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的真相需要代價,社會願意付多少?談疫情延燒在基層機構的觀察和反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這陣子我經常想,後代子孫問起疫情期間我做了什麼?怎麼回答?要老實說嗎?如果講真的我只能說:「阿公都在機構做資料、整理文件,回覆政府單位要的東西,準備等政府來檢查。」

這不是政府刻意要「擾民」,跟衛福部、疾管署這些衛政人員,十幾年來斷斷續續打不少交道,我所理解的台灣公務體系,他們素質算高官僚架子算低,至少誠懇。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天天開記者會報告RUN了一年多,在台灣大概是空前的,如果換成別的公務體系,沒多少可以承擔得了。

政府這樣是在回應民間的「要求」。去年到現在不斷有人講,包括民代、專家、學者、輿論領袖,「蓋牌」、「隱匿疫情」的說法沒斷過,造成社會對於「真相」、「精準資訊」、「正確訊息」的偏執。這一年多,從政府到各黨派,從專業領域到學術界,一直到各種社運團體,然後到平民百姓,對於真相、確實、精準,有一種近乎偏執的著迷,對各種數據、資訊,往往都先存疑再說,特別是政治對立面提出來的

政府為了因應,就不斷公布各種訊息作為回應,而資訊不是平白變出來,而是來自地方政府或民間機構,對訊息質疑聲浪越高,中央政府單位就不斷要求基層回報資料,一級壓一級,越要越多、越要越急。

這陣子「認知作戰」這四個字很夯,不曉得這是不是一種「認知作戰」蓄意要造成的破壞?當你要花很多時間、精力來澄清質疑,就得做很多收集、整理、呈現資料的工作,浪費掉其他該做正事的時間、精力。而這樣不合理的偏執,急就章要求出來的資訊,也可能是不準確的,又造成更多的誤解和質疑,惡性循環。

精確的訊息有相對代價,就像普篩,得要人力、試劑、設備、儀器.......,此外,還需要時間,但社會各界總不管這個。而衛福部、疾管署,一直到各縣市衛政單位,為了呼應這種偏執,卻又資源有限的狀況下,就變出了一套充滿了「創造性模糊」的機制,然後大家也在這個體系下,玩得很開心,各取所需,相信的人能從裡面得到安慰,質疑的人也可以從裡面找出很多漏洞,痛批一番,博得很多輿論關注。

這陣子因為疫情吃緊,很多人都在質疑衛福部、疾管署過去這一年多,都做了什麼?以我在基層精神復健機構防疫的經驗,至少這些單位,從中央到地方,很努力的要求我們要落實防疫,也很認真的生產了許多規範、準則、指引.......指示我們怎麼防疫。但這類文件頒布越多,「創造性模糊」也就越多。

我們機構基本上要遵照「長照機構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疫作為現況查檢表」,總共25個項目執行防疫。大部份要求都合理,但裡面約有一半的東西需要文件資料佐證,所以當最近疫情吃緊,各機構除了要防疫之外,還要忙著做資料。譬如,裡面規定必須有「外出管理機制」,但大部份機構從來沒有,至少我們沒有,住民外出打聲招呼就可以了。就算部份機構有,顯然也不合疫情的要求。沒辦法,我們就得去變一套「外出管理辦法」。而疫情告一段落之後,也許它就作廢了。

這幾天疫情吃緊,本市各機構必須天天回報衛生局防疫資源、床數、住民數,口罩多少、酒精漂白水幾罐、多少N95、多少隔離衣,而且當天就得回報(見下方截圖)。我看同事填這些東西填得很煩,就不禁問:「回報這些幹嘛?是說如果我們短缺了,衛生局會配給嗎?」不知道,口罩會以郵寄方式配給,但其他東西不清楚。還是短缺了會被處罰?似乎沒這種規定。

raw-image

點去那個表看,很疑惑的是整數出人意料的多。不用我們這行的人,都看出那個表數量很難應機構真實狀況,倒不是說大家真的搞不清楚自己機構裡面,到底有多少口罩、酒精、漂白水、隔離衣,大略的量是說得出來的。但這就跟普篩被質疑的一樣,你要完整、確實的訊息,是要投入資源的,要精確的數字,機構真的就要一個一個去算口罩多少個,而這麼做有必要嗎?

再譬如說,目前的防疫規範下,住民是不是絕對不能外出?除非重病或死掉,否則不得踏出一步?我把所有能找到衛福部從疫情以來頒的準則、指引、規範、辦法、規則、公文都翻了一遍,只得到「減少非必要外出」這種講了等於沒講的答案,但這些文件,也沒有明確規定什麼叫「必要外出」什麼不是,只約略的舉例說:「看診、就醫、就業、復健治療.....」那譬如說可不可以運動、散步、走山路?這些也算復健活動的一種,實在不知道~~~~~但為了保險起見,我們已經把我們住民通通禁足了。

精確、明確在時間、資源的壓迫下,並不容易。少部份真的做到了,大家就開心嗎?也未必,「校正回歸」不就是一種精確的企圖,被嘲笑成什麼樣子?譬如說不戴口罩,罰則很明確,被罰的人就不高興希望「從輕發落」了。如果不明確的規定有侵害人權嫌疑,譬如說這一年,總是有人權團體,質疑這個那個防疫措施侵害隱私權、侵犯人權,那為什麼不打個憲法官司來看看?讓法律規範「精確」一點。講了一年多實在沒看到,可能是沒訴訟資源吧,當然更可能是怕被當成人民公敵。

大家都要「真相」、要政府「說明清楚」,不知道這都是有代價的,真相和說明是用時間和資源去換來的,是拿基層的血汗壓榨來的。而呈現出來的東西,很多人又看都不看,然後對來路不清的資訊卻信得不的了。

除了普篩、廣篩造成防疫塞車,對於「真相」、「準確」的要求也會造成資訊上的塞車,社會對政府疫情公布不信任,相關單位就去要更多的訊息、資料,要基層做更多文件,匯報上來公布,以因應社會的需要,然後一級壓一級,讓基層做文件資料做得「不亦樂乎」,回報上去的訊息,質量並不好,而社會不信任的人,還是不信任。

總有一天政府也不跟你玩了,因為大家的時間精力資源都有限,等哪天什麼資訊都看不到的時候,先別急著質疑,先前有完整資訊的時候,看了嗎?看了相信嗎?如果社會大眾不相信這些人苦心整理出來的資訊,那怎麼覺得有人會這樣傻,一直做白工下去,只有你最聰明嗎?

本文無意去澄清或批判什麼,我不敢說對防疫做了什麼貢獻,但至少回覆這些公部門的要求,還算認真,如果有人質疑政府的資訊是假的,等於說我們做的資料都是不實的,講這種話的人真不曉得自己得罪了多少人,愛說就繼續說吧,希望大家都能平安渡過疫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若無其事的活著的沙龍
112會員
94內容數
身為一個愛看電影的社工,過去也曾經在部落格寫過一些「長的像影評」的心得文,希望能用社工的觀點,提供一些對於電影不同的角度。當然,有些電影跟社工領域,八百竿子打不著,就純粹是表達自己的感覺、想法而已。
2023/12/09
所以收案評估跟買股票差不多,都有賭博的性質,個案進來會怎麼樣?天曉得,我們能做的也是有限。讓個案離開或送住院,只是「停損」、「獲利了結」,跟什麼專業處置沒關係。 如果是這樣,那我們不如一開始就誠實一點。很多住宿式或長照機構,開會滿口都是「成本」、「人力」、「消耗」、「收不收得到錢」、「照顧麻不
Thumbnail
2023/12/09
所以收案評估跟買股票差不多,都有賭博的性質,個案進來會怎麼樣?天曉得,我們能做的也是有限。讓個案離開或送住院,只是「停損」、「獲利了結」,跟什麼專業處置沒關係。 如果是這樣,那我們不如一開始就誠實一點。很多住宿式或長照機構,開會滿口都是「成本」、「人力」、「消耗」、「收不收得到錢」、「照顧麻不
Thumbnail
2022/12/25
很多人看到他們開康復之家,就覺得是要做長照然後海撈一筆,不曉得講這些話的,是不是自己會親人曾經被劣質的長照機構欺負過,所以就覺得做長照的很多只是想賺錢? 前面已經解釋過「康復之家≠長照」,那開「康復之家」賺錢嗎?我不知道,我連自己服務的康家,沒有賺錢都不確定,但我可以從目前行業生態給點線索。
Thumbnail
2022/12/25
很多人看到他們開康復之家,就覺得是要做長照然後海撈一筆,不曉得講這些話的,是不是自己會親人曾經被劣質的長照機構欺負過,所以就覺得做長照的很多只是想賺錢? 前面已經解釋過「康復之家≠長照」,那開「康復之家」賺錢嗎?我不知道,我連自己服務的康家,沒有賺錢都不確定,但我可以從目前行業生態給點線索。
Thumbnail
2022/11/20
按我們的立場,當然希望障礙者功能越高越好,表示我們的服務有成就,但從這個事件看起來,相當的社會大眾都希望身心障礙者,最好都不要有什麼功能,徹底當個福利依賴者,關在機構了此殘生,不要到外面社會破壞秩序。 這真的是一件悲哀的事情,尤其是,他們社會功能維持的這麼好,是花了很多納稅人的血汗錢........
Thumbnail
2022/11/20
按我們的立場,當然希望障礙者功能越高越好,表示我們的服務有成就,但從這個事件看起來,相當的社會大眾都希望身心障礙者,最好都不要有什麼功能,徹底當個福利依賴者,關在機構了此殘生,不要到外面社會破壞秩序。 這真的是一件悲哀的事情,尤其是,他們社會功能維持的這麼好,是花了很多納稅人的血汗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人非聖賢,不要咬文嚼字去抓人家的弱點。
Thumbnail
人非聖賢,不要咬文嚼字去抓人家的弱點。
Thumbnail
政策與記者會實在不宜開玩笑或是用著奇怪的語言。
Thumbnail
政策與記者會實在不宜開玩笑或是用著奇怪的語言。
Thumbnail
最近的風向看起來是為了共存而鋪路的言論越來越多。
Thumbnail
最近的風向看起來是為了共存而鋪路的言論越來越多。
Thumbnail
那天跟衛生局承辦人、感控委員周旋的時候,隱約感覺他們真的認為,如果不弄個「上呼吸道感染嗅覺味覺異常或腹瀉等疑似感染症狀監視異常追蹤及處理辦法」之類的文件,當機構裡面有同事還是住民發燒、味嗅覺異常,還是拉了幾天肚子,我們就會完全手足無措、集體恐慌、兵荒馬亂..............
Thumbnail
那天跟衛生局承辦人、感控委員周旋的時候,隱約感覺他們真的認為,如果不弄個「上呼吸道感染嗅覺味覺異常或腹瀉等疑似感染症狀監視異常追蹤及處理辦法」之類的文件,當機構裡面有同事還是住民發燒、味嗅覺異常,還是拉了幾天肚子,我們就會完全手足無措、集體恐慌、兵荒馬亂..............
Thumbnail
有人說現在打疫苗都是白老鼠、實驗品,但這陣子深刻感覺被測試、體驗、模擬的,是接種過程中官僚組織運作的既有慣習,和各種繁瑣複雜、難以理解的作業機制,包括人力、物資、組織的動員,和冗長費時的溝通過程,我們真正被當白老鼠和實驗品的,不是疫苗,而是走過了點滴在心的接種歷程。
Thumbnail
有人說現在打疫苗都是白老鼠、實驗品,但這陣子深刻感覺被測試、體驗、模擬的,是接種過程中官僚組織運作的既有慣習,和各種繁瑣複雜、難以理解的作業機制,包括人力、物資、組織的動員,和冗長費時的溝通過程,我們真正被當白老鼠和實驗品的,不是疫苗,而是走過了點滴在心的接種歷程。
Thumbnail
台灣過去的防疫成功不是靠運氣,只是政府與民間的輕忽卻造成這波急遽升溫的疫情。中央到地方各政府機關前面一年多的準備,疫情猛然加重凸顯出疫苗困境與社會、醫療到教育等諸多環節的不夠周延。防疫驟升至三級之後,少數自私或脫序者的行為不僅浪費社會成本,徒增的風險也讓多數自律配合的民眾被迫分擔。
Thumbnail
台灣過去的防疫成功不是靠運氣,只是政府與民間的輕忽卻造成這波急遽升溫的疫情。中央到地方各政府機關前面一年多的準備,疫情猛然加重凸顯出疫苗困境與社會、醫療到教育等諸多環節的不夠周延。防疫驟升至三級之後,少數自私或脫序者的行為不僅浪費社會成本,徒增的風險也讓多數自律配合的民眾被迫分擔。
Thumbnail
防疫是全民的責任,是中央地方齊心合作,不是只喊「給我疫苗其餘免談」。就算是今天台灣擁有四千萬六百萬AZ疫苗,全民立刻注射完第一劑,也要兩個月後才能全國免疫。在這之前社區傳播鏈依然需要阻斷、醫療量能要處理、傳統市場群聚還是要解決、擴散到各縣市的社區感染源要找出來、疫苗注射的計畫與執行
Thumbnail
防疫是全民的責任,是中央地方齊心合作,不是只喊「給我疫苗其餘免談」。就算是今天台灣擁有四千萬六百萬AZ疫苗,全民立刻注射完第一劑,也要兩個月後才能全國免疫。在這之前社區傳播鏈依然需要阻斷、醫療量能要處理、傳統市場群聚還是要解決、擴散到各縣市的社區感染源要找出來、疫苗注射的計畫與執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