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人、那狗》裡的主角父親,演繹了華人社會裡的典型父親們,愛在心裡不會說,都是透過實際的行動在關照孩子;在觀影時,看到他對兒子的默默溫情,很容易讓人投射到自己為人子女,所得到的來自自己父親的那份安靜而厚實的愛。
《那山、那人、那狗》是1999年在中國大陸發行的電影,光看這部片的中文片名,很難猜測這部電影的故事內容,但是他的英文片名,Postmen in the Mountains,就大概知道是在講郵差在山裡的故事;這是以劉燁所飾演的兒子的視角,述說一對父子郵差的故事;專跑湖南西部深山路線的郵差父親要退休了,退休前央求長官,將他的工作交棒給他的兒子;接下老爸棒子的兒子第一次出勤務,不只父母親兩人的心都不安,連長年跟在父親身邊的助手大狼狗「老二」也不理他,更加重了父親的不放心,老郵差於是決定陪著兒子完整走一趟三天兩夜的郵路,這部電影的情節,就圍繞在這郵路上兩人之間的對話、以及山裡居民的故事。
我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是2005年在藝術大學念在職專班的課堂上,當時,我就被這部電影裡面的畫面與劇情感動;視覺上,《那山、那人、那狗》有李安導演2000年的作品《臥虎藏龍》,與2015年上映的侯孝賢導演電影《刺客聶隱娘》的中國風美感,觀影時刻,彷彿走進彩色的中國水墨畫裡;在IMDB搜尋這篇文章的劇照時,比起中文版,我覺得英文版的劇照,更能表達出整部電影的氛圍;劇情上,《那山、那人、那狗》的情節與氛圍樸實平淡,調性類似日本電影《深夜食堂》,但故事聚焦在親情以及衍伸出來的工作倫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