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示不得繼承的法律問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家事事件向來棘手,故而自古以來即有「清官難斷家務事」、「法不入家門」之語,對於不合心氣之人事,往往希望能以拒絕其繼承之方式,作最後之制衡。
不過,依我國民法規定,繼承權之喪失,原則上以構成法定事由者為限(民法第1145條參照),是以,如希望使特定繼承人不得繼承,較可能適用之規定即為民法第1145條第1項第5款規定:「有左列各款情事之一者,喪失其繼承權:……五、對於被繼承人有重大之虐待或侮辱情事,經被繼承人表示其不得繼承者。」
於此,值得留意的是,關於何謂「重大之虐待或侮辱情事」,最高法院77年度台上字第59號民事判決認為:「該條所謂對於被繼承人有重大之虐待情事,係指以身體上或精神上之痛苦加諸於被繼承人而言,凡對於被繼承人施加毆打,或對之負有扶養義務而惡意不予扶養者,固屬之,即被繼承人終年臥病在床,繼承人無不能探視之正當理由,而至被繼承人死亡為止,始終不予探視者,衡諸我國重視孝道固有倫理,足致被繼承人感受精神上莫大痛苦之情節,亦應認為有重大虐待情事。」因此,不論是對被繼承人施以身體上或精神上之痛苦,均屬之。
此外,依照最高法院72年度台上字第4710號民事判決之意旨:「所謂虐待,謂予被繼承人以身體上或精神上痛苦之行為,且不以積極行為為限,更包括消極行為在內。又此表示,除以遺囑為之者外,為不要式行為,亦無須對於特定人為表示。」所謂「經被繼承人表示其不得繼承」,並非要式行為,且無需對特定人為表示。
綜上,有關本條之適用,範圍似乎相當寬廣,並不困難,但是,司法實務上卻並非每一個案件都認定「被繼承人表示其不得繼承」之行為有效,例如臺灣高等法院109年家上易字第26號民事判決所涉及之案例,該院即認為:「勘驗上訴人所提錄影光碟,劉金江雖以台語對著鏡頭說:『105 年12月14日,車、房子、錢都沒有要給任、幸任、信諺、幸宜,我老了都沒有錢給生活,錢、車、房子都要還給我』等語……僅能認定劉金江上開陳述內容係表示車、房子、錢沒有要給被上訴人等人,其要求被上訴人等人還錢、車子、房子,是要求被上訴人等將已取得之財產返還,以資老年餘生,並未表示剝奪被上訴人之繼承權。」可知法院於認定此類事件之事實時,仍持較保守的立場。
因此,如被繼承人因事已決意不擬使特定之繼承人為繼承,則應格外重視相關程序之遵守,以及證據之留存,避免事後徒留遺憾。
(法院之見解可能因個案而有所不同,本文意見僅供參考)
avatar-img
0會員
3內容數
臺灣判決故事是2020年開始的廣播節目(https://case-law-story.firstory.io/),透過分享判決的方式讓更多的人瞭解自己的生活與法律的關係,而在這裡則會進一步分享個案判決涉及的法律議題,讓故事不僅只是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ax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文主要討論婚外情可能涉及的法律問題
本文引據近期司法實務見解說明無人死傷車禍事故案件中可能主張損害賠償的範圍
本文主要討論婚外情可能涉及的法律問題
本文引據近期司法實務見解說明無人死傷車禍事故案件中可能主張損害賠償的範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在監護宣告後,法定代理人不能隨意處分受監護宣告人的不動產。根據《民法》第1101條規定,需向法院聲請並經法院核准裁定後,才能進行處分,這樣才能有效保障受監護宣告人的財產權益。
Thumbnail
拋棄繼承是一項具有重要法律影響的決定,文章探討了拋棄繼承後的反悔可能性以及被騙情況下的法律救濟途徑。涵蓋了民法第88條和第1146條的相關規定,並強調了這一過程充滿法律技術細節和舉證困難,建議在此情況下尋求專業法律服務。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我是優妮,這次要來分享2個「身後事」主題,第一個是被繼承人能否拋棄負擔喪葬費用。 【關鍵字】 拋棄繼承、喪葬費 首先第一個問題是: Q被繼承人留有之遺產不足以支付喪葬費用,繼承人拋棄繼承,是否就無須負擔被繼承人的喪葬費用? 按民法第1150條規定:「關於遺產管理、分
Thumbnail
代位繼承是指當父母早於祖父母去世時,子女可以代替父母繼承祖父母的遺產。這種繼承不要求代位繼承人履行撫養義務,撫養義務由其他健在的第一順位繼承人承擔。代位繼承權受法律保障,不會因未履行撫養義務而被質疑。
Thumbnail
張媽媽因大兒子漠視父母多年,想知道是否有辦法不讓大兒子繼承遺產。文章介紹了民法第1223條的規定,提到繼承人受到特留分的保護。同時,依據民法第1145條,介紹了喪失繼承權的情形。最後提到透過預立遺囑來剝奪繼承權的手段,建議張媽媽可以透過此方式達到自主決定遺產分配的效果。
以遺囑(死後)信託將遺產移轉受託人,仍然可能侵害繼承人之特留分,繼承人雖不能撤銷整個信託,但對於繼承人因此不足的部分,繼承人仍然可以請求扣減及返還。
Thumbnail
一、函釋(建議可以先跳到文章的第二段,因為這個函釋很難看的懂;如果想看結論的話,可以直接看文章的第四段):   二、我對上面函釋之詮釋及整理重點:   三、法令補充:   四、結論: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在監護宣告後,法定代理人不能隨意處分受監護宣告人的不動產。根據《民法》第1101條規定,需向法院聲請並經法院核准裁定後,才能進行處分,這樣才能有效保障受監護宣告人的財產權益。
Thumbnail
拋棄繼承是一項具有重要法律影響的決定,文章探討了拋棄繼承後的反悔可能性以及被騙情況下的法律救濟途徑。涵蓋了民法第88條和第1146條的相關規定,並強調了這一過程充滿法律技術細節和舉證困難,建議在此情況下尋求專業法律服務。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我是優妮,這次要來分享2個「身後事」主題,第一個是被繼承人能否拋棄負擔喪葬費用。 【關鍵字】 拋棄繼承、喪葬費 首先第一個問題是: Q被繼承人留有之遺產不足以支付喪葬費用,繼承人拋棄繼承,是否就無須負擔被繼承人的喪葬費用? 按民法第1150條規定:「關於遺產管理、分
Thumbnail
代位繼承是指當父母早於祖父母去世時,子女可以代替父母繼承祖父母的遺產。這種繼承不要求代位繼承人履行撫養義務,撫養義務由其他健在的第一順位繼承人承擔。代位繼承權受法律保障,不會因未履行撫養義務而被質疑。
Thumbnail
張媽媽因大兒子漠視父母多年,想知道是否有辦法不讓大兒子繼承遺產。文章介紹了民法第1223條的規定,提到繼承人受到特留分的保護。同時,依據民法第1145條,介紹了喪失繼承權的情形。最後提到透過預立遺囑來剝奪繼承權的手段,建議張媽媽可以透過此方式達到自主決定遺產分配的效果。
以遺囑(死後)信託將遺產移轉受託人,仍然可能侵害繼承人之特留分,繼承人雖不能撤銷整個信託,但對於繼承人因此不足的部分,繼承人仍然可以請求扣減及返還。
Thumbnail
一、函釋(建議可以先跳到文章的第二段,因為這個函釋很難看的懂;如果想看結論的話,可以直接看文章的第四段):   二、我對上面函釋之詮釋及整理重點:   三、法令補充:   四、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