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電影《那人、那山、那狗》│愛在心裡口難開的華人父親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那山、那人、那狗》裡的主角父親,演繹了華人社會裡的典型父親們,愛在心裡不會說,都是透過實際的行動在關照孩子;在觀影時,看到他對兒子的默默溫情,很容易讓人投射到自己為人子女,所得到的來自自己父親的那份安靜而厚實的愛。
劇照來源:IMDB

劇照來源:IMDB

《那山、那人、那狗》是1999年在中國大陸發行的電影,光看這部片的中文片名,很難猜測這部電影的故事內容,但是他的英文片名,Postmen in the Mountains,就大概知道是在講郵差在山裡的故事;這是以劉燁所飾演的兒子的視角,述說一對父子郵差的故事;專跑湖南西部深山路線的郵差父親要退休了,退休前央求長官,將他的工作交棒給他的兒子;接下老爸棒子的兒子第一次出勤務,不只父母親兩人的心都不安,連長年跟在父親身邊的助手大狼狗「老二」也不理他,更加重了父親的不放心,老郵差於是決定陪著兒子完整走一趟三天兩夜的郵路,這部電影的情節,就圍繞在這郵路上兩人之間的對話、以及山裡居民的故事。

我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是2005年在藝術大學念在職專班的課堂上,當時,我就被這部電影裡面的畫面與劇情感動;視覺上,《那山、那人、那狗》有李安導演2000年的作品《臥虎藏龍》,與2015年上映的侯孝賢導演電影《刺客聶隱娘》的中國風美感,觀影時刻,彷彿走進彩色的中國水墨畫裡;在IMDB搜尋這篇文章的劇照時,比起中文版,我覺得英文版的劇照,更能表達出整部電影的氛圍;劇情上,《那山、那人、那狗》的情節與氛圍樸實平淡,調性類似日本電影《深夜食堂》,但故事聚焦在親情以及衍伸出來的工作倫理。

電影的開始,年輕郵差的母親,是不贊同她丈夫將工作交棒給兒子的;看到後面才理解這位母親反對的理由,因為這趟郵路實在太辛苦;在深山裡送信,全程都靠自己這付肉身;沒有交通工具代勞,郵件要自己全程揹負,一個個郵件的遞送,也全得靠自己的雙腳去走去送;然而,為什麼這麼辛苦的工作,老郵差一定要交棒給兒子?這也是要完整的看到後頭,才會了解老郵差的用心。

至於年輕郵差為何會同意,甚至心甘情願接下父親的工作?並不是因為他跟父親的感情好,相反的,他其實跟父親非常不熟;從他有記憶以來,父親就幾乎都在外頭送信工作,很久才會回家一次;他之所以願意承接這份工作,是因為這是「國家幹部」,有「國家幹部」的榮耀,在中國大陸的意識形態裡,這份工作應該讓他感覺很「高大上」吧!

第一次出勤務,老爸卻要跟,對於正是血氣方剛年紀的年輕郵差來說,當然很不樂意,更何況,他還跟父親很不熟,這一路上,連要聊什麼都很難想,怎麼度過這三天兩夜的徒步工作行程?

剛開始的氣氛確實尷尬,父親一路沉默,兒子很想找話講,卻又不知道能講些什麼?但隨著路上發生的一件件小事,比方說,揹著大郵包,在狹小僅能容一人通過的山路上,怎麼和對向同揹著大體積柴枝的路人「會人」通過?之後在一件件郵件的遞送過程中所發生的事件,兩人想法的互動與爭執,讓這一對原本很陌生、很沒話講的父子,開始慢慢有了觀點與情感上的交流。

安靜認真的人 總是比較吃虧?

送信的第一站是一個聚落的集會點,年輕郵差本以為會像電影裡演的那樣,大家圍上來接過盼望已久的來信,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可一進村裡,卻失望的發現,集會點裡一個人影都不見,好像他們來與不來都不要緊似的;老郵差跟〈助手狼狗〉老二倒是一派自在,像回到自己家一樣,自己休息找水喝;老郵差看穿兒子的心思說:「大白天呢,人能專門等你來啊,我們又不是來視察的,還讓人夾道歡迎啊!」

接著老二外出一叫,喚來了村秘書,兩人除了交接郵件、介紹認識未來的職務接手人——他的兒子以外,略略聊了工作上的事情,村秘書就出去了;年輕郵差延續剛剛父親與村秘書的話題,為父親叫屈,多年來的苦勞,也沒換來個升官或表揚?老郵差解釋,這條路就他一個人跑,他又不能整天跑到長官前去叫苦,一個月前,支局長陪他跑了一趟,掉了眼淚說,怎麼當了兩年的支局長,就沒想到這條路這麼苦,說要給他記功,沒想到啊,長官一面讓兒子去培訓,一面讓他退休,至於表揚信,寫是寫過,是他沒讓發,哪裡有自己給自己投遞表揚信的,再說,誰又表揚他們〈老二〉啊;解釋完之後,還特別叮囑兒子,要特別記住,別自己喊苦。

看到這一段,會不自覺得想到職場百態,有些性格內斂、默默認真做事的人,似乎就是比較難獲得主管的垂愛與晉升,這點無論在哪裡,什麼時間,似乎都是共通的。

父子兩人離開集會點時,集會點門口塞了滿滿的村民,村民知道老郵差今天最後一次出勤,特地來送他;他們目送這對父子,直到看不見為止;兒子此時略略懊悔剛剛跟父親說的話,也才明白,父親雖然沒有得到外在的名與利,但得到了村民對他的想念。

在集會點之後的郵路上,陸續又發生了幾個故事,一路上父親應時應機交代,誰誰誰的信一定要交給他本人,不能放在集會點裡就走,因為那個人跟村秘書交惡,村秘書不會把信交給他;誰誰誰的郵件若是匯票,一定要他親手簽收,因為此人有個敗家子,會把匯票拿去花掉.......老郵差以照顧家人的用心,執行著看似平常的郵件遞送工作;而山裡的居民,也以同樣的愛心與關心回報他,老郵差與村民們之間,交換的不只是郵件,還有彼此互相關照的心意;一個半小時的電影情節,好幾個樸實貼心的小橋段,暖到讓人眼眶發熱。

很喜歡電影末尾,兩人即將回到家的前一夜,父子倆人的一段對話,年輕郵差說:「他們〈山裡的居民〉祖祖輩輩住在山裡,除了山沒有別的。」;老郵差回答:「誰說沒有!想頭,也叫理想;愈苦愈有想頭,人有想頭就什麼都有了,沒有想頭,再好的日子也沒滋味,就像咱們跑的這條郵路,說苦夠苦的,可幹得久了,記掛的人多了,遇上的事多了,就絕對有幹頭,不衝別的,就衝這些鄉親們,就衝他們住在大山裡。」

年輕郵差這才明白了,從小到大,在他生命裡大多時候都缺席的父親,是個怎麼樣的人。他說,他沒事沒少在心裡面怪父親,但其實父親的心裡不是沒有家,沒有母親,以後父親退休了,父親的心裡面照樣會裝著大山,裝著這條郵路,人的心其實比腿還累。

工作的意義與價值是什麼?

這部作品讓我思考,工作的意義是什麼?賺錢當然是首要,但除了賺錢之外,工作的意義與價值是什麼?我想起上個世紀末,我進入金融業,是因為小時候家裡經濟狀況不好,常常跟媽媽要這個沒有,要那個不行,當時便讓我下定決心,以後要賺很多錢;目前看來,這個願望沒有實現,但我確實有一段時間,是過著以賺錢為第一志願的日子,也跟《那山、那人、那狗》中的兒子一樣,希望有一個看起來很「高大上」的工作。

十幾年的外資金融業生活,交了很多善良有義氣的好朋友,認識了很多學經歷才能都非常優秀的同事、同業、客戶;卻也看到很多的過勞與貪婪,親眼看到基金經理人同事,在數百人的演講場合,當眾在台上倒下、前主管在辦公室裡心肌梗塞不治;還有自己前主管犯法、深陷囹圄......我自己後來也因為長年過勞,離開了金融圈。

是我自己不才,但也或許是人真的有所謂本質性的東西,好幾位同事,現在都位處外資金融業高層,依然正直且如魚得水的發揮影響力,我覺得他們真的好適合金融圈;而目前的我,則摸著石頭過河,懵懂的朝著未知而又抽象的本質性目標邁去;對我來說,工作的意義與價值,賺錢依然最重要的理由,但跟賺錢一樣重要的是,我能夠提供什麼正面的、有用的價值予需要的人,就像《那山、那人、那狗》中的那位父親一樣。

安靜厚實的父愛

那山、那人、那狗》也讓我聯想到朋友S,以及我在尼泊爾的志工生活;在生了孩子當媽之前,我曾連續幾年到尼泊爾擔任志工,時間或長或短,長的時候超過一個月,短的大約一兩周;幾次志工的工作,都擔任S的助手。

S長年在印度、尼泊爾擔任專職醫療志工,他剛出國的時候,兩個兒子都還很小,我跟他在尼泊爾共事時,小兒子還是小學生;2006年時還沒有line之類的通訊軟體,尼泊爾因為貧窮,很多人家裡都有個人在像日本這樣較富有的國家工作,賺了錢就寄回尼泊爾,尼泊爾家人要聯絡國外家人的方法,就是去電話店打國際電話,價格對我們來說不貴,印象中是一分鐘台幣2元。

2006年12月,我跟S在執行完勤務後,要去電話店打國際電話回台灣,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的12月很冷,平地的氣溫大概在0度上下,但因濕度跟溫度都不夠,平地不大會下雪,但非常非常冷;雖然我跟S夠熟,但總覺得跟家人講電話是很隱私的事情,所以我對S說,我在電話店外等他就好,請他慢慢講沒關係,但S很堅持不讓我在店外受凍,要我留在店內,我只好恭敬不如從命。

S是個高帥挺拔,氣宇軒昂的人,穿上正式服裝之後,有專業經理人的氣質;他平時雖然幽默風趣,但大部分的時候,是個嚴肅的人;在這次出國前,我便已經認識他多年,但這次在電話店裡,我第一次聽到他用極其纏綿悱惻的聲音,對他的大兒子撒嬌,語氣裡充滿疼愛與想念;沒多久後我回台,跟他家人約了時間,錄製他的妻子與兩個孩子的影片,並剪接存放到光碟,請下一批出國的志工帶去給他,聽說他看了光碟之後,感動了很久,這絕對不是我的影片做得好,而是家人之間的真情流動讓他感動。

他兩個孩子,現在都已成人,前幾年去過幾次尼泊爾,擔任他父親的助手;這兩個孩子的童年時光,父親大部分的時間都不在身邊,直到去了尼泊爾跟父親共事,他們才近身了解,他們的父親,有多麼的偉大不凡。

《那山、那人、那狗》是一部很容易會讓人想起自己父親的電影,我第二次看此片是在一個朋友家,她從高雄北上台北念大學後,就留在北部就業、結婚;電影看到後頭,朋友不斷流淚,她說這部電影,讓她想念父親。

其實這部電影我看了三、四次,每次看,都會想到我那寡言的爸爸;從小到大我爸爸很少透過言語表達他的關心,都是默默地用行動在照顧我們;我高中念的是當地的高中,但從家裡到學校沒有直達的公車,要先坐車到公車總站,再從總站轉車到學校,為了讓我能多睡半小時,爸爸每天騎摩托車載我去學校,他的工作要輪班,或機動性臨時支援,即使他半夜或天亮才回到家,也都一定載我去上學,不分晴雨,足足載了三年,直到我高中畢業;畢業那天,教官對爸爸說:「你女兒畢業了,你也畢業了。」,爸爸回答:「還沒呢,我還有另外一個女兒,今年要上高中。」,同一條從家裡到學校的路,我跟我妹妹各走了三年,我爸走了兩個三年。

華人社會裡大部分的父親,應該都像這樣吧,愛在心裡不會說,都是透過實際的行動在關照孩子,《那山、那人、那狗》裡的主角父親,就是一個很典型這樣的父親,在觀影時,看到他對兒子的默默溫情,很容易讓人投射到自己為人子女,所得到的來自自己父親的那份安靜而厚實的愛。

這是一部看了很暖的作品,親情暖,人情也暖,在現在這樣冷冷的冬天裡看剛剛好。



這篇文章也可以用youtube聽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林驀然-avatar-img
2021/03/06
這一部也是我很喜歡的電影!!沉默內斂盡忠職守的父親,他的工作雖然卑微但是為很多人帶來遠方家人的思念與盼望。兒子和父親的疏離從父親帶著兒子送郵路的這一路上,兒子慢慢得理解了父親,兒子揹著父親過河的那一幕,特別感人,父親悄悄地流˙下男兒淚
亭安 Ann Lin -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3/07
謝謝你細膩的分享,這部電影在台灣知道的人應該不多,好開心有人跟我一樣喜歡這部影片。
avatar-img
亭安 Ann Lin 的心靈食堂
280會員
220內容數
身體需要食物,才有能量,心靈也是;電影、戲劇還有書,就是我的心靈糧食,這裡分享這些心靈糧食,帶給我的收穫與感動。
2025/03/21
關於親密關係的形式,或者生養孩子的決定,現代女性,愈來愈能夠順應自己的心,走自己想走的路,所以,現代的童話故事結局裡,幸福快樂的日子,王子不再是必須,公主自己,就可以創造。
Thumbnail
2025/03/21
關於親密關係的形式,或者生養孩子的決定,現代女性,愈來愈能夠順應自己的心,走自己想走的路,所以,現代的童話故事結局裡,幸福快樂的日子,王子不再是必須,公主自己,就可以創造。
Thumbnail
2025/02/12
「女人啊,都是阿修羅」,在關係裡,女性很容易成為善妒、攻擊性極強的「阿修羅」,因為對大多數的女性來說,關係是生命裡很大的重心,因為太在乎,所以容易患得患失,因為患得患失,所以容易妒忌、攻擊;但男性何嘗不是阿修羅呢?只是關注的重點不同,男性的攻擊性,大多展現在事業上罷了。
Thumbnail
2025/02/12
「女人啊,都是阿修羅」,在關係裡,女性很容易成為善妒、攻擊性極強的「阿修羅」,因為對大多數的女性來說,關係是生命裡很大的重心,因為太在乎,所以容易患得患失,因為患得患失,所以容易妒忌、攻擊;但男性何嘗不是阿修羅呢?只是關注的重點不同,男性的攻擊性,大多展現在事業上罷了。
Thumbnail
2024/12/13
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是某個人的英雄,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是某個至親好友,但即使找不出這樣的人,也要當自己的英雄,無論人生走到如何的景況,曾經有過多少失落、多少挫折,但能好好的活到現在,就已經很不容易了,不是嗎?
Thumbnail
2024/12/13
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是某個人的英雄,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是某個至親好友,但即使找不出這樣的人,也要當自己的英雄,無論人生走到如何的景況,曾經有過多少失落、多少挫折,但能好好的活到現在,就已經很不容易了,不是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是2022年我看過最好的作品。 在電影院裡哭掉半包面紙,座談時的問題跟導演回答繼續逼出眼淚,真摯動人也現實殘忍。 我以前覺得托爾斯泰說得好好「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看這部紀錄片時感覺「不幸」也是相似的,家庭崩解或勉力維持的樣態,裂痕或有不同,但質地是相同的。
Thumbnail
這是2022年我看過最好的作品。 在電影院裡哭掉半包面紙,座談時的問題跟導演回答繼續逼出眼淚,真摯動人也現實殘忍。 我以前覺得托爾斯泰說得好好「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看這部紀錄片時感覺「不幸」也是相似的,家庭崩解或勉力維持的樣態,裂痕或有不同,但質地是相同的。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好不容易熬了好些年的苦日子,年輕人漸漸長成中年留有鬍子的氣質大叔了,在那些追夢的苦日子中,始終陪伴在他身旁的禿頭男和如瑛兩人,讓他終於實現了自己長久以來的夢想,當了小有名氣的畫家,並開了一個畫展…… 不久,他們來到地處蠻荒,且遠離市區水泥叢林的灰白色遼闊地帶。一棟爬滿藤蔓的水泥牆大廈建築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好不容易熬了好些年的苦日子,年輕人漸漸長成中年留有鬍子的氣質大叔了,在那些追夢的苦日子中,始終陪伴在他身旁的禿頭男和如瑛兩人,讓他終於實現了自己長久以來的夢想,當了小有名氣的畫家,並開了一個畫展…… 不久,他們來到地處蠻荒,且遠離市區水泥叢林的灰白色遼闊地帶。一棟爬滿藤蔓的水泥牆大廈建築
Thumbnail
一直都對於寫實電影很恐懼,很多時候是被牽扯著記憶,在電影裡看見過去的殘破,更害怕這些東西在電影裡成為煽情的工具。 所以只要在預告片中聽見哭嚎,避掉。 看見親情的撕扯,避掉。 難得在咕咕聲中,走進了電影院。
Thumbnail
一直都對於寫實電影很恐懼,很多時候是被牽扯著記憶,在電影裡看見過去的殘破,更害怕這些東西在電影裡成為煽情的工具。 所以只要在預告片中聽見哭嚎,避掉。 看見親情的撕扯,避掉。 難得在咕咕聲中,走進了電影院。
Thumbnail
以黑漆漆的隧道做為一開場的定場畫面,伴隨的火車輪框撞擊鐵道的聲音,以最平常的視角去開啟這部電影的序幕。 這部電影主要以男主角的視角在敘事,描寫臺灣在1970年代左右的社會常態,瑞芳與臺北這兩座城市做為故事發展的主要場景,講述當時的家庭時常因為經濟緣故而無法提供家中
Thumbnail
以黑漆漆的隧道做為一開場的定場畫面,伴隨的火車輪框撞擊鐵道的聲音,以最平常的視角去開啟這部電影的序幕。 這部電影主要以男主角的視角在敘事,描寫臺灣在1970年代左右的社會常態,瑞芳與臺北這兩座城市做為故事發展的主要場景,講述當時的家庭時常因為經濟緣故而無法提供家中
Thumbnail
繼上篇文中介紹的《出走巴黎》、《神聖電視台》和《鈦》以後,這次要再與大家分享的是另外三部給出五星滿分評價的電影作品,它們分別是《犬山記》、《搬家》以及紀錄短片《度日》。
Thumbnail
繼上篇文中介紹的《出走巴黎》、《神聖電視台》和《鈦》以後,這次要再與大家分享的是另外三部給出五星滿分評價的電影作品,它們分別是《犬山記》、《搬家》以及紀錄短片《度日》。
Thumbnail
到底是誰帶走小羊?一個冒充郵差的人。因為擁有桂花是王伯伯家的,他們家的大兒子是做郵差,可是他們去問過了,他們家的郵差制服,昨天晚上就不翼而飛了。而在加上因為這個地區只有一個郵局,郵局正在停電中,怎麼可能會有掛號信或郵差出來呢?
Thumbnail
到底是誰帶走小羊?一個冒充郵差的人。因為擁有桂花是王伯伯家的,他們家的大兒子是做郵差,可是他們去問過了,他們家的郵差制服,昨天晚上就不翼而飛了。而在加上因為這個地區只有一個郵局,郵局正在停電中,怎麼可能會有掛號信或郵差出來呢?
Thumbnail
寫在前面: 這三篇系列文,是在我內心很空虛低潮時寫的,我很喜歡用男生當主角,是因為我如果用女角,我會把個人情緒帶入到女角身上,總覺得不太客觀,變得像是在寫自傳類故事,因為我有幾個小說,女角個性太雷同了像在寫自己一樣,覺得有點不太妥當。 因為我寫小說不只是寫自己爽而已,我想要向宮崎駿大師一樣,寫出和社
Thumbnail
寫在前面: 這三篇系列文,是在我內心很空虛低潮時寫的,我很喜歡用男生當主角,是因為我如果用女角,我會把個人情緒帶入到女角身上,總覺得不太客觀,變得像是在寫自傳類故事,因為我有幾個小說,女角個性太雷同了像在寫自己一樣,覺得有點不太妥當。 因為我寫小說不只是寫自己爽而已,我想要向宮崎駿大師一樣,寫出和社
Thumbnail
《那山、那人、那狗》裡的主角父親,演繹了華人社會裡的典型父親們,愛在心裡不會說,都是透過實際的行動在關照孩子,在觀影時,看到他對兒子的默默溫情,很容易讓人投射到自己為人子女,所得到的來自自己父親的那份安靜而厚實的愛。
Thumbnail
《那山、那人、那狗》裡的主角父親,演繹了華人社會裡的典型父親們,愛在心裡不會說,都是透過實際的行動在關照孩子,在觀影時,看到他對兒子的默默溫情,很容易讓人投射到自己為人子女,所得到的來自自己父親的那份安靜而厚實的愛。
Thumbnail
追著許光漢的腳步而來,據說這部戲讓他獲得大導演李安的嘉許, 認為具備未來台灣小生接班人的樣子; 此片也榮獲第56屆金馬獎入圍11項提名,拿下最佳影片、導演、男主角、男配角、剪輯,與觀眾票選獎等6項殊榮。 搜尋片名時從維基百科看到這些,確實是挺好奇究竟多精彩~
Thumbnail
追著許光漢的腳步而來,據說這部戲讓他獲得大導演李安的嘉許, 認為具備未來台灣小生接班人的樣子; 此片也榮獲第56屆金馬獎入圍11項提名,拿下最佳影片、導演、男主角、男配角、剪輯,與觀眾票選獎等6項殊榮。 搜尋片名時從維基百科看到這些,確實是挺好奇究竟多精彩~
Thumbnail
主角喜歡上山探礦脈 曾經有一次有挖到一些礦 因此很沉迷 甚至丟下家人不務正業上山 一待就是整個月以上 但是一直運氣不好 沒有挖到好的脈源 下山呼嚨一下家人 藉機會又上山了 當然被老婆識破 上山下起雪了 一無所獲的回來 主角不探脈源了 跟家人溝通 說服家人要把牛賣掉還債前要先去參加鬥牛 跟老
Thumbnail
主角喜歡上山探礦脈 曾經有一次有挖到一些礦 因此很沉迷 甚至丟下家人不務正業上山 一待就是整個月以上 但是一直運氣不好 沒有挖到好的脈源 下山呼嚨一下家人 藉機會又上山了 當然被老婆識破 上山下起雪了 一無所獲的回來 主角不探脈源了 跟家人溝通 說服家人要把牛賣掉還債前要先去參加鬥牛 跟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