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善戒尼師
護養妻子與孩子也是真吉祥,佛陀說這是在家人的責任。 佛陀沒要求每個人都出家。 所有的丈夫應該對妻子忠誠、體貼、尊重,不可以另尋他歡。 如果丈夫對太太忠誠體貼尊重,太太也能以這種態度來回報,那麼就會家庭和睦其樂融融。 如果丈夫不忠,外面另有女人,會使家庭破碎,孩子不但會失去對父親的尊敬,還會導致三觀錯誤,有樣學樣,模仿父親的不良行為,遺留許多後遺症。
夫妻之間最重要的是相互尊重、保持忠誠,這樣才能不斷鞏固相互的信任,然後又能互相扶持,這樣家庭生活就會越來越美滿,每個家人都能得到照顧,共同得到越來越多的吉祥。
父母對孩子的責任:
1. 勸阻作惡;
2. 引導向善;
3. 給予教育,使有一技之長;
4. 幫助尋找適宜的伴侶『注1』;
5. 適當時候分予家財。
『注1』現在的時代追求自由戀愛,所以這一條可能不適用。
丈夫對妻子的義務:
1. 敬重;
2. 有禮;
3. 忠誠;
4. 在家中給予主權;
5. 贈予裝飾品(女人愛美,贈予裝飾品可以討她歡心)。
愛護孩子包括培育他們優良的品德,一旦他們犯錯,要及時指正。 在經典上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隱士,當他經過一個地方的時候,有一個小孩子譏笑他、嘲弄他,這個隱士也不生氣,但是他提醒小孩的父親要訓導這個孩子,因為這小孩子太沒有教養。 但那位父親並不以為意,把隱士的提醒當成耳邊風。 二十年後,隱士來到同樣的地方,看到一個年輕人被吊死在樹上,一個母親在旁邊哭,這個年輕人就是當初嘲笑隱士的小孩子。
《法句經》中記載了給孤獨長者善巧教導兒子的故事。 雖然父母和姐姐們是入流聖者,給孤獨長者的小兒子卡拉(Kala)卻個性乖張,對佛法毫無興趣。 給孤獨長者悲悯兒子,不想讓他帶著邪知邪見而墮入惡道。 他了解兒子最大的興趣在於金錢,便善巧地對他說:「你去寺廟受持八關齋戒,去一天我就給你一兩黃金。 」卡拉非常高興地去了。
雖然他在寺廟守了一天八關齋戒,但心思卻完全沒有放在佛法上。
給孤獨長者看出這點,改天又和他說:「你今天去寺廟聽佛陀講法,如果能夠記住,回來說給我聽,我給你十兩黃金。 」
這下子卡拉必須要認真聽佛陀說法了。 因為會有十兩黃金的獎勵,他聽得非常用心,終於契入佛法,當下證得須陀洹道果,和父親一樣成為了入流聖者。 這個時候他有慚有愧,也不再向父親索取黃金了。
給孤獨長者覺得很奇怪,一向貪財的兒子怎麼不要黃金了呢?
佛陀對他說:「今天你兒子得到的,比起大地所有的財產、天堂和一切梵天所有的財產,都還要殊勝啊! 」
所以,愛護孩子不僅是滿足他成長的需要,還要指出他們的錯誤,教導孩子遠離邪惡,去掉不良的嗜好。
還要讓孩子受教育,學一門好的手藝,因為懂得一門手藝也是最大的吉祥。
正行是在思想、言語和行為上遵守道德。 這就要求我們先知道什麼是道德的行為。 通過聽聞正法,我們能分辨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但我們不是聖者,難免仍會犯錯,因此培育正念來保護自己的心顯得那麼重要。 無論我們做什麼,盡量保持正念,清楚地了知自己的起心動念。
如貪欲生起了,知道貪欲心是不善法,提起正念覺知它,然後如理思惟貪欲心是不善的,把心傾向觀照貪欲心的(滅去、滅去)。 如果貪欲心就此滅去,我們就不會造惡業,就能操守於正行。 就算不善的心沒有滅去,也能減緩它的力道。 對生起的嗔恨心、妒忌心等煩惱也是一樣用同樣的方法處理。 有了正念護心,我們才會被保護,不造惡業。
要達到操守於正行,花一點時間在禪修上,是培育正念不可缺的環節。 一個太忙而無法禪修的人,就是心死了。 (忙)字拆解開就是心亡。 有正念,可以從貪、瞋、邪見中暫時解脫,避開不真實、誹謗、辱駡和輕浮的言論,以及殺戮、偷盜、賭博、販毒等惡行和邪淫的行為。
這樣就不會因過失而被聖者責備,不會讓自己的家族蒙羞,不會因為自責而產生強烈的痛苦,也不違反國法,這會為我們帶來內心的喜悅、平靜、無悔,擁有好的人際關係。
作為人,在未證到涅槃之前,我們都需要這些善業來支持我們生在人界或天界。 因為這些善業的支持,我們有機會遇到善知識,才能夠修習佛法,最後證到涅槃的快樂,解脫整個輪迴生老病死的痛苦。 所以操守於正行是最大的吉祥。
本書 | 合集
善戒尼師 | 個人簡介
善戒尼師 | 書籍
本書 | 合集
👉 點擊查看:往期內容
善戒尼師 | 個人簡介
👉 點擊查看:善戒尼師簡介
善戒尼師 | 書籍
👉 點擊查看:書籍結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