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著上一篇〈你說,為什麼寫作?〉一文,接下來想談談怎麼讓文章質量得以提升。經過李柏鋒、老查以及陶曉嫚的分享,文章要提升,給別人鞭策幾番是免不了的,不過寫作的初衷不就是「分享」嗎?但更重要的是學習自我檢視文章的能力,才能讓文章在分享出去後,讓閱讀的人感到共鳴。
這是活動當天李柏鋒所說的話。後面那句話很容易明白,畢竟一味模仿是不會有自己的風格的;但是關於編輯的視野,該怎麼培養呢?這一年因為工作或自修,我遇到許多幫我編輯文章的人,他們的做法是會詢問你他們看不懂的地方,例如前後不連貫(我常常犯這錯誤,思想太跳躍)、資訊量過大反而什麼事情都說不清楚(也許這兩篇還是太多東西了)等等,倒不會直接了當地說你錯,在這樣的對話下,我才慢慢發現自己寫作的盲點。
陶曉嫚則是把自己往最需要產量、觀點和準確度的職業裡面丟:記者。這種作法我也很敬佩,在職場上的那股壓力,確實會讓人有驚豔之舉,就像《黑鏡》的編劇查理・布洛克說的:「不要談什麼天分、運氣,你需要的是一個截稿日,以及一個不交稿就打爆你狗頭的人,然後你就會被自己的才華嚇到。」
當然,編輯總不能靠著別人,小樹苗總有一天也是要獨立長大的。我試著讓自己學會編輯的方式就是:
文章寫完後就放個三天五天,然後再回來閱讀一次
畢竟作家自己也是個讀者,如果連自己這關都過不了了,怎麼還會期待別人去看你的文章呢?
透過「放養」,自己也可以發現自己寫作的盲點,而且還可以改善我的一大問題:太過急躁。以前總想趕快發佈,事後又覺得文章整體好像腳步輕浮似的,或是會發現有些缺漏、資訊多而鬆散等等,經過緩慢沈澱與編輯後,我想多少有為文章注入些許靈魂吧;就好像工作一樣,如果每天馬不停蹄地做事情,雖然看起來有效率,但是沒有留時間給事後地反思,缺乏整理的情況下,自己只不過是個工作機器罷了。
洋洋灑灑寫了兩篇,從如何讓自己開始動筆寫、尋找寫作的靈感、完成寫作的初衷一直到提升寫作的質量,希望過了十幾年回來看,還是能給自己啟發與動力吧。老查那天在活動說:「大部分寫部落格的人,都不會只是寫給自己看的。」對我來說,透過文字與世界接壤,並找到前進的夥伴和動力,這是寫作帶給我很重要的一層意義。其實就這個角度來看,寫作就跟人的互動一樣,都是在彼此摸索出最舒適的相處方式,它沒有標準答案,而是在「寫」與「讀」之間產生共鳴。
如果我無法在文章中適切地表達我想說的話,那就是失去與他人交流、認識世界的機會;讓自己夠增加與世界接觸的廣度,就是我對「文章愈寫愈好」的想法。無論如何,寫作還是要讓自己感到很爽才是,我思我寫故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