心裡和日常生活中,成為習慣。小小孩可以先從背〈心經〉開始,只要大人在日常生活中帶著孩子多唸幾次,孩子很快就能學會,即使看不懂字也可以唸,小編也是這麼教孩子的,所以孩子在幼兒時〈心經〉就已琅琅上口,之後再教孩子唸《金剛經》就會快多了。唸經不只可以淨化孩子的心靈,引導孩子正確的行為,還能增加孩子的福報,多唸一次就多一點福氣。
身為父母都愛孩子,但要用正確的方式教育孩子。若是寵溺孩子,不只會耗費孩子的福報,最後可能還會因為孩子的錯誤觀念和行為吃上苦頭,更別說孩子長大後還傷害社會上其他人,造下各種業力。
父母要學習佛菩薩既慈悲又嚴格的教育,為了訓練我們成為有用的佛子、提升我們的心性,經常營造磨練的情境,不時提醒我們要走正道、做對的事。愛孩子也是,要賞罰分明,要用智慧關懷孩子,不是處處順孩子的意、處處為孩子打算。
溺愛不是愛,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慣孩子」父母,趕緊修正自己愛孩子的方式。讓孩子多點生活磨練,培養他們獨立自主、認真負責的態度,學得一身好本事。兒孫自有兒孫福,只要父母把身教做好,在生活中時時灌溉孩子佛法和因果觀念,孩子學到正確的待人處事,未來在自己的努力和父母祖德的庇蔭下,成就指日可待。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近日「阿伯的話」業務小組暫告解散,之後的幾天,我幾度懺悔難過得哭了,這個業務組教導我很多、很多。近三年來,每個禮拜我都很期待這項渡眾業務,如果我有任何一點正確的佛法觀念,都是來自於阿伯的智慧話語,以及在牟尼精舍的修行。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老,只有靠自己最好;人世間,自己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修行要修心,不是修相。去任何地方服務,就要發心、用心;若只想著功德,不是真心要幫忙,心存不敬的話,這樣做不但無功,反而有過。」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前天晚上回家時,先生播放一部電影「超人再起」,我們一家人看完了那部片,雖然超人經歷苦難,最終還是選擇正確的道路。然而,過程中那些黑暗勢力,幾度要將超人毀滅了,就像我快要被自己的習氣毀滅一樣。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我學佛修行多年,在去年有緣接觸精舍,一開始聽到「因果債,功德還」的誦經還債方式,心裡半信半疑,也沒有很認真誦經,現在想來心裡非常懊悔,但是,感恩佛菩薩沒有放棄我,也感恩阿伯和現場師兄師姐們的慈悲奉獻,幫助我走回正道,沒有修偏和誤入歧途。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亂跑宮廟,福報容易被抽走,造成諸事不順,故千萬不要到處拿香跟拜。」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近日「阿伯的話」業務小組暫告解散,之後的幾天,我幾度懺悔難過得哭了,這個業務組教導我很多、很多。近三年來,每個禮拜我都很期待這項渡眾業務,如果我有任何一點正確的佛法觀念,都是來自於阿伯的智慧話語,以及在牟尼精舍的修行。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老,只有靠自己最好;人世間,自己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修行要修心,不是修相。去任何地方服務,就要發心、用心;若只想著功德,不是真心要幫忙,心存不敬的話,這樣做不但無功,反而有過。」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前天晚上回家時,先生播放一部電影「超人再起」,我們一家人看完了那部片,雖然超人經歷苦難,最終還是選擇正確的道路。然而,過程中那些黑暗勢力,幾度要將超人毀滅了,就像我快要被自己的習氣毀滅一樣。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我學佛修行多年,在去年有緣接觸精舍,一開始聽到「因果債,功德還」的誦經還債方式,心裡半信半疑,也沒有很認真誦經,現在想來心裡非常懊悔,但是,感恩佛菩薩沒有放棄我,也感恩阿伯和現場師兄師姐們的慈悲奉獻,幫助我走回正道,沒有修偏和誤入歧途。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亂跑宮廟,福報容易被抽走,造成諸事不順,故千萬不要到處拿香跟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消失的愛:逆轉我們的時代 我拿到的版本是裸背線裝,非常美麗,排版也是前所未見的舒適,因為字體很大(笑),但其實這本書談及的問題跟舒適簡直扯不上邊。 又一次,接觸國際議題時總是強烈感受到自己的無知,但比起這個,我比較擔心自己漠不關心,所以即使欠缺對國際新聞、情勢的認識,我還是會關心,也告誡
    Thumbnail
    因為在試閱模式裡看到這一幅圖片,便買下《晚安,我的生命》,很快便深深迷上陳文茜的文字,繼而把剛推出的《消失的愛》一口氣讀下去。四月的上旬,反複看著這兩本書,讓自己沉浸在陳文茜的文字裡。那一見鍾情的直覺沒有錯,這本書真的為無力躺平的自己,帶來一點逃離黑暗的動力。 我決定不把力氣花在疼痛、疾病、死
    Thumbnail
    介紹獨立小品遊戲《愛情大學2020》的遊戲機制和故事內容,並自製了一份遊戲攻略,以供有興趣遊玩之人參考。此外,評論遊戲的角色形象、女性友誼、異性戀愛、性別意識。最後,就遊玩過程的感受,思考乙女遊戲的遊戲機制。內含劇透,不喜勿看。
    Thumbnail
    徐佳瑩「變得有些奢侈的事」巡迴演唱會即將在台北小巨蛋登場,複習著歌單,突然又被這首歌打到心坎。隨著歌詞中每一幕、每個點,都慢慢地跟生命中每個階段遇到的不同的人們經歷過,每次聽這首歌都像快速走一遍人生走馬燈,每一段回憶在短短的五分鐘內輪番登場。
    Thumbnail
    「寵愛不應理解為過多的愛和過多的安慰而應理解為防礙孩子獨立,阻礙他與他人建立關係的能力。」──摘自 亨利 T 史丹《古典阿德勒深層心理治療》 . 我非常喜歡書上這句對「寵愛」的定義。 孩子通常有許多的「想要」,而當孩子的「想要s」踩到界線,而又提醒無效、或是以起歡的方式表達他的想要,大人通
    Thumbnail
    公開本次設計過程一事已取得委託人同意,內容為全本委託的不改稿封面提案、定稿與插頁樣式。 承接委託人的前一個案子是平面設計:《Ewige Wiederkunft》封面與內頁,有興趣或需要喚回記憶可以參考連結。
    Thumbnail
    這陣子因為孩子的一些行為,我跟先生在討論一個話題:「會不會大人寬廣的包容,一旦孩子習慣了,便覺得是應該的?」 我很同意:一個人若是一直待在被包容的環境裡,但他自己不覺得那是包容,他就不會感恩。直到有一天,他懂了原來那份包容是莫大的接納,他才會突然感覺到愛:原來自己一直深深地被愛著。 我就是這樣。
    Thumbnail
    雖然他說的支支吾吾,但我心裡卻湧上無法言語的動容, 這可是他第一次在外人面前,主動承認我與他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我也一樣還在這條路上學習著,學習拿掉自己既有的框架與標準,學習放下那個老是追求完美的自己,然後去面對眼前這兩個做自己好自在的獨特生命個體,向他們學習如何活在當下,每一刻都能做自己好自在。若不是為了孩子,父母哪有勇氣去勇敢面對那個埋藏在心中最不願意面對的自己?
    因為 弱 過 所以習慣獨來獨往 強勢地活著 看過一些被父母溺愛的人 雖然我沒那樣機會 但也看不慣 溺愛 是個很可怕的事 那年 靠著沒有血緣 但是是親戚 進入飯店 我也排斥著她的特殊照顧 當她的小孩進來打工 一個理智的主管 變成無腦的母親 看著小孩 變成荒唐 而且放縱 有次她的小孩女友 要跟她的小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消失的愛:逆轉我們的時代 我拿到的版本是裸背線裝,非常美麗,排版也是前所未見的舒適,因為字體很大(笑),但其實這本書談及的問題跟舒適簡直扯不上邊。 又一次,接觸國際議題時總是強烈感受到自己的無知,但比起這個,我比較擔心自己漠不關心,所以即使欠缺對國際新聞、情勢的認識,我還是會關心,也告誡
    Thumbnail
    因為在試閱模式裡看到這一幅圖片,便買下《晚安,我的生命》,很快便深深迷上陳文茜的文字,繼而把剛推出的《消失的愛》一口氣讀下去。四月的上旬,反複看著這兩本書,讓自己沉浸在陳文茜的文字裡。那一見鍾情的直覺沒有錯,這本書真的為無力躺平的自己,帶來一點逃離黑暗的動力。 我決定不把力氣花在疼痛、疾病、死
    Thumbnail
    介紹獨立小品遊戲《愛情大學2020》的遊戲機制和故事內容,並自製了一份遊戲攻略,以供有興趣遊玩之人參考。此外,評論遊戲的角色形象、女性友誼、異性戀愛、性別意識。最後,就遊玩過程的感受,思考乙女遊戲的遊戲機制。內含劇透,不喜勿看。
    Thumbnail
    徐佳瑩「變得有些奢侈的事」巡迴演唱會即將在台北小巨蛋登場,複習著歌單,突然又被這首歌打到心坎。隨著歌詞中每一幕、每個點,都慢慢地跟生命中每個階段遇到的不同的人們經歷過,每次聽這首歌都像快速走一遍人生走馬燈,每一段回憶在短短的五分鐘內輪番登場。
    Thumbnail
    「寵愛不應理解為過多的愛和過多的安慰而應理解為防礙孩子獨立,阻礙他與他人建立關係的能力。」──摘自 亨利 T 史丹《古典阿德勒深層心理治療》 . 我非常喜歡書上這句對「寵愛」的定義。 孩子通常有許多的「想要」,而當孩子的「想要s」踩到界線,而又提醒無效、或是以起歡的方式表達他的想要,大人通
    Thumbnail
    公開本次設計過程一事已取得委託人同意,內容為全本委託的不改稿封面提案、定稿與插頁樣式。 承接委託人的前一個案子是平面設計:《Ewige Wiederkunft》封面與內頁,有興趣或需要喚回記憶可以參考連結。
    Thumbnail
    這陣子因為孩子的一些行為,我跟先生在討論一個話題:「會不會大人寬廣的包容,一旦孩子習慣了,便覺得是應該的?」 我很同意:一個人若是一直待在被包容的環境裡,但他自己不覺得那是包容,他就不會感恩。直到有一天,他懂了原來那份包容是莫大的接納,他才會突然感覺到愛:原來自己一直深深地被愛著。 我就是這樣。
    Thumbnail
    雖然他說的支支吾吾,但我心裡卻湧上無法言語的動容, 這可是他第一次在外人面前,主動承認我與他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我也一樣還在這條路上學習著,學習拿掉自己既有的框架與標準,學習放下那個老是追求完美的自己,然後去面對眼前這兩個做自己好自在的獨特生命個體,向他們學習如何活在當下,每一刻都能做自己好自在。若不是為了孩子,父母哪有勇氣去勇敢面對那個埋藏在心中最不願意面對的自己?
    因為 弱 過 所以習慣獨來獨往 強勢地活著 看過一些被父母溺愛的人 雖然我沒那樣機會 但也看不慣 溺愛 是個很可怕的事 那年 靠著沒有血緣 但是是親戚 進入飯店 我也排斥著她的特殊照顧 當她的小孩進來打工 一個理智的主管 變成無腦的母親 看著小孩 變成荒唐 而且放縱 有次她的小孩女友 要跟她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