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當人人為我,我也可以為人人的時候到了,你的選擇會是什麼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兩天因為台灣新冠肺炎本土案例數目攀升,一個週末彷彿隔出了兩個世界,一個是一年多以來相較於世界其他各國,彷彿是平行時空的正常生活樣態,另一個是超市貨架跟街道同樣空蕩,焦慮和不安滿溢的世界。

按媒體報導,某些案例的傳播,起因於確診者沒有確實交代自己的足跡或跟先前確診者的關聯,一直要到醫院時才肯說。或許是因為社會上長期對某些職業或產業的污名,或是對於某些情色娛樂服務的想像,導致提供服務或接受服務的人,通通都只能地下化,而在疫情無差異攻擊與無差別的傳播下,所有足跡都必須被攤在陽光下檢視,甚至接受大眾的目光掃射,被疫調者心理跟道德的拉鋸可想而知。

從疫情一開始到現在,靠著大部分民眾自律戴口罩勤洗手、確診者確實就醫隔離,還有台灣不眠不休的醫護和基礎服務人員的供給,我們享受了一段依舊陽光普照、歲月靜好的時光,但也因為病毒的無差別待遇與透過人與人交流傳播的形式,我們也意會到在這個社會上的自己從來都不是一個人。

我想到在曾經任職企業內,常有一種角色是Compliance (法遵和合規),專門去控管企業內部流程、預算執行與稽核的角色,每年也會定期有稽核員到跨國公司的分公司去稽核實行的流程。制度更嚴密的公司,就連出差報支、交際費、贈禮、住宿餐飲等費用上限都明列,每年也規定員工必須要接受幾次的稽核訓練,如果有違規事件發生,那就是連坐罰,稽核的次數跟訓練的次數只會更多。

身為員工,往往對於照本宣科的法遵和合規課程,只抱著一定得參加(被強迫)的心情去聽,把規則記下來提醒自己不要誤觸。但後來仔細思考,法遵和合規的訓練,其實不就像是每天的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記者會嗎?透過台上的衛福部長、疫情監測組組長、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防疫醫師、手譯員等,告訴大家最新的疫情變化,也再三提醒大家無論上班、就學、通勤、就醫需要注意事項,一遍又一遍地提醒,就是希望每個人都做好自己的本分,這樣我們集體身處的社會也會更加安全。

一個幾乎集體低度行動、大家都減少外出的週末,如果我們都還能感受到安心,所用所需不虞匱乏的話,真的要感謝那些為我們動起來也還沒停下來的那些人。或許在汲汲營營擔心在國際社會失掉防疫優等生名號之外,我們可以把防疫原則當作每天的最低守則,把集體的安全當作最大的目標,每天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給予提供我們服務的人最大的感謝。

當人人為我,我也可以為人人的時候到了,你的選擇會是什麼呢?


Photo by Tonik on Unsplash

Photo by Tonik on Unsplash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公關人生相談室的沙龍
276會員
215內容數
職涯像是不同目的地的旅行,每次路上收盡的風景都是未來人生的養分,願每個人都有自己一段美好的旅程!Bon Voyage!
2025/01/30
記得以前,從事土木工程工作的父親,書桌上最不缺的就是圖紙、各式各樣的筆和尺;襯衫胸前的口袋,也總別著兩隻筆,腰間也會有捲尺。在土木工程的世界裡,總是充滿著需要精確地從無到有,從設計產生出實際的橋樑、道路、建築結構的過程。
Thumbnail
2025/01/30
記得以前,從事土木工程工作的父親,書桌上最不缺的就是圖紙、各式各樣的筆和尺;襯衫胸前的口袋,也總別著兩隻筆,腰間也會有捲尺。在土木工程的世界裡,總是充滿著需要精確地從無到有,從設計產生出實際的橋樑、道路、建築結構的過程。
Thumbnail
2024/12/29
2024年下半年,在連續每週寫作更新快5年後,休耕了三個月。一方面是生涯有了一些轉換,另一方面似乎也想用一些空白讓自己的思緒能暫時安放,好好地體會生活這件事。
Thumbnail
2024/12/29
2024年下半年,在連續每週寫作更新快5年後,休耕了三個月。一方面是生涯有了一些轉換,另一方面似乎也想用一些空白讓自己的思緒能暫時安放,好好地體會生活這件事。
Thumbnail
2024/07/20
If it's time to say goodbye, will it be too soon or too late? 
Thumbnail
2024/07/20
If it's time to say goodbye, will it be too soon or too late?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陣子大家應該都陸續回到了工作崗位,回到了5月中旬以前的生活了,唯一不同的是我們一樣維持防疫準則,出門在外的基本配備口罩.酒精.實聯制已成為了台灣新三寶,然而我們真的神奇的回歸到疫情之前的生活了!! 回想起來還真的覺得不可思議彷彿夢一場.....餐廳近期開放內用了但要遵守防疫規定,加裝隔板即採梅花座
Thumbnail
這陣子大家應該都陸續回到了工作崗位,回到了5月中旬以前的生活了,唯一不同的是我們一樣維持防疫準則,出門在外的基本配備口罩.酒精.實聯制已成為了台灣新三寶,然而我們真的神奇的回歸到疫情之前的生活了!! 回想起來還真的覺得不可思議彷彿夢一場.....餐廳近期開放內用了但要遵守防疫規定,加裝隔板即採梅花座
Thumbnail
2021年7月27號台灣迎來降二級的微解封,雙北於8月3號才正式開放內用。 歷經兩個多月的三級警戒,緊縮管控,迎來的微解封,在奧運精彩比賽的背景音樂中,防疫新生活,口罩不離身,隔板能隔起的是一段距離,但隔不了相聚的心。
Thumbnail
2021年7月27號台灣迎來降二級的微解封,雙北於8月3號才正式開放內用。 歷經兩個多月的三級警戒,緊縮管控,迎來的微解封,在奧運精彩比賽的背景音樂中,防疫新生活,口罩不離身,隔板能隔起的是一段距離,但隔不了相聚的心。
Thumbnail
沒有人可以為另一位或一群人做好完善的管理與負責。每個人是對自己的第一負責人。
Thumbnail
沒有人可以為另一位或一群人做好完善的管理與負責。每個人是對自己的第一負責人。
Thumbnail
  從疫情開始第一篇寫作,是因為在疫情之下看到許多幽微的情感波動,也希望透過日日對外的觀察,往內讓自己的心更平靜。         疫情與三級警戒改變我們的生活軌跡與樣貌,也因為原來的軌道換了個方向,讓許多事情露了饀,人性現了形。   
Thumbnail
  從疫情開始第一篇寫作,是因為在疫情之下看到許多幽微的情感波動,也希望透過日日對外的觀察,往內讓自己的心更平靜。         疫情與三級警戒改變我們的生活軌跡與樣貌,也因為原來的軌道換了個方向,讓許多事情露了饀,人性現了形。   
Thumbnail
突如其來三級警戒,本該理所當然的自由便利,瞬間強制限縮或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恐懼、謹慎,以及限令規條,為要防堵隔絕看不見的敵人。這場看不見的戰爭,翻轉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思索後疫情時代,重新定義孤獨與自由的價值。 雖然,疫情截斷了人與人的接觸,但截不斷了情感的連結與交流。
Thumbnail
突如其來三級警戒,本該理所當然的自由便利,瞬間強制限縮或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恐懼、謹慎,以及限令規條,為要防堵隔絕看不見的敵人。這場看不見的戰爭,翻轉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思索後疫情時代,重新定義孤獨與自由的價值。 雖然,疫情截斷了人與人的接觸,但截不斷了情感的連結與交流。
Thumbnail
台灣疫情爆發邁入第三週了,看著每天的染疫人數以百來計算,還有著死亡案例,更能體會全球籠罩在病毒風暴中的氛圍與生活轉變,也考驗著每個人用甚麼樣的心態來面對這個關卡。 我的外展工作得要暫停,回到辦公室以電話關懷中追蹤個案;同時,我的孩子停止上課,兩個孩子在家需要有人照顧,在居家辦公的規定下來之前,我也面
Thumbnail
台灣疫情爆發邁入第三週了,看著每天的染疫人數以百來計算,還有著死亡案例,更能體會全球籠罩在病毒風暴中的氛圍與生活轉變,也考驗著每個人用甚麼樣的心態來面對這個關卡。 我的外展工作得要暫停,回到辦公室以電話關懷中追蹤個案;同時,我的孩子停止上課,兩個孩子在家需要有人照顧,在居家辦公的規定下來之前,我也面
Thumbnail
不會網路、沒有朋友,沒人幫忙,這些社會地位上的劣勢,在疫情肆虐下成了一種被檢討的破口,就像前幾日工人因工作沒辦法長期戴口罩而被檢舉,但我們都不是他們,在冷氣房裡全天候戴著口罩不困難,在冷氣房裡做瑜伽做菜可以很優雅,但「非必要不出門」的響亮口號,多少社畜聽了也只能笑笑?
Thumbnail
不會網路、沒有朋友,沒人幫忙,這些社會地位上的劣勢,在疫情肆虐下成了一種被檢討的破口,就像前幾日工人因工作沒辦法長期戴口罩而被檢舉,但我們都不是他們,在冷氣房裡全天候戴著口罩不困難,在冷氣房裡做瑜伽做菜可以很優雅,但「非必要不出門」的響亮口號,多少社畜聽了也只能笑笑?
Thumbnail
生活的種種不順, 好似就在提醒我們,日常有多值得感恩。 或許用太過溫柔的方式,我們就不會警醒。 所以生活常常有些過於激烈的明示暗示, 如此才能喚起我們的覺知。
Thumbnail
生活的種種不順, 好似就在提醒我們,日常有多值得感恩。 或許用太過溫柔的方式,我們就不會警醒。 所以生活常常有些過於激烈的明示暗示, 如此才能喚起我們的覺知。
Thumbnail
前兩天因為台灣新冠肺炎本土案例數目攀升,一個週末彷彿隔出了兩個世界,一個是一年多以來相較於世界其他各國,彷彿是平行時空的正常生活樣態,另一個是超市貨架跟街道同樣空蕩,焦慮和不安滿溢的世界。
Thumbnail
前兩天因為台灣新冠肺炎本土案例數目攀升,一個週末彷彿隔出了兩個世界,一個是一年多以來相較於世界其他各國,彷彿是平行時空的正常生活樣態,另一個是超市貨架跟街道同樣空蕩,焦慮和不安滿溢的世界。
Thumbnail
我們從來都是特別的存在,我們是台灣(TAIWAN)。我們始終感覺應該成為這世界的一員,但在平成時期似乎一切的努力,都往往如打水漂最後沒入了那水中。而從新冠肺炎 (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開始,台灣似乎又一次的抓緊了機會,冒出了頭,或許不是我們特別突出的表現(可能謙虛),反而是我們腳踏實地的
Thumbnail
我們從來都是特別的存在,我們是台灣(TAIWAN)。我們始終感覺應該成為這世界的一員,但在平成時期似乎一切的努力,都往往如打水漂最後沒入了那水中。而從新冠肺炎 (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開始,台灣似乎又一次的抓緊了機會,冒出了頭,或許不是我們特別突出的表現(可能謙虛),反而是我們腳踏實地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