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事不順皆因不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若子女小時候未對他們付出愛心和耐心,子女心裡容易不認同父母;長大後,雖為時較晚,但還是有改變的機會,父母要付出心力去圓滿,以身作則,用愛與關懷慢慢將子女導正,子女才不會反彈。」


「母子連心,要學佛,將自己的心安住,才能將子女顧好。」

 

父母與孩子,可以說是最親密也是最複雜的關係,有人說:「子女不是來報恩的,就是來討債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習氣和宿世因緣,從父母的角度來說,當不喜歡這個孩子,或是孩子不聽自己的話、給自己帶來麻煩的時候,往往就會說孩子是來「討債」的,包括我自己也曾一直這樣認為我的兩個兒子是來「討債」的。

 

我有兩個兒子,大寶6歲,從小體弱多病,不好帶,過敏性鼻炎引起咳嗽和支氣管炎。基本上每個月都要去醫院報到,西醫中醫輪流看;發現看西醫後,體質越來越差,就像人們常說的西醫治標,中醫治本。接下來就開始看中醫調理,中醫師說除了要調理脾胃,更重要的是要增強體質。多運動可以增強體質,我就幫大寶報了籃球班,由幼稚園中班開始練打球,每節課我都陪著他上課,當他想放棄的時候給他鼓勵,堅持打了一年多,體質終於慢慢好起來,比起之前長高長肉了,人也陽光自信起來。跟他一起打球的同學好多都放棄了,而大寶慢慢的在進步,還獲得了機會被教練選上特訓班可以參加打比賽,我們的堅持沒有白費。

 

小寶4歲,體質較好,但是脾氣不佳。在小寶2歲多的時候,因為孩子的爸爸生病了,我全身心的時間都投入照顧先生,除了和他四處求醫外,還要陪伴他積極抗癌,所以那一年多時間陪伴小寶的時候很少,公公婆婆幫忙照顧較多。公公婆婆為了給小孩彌補缺失的愛,就把孩子寵著、慣著,很多不良的行為舉止沒有及時指正,導致現在脾氣暴躁、說粗魯的話甚至還會打人。公公婆婆現在意識到嚴重性,讓我多花時間教育小寶。這段時間帶小寶,帶得我是身心疲憊,軟硬兼施,小寶都不願意聽,繼續我行我素,甚至會經常做一些異常的行為。

 

兩兄弟呆在一起,會打架、爭搶東西,鬧個不停,當我看到別人家孩子乖巧可愛、孝順依從,而我的卻是這樣,所以自己心裡很難受,我也意識到自己的身體和情緒開始不對,去看中醫診斷為肝鬱結。我知道自己再這樣下去的話情況會越來越糟糕,告誡自己要把心安好,也一直嘗試不同的育兒方法、看育兒書書、請教有經驗的媽媽,還專門去請教了育兒師。育兒師說小寶這樣的情況是嚴重缺乏安全感,異常的行為是在尋求關注。知道問題的根源後,我真的很自責,沒有在最佳陪伴期好好教育孩子,讓他的言行舉止出現異常。後來,我察覺自己的念頭不對,不應該處於這種自責當中,我要接納這個不完美的自己,讓自己重新調整心態,多花時間照顧、教育孩子,一起面對逆境,一同成長。

 

所謂「養兒方知父母心恩」,只有自己當了父母之後,尤其是有一個需要更花心思照顧教育的孩子,才能體會到做父母是真的不容易。這樣的歷練也幫助我對父母、師長和所有人生起感恩心、懺悔心。

 

誦經不只是讓我們化解過去的因果,還能藉由持誦大乘經典明心見性、提升智慧。當我們遇到困擾的問題,不要把它當作可怕的、討厭的、無奈的遭遇,而是要把它當作歷練、訓練和幫助。順境做事當然比較順,一般人最容易接受,換做逆境就都不想要,但事實上,逆境對修行所帶來的幫助往往遠大於順境。每一段人生的歷練都很重要,都是成長的養分,子女是恩或是業,除了過去的因緣之外,最重要的還是在於自己如何看待與處理這段關係。

 

(分享完畢)

 

父母含辛茹苦地照顧子女、拉拔子女長大,這個過程是非常辛苦的。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總是依賴父母,需要他們的關愛、呵護和照顧;等我們長大的時候,要去建立自己的世界,父母就是我們最強而有力的後盾,無條件的支持,當我們最溫暖的靠山。父母在這段付出的過程當中漸漸老去、白髮叢生,而孩子們則在這段接受的過程當中成長茁壯。

 

常言道:「養兒方知父母恩」,當了父母之後,才知道父母當初照顧、拉拔孩子的辛苦。但不管多麼辛苦,父母也是咬緊牙關,不畏艱難地讓孩子有個溫暖的家、吃得飽、穿得暖、受教育、最後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百善孝為先,中國的倫理文化崇尚孝道,重視傳承,因為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沒有血脈延續,就沒有千秋萬代的傳承。所以,任何人都要好好孝順父母,什麼叫做孝順?就是「孝」了,才會「順」,諸事不順皆因不孝,勸勉各位要誡之、慎之。

 

淨空法師說:「孝,是中國人考核一個人的第一個關卡。」孝為德之本!中國人被人家認識的第一點就是孝道。孝道為先是每一個中國人應該要謹慎遵守的,因為別人會以此為切入點來了解你。懂得孝道的人都知道,任何事情都可以變成好事情,只要純孝,統統可以變成好事情。

 

父母照顧子女是費盡苦心的。大家去看看,自然中除了人類,很多動植物都沒有父母的照顧。一個果實從樹上掉下去,落入泥土中,它就會慢慢長芽,逐漸長成一棵樹,它的父母在哪裡呢?不知道。

 

一隻鳥,它被孵出來以後,能動,能跑,進而能飛,它就可以獨立生活了。動物都是生出來以後,自己就掙扎著開始生活了,而人最起碼要得到父母十年的照顧,否則是很難生存的。

 

你看,小孩一生下來,剪斷臍帶後,就哭了,是一個嶄新的生命。如果此時,你把他丟掉,他一定會死掉。因為此時的他沒有辦法自己獨立生存,如果他自己能像動物一樣,動一動,然後自己就能穿衣服了,那他就不是人,就成神仙了嘛!

 

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是互相依賴的,上天之所以讓人類不同於其他動植物,對父母有很大的依賴性,就是在告訴我們,人類要互相依賴、互相關心、互相照顧,而不是父母把我們養大之後,就各自走各自的路,以為這樣就是獨立,這是不正確的觀念。

 

人要懂得感恩,小時候受到父母的照顧,長大的時候就要懂得感恩、要反哺,要照顧父母、對父母盡孝,讓他們安享晚年。這樣家庭才會安定,國家才會富強,人類才會生生不息。(引用完畢)

 

父母含辛茹苦拉拔我們長大,在我們還是嬰孩時期徹夜哭鬧時,父母有嫌棄我們害他們不能睡覺嗎?想去哪裡都要帶上孩子,準備各是嬰兒用品,諸多不便,父母有把我們丟在家裡,自己跑出去玩嗎?不但都沒有,還盡心地陪伴我們長大,賺錢養家,給我們一個溫暖的避風港,讓我們安心長大。所以,將心比心,父母恩重如山,現在我們平安長大了,就要對父母盡孝,照顧父母,讓他們可以安享晚年,這是做人最基本的道理,也是佛菩薩教誨眾生的智慧。

 

百善孝為先,孝為德之本。一個人的品性好不好,就看他是不是真心在孝順父母就知道了。一個人若是連父母都做不到和顏悅色、盡心照顧,在外肆意批評父母,認為父母都在拖累自己、束縛自己;在內閃避父母,少與父母互動,認為父母都在影響、干擾自己,壓縮自己的生活空間……。這樣對父母都不慈悲的人,還能慈悲對待眾生、對別人好嗎?所以,一個人是否有德行,就要看他對父母是否有感恩的心?是否真心孝順。老祖宗講的話一點都沒錯,一個善良的人,一定是孝順的人;一個有德性的人,一定是感恩父母的人。

 

佛菩薩對父母都是很孝順的,修行要修心,要真心學習佛菩薩的智慧,用心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父母也是眾生,當我們發大願要弘揚佛法,救度眾生時,別忘了自己的父母,讓他們有機緣能接觸佛法,能誦經修行,這就是給父母最好的回饋。「養兒方知父母恩」,為人子女,就要懂得報恩,父母好,我們才會好,家庭才會和諧,國家才會安定。

 

raw-image

raw-image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香港吃貨寶寶的沙龍
38會員
1.9K內容數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奉行聖賢教育的善果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把聖賢教育丟掉了,古人這些真叫最優良的傳統不要了,現在的小孩什麼人教?電視教他。你看一出生,眼睛睜開就對著電視。電視教他什麼?教他暴力色情、殺盜淫妄。長大上學了,外國學校我知道,中國小學我沒去看過,外國學校一年級就教電腦了。小朋友接觸電腦,電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2)    淨空法師講述 聖賢的教化,古德有比喻啊,人天眼目啊,黑暗燈明啊,你要障礙,罪過就大了。你害一個善人,尤其是陷害一個從事社會教育工作的人,教化一切眾生的人,罪過不在受害人結罪,是在整個社會一切眾生接受教育上結罪。所謂是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斷了,你把一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2024/05/17
斷人法身慧命的因緣果報(1)    淨空法師講述 我們認識的朋友當中,有不少到惡道去了。怎麼知道?這算什麼?他學佛,他念佛,而且還學佛學得不錯,在佛門真做了不少好事,他墮地獄了,所以他有機會來附體、來託夢,把他的狀況告訴我們,要求我們超度他。我們從這些信息當中也知道,這個迴向超度真有效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淨空老法師曾說,與孩子的因緣有四種,報恩、報怨、討債、還債,每個人與子女的緣份不脫以上四類。讓我們操煩、讓我們憂慮、讓我們食不下嚥、夜不成眠的孩子比比皆是,與其說討債,不如說是來尋求一份和解與重修的機會。 電視媒體不時披露哪家的媽媽或爸爸死於孩子之手,原因很多,有的是孩子生病,精神渙散,不知道
Thumbnail
淨空老法師曾說,與孩子的因緣有四種,報恩、報怨、討債、還債,每個人與子女的緣份不脫以上四類。讓我們操煩、讓我們憂慮、讓我們食不下嚥、夜不成眠的孩子比比皆是,與其說討債,不如說是來尋求一份和解與重修的機會。 電視媒體不時披露哪家的媽媽或爸爸死於孩子之手,原因很多,有的是孩子生病,精神渙散,不知道
Thumbnail
有的時候大家是冤冤相報而來的,父母、子女也不例外。子女常常跟父母有冤欠,報仇、報怨的時候是在父母剛結婚的時候,生小孩一直找父母親的麻煩;有的小孩是少年的時候,一直找父母的麻煩,跟人同居、墮胎、飆車、吸毒、私奔,讓父母傷透心;有的是青年的時候、老年的時候。
Thumbnail
有的時候大家是冤冤相報而來的,父母、子女也不例外。子女常常跟父母有冤欠,報仇、報怨的時候是在父母剛結婚的時候,生小孩一直找父母親的麻煩;有的小孩是少年的時候,一直找父母的麻煩,跟人同居、墮胎、飆車、吸毒、私奔,讓父母傷透心;有的是青年的時候、老年的時候。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有一句話說:養兒方知父母恩,這話實在沒有錯。在生了小孩之後,每天這樣一點一滴照顧他,過程很甘甜,但真的也不容易,需要很多的耐心、很多的心力、精神和體力。我總常常在想,如果我這個年紀帶小孩就已經覺得累,那麼那時照顧我的阿公阿嬤,更是多辛苦啊! 我的父母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所以我是阿公阿嬤養育
Thumbnail
有一句話說:養兒方知父母恩,這話實在沒有錯。在生了小孩之後,每天這樣一點一滴照顧他,過程很甘甜,但真的也不容易,需要很多的耐心、很多的心力、精神和體力。我總常常在想,如果我這個年紀帶小孩就已經覺得累,那麼那時照顧我的阿公阿嬤,更是多辛苦啊! 我的父母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所以我是阿公阿嬤養育
Thumbnail
「孝順」又是什麼呢?是否有明確的行為準則?聽父母的話、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應該是大多數人對於孝順的基本期許;前者像是情緒勒索,後者又似乎變成某種債務關係。問題是:身為子女的我們,有欠父母什麼嗎?
Thumbnail
「孝順」又是什麼呢?是否有明確的行為準則?聽父母的話、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應該是大多數人對於孝順的基本期許;前者像是情緒勒索,後者又似乎變成某種債務關係。問題是:身為子女的我們,有欠父母什麼嗎?
Thumbnail
偶爾會收到讀者的來訊表達與父母之間的矛盾與衝突,但在情緒抒發之後總會聽到一句話:「我這樣是不是很不孝順?」我每每聽了總是一陣揪心,也感嘆許多人總是被「孝順」兩個字綁住,即便才跟父母發生爭執而鬧得不愉快,但事後回想總是內心感到愧疚而開始檢討自己。 我發現許多人似乎對於父母與子女之間所存在權力
Thumbnail
偶爾會收到讀者的來訊表達與父母之間的矛盾與衝突,但在情緒抒發之後總會聽到一句話:「我這樣是不是很不孝順?」我每每聽了總是一陣揪心,也感嘆許多人總是被「孝順」兩個字綁住,即便才跟父母發生爭執而鬧得不愉快,但事後回想總是內心感到愧疚而開始檢討自己。 我發現許多人似乎對於父母與子女之間所存在權力
Thumbnail
孝順為齊家之本,也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我們必須孝順父母,因為是父母把我們辛苦撫養大的。因此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子女也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就一定要培養或讓他們能先孝順父母。但子女長大後,有了自己家庭,是否還會孝順父母?亦即未來是否會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就是許多父母會好奇的問題。
Thumbnail
孝順為齊家之本,也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我們必須孝順父母,因為是父母把我們辛苦撫養大的。因此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子女也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就一定要培養或讓他們能先孝順父母。但子女長大後,有了自己家庭,是否還會孝順父母?亦即未來是否會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就是許多父母會好奇的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