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該教學生喜歡的,還是重要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因應教育思維的轉變,許多創新教育如雨後春筍般萌芽,而哲學普及也趕上了這波熱潮。但不同於其他嘗試,哲學必然會面臨保留多少學術成分的問題,或者更直白地說:該教學生會喜歡的,還是傳統上重要的?

沒錯,這個問題其實預設,學院哲學中的重要概念或理論,學生可能不太喜歡,或至少是進入門檻太高,不容易在一兩個小時裡引起興趣與專注。但如果整個偏向學生有感的議題,譬如兩性、人工智能或網路現象,就多半會碰到有人問:哲學不是應該從理論基礎教起嗎?怎麼會是遷就學生喜好,講這些「不那麼哲學」的東西?

從一個學期、每週兩小時的條件來看,這種「理論基礎」式的思維,很容易導向大學哲學概論的簡化版。而殘酷的事實是,這種教法(尤其是以概念定義或論證分析為主者)極難看到具體成效,除非學生對哲學思辨原本就不陌生。

讓我們先來看看哲學概論的功能。這一廣泛見於前段大學的課程,主要是呈現重要的哲學問題,並說明哲學家們會運用哪些方式來思考與分析。由於時數限制,哲概不太可能講得多深入,但它可以配合其他選修專題,來發揮一種轉介與接引的作用。這就代表,當你在哲概裡發現某些地方很有趣,想接觸更多時,就可以去找進一步的選修課程。

但如果把它移植到高中去,尤其是做為多元選修的一部分時,哲概將完全喪失原本的先修性質。因為多元選修是一學期的規劃,沒有其他銜接,這直接導致兩種常見情況:首先,對沒太多興趣的學生而言,這可能是高中三年內唯一的哲學時間;其次,就算學生真有興趣,學校裡也找不到進階課程可選。

既然如此,哲概的整體規劃是否適用於高中階段,就是很值得討論的事了。如果我們希望高中哲學課能夠盡量促進思辨、引發正面認知,進而主動接觸相關網站或書籍,那在如此有限的時間裡,以學生有感的東西為主題會有很大優勢。因為他們已經有了先備知識,比較容易進入討論模式,利於塑造情境興趣。

值得注意的是,我並非主張哲學概論必定不能用於高中。事實上,若多數學生已有對哲學的基本認知,而且課程規劃多於兩學期或總時數近百,哲概會是很好的課程模式。但這些條件應該不太容易達成,而且這樣的哲概比較像進階而非先修課程。

當然,喜歡的和重要的,不需要是截然二分,實作上它們可以權衡比例,而且你也可以在有感現象中偷渡哲學問題與概念。但比例分配牽涉到課程風格與一致性,偷渡手法則需要很精心的設計,這部分就很看講師所願意付出的成本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哲學開箱文的沙龍
93會員
212內容數
用ChatGPT協助寫作,打造自家專屬的神隊友,提供標題、故事、對話、名言的好候選,蹦出未曾想過的好創意。
2024/10/02
《被追趕的經濟體》指出,戰後東亞經濟的興衰,都依循了起飛期、黃金期、被追趕期等三大階段。 台灣的黃金期是1985-2005。在這之前,一切都很美好,一切看來都向上發展。 但在這之後,沒有因時代紅利而受益的人們,將越來越辛苦。
Thumbnail
2024/10/02
《被追趕的經濟體》指出,戰後東亞經濟的興衰,都依循了起飛期、黃金期、被追趕期等三大階段。 台灣的黃金期是1985-2005。在這之前,一切都很美好,一切看來都向上發展。 但在這之後,沒有因時代紅利而受益的人們,將越來越辛苦。
Thumbnail
2024/09/23
究竟是努力去彼此內耗,還是努力去相互合作呢? 兩種狀況我都看過,希望大家選到的世界都是後者。 只要選對環境,一切真的會單純很多。
Thumbnail
2024/09/23
究竟是努力去彼此內耗,還是努力去相互合作呢? 兩種狀況我都看過,希望大家選到的世界都是後者。 只要選對環境,一切真的會單純很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近年跨領域結合不同學科的主題式教學很夯,但有許多老師在嘗試後,認為效果似乎沒有想像中好,我猜原因或許出在於學生沒有足夠深入或廣度的知識去理解與延伸學習,這些與生活貼近的主題似乎很實用,上起課來也很有趣,但是當學生沒有能力進一步深入探索或舉一反三的去思考,這些生動的主題式學習容易流於太過簡單,只知其然
Thumbnail
近年跨領域結合不同學科的主題式教學很夯,但有許多老師在嘗試後,認為效果似乎沒有想像中好,我猜原因或許出在於學生沒有足夠深入或廣度的知識去理解與延伸學習,這些與生活貼近的主題似乎很實用,上起課來也很有趣,但是當學生沒有能力進一步深入探索或舉一反三的去思考,這些生動的主題式學習容易流於太過簡單,只知其然
Thumbnail
所謂哲學普及,我認為可以分成兩派:一派想要嚴守學科分界,另一派根本不打算這麼做。 前者我姑且稱為本格派,後者就叫雜學派吧。
Thumbnail
所謂哲學普及,我認為可以分成兩派:一派想要嚴守學科分界,另一派根本不打算這麼做。 前者我姑且稱為本格派,後者就叫雜學派吧。
Thumbnail
7月17日,No. 198,#如果重讀大學,#會想修什麼課? 其實今天的猜招主要整理自己曾經修過且有用的課、或是希望早點學會的、或是正在學的內容且適合在年輕時期(記憶力佳、早點學有複利效果)、有系統地學習的科目。
Thumbnail
7月17日,No. 198,#如果重讀大學,#會想修什麼課? 其實今天的猜招主要整理自己曾經修過且有用的課、或是希望早點學會的、或是正在學的內容且適合在年輕時期(記憶力佳、早點學有複利效果)、有系統地學習的科目。
Thumbnail
如果有人問了一個初階版本的問題,告訴他哲學家會怎樣思考其進階或困難版本。
Thumbnail
如果有人問了一個初階版本的問題,告訴他哲學家會怎樣思考其進階或困難版本。
Thumbnail
怎麼會是遷就學生喜好,講這些「不那麼哲學」的東西?
Thumbnail
怎麼會是遷就學生喜好,講這些「不那麼哲學」的東西?
Thumbnail
用關鍵字和衝突點,來重訂問題意識或核心主張。
Thumbnail
用關鍵字和衝突點,來重訂問題意識或核心主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