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制與霸凌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疫情的關係,讓所有人繃緊神經,儘管對於防疫的警戒程度已經明顯跟初期比起來鬆懈許多,但各個有關當局多也認為適度的鬆綁可以有助經濟恢復速度與人民的心理健康。
但近日就遇到兩次「事件」的發生,都在自己身邊,也頗有感觸。

成都的突發疫情

在此文中(https://matters.news/@jerome/銀杏美景與猝不及防的疫情反撲)有約略描述到在成都發生的突發本地個案。大致情況是不明感染源造成的成都郊區一個小村鎮發生感染案例,但前期發生整個社群媒體的瘋狂轉傳主要是該個案的一名年輕親戚,因為曾經返回家中共餐後,又回到市區租屋處,且晚上接連前往多個夜店與酒吧。這個年輕人的足跡,不知道透過什麼渠道被完整的洩露出來在網路社群中快速轉傳。信息中包含了完整的姓名、身分證字號以及詳細的前往地點商戶時間與住址。
可以想像一下身為同個地域城市的網友們,會用什麼方式對待這則信息?沒錯,就是不分青紅皂白的先快速轉到有關的、無關的各種群組之中。即使有所克制,依然很容易在微博或是其他網路平台上找到相關信息被揭露出來。
一夜瘋傳之後,隔日開始出現了一些不一樣的聲音,大抵上就是關於個人信息的保護。不過依然對抗不了前期大家失心瘋似的轉發與有意無意的霸凌式攻擊。諸如:一個晚上連續前往多個夜店場所的生活是有多跨張?一個人把整個地區辛苦建立起來的成果一夜之間全部歸零...等。類似的網路「梗圖」也是一傳十、十傳百般的快速傳遞著。
直到約48小時之後,反撲的理智聲音才在各種官方媒體與網路 KOL 的「風向帶領」之下慢慢被聽到,整個網路也才慢慢冷靜下來。

台灣的突發疫情

同樣類似的事件,兩週後在台灣如同拿著一樣的劇本跟著重新詮釋了一遍。
一位外籍機師造成的本土感染案例,打破了連續兩百多個日子的本土零確診紀錄之後,馬上在社群媒體上也發生了高度相似的狀況。
先是積極的「肉搜」此位本土案例與境外移入案例的關聯,然後開始繪聲繪影的描繪著兩位的不正常關係,同時還有一張看起來就不具有真實度的照片馬上被傳播出來,聲稱是此位本土案例本人。由於照片內容本身具備相當吸睛度與故事性,於是一樣滿天亂傳。
直到慢慢被發現這張照片根本不是本人,而是一位外籍 KOL 的社群媒體照片被拿來誤植並傳播。至於本土案例與境外移入案例是否有「所謂的」各種故事,也在一些「聲明」的發布情況下,多了另一種聲音。
在大眾媒體的逐步報導下,故事發生的很快,也消散的很快。

省思?

兩件類似的事情,其實大家第一時間都不是關心這些人的健康狀況,反而對故事背後的故事更有興趣。另一波人則是用各種惡毒且失心瘋的言語在咒罵著當事人。
是的,當事人是否可惡?當然,他們可是造成了連續的 combo 中斷耶!但這並不是在玩遊戲,數字沒有情感,只是一種反應真實的現況。我們是否更應該收拾起憤怒與高昂的情緒轉而更有建設性的去思考未來怎麼應對與避免同樣的事情一再發生?是否更應該想想這些因為事件所受到波及的每一個個體,需要什麼樣的關懷?
更重要的,是思考著自己怎麼在這情勢下貢獻自己的一份心力。或許你我並沒有能力去研發出一個能解決整個事件的解藥,但能為這個大群體多奉獻一分正能量,少用惡毒與情緒甚至仇視的字眼去發洩,或許在未來回過頭想想這過程,會少一些後悔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6會員
81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匿名評審與學術霸凌2021年「人文行遠專書寫作計畫」的評審意見與當事人回應。
Thumbnail
avatar
黃一農的書齋
2021-09-17
從我的社群平台營運經驗,談科技巨頭的內容管制與霸權如果多數的網路使用者,能對自己和科技巨頭間的不對等權力關係,有更清楚的認識,那就比現況要進步太多。換句話說,我們在 do something 之前,最先需要的是整個社會的數位啟蒙、數位覺醒。
Thumbnail
avatar
施典志 Tenz
2021-01-19
針對體重的霸凌與青少年的飲酒與大麻使用有關最新的研究顯示,因體重或體型被霸凌的青少年更容易使用大麻與酒精,且在過重的女孩中,與外表有關的戲弄和使用藥物的關聯更為緊密。
Thumbnail
avatar
Q丸
2020-06-03
談一下“霸凌”與“談判”這兩件事情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常常提到我以前到現在都有被霸凌的經驗,而事實上我在國中也有遇過跟我一樣被霸凌的女生,她在國三即將畢業的時候問我要不要找她“結盟”,她一直找班上被霸凌的人,希望我們“反抗”的樣子,但是她之後覺得我這個人很討厭,被霸凌好像也是“理所當然”的,所以她罵我一頓以後,就去做自己的事情了。
Thumbnail
avatar
空心二胡Hardiness不空心
2020-04-12
透過《漢娜的遺言》檢視學校對心理健康與霸凌議題態度心理健康問題就像生病一樣,自己無法承受時還是要尋求專業,學校可宣導衛教資訊,建立良好師生關係,畢竟求助的前提是「信任」。讓青少年知道「我能講出來嗎」「跟誰講是安全的」「在我接受療程後,我還是同樣那個有活力的人嗎」並非疑問句,心理疾病是可以治癒的,並且專業機構在各地皆有設點。
Thumbnail
avatar
LBB 嚕嗶啵
2019-05-21
美女與霸凌,還有超級英雄即使身邊可能還沒有這樣的朋友,即使一直在孤軍奮鬥,聽著這首歌,相信自己一定會找到吧。
avatar
林倚成
2018-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